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案迷踪-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四川”打完一个弹夹,身体迅速向左翻滚,转移阵地。

    几串机枪子弹打在“小四川”刚才的射击位置,溅起一串串土花。

    “龟儿子!够精的,老子刚打一梭子就发现了!” “小四川”口中骂着,迅速给手中机枪换了一个弹夹。

    “小四川”眼角余光中,发现阵地左右都有鬼子的身影。按照以往的战场经验,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力往往超过中国军队的一个团。因此战斗一开始,日军还是按照屡试不爽的老战术,正面小股纠缠,远程炮火压制,侧面两翼包抄,向中国军占据的无名高地发动猛攻,企图一举全歼先头连。

    但是,这次他们打错了算盘。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崭新的对手。

    首先遭殃的,是鬼子的九二步兵炮阵地。

    正待鬼子步兵炮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军队开火时,突然,一个鬼子炮手发现从中国阵地飞过来一颗颗橄榄球,球体越来越大,到近旁才惊恐发现,是一颗颗戴着翅翼的炮弹!他只看见眼前突然裂开一道闪电,接着腾起一只耀眼的巨大火球,他的身体就轻飘飘地离开地面,随着裂变的空气、粉尘和硝烟荡进了无边无际的空中~

    搜索连配备了3门美制m 81毫米迫击炮,这种新型迫击炮,重量只有60多斤,极其方便携带,是丛林战利器。m1型迫击炮射程高达3000米,超过了日式九二步兵炮2800米射程,是日式九二步兵炮的克星。

    更让鬼子想不到的,操纵这些迫击炮的战士,是中国学生兵。这些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青年,很快就根据鬼子九二步兵炮发射烟尘和弹道,测算出了鬼子炮阵地位置,迅速装定了射击诸元,复仇的炮火随着迫击炮一个个急速射呼啸而出。

    快、准、狠!一排排迫击炮弹反击到了九二步兵炮阵地上,将鬼子炮手炸得抱头鼠窜。其中一颗迫击炮弹不偏不倚,正落在鬼子炮阵地的弹药堆上,顿时全部弹药一起殉爆。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和一道耀眼红光,鬼子炮兵顿时化成堆血雨肉沫,溅落在树梢草叶上,为自己的轻视和傲慢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没有炮火掩护,鬼子的战术就失去了灵验。

    当日本士兵端着三八大盖气势汹汹从两翼向搜索连阵地逼上来的时候,冰雹般的m2型60毫米迫击炮弹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美制m2迫击炮远比日本鬼子的掷弹筒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仗着先进武器耀武扬威的鬼子总算领教了更先进武器的厉害;60毫米轻型迫击炮组成的拦阻火网,将鬼子冲锋队形拦腰斩断;81毫米中型迫击炮精确打击鬼子的后方火力支援阵地,将正面鬼子的重机枪、迫击炮火力点一一定点清除;美制1917a4重机枪和“布伦”式轻机枪打出的弹幕始终构成一道道密不透风的火墙,冲锋的鬼子好像割禾一样纷纷栽倒在地,气焰嚣张的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只好仓惶退却。

    此时,中国军队阵地传出了嘹亮的冲锋号,搜索连开始了反冲锋。头戴钢盔的搜索连士兵士气大振,个个争先,勇不可挡。他们充分发挥m3冲锋枪近战威力,把密集的11。43毫米大口径子弹泼水般扫向敌人。尽管日本士兵受过严格的射击、刺杀和肉搏训练,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但是他们手中的三八大盖手动步枪毕竟敌不过现代化自动武器,中国士兵不待靠近就把他们打得血肉飞溅,浑身都是窟窿。
………………………………

第214章 一扫阴霾

    激战持续到中午,进攻的日军渐渐不支,于是改变战术,转攻为守,企图凭借多年构筑的坚固工事,用精准的远程火力,将搜索连阻挡在森林里。

    为了长期占领缅北,日军修建了众多工事,依托就地取材,用数层热带木材交叉构筑,中间加以缅北白土填充,极为坚固。这样一个碉堡,可以抵抗迫击炮的直接打击。碉堡之间,由地下交通壕沟通,四通八达,联网成片,纵深防御。由于修筑之前经过精心计算,这些碉堡大多具有极佳的射界,一挺轻机枪既可以压制一个班到一个排。这一招的确很奏效。只要搜索连发动攻势,从躲藏在地形复杂,树木极多的地堡中,就会射出一颗颗罪恶的子弹,将冲锋的战士打倒在地。

    面对日军坚固工事,先遣连的迫击炮根本无能为力。

    “小四川”建议采用传统方法,即用轻、重机枪火力压制住日军地堡射击孔,然后步兵携带手榴弹和炸药包爬到地堡附近,将爆炸物塞进射击孔,将其炸毁。

    但日军地堡纵横交错,几个爆破小组上去,都被侧面日军隐藏地堡火力射杀,造成很大伤亡。

    眼看太阳偏西。经过前番激战,搜索连弹药消耗极大,如果进入夜间,孤立无援的先遣连处境会更艰难。正在一筹莫展时,侦察营后援部队及时赶到,并且带来了两样新式丛林攻坚利器—m1a3型“巴祖卡”火箭筒和m1a1型火焰喷射器。

    巴祖卡火箭筒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方便携带。本来是反坦克的利器,美军在太平洋“蛙跳”作战时,发现这种便携式单兵武器,对付日军的地堡特别有效。于是,在盟军中广泛推广,成为二战中盟军的功勋武器。

    与世界各国同期使用的火焰喷射器不同,m1a1型火焰喷射器使用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化学武器……凝固汽油。

    凝固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稠化剂调制而成,它是一种有粘性的流动胶体;并不再是之前的油状物。采用凝固汽油作为喷火器燃料,其喷射的火柱不但可产生1000c左右的高温;而且火柱能沿堑壕和坑道内壁拐弯、漫流、飞溅、粘附燃烧;达到直瞄火器难以达到的纵火和精神震撼效果,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燃烧。

    有了这两种新锐武器的加盟,搜索连如虎添翼:

    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分队和喷火分队潜出阵地,在50米距离上,“巴祖卡”火箭筒能精确地将火箭弹射入日军地堡的射击孔,一个个坚固的地堡在一声声爆炸中灰飞烟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龟缩在火箭筒射击死角的地堡中的鬼子,还没来得及庆幸,更大的噩运就降临在他们身上:只见眼前猛地一阵明亮,一条条火龙就沿着射击孔飞了进来,那是m1a1型火焰喷射器喷射的复仇烈焰!狭小的地堡里顿时烈焰熊熊,伴随着撕心裂肺的惨叫,一些“火人”不顾一切冲出碉堡,被扑面而来的弹雨击倒。

    纵深地堡中的鬼子目睹者同伴的惨状,面对沿着地下交通壕迅速蜿蜒过来的“火蛇”,日军士兵的恐惧完全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很多士兵扔掉武器,跃出地堡,狂叫着狼狈逃窜,日军苦心经营的印缅边境防线顷刻瓦解。

    前哨战初战告捷,中国驻印军无论是遭遇战,还是攻坚战,都完胜日军,首次创造对日军以少胜多的奇迹,从战法上和意志上,中国军队都取得了绝对胜利。

    当前方胜利捷报传来,孙里仁将军大喜过望:

    “鲁雪华!将前方胜利消息通报全师,并上报史迪威将军和重庆政府!”

    胜利捷报通过无线电迅速传达到全军。顿时整个新38师军心大振。

    印度兰姆迦基地。所有受训官兵都在狂饮美国啤酒,高唱《大刀进行曲》等战歌,群情激昂,庆祝中国驻印军的首战胜利,这是史迪威将军特别安排的。此时的史迪威,手中紧紧攥着孙里仁的报捷电报,瘦削的脸上荡漾着轻松的微笑。

    重庆各大报馆,一律灯火通明。所有的编辑,排版、印刷人员都在通晓加班,第二天,《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扫荡报》等主流媒体都在头版用醒目标题标注着这一胜利消息,在报童“卖报卖报,中国军队缅北首战大捷!”的稚嫩叫卖声中,行人纷纷买报驻足观看,每个人一扫失败的阴霾,脸上都荡漾着胜利的喜悦。

    如果说搜索连的遭遇战还有几分偶然因素,那新38师112团先遣营在新背洋北部加拉苏高地战斗,就充分显示了中国驻印军的真实战力。

    先遣营三个连分成“品”字形,在山谷间小心、迅速穿行着。他们两侧尖兵在丛林里穿行,端着美制m3冲锋枪,搜索着可疑的目标。

    然而,似乎遇到了幽灵,两侧一个个走在最后面的尖兵突然不见了,湮没在莽莽绿色中。

    两旁的丛林里闪动着一只只幽幽的饿狼般的眼睛。

    那是比饿狼还要残忍的、披着丛林伪装网的日本鬼子。

    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1千多人,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精锐步兵大队!

    当被搜索连击溃的日军大队长狼狈逃回114联队时,等待他的,是怒气冲冲的18师团中将师团长田中新一。

    田中新一这个骄狂的贵族子弟,怎么能接受这样惨重的失败?结果不言而喻,他勒令逃回来的日军大队长当作114联队所有军官的面,剖腹自杀,向天皇谢罪。

    当失败的鬼子大队长将锋利的战刀捅入自己小腹时,田中新一瞬即拔出了战刀,从后面一刀将浑身血污、垂死的大队长人头枭下。

    他亲自充当了大队长的介错人。

    失败者的污血溅了周围每个军官一脸。血腥场面让每个人都不寒而栗。

    他们明白,逃跑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连夜布置,在中国军队最可能通行的山间设伏,歼灭中国主力,捍卫大日本陆军无往不胜的荣誉。
………………………………

第215章 坚如磐石

    1千多鬼子,依靠极其严苛的军纪和出色的单兵素养,真正象一片落叶一样隐藏在缅北的密林山岭中,几天几夜,一动不动。

    中美联合航空队几次低空抵近侦察,还有火力侦察,都一无所获。

    先头连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寂静!死一般寂静。静的听得见彼此的心跳。

    两边护卫的尖兵班也不见了踪影,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先头连每一个官兵身上,每个人都紧张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一个士兵看到右边丛林似乎有人影晃动,为了壮胆,他举起m3冲锋枪,对着丛林,打了一个短射。

    “哒哒哒!”枪声在幽静的山谷中久久回荡。

    枪声使气氛更加紧张起来,所有士兵都纷纷举着枪四处张望。有的甚至跟随着无目地地放上几枪。连长顿时气急败坏,提着美制左轮手枪骂道:“是谁在乱打枪?不知道此次是秘密行动吗?暴露了目标,老子枪~”

    话未落音,连长脑袋突然爆裂开来,如同碎裂的西瓜,红色的**四处飞溅,惨不忍睹。远远传来一声枪响,连长无头尸体应声栽倒在地。

    士兵们还没在震惊之中清醒过来,更多的枪声响了。

    不是几支,而是几十支,上百支。

    整整一个大队的鬼子,都把早已瞄准好的子弹射向山谷里的中国士兵。

    弹雨泼向先头连,紧接着,响起一片爆炸声,那是鬼子居高临下扔下的手雷。山谷中的士兵们无处可藏,无险可依,纷纷中弹倒地。

    这时,先头连官兵才知道自己已是身处绝境,凭着士兵的本能,拼命用手中武器向两边山梁还击。但众寡悬殊,鬼子又是居高临下,先头连在下面沟里,暴露在两侧的鬼子密集火力下,200多名官兵不幸全体以身殉国。

    一个战士慌乱中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