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案迷踪-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驼峰航线的终点,昆明巫家坝机场异常繁忙,飞机起降频繁,耳边全是螺旋桨的嗡嗡声。
从国内到兰姆伽,只有从云南昆明乘坐飞机,沿著名的“驼峰”航线空运到印度这一条途径。因为那时候中国沿海已全部被日军封锁,国际通路除从西北到苏联外,也已全部断绝。因此,准备到兰伽姆受训的中国官兵,首先都要集中到昆明,由巫家坝机场乘坐美军运输机前往印度。
鲁雪华随着少尉,来到机场医务室。少尉解释道:“所有出国人员,在登机之前,所有的人都要接受体检,防止带去传染病。”
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体检工作工作由中国军医进行,每个人从皮肤到脏器都被仔细检查一遍,对于鲁雪华背上那条伤疤,外科医生自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检查。等一项一项全部检查完毕,鲁雪华拿着填满合格的体检表准备离开时,在门口,他被一个大个子美国军医拦着了。
“whatcanidoforyou?”(你要做什么?)
“review(复核)。”美国军医简单地重复了一句。头也不抬,逐项审查鲁雪华的检查报告。在认真核对身份信息后,最后拉过鲁雪华的左手,拿起一个印章,使劲地盖了上去。
鲁雪华一看,上面印着“passed。”
鲁雪华顿时感受到人格被深深侮辱。他狠狠地瞪了美国军医一眼,内心明显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歧视。只是鉴于美军的盟友地位,不便明言。
体检完毕后,就转到另一架正整装待发的c47运输机旁。
凭此戳记登机,别的没有任何手续。各人按要求精简个人行装,等待登机。
鲁雪华是少校军官,又是孙将军特意来迎接的,所以对他网开一面,他一手领着玉梅的小藤箱、一手提着自己的军用背囊,那里放着梅霞的梳妆盒和红梅的围巾,弯腰钻入了机舱。
一进入机舱,鲁雪华就发现整个机舱里没有货物,满满地都是盘腿而坐的中国士兵。每机乘坐32人以上,面对面坐在沿机身中部两侧设置的帆布坐椅上,后来人多了也有坐在机舱地板上的,与鲁雪华以前在部队里看到的那些满脸沧桑、神情麻木的老兵不同,这些士兵一个个稚气未脱,脸上充满刚毅,眼睛里充满智慧。但全部都是上等兵军衔。
少尉向士兵们介绍道:“同学们!这是我们师部的参谋长官,鲁雪华少校。和同学们一起前往兰姆伽基地”。
所有新兵异口同声喊道:“长官好!”
新兵们看到鲁雪华和他们差不多年纪,却已是少校领章,一个个都露出惊讶和羡慕的表情。
“弟兄们好!”鲁雪华回应道:“你们都是哪里应征入伍的!”
“报告长官,我来自四川李庄,同济大学!”
“我来自昆明,西南联大!”
“我来自遵义,浙江大学!”
“我来自贵阳,大厦大学!”
鲁雪华震惊了!在这小小机舱里,居然聚集了这么多中国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学生军,难怪少尉称呼他们为“同学”。
联想到当年自己入伍时,整个77军连中学生都屈指可数,现在却有这么多高素质大学生志愿加入了抗日部队,不由得感慨万千。
………………………………
第203章 驼峰航线
很快,螺旋桨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飞机开始加速,机轮在与地面跑道的剧烈摩擦中爆发出一阵阵尖锐刺耳的震颤,这是人类智慧和意志力量在挣脱大地束缚时发出的痛苦战栗与呼号,在经过一段剧烈颠簸后,鲁雪华觉得脚下一飘,飞机腾空而起。
机舱只有几个舷窗,每个人都扭头回望,再轮流看一眼窗外的祖国。机场上那面鲜艳的青天白日旗,很快就变成一个小点,广阔的机场很快缩小成一块豆腐干。每个年轻人都饱含热泪,不知道是出于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还是对自己前途未卜命运的担忧。
只有鲁雪华面如静水,似乎无动于衷。
从昆明去印度的航线一般是经澜沧江、怒江,飞越雪山,然后经中印缅边界,直达印度北部阿萨姆邦的汀江,空中全程约800公里,c47要飞行两个多小时。
学生们几乎都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对这种空中庞然大物都感到很新鲜,但这种新鲜感多半就很快被晕机带来的不适所代替。
飞机离开云贵高原,进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此时,缅甸北部还在日军掌控之下,密支那和那戍机场都部署有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零式飞机,经常会对运输机进行突袭。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ct7运输机只能继续升高。飞机上升到一万五千英尺,舱温骤降,所有的新兵都解开背包,将新发的被褥紧紧裹在身上。
鲁雪华还没来得及领军服。没有了那些猪鬃的庇护,他觉得有几分寒冷。他打开行李,试图找点什么御寒。一条鲜艳的红围巾映入他的眼帘—那是红梅为他编制的围巾!他默默地拿出围巾,紧紧系在脖子上,如同感受少女的体温。
机舱的红灯再次亮了起来。这证明飞机飞行高度超过了2万英尺。机仓内所有的人都感到胸闷,大口喘气,全部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此时,机舱上部掉下一排排氧气面罩,机舱播音器又传来机长呼叫:“cowboys,pleasewearyourmaskontop。”(牛仔们!请戴好你们头上的面罩!)
鲁雪华戴好面罩,一股清凉的气体冲进鼻腔,他顿时觉得舒服多了。
c47运输机单调的发动机嗡嗡地响着,舷窗外,是朵朵白云和绵绵无计的群山。白雪皑皑的群山上,不时会在太阳的映照下,有点点耀眼反光,如同白玉般的群山上镶嵌的钻石。
机舱里的人被这壮观的景象迷住了,纷纷回头从舷窗外往下看。他们未必知道,此时飞机正飞航在“驼峰航线”上,下面就是著名的“铝谷”,烁烁发光的碎片,就是“驼峰航线”失事运输机的残骸。
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切断滇缅公路后,彻底中断了中国从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的可能性。为了保存中国的抗日实力,将日军陆军主力牢牢陷在中国战场,美国政府决定通过空中运输,继续为国民政府提供抗战物资。
为此,美国空军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在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茂密丛林上空,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因其所经山脉蜿蜒起伏,被形象地取名为“驼峰”航线。数以千计盟军运输机从这条航线上频繁飞越,夜以继日运送着中国战场急需的武器弹药、燃料、药品等战争物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有力地支撑着国民政府抗战的意志和信念。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不仅要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等飞行禁区,还要飞越莽莽的热带原始森林,途中还可能遭遇日军战斗机截击,冒着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中美双方共出动84000多人次,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为严重失血的中国注入了强心针。整个运输行动,共损失飞机数百架,一千多名优秀飞行员葬身人迹罕至的皑皑雪峰和原始森林里,成为抗战史上最为悲壮和辉煌的一页。
c47运输机已经进入青藏高原,原来明媚的阳光不见了,强劲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形成的漫天白雾,将飞机紧紧包围着。随着气流颠簸,飞机在云雾和山峰间艰难穿行,一座座陡峭的山峰像巨斧一样对着飞机劈来,飞机左闪右躲,如同驾车高速行驶在密林之中。机场里的士兵们如同坐在惊涛骇浪的小舟里,每个人都没有的刚上飞机的那种新奇,都在全力抵抗者眩晕和晃荡,不少年轻士兵经不起飞机颠簸,都纷纷摘下面罩,拿起上机时配发的塑料袋,哇哇呕吐起来,机场内充满胆汁的腥臭味。
鲁雪华委比双目,意守丹田,用“炮捶”内功全力抵御身体的不适。即使这样,他也是被颠簸得气血翻腾,正待呕吐之际,突然,飞机平稳了很多。
鲁雪华睁眼一看,眼前无边的云雾和峻拔的雪山不见了,一缕缕明媚的阳光通过舷窗射入机舱,给机舱带来光明和温暖。
飞机如同车辆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透过舷窗望下去,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茵茵地毯,一派典型的南亚次大陆热带风光。
机舱红灯转变成了绿灯。机舱内再次响起机长的声音:“cowboys,congratulationsyouthroughthehelltohe**eolambgamma!”(牛仔们!祝贺你们通过地狱来到天堂,欢迎来到兰姆伽!)
兰姆伽原来只是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座偏僻小镇,小镇四周除了干旱的河滩和荒凉的山谷,只有一座上次世界大战时期遗留的战俘营。盟军被日军彻底驱逐出缅甸后,为了反攻缅甸,英国亚历山大将军根据英美两国达成的协议,将兰姆伽及其周围数百公里山区划出来,供美军训练中国远征军使用。
………………………………
第204章 下马之威
几个月来,兰姆伽就汇集了中国远征军先期入印的孙里仁新38师,及其随后败退的杜聿明第5军残部约两万人。根据中美协议,国民政府从国内空运来的三个整编师和大批从军学生,陆续开到这里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
兰姆伽,成为中国军队走向胜利的起点。
飞机高度不断下降,随着一阵刺耳的尖叫声,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舱门被打开了,耀眼的太阳,使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新兵们都睁不开眼睛。
这些刚刚飞跃“驼峰航线”,被颠簸、眩晕、寒冷和缺氧重重考验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新兵们,一看到了机场绿茵茵的草坪,一个个都立马横七竖八躺倒在草地上,感受着异国的泥土清香和热带阳光的热情。
“a…tten…tion!(立正!)”突然,一声大吼!
新兵一个个像触电一样从地上跳了起来,迅速站成三队。
眼前,立着两个铁塔,一黑一白。
黑的身高1米9左右,浑身黝黑,全是腱子肉,戴着上等兵的臂章;白的身高1。8以上,也是膀大腰圆,戴着准尉臂章。
美军准尉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中国士兵们,欢迎你们来到蓝姆伽!我是你们的教官,杰弗逊。史蒂文,你们称呼我做史蒂文好了~这位是我助手,斯密斯汤姆,你们叫他汤姆好了!现在,请你们跟随我,前去清洁消毒。”
“左转弯,齐步走!”黑汤姆高喊道。
所有的新兵被集合起来,汤姆将他们带到机场一角……一座特设的卫生清洁站,每一位新兵进木质浴房之前,都要脱得一丝不挂,所有的衣被都被放在门外。
看到鲁雪华还站立着,少尉解释道:“这是基地的规矩,所有来基地的,都要进行洗浴,消毒,再重新发放军需物品。鲁长官,我带你去军官浴室。”
军管浴室就在旁边,只不过要小一些,而且里面有专门的衣柜,可以放衣服,不需要和新兵一样。赤条条在门口脱光再进去。
鲁雪华将行李放在门外,然后慢慢脱掉军装,就在他在脱衬衣的同时,他的眼睛余光突然发现有人在拖他放在门口的行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