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浓郁的夜色渐渐化开,京城的天亮了起来。

    雾气没有散尽,视野却也比先前好了许多,足以看清面前百余步的状况。

    而京城中的老百姓,看到城中出现的大量兵士,也忽然间明白过来。

    天亮前那阵鼓角之声并不是虚的。

    随着那些动静,皇太孙带着兵进城了。

    有人不解,疑惑着望向城墙方向。



    第357节

    

这么高大坚固的城墙,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初初交手,就分出了胜负。

    他这么想着,也这么嘀咕着。

    身边,有早起搭面摊做生意的小贩,听了这么几句嘀咕,不由道:“难道这位客人希望两军僵持数月?”

    那人一愣。

    小贩又道:“今儿要进城的是太子遗孤,又不是什么西凉鞑子、南蜀蛮夷,说到底,还是赵家的江山。

    自己人打自己人,若是打得很厉害,也忒没有意思了。

    围城围到最后,倒霉的不还是我们小老百姓?

    真被困上一个月,客人还赶来街上,买我一碗面吃吗?

    客人不敢来,我也不敢出摊,都得饿肚子。

    倒不如速战速决,我今日摆了摊,明儿也出摊,不影响生计。”

    那客人听完这番话,挠了挠脑袋,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嘛!

    “来碗面,”他道,“多加些辣子,这天寒了,吃点辣的,暖和暖和。”

    与这面摊一样,京中各处,随着城防被迅速接手,大军过市,对百姓没有多少影响。

    今儿是大朝会,刘献安与两位同知都上朝去了。

    京兆衙门里,师爷按着刘献安的吩咐,与一众官吏一起,平稳京中秩序。

    作为心腹,师爷太知道刘大人的想法了。

    大军已经进城,京兆衙门的衙役难道还能拦得住?

    从状况看,京城安稳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谁坐龙椅,等皇太孙闯皇城吧。

    因着各方配合,秦鸾他们这一路都十分顺利。

    直到抵达西宫门外,才受到了御林军与侍卫的阻拦。

    与此同时,慈宁宫里,气氛紧张。

    内殿里,皇太后绷着下颚,眼中满是怒意。

    她的跟前,那李守卫跪在地上,梗着脖子,重复了一遍:“那夜,正好是换班时候,属下等人到的时候,秦家那夫人正与前一班的守卫僵持。

    守卫说,时间过了,没有上头指示,不能开宫门。

    那老夫人说,常宁宫走水了,皇太后和皇上都要忙着处理,怎么可能为了出宫的事儿去添乱。

    若不开门,她夜里只能睡宫道上了。

    她上了年纪,又是侯夫人,诰命在身,岂是属下们这样的小侍卫能得罪的?

    眼看着她真就一副睡宫道的样子,属下与其他人商量,开了宫门,行了方便。

    当时,属下们也不知道秦家要造反,才会如此。

    后来知道出了状况,各处来问,属下等人害怕受罚、逼供,就说那时城门未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属下知道,于规矩不合,皇太后罚属下乱了规矩,属下无话可说,但要说属下受了谁的指使,故意放人出宫,属下不认,绝无此事!”

    皇太后重重拍了下几子,她一个字都不信。

    偏偏,这守卫的话还能站得住脚,不合规矩,但合思路。

    说道理,就是皇上一意孤行,被邓国师和那徐六教唆着胡乱行事,把她都瞒在鼓里。

    以至于她浑然不知情,被秦杜氏溜了,还无可奈何。

    当然,要处理一个守卫,原也不用多少证据。

    由头都是现成的,直接发落就是了,罚得多重,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直接砍了,也可以定为杀鸡儆猴,告诉守卫们守宫门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是,一个守卫,又算什么?

    皇太后真正的目标是皇后。

    程皇后贵为一国之母,没有确凿证据,根本处置不了她。

    抬起眼皮子,皇太后阴沉沉看着程皇后。

    “哀家早前怀疑过你,却没有深思,”皇太后咬着牙,道,“坐在龙椅上的那个,是你的丈夫!他坐在那儿,你才是皇后,他若失去了位子,你呢?你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你去替赵临的儿子谋算自己的丈夫,愚蠢至极!

    哀家虽不喜欢你,但在哀家眼中,你不是那种蠢货,所以哀家没有疑心你到底。

    如今看来,是哀家看错了。

    你,蠢透了!”

    程皇后垂下了眼。

    皇太后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有无数句可以反驳。

    说她根本不想做、也不愿意做皇后,皇后的身份,于她本人是拖累,于她的程氏一族亦是拖累。

    就因为她成了皇后,程家那么多有能力有才华的子弟无法在官场上一展抱负,为大周效力,顶多也就是去个贫瘠地、远离京城的小地方,当个小县令。

    不是说那些地方不好,小地方也需要好官,需要发展,但他们本来能为大周做得更多。

    只因为,不希望有一天,被外戚身份哄抬着,忘记了做人做事的根本。

    就像是祁阳颜氏,以外戚身份谋财、谋权,与祁阳衙门狼狈为奸。

    那是一条死路。

    程家太大了,便是本家,亦是人丁兴盛。

    人一多,长辈一个没看住,容易出岔子。

    程家有程家的骄傲与自矜,所以宁愿自断前程,以此自束。

    至始至终,程家都不屑学那祁阳颜氏一丁半点。

    她情愿自己不是皇后,让程家子弟靠能力在官场立足。

    她帮助皇太孙,不是因为她蠢,而是她的追求、她的想法,皇太后这样的人根本理解不了。

    不理解,想不透,又清高自傲、自诩聪明,才会觉得别人是傻子。

    可是,这些话,程皇后一个字都没有出口。

    皇太后缺少证据,才会口出狂言。

    仅仅是想骂她几句吗?

    不是的。

    皇太后是在激怒她、刺激她,什么话小瞧她、鄙夷她,皇太后就说什么。

    如果她沉不住气,被挑衅着回敬,那就把“证言”明明白白送给皇太后了。

    那才是真正的蠢货了。

    “母后说的那些,儿臣不曾做过,”皇后抿了下唇,“母后是听了什么人的谗言,无缘无故来冤枉儿臣吗?”

    第407章 她都被淑妃骗了

    皇太后拧眉。

    程皇后这性子,与皇太后一直以来了解到的一样。

    平稳。

    遇事很少有着急的时候。

    做大事的人,必须得沉住气,谋而后动。

    这种脾气,但凡皇上能有程皇后的一半,眼下状况都不会是这么一塌糊涂。

    思及此处,皇太后忍不住按了按胸口。

    她自己也很清楚,这些时日以来,她行事也越来越急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祁阳出事开始?

    从那三府逃出京城开始?

    从徐太傅被皇上气得闭门不出开始?

    皇太后很难确定一个时间点,但她知道,正因为这些变化接踵而来,她也稳不住了。

    谋而后动,也得能谋得动才是。

    一摊子烂账,光擦屁股都擦不干净,自身难保。

    “让哀家想想,”皇太后没有接程皇后抛出来的话茬,把争论的中心挪去陷害、冤枉上来回拉扯,“你对皇上,颇有怨言吧?

    夫妻感情很一般,更要紧的是,源儿病故了。

    源儿是你唯一的亲儿子,他走了,独留你在这皇宫里,你也没有什么盼头。

    这江山,与其给皇上的其他儿子,不如给赵临的儿子。

    你是这么想的吧?

    哀家也不是不能理解你。”

    提到赵源,程皇后不得不给予皇太后一点反应。

    要不然,这沉稳就过头了。

    “儿臣心疼源儿,儿臣思念他,儿臣只恨自己没有给他一具康健的身子骨,倘若能以身代之,儿臣毫不犹豫,”程皇后看向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气,“您说您理解儿臣?

    哦,是了。



    第358节

    

皇位得是亲生儿子的。

    所以您和皇上害死了先太子,夺走了他的皇位。

    可这是您的想法,不是儿臣的,您别以您的追求来揣度儿臣。

    您翻来覆去,就是要扣个助力皇太孙的罪名在儿臣的脑袋上,儿臣当真不知道,自己究竟挡了谁的道。

    按说,源儿走了,儿臣以后也不可能生的出儿子来了。

    后宫里,还有谁会视儿臣为眼中钉、肉中刺?

    真是太奇怪了。

    您没有凭据,儿臣不愿意再听您这些无端的指责!

    恕儿臣告退。”

    说完这些,程皇后站起身来,一副憋屈神情行了礼,也不管皇太后什么个反应,转身就往外头走。

    也就是这个时候,外头冲进来一个内侍。

    连滚带爬着,手脚并用,险些就撞到了程皇后。

    皇太后正在气头上,当即骂道:“怎么回事?没有哀家点头,谁让你进来的?”

    一边骂着,她一边看向程皇后。

    程皇后当然知道皇太后指桑骂槐,浑然不理,抬步就要走。

    “娘娘,”那内侍吓得直哆嗦,喊道,“城门失守,反贼进城了!”

    此话一出,似一道惊雷,炸得所有人都怔住了。

    明明不久前,才有人来禀过,说是林繁等人率军进攻城池了,仅仅就那么一点儿工夫,进城了?

    皇太后亦是回不过神来。

    忠勤伯的能耐,她是清楚的,绝不是什么鱼腩之辈。

    虽说上了年纪,久疏战阵,亦有旧伤,但防守城池,不是出阵单挑,老伯爷怎么可能在两三刻钟的时间里,让敌人进城了?

    城墙难道是纸糊的不成?

    “现在是个什么状况?”皇太后忙问。

    “京城守备都落入敌手,”内侍几乎哭了出来,“反贼已经攻打宫门了,侍卫与御林军正在全力拦截,但恐怕、恐怕……”

    后头的话,他不敢说下去了。

    皇太后猛地站了起来,许是起得太快,又许是心里太急,眼前刷得一白,整个人险些仰倒。

    她咬住嘴唇,死死撑住了。

    “皇上呢?”她问。

    内侍答道:“应是在金銮殿,还是早朝时候,应该……”

    唇间的血腥味让皇太后清醒了些。

    大势已去。

    其实,早就已经在往末路上走了,不过是早些、慢些的区别。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这么快,毫无还手之力。

    她的视线,落在了程皇后身上。

    既然已是末路,那有没有证据,还重要吗?

    不重要了!

    她可以倒下,但在那之前,她要让程皇后垫背!

    “把这奸人给哀家拦住!”

    这里毕竟是慈宁宫,即便穷途末路,夏嬷嬷、王公公等人还是会遵从皇太后的吩咐。

    几乎是话音一落,他们就一拥而上,把程皇后围在中间,还一左一右钳制住了她,连程皇后带来的钟嬷嬷都被抓住了。

    皇太后抬起了手,想要去拔发间的簪子。

    她要用这尖锐的簪子,刺破程皇后的脖子!

    忽然间,旁边伸出一只手,挡住了皇太后的动作。

    “您当心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