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垂在身前的双手,紧紧攥拳,云枣咬着嘴唇,慢慢、亦沉沉地点了点头。

    长公主笑了起来。

    杏桃彻底松了一口气,把人带到偏厅外,指着其中一位妇人道:“那就是奴婢的娘。”

    甘钟氏被带了出来。

    一听杏桃要拿大夫人手上的花名册,甘钟氏烦恼不已。

    “你知不知道,你是谁家的丫鬟?”甘钟氏低声骂道,“你怎么能背主?这些都是反贼!”

    杏桃连连摇头:“可我想……”

    长公主拦住了杏桃,与甘钟氏道:“她只是想给她的亲人一条活路。你不惜自己的命,也不惜她的命,不惜家里其他人的命,但这宅子里,总有人会珍惜至极。

    至于,反贼?你既是颜家有脸有面的妈妈,你难道不知道颜家采私矿、瞒报朝廷吗?”



    第318节

    

甘钟氏没有说话。

    长公主还想说什么,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扭头一看,过来的是秦鸾。

    秦鸾随祖父围了颜家大宅,此刻过来偏厅,正好听见先前的对话。

    “这位妈妈很是忠心,想来,能在颜家大夫人身边做事的,具是亲信了,”秦鸾道,“我有一事想问妈妈,今夜这乱糟糟的,宅子里这么多人,谁逃了,谁留下,妈妈心里都有数吗?”

    甘钟氏偏过头,不接秦鸾的话。

    秦鸾不急,继续慢慢道:“我们是擒贼也好,造反也罢,总归颜家今儿是穷途末路了。

    我若是妈妈,一定会先应承下来,把人头点齐了。

    要不然,等颜家斩首之时,谁弄得清楚死的是谁呢?

    妈妈拿着长公主的银钱出府去,将来给颜家上下收殓,买棺木、买坟地,立碑刻字,请道长们念一念,总比无人收尸,衙门随意草席一裹、扔去乱葬岗乱葬岗,好上十倍百倍了。

    妈妈一心想继续去底下伺候主家,等这些身后事都办妥了,再上路也不迟的。”

    甘钟氏的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秦鸾。

    杏桃扶着母亲,心里也直嘀咕。

    她清楚对方好意,但这劝人的话术,听着也怪叫人难受的。

    也只有长公主,眼底露了几分笑意。

    阿矜的女儿,可真是有意思。

    甘钟氏虽未出声,但从神情看,她颇为动摇。

    因为这番话,句句占了个“忠诚”。

    死不开口、一起被杀,当然是忠诚,可替主家操办后事,难道不忠诚了吗?

    其他人都没有像她这样的机会,只有她,可以拿着长公主的钱离开颜家,有能力、也有银子去办事。

    再说了,她还可以去京城,向辅国公、皇太后他们说说今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若是全死在这儿,岂不是由着活着的反贼信口雌黄了吗?

    “不用花名册,”甘钟氏咬了咬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我来说名姓。”

    长公主没有坚持,叫人备了纸笔,先把拘在几个厅中的颜家人被点完。

    另一厢,云枣总算平稳了些。

    知道甘钟氏不肯去找花名册,云枣主动道:“东西一定都在大夫人的院子里,奴婢去找。”

    长公主应了,又点了两个兵士,让跟着云枣去。

    “不是怕你跑了,”长公主说得很直接,“是怕后院没有搜干净,还留了人在里头,把你扣了。一个人翻得也慢,多两个人一块,麻利些,也省得你花力气搬过来。”

    云枣点头:“奴婢晓得。”

    三更天时,所有的名册都对完了。

    颜家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这里,却也逃脱了几人。

    颜崔与他的两个儿子、三个孙儿,没了影子。

    平阳长公主走到前厅,把这消息带给了永宁侯。

    她没压着声,前厅里所有人都听见了。

    六老太爷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先前,是他判断出错。

    若是早些让颜崔回后院报信,能有更多的人逃出去。

    眼下几乎被一网打尽,但起码,颜崔还带了几个人走。

    长公主把他的反应看在眼中,啧了声,与颜崴道:“看看,这就是你们颜家人。”

    颜崴一时没明白。

    “从大门进后院,离得最近的可不是颜崔住的院子。”长公主道。

    一针、见血。

    颜崴瞬间明白过来。

    颜崔往后院跑,先经过的是他颜崴的院子,里头住着他的妻儿。

    但凡颜崔有高声喊两句,他们都不至于全被抓住。

    先前他就想,怎得没看到颜崔那几个,还当他们被拘在其他屋子里,没想到、没想到……

    平阳长公主没有再管颜崴。

    该得的讯息都差不多得了,她也没必要多挑拨颜家人的关系。

    看着永宁侯,她道:“该找兔子洞了。”

    永宁侯颔首。

    夜尽,天将将亮起来时,搜查大宅的将士们发现了第一个地道入口。

    第361章 成了他们的驻地城池

    那处入口,位于一间书房中。

    被博古架挡着,又摆了花瓶器物,并不算显眼。

    云枣道:“这是六老太爷的书房。”

    永宁侯比划了下,躬身进了地道,前面十来步很窄很低,再往前走,才渐渐能直起身子,宽敞许多。

    他没有继续往前走,而是退了出来。

    很快,就有几个敏捷的兵士进了地道。

    “之后就快了,”永宁侯与秦鸾解释道,“地道,无论通向哪里,顺着走就是了,最难找的,反而是入口。”

    但是,只要找到一个入口,其余的,也能一并捞起来。

    果然,等日出时,地道已经探得差不多了。

    其中一个出口,通向了祁阳城外。

    想来,逃走的颜崔等人,一定会选择出城。

    秦鸾把这一夜的消息,都送去府衙。

    白天的祁阳城,看着是比夜里热闹,但因着一场变故,所有人都小心翼翼。

    府衙里外,也都换上了林繁带来的人手。

    方天飞跑着迎出来,行了礼,道:“爷看了一整夜的案卷。”

    秦鸾颔首:“你引我过去。”

    书房里,灯已经吹灭了。

    林繁一夜未眠,又一直在对着火光翻看,精神虽还不错,眼睛却有些疲乏。

    他闭上眼,稍稍按了按。

    他的边上,唐筹还坐在太师椅上,整个人恹恹的。

    封住口舌的符纸早被扯了,他就在这儿,对着林繁把这几年瞒报、少报的各项数据都老老实实说出来,又告诉他去哪个架子上翻找正确的文书。

    林繁一边问,一边记,又翻看了许多,忙到天亮。

    正按着眉心,外头传来脚步声。

    林繁一听就认出来了。

    这是秦鸾来了。

    他忙睁开了眼,而后,他看到书房外的院子里,秦鸾快步而来。

    四目相对,秦鸾弯了弯眼,林繁亦笑了起来。

    真奇妙呀。

    仅仅只是见着了她,这一夜间的那些疲乏,就都散了个精光。

    林繁起身,迎了出去。

    两人站在廊下,秦鸾轻声问:“方天说你看了一夜的文书。”

    林繁一听这话,又是一笑。

    方天就是这点厉害。

    甭管是不是后知后觉,他在“吹嘘”林繁的辛苦与努力时,从不落后。

    买个粥是辛苦,熬个夜也是辛苦。

    “原在赤衣卫衙门时,也不是没有查过一通宵,”林繁道,“去了飞门关后,才少了这样的机会。”

    便是通宵不眠,他面对的也不是厚厚的文书,而是战局。

    指了指身后书房内,林繁又道:“唐知府很配合,如果以前审的那些人,有唐知府这么配合,那才省心了。”

    秦鸾莞尔:“颜家逃了几个,地道都摸清了。”

    林繁看了眼秦鸾交给他的地道图,连连摇头。

    “唐筹八成也不知道,颜家把祁阳城挖了个里外吧。”林繁道。

    秦鸾答道:“从痕迹上看,有一些坑道可能是前朝时就挖出来了。”

    两人正说着,前头又来了几人。

    打头的,正是一身便装的安北侯与冯仲。

    安北侯道:“所有的矿场,全部都控制住了,里头搜出来的账目本,我们也都带回来了,你们之后再盘一盘。”



    第319节

    

林繁把城内的收获一说。

    冯仲骂了句“娘”:“胆儿真肥。”

    安北侯与林繁一拱手,道:“我与冯将军这就带兵回京去了。”

    林繁回礼,道:“感激两位大义,行如此方便。”

    安北侯苦笑了下,道:“之后是兵戎相见,还是我等亦遵从,就看永宁侯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了。”

    正嘀嘀咕咕骂着的冯仲听了这话,亦严肃起来。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难处,”冯仲沉声道,“不管是被逼的,还是不得已,又或是什么,只要对得起天地父母,就别再去想对错了。”

    林繁颔首。

    安北侯与冯仲匆匆来,又匆匆离开。

    一身便服下,就无人能证明,这两人默许“反贼”入主祁阳城。

    林繁目送他们离开,而后转过头,朝着秦鸾笑了笑。

    他们终于要走上清君侧这条路了。

    而眼前的状况,比预想得要好上许多。

    前头暂时没有阻拦的大军,他们的身后,还有飞门关与西州城,而且,他们的手中,还握住了祁阳。

    颜氏一门的老家,成了他们的驻地城池。

    “皇太后会气昏过去吧?”秦鸾轻声道。

    “谁知道呢,”林繁道,“皇上一定很生气。”

    此时的京城,正下着雨。

    这个夏天雷雨不断,再过些时日,原本该入秋了,偏今年夏日长,雨水都消不了暑气。

    千步廊里,黄太师从小吏手中,接过了文书。

    打开来一看,这正是秦胤从飞门关启程前送回来的那一份。

    笔调恭谨又恳切,黄太师却看得牙疼不已。

    他对范太保道:“永宁侯要班师回朝。”

    范太保微微蹙眉。

    会这么简单?

    秦胤奔赴边关,拿着虎符,还让家中其他人都全须全尾离开京城,一早就做好了起兵清君侧的准备。

    他会老老实实地班师回朝,把握在手中的兵都交出来?

    不可能。

    哪怕皇太后当机立断杀了邓国师,秦胤一时寻不到那个要被清的“侧”,也不至于束手就擒。

    从黄太师手中接过折子,范太保看完,亦是忍不住揉了揉腮帮子。

    什么叫挑衅,这就是了!

    不知情的人看着,那叫一个真情实意,感人肺腑。

    而落在知情人眼中,真是每一个字,都是一颗颗的黄连。

    他们看着牙疼,皇上看着,心都得苦透了。

    范太保都不知道该不该同情皇上一下,都说秦胤耿直人,耿直人冠冕堂皇寒碜起人来,那真是阴阳怪气极了。

    “走吧,”范太保把折子交还给黄太师,“得送去御书房。”

    黄太师抿了一口茶,缓了缓自己的牙,出了书房。

    雨势稍稍小了些。

    遇见的人见着黄太师,纷纷行礼。

    “有什么要紧事儿吗?不妨等雨停……”

    “永宁侯递了折子回来,班师回朝,我这就得送去御书房。”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