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阳长公主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出了大堂,又往后头去。
唐筹这才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而后,狠狠瞪了何师爷一眼。
何师爷亦是万般委屈:“小的也是为了长公主的安危。
永宁侯若无发难的打算,进城还是出城,自是没有关系。
若他想动手,城外营中就是他的地盘,不似城里,他进城回话又不能带兵,到时候孤家寡人的,还能飞出城墙去?”
“话是这么说,”唐筹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可你想想,请神容易送神难!”
城里已经有位神仙了。
不是他们请来的,但却怎么都送不出去。
万一永宁侯与定国公进城,一口一个“长公主若不回京、臣无颜回京”之类的,几尊神仙在他祁阳城打架,他们凡夫俗子,能挡得住?
所以,断不能让人进城,只能出城去。
唐筹深吸了一口气。
他要带上府兵,带上同知、通判、推官,能带多少带多少。
他就不信了。
有平阳长公主这么一尊轻不得、重不得的菩萨在,永宁侯会有什么不智之举。
没看到他们祁阳府,这些时日过得是多么忐忑的日子吗?
可万一、万一他们真是一伙的呢?
那他岂不是羊入狼口?
唐筹苦不堪言,他也说不好,是把狼放进祁阳城,还是他洗洗干净送上门。
任何一个,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第352章 时候不早了
比起已经入秋的飞门关,祁阳府的秋老虎凶悍极了。
唐筹眯着眼看了看毒辣的日头。
他的祁阳府,说小也算不得小。
平阳长公主要亲自来见班师回朝的大军,唐筹以为,起码得等到大军走到祁阳城附近。
哪里晓得,长公主很不耐烦,大军离两府的地界碑还有大半日的路程,她就在这儿等着了。
这位姑奶奶坚持,唐筹自然拧不过她。
反正早等、晚等都是等,干脆顺了她的心思,亦是一大清早就点人,一路随行来。
起初倒也还好,可等到日头爬到正中央,汗水就再也收不住了。
这一带官道,没什么大树可乘凉,那么多人都在大太阳底下。
官服严实,官帽更是让一身热气都笼在了脑袋上,全化成了汗。
边上,何师爷轻轻撞了撞唐筹。
见唐筹看过来,何师爷往背着的小包袱里伸手,将里头的东西露出一个角。
唐筹定睛一看。
嘿!
好家伙!
竟是一把蒲扇!
面上喜悦之情涌出,下一瞬,又垂下了嘴角,冲何师爷摇了摇头。
见何师爷不解,唐筹又朝长公主方向努了努嘴。
一把太师椅,正摆在路边。
椅子后头,立着两个侍女,亦是头发丝都粘脸上了。
长公主坐在椅子上,一点儿都没避着日光,只半垂着眼帘养精神。
金枝玉叶都晒着,他们这些官员先掏蒲扇,显然不合适。
何师爷领悟了,把东西都收了起来。
因着姑奶奶在前,唐筹饶是热得头晕眼花,也没真扯开官服领子透气。
打开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大半囊,他问同知道:“大军还没有到吗?”
“应该快了。”
“再忍一忍,忍过去就好了,”何师爷也劝道,“就像六老太爷说的,若是能趁此机会,把长公主请出祁阳、请回京城,那倒是一桩好事。”
唐筹苦笑。
这前半句话,听着还挺耳熟。
当时他们随杨行人把长公主送出祁阳时,也是这么想的。
第311节
忍一忍,忍到官州,忍到把人交给谢羽,就一身轻松了。
实际上呢?
还没轻松多久,这姑奶奶又回祁阳来了。
他唐筹,寒窗苦读的那些年,也没跟着长公主爬山路、晒太阳来的苦。
他们身后的那些府兵,姑且能偷懒,唐筹等官员,就只能端着。
如此又等了半个多时辰,等得唐筹几乎眼冒金光了,视线中,官道尽头上,才出来了大军的影子。
“周”字大旗,高高飘着,很是显眼。
平阳长公主缓缓睁开了眼睛,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往前走。
唐筹一个激灵,招呼了个府兵,让他先去大军那儿说一声,自个儿又催着同知等人随长公主上前。
行进的大军亦很快发现了他们这一厢状况。
秦威听说唐筹带了衙门众官员与千余府兵等在官道上,他不由皱了皱眉。
他们此次“回京”,这一路走得很是顺利。
经过的州府衙门都不来凑热闹,造反也好、班师也罢,总归是安北侯、冯将军等人“押”了永宁侯父子与定国公回京去,至于是上了刑具押送,还是让人坐车骑马的,他们也管不着。
而到了祁阳府……
唐筹竟然来了。
不愧是颜氏一门的老家,唐筹的胆儿都比旁人大些。
而后,秦威看到了迎面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平阳长公主。
长公主没有被炎热的天气影响,她走得不疾不徐,脚步很稳,仿佛她脚下的不是官道,而是金銮大殿。
秦威一下子就明白了。
并非唐筹胆子大,是他拿长公主无可奈何。
甭管是知府、知州,还是京城里更大的官员,在长公主面前,那都是臣子。
林繁也看到了长公主。
知道长公主选择留在祁阳,林繁很是牵挂。
即便内心里知道,长公主如此做,定然是有绝对的把握,不会出现什么岔子,但只有亲眼看见了,这心才能彻底放下。
数月未见,长公主风采一如既往。
或者说,她不用像之前一样,在皇上与皇太后面前装顺从乖巧,她身上的锋芒全部展现出来。
锐利极了。
抿着唇,垂眼稍稍掩饰下眼底笑意,林繁翻身下马。
其余马上的人也都下来了。
秦威往马车上报了声。
秦鸾跳下车,把祖父也搀扶了下来。
平阳长公主走到众人跟前,缓缓扫了一眼。
众人恭敬行礼。
“众将军辛苦了,”长公主道,“拿下西州城,展我大周威仪,我在祁阳听闻喜讯,亦是激动不已。”
回应她的,自是一片谦虚之语。
安北侯和冯仲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吃不准长公主的来意。
那圣旨上说,秦、林两家意图造反,长公主也是一伙,而秦家丫头则说,当日能顺利脱险,全仰仗长公主的帮助。
而飞门关太远了,长公主与秦、林两家撇清,甚至坚持他们有反心的消息,只往京城递了,并没有向西传到飞门关。
因此,两人都不明白,长公主为何会在祁阳?
唐筹带兵来,又是什么意思?
长公主道:“时候不早了,大军一路辛苦,不妨在附近寻地方扎寨吧。”
唐筹站在边上,正等着长公主对永宁侯发难,突然听了这么一句,身子没稳住,晃了晃。
“不早了?”
他又看了眼毒辣的太阳。
难道,这厉害的圆球,它是个月亮?
呸!
他哪怕是晒糊涂了,还能不知道自己是给什么玩意儿晒出来的吗?
不止唐筹愣了,冯将军也忍不住抬头看天。
永宁侯摇了摇头,语气里略透了几分不满:“殿下,这才下午,没有安营扎寨的道理。”
长公主呵得笑了声:“急什么?晚到个三五天,是什么大过吗?你身上还背着造反的罪名,虱子多了不痒。”
听听,这是长公主该说的话?
谁叫他们大周的长公主,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呢……
安北侯打了个圆场,问唐筹道:“附近哪儿适合安营?”
唐筹迟疑了一下。
永宁侯看起来很不满意,长公主没有继续说话、态度却很坚决。
这么看来,这两方应该不是一路的吧?
唐筹便道:“南面山脚下,还算宽敞。”
第353章 颜家分你多少好处
都是操练有素的兵士,安营十分迅速。
很快,军帐就搭了起来。
主帐位于正中。
平阳长公主看着人声鼎沸的营地,颇为怀念地点了点头,与冯仲道:“冯将军替我煮碗菜羹来,小时候常吃,怪念着的。”
冯仲一听这话,嗓子微酸。
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
乱世、天灾,军中很是艰难,大伙儿为了填一填肚子,什么都吃。
偶有能得些野菜,都是幸事。
长公主那时候还小,有事会跟着兄长来营中探望先帝。
小孩儿吃得少,很瘦。
先帝很是心疼,若正好有一碗菜羹,他舍不得吃,就让冯仲拿给兄妹两个。
那时的冯仲,还不是现在这样的大将,他是先帝身边的亲兵。
再后来,日子好起来了,不再饿肚子了,渐渐也有肉、鱼入肚,但长公主还是会说,冯仲煮的菜羹最好吃。
哪怕是小孩儿念旧,冯仲每每听了,都很心热。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厢再见,长公主还是记得幼时事情,这让冯仲五味杂陈。
“您稍等,”冯仲应道,“属下这就去给您准备。”
冯仲忙去了。
长公主这才转头去唐筹道:“母后念叨的那么多吃食,我在祁阳差不多都尝遍了,说真的,我还是喜欢这碗菜羹。”
唐筹赔笑。
得了,颜家忙乎了这么些日子,还是比不上一碗菜羹。
哪儿说理去?
万幸,他没忙乎,不用他说理。
“我要算账了,”长公主又道,“唐知府替我来打打算盘?”
唐筹就是为此来的,自不可能推诿。
他忙不迭冲同知、通判等人挥手,示意他们一块来。
长公主看在眼里,道:“大帐就那么些地方,全挤进来,下饺子吗?”
唐筹的手顿住了。
“真怕成这样?”长公主上下打量他,嗤笑了声,“说了不用怕,秦胤不敢拿我怎么样。”
说完,长公主没有再管唐筹,大步往主帐走。
唐筹愁眉苦脸,正琢磨着退缩,转头一看,视线正好与林繁对上。
年轻的定国公笑容和煦,与他比了个“请”。
硬着头皮,唐筹跟上了长公主的脚步。
而他后头的何师爷、通知、通判等等,都被请到了边上帐子里,由黄逸带着冯靖出面应付。
至于那些府兵,也在附近安营等候。
林繁也进了主帐。
长公主背着手立在帐中,脸上似笑非笑。
见林繁进来,她抬了抬下颚:“别让人进来。”
林繁道:“交代过了。”
一看这阵仗,唐筹隐隐觉得不妙,心噗通噗通直跳。
第312节
怎么好像,这两方才是一伙的?
“不用怕,”长公主笑了起来,“我有些话要问问唐知府,你好好答就是了。”
唐筹倏地瞪大了眼睛。
他就猜到状况不对了,没想到,还真料中了。
“我、我……”唐筹结巴着,忽然反应过来,想要大声喊人。
声音还未发出,只见眼前有什么明黄色的东西闪过,迅速地飞向了他的身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