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了好几天,喝水解渴,果子果腹。

    有一夜遇上到河边饮水的大虫,得亏赵临爬树厉害,背着赵瑰一直爬到树顶。

    大虫兴致缺缺,喝了水,看了他们一刻钟,也就走了。

    而后,他们等到了大军驻扎。

    高高飘扬的旗帜上,写着“赵”字。

    他们找着家了。

    回忆起当年情景,长公主的眼眶亦有些红。

    她彼时虽年幼,但那些艰难的记忆却都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

    她依旧记得,兄长当时有多么的骄傲。

    骄傲他护住了她。

    明明,不管她这么个拖累,以兄长的本事,当天就能逃出城,与其他人一起撤离。

    没有救出她,也不是什么可以被人指责的事。

    可兄长把她背在了肩上,抗在了心里。

    她吃不饱,他更饿。

    兄长从来没有哪怕一丁点不管她的念头,直到把她带回亲人面前。

    边上,永宁侯夫人平复着自己的心境。

    她知道长公主提旧事的原因。

    想走出祁阳府,他们这些老面孔几乎可以说,没有机会。

    能试一试的,只有新面孔。

    一如当年他们兄妹能在城里活下来,而没有被抓住做人质,因为谁也不认得他们。

    “城里贴画像了吗?”侯夫人问阿蕊。

    阿蕊摇头:“还没有画像。”

    “二郎媳妇、阿沣、阿鸾,”侯夫人点了点,“他们在祁阳,都是生面孔。”

    秦鸳一听,急急道:“我呢我呢?也没人认得我!”

    季氏闻言,瞪了女儿一眼。



    第246节

    

她已把送遗诏看作自己的使命,大公子武艺出色,大姑娘道法高深,都是有能力之人。

    阿鸳呢?

    校场上切磋,阿鸳确实不输同龄人,同龄男子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可他们要面对的不是校场,是搏命,一个打十个的时候,阿鸳能做什么?

    她连吹牛讨符,都只敢吹“一个打五”。

    出息!

    第281章 身份

    秦鸳看到了母亲的反对,而后,她只能眼巴巴看向祖母。

    这事儿,祖母说的才算。

    如果祖母答应,母亲说什么都不好使。

    “你就别想了。”永宁侯夫人道。

    秦鸳毛遂自荐失败,也不可能胡搅蛮缠,只是叹了声,遗憾极了。

    永宁侯夫人继续与长公主说:“就他们三人吧。”

    长公主颔首,看向阿蕊。

    “身高得如实记,”阿蕊道,“模样要不要稍改一改?”

    长公主道:“你看着来。”

    阿蕊又道:“旁的都好办,只这籍贯出身……”

    肯定不能是京城人士,可若是附近镇子乡里的,这三位恐怕连方言都听不懂,更别说开口讲了。

    籍贯与口音对不上,过关卡时,一看就能看出不对劲来。

    倒不是说能发现他们就是衙门里要找的人,而是,十之八九犯了些大小事。

    要不然,伪造文引多什么?

    伪造就是罪了,足够把人扣了。

    等进了衙门里头,真实身份迟早会曝光。

    “我娘家巢县的,方言很多年没说了。”季氏道。

    离家多年,听是不成问题,但开口时,口音难免有些不地道。

    她这还算好些的,大公子自小京里长大,开口就是京城口音。

    大姑娘嘛……

    季氏看向秦鸾。

    秦鸾笑着道:“我会祁阳话。”

    所有人皆是一愣。

    “观中的师姐妹们,天南海北都有,”秦鸾解释道,“以前,她们总拿各自的方言逗我玩,我听着有趣,学了些。”

    这一句话,她又用祁阳口音讲了一遍。

    长公主轻声与林芷道:“听着是有太后年轻时讲话的意思了。”

    出身祁阳的颜氏,在最初嫁给先帝做填房时,说话还有极重的口音。

    这在当时,并不稀奇。

    乱世谋生,有人死守着祖业不肯离开,有人携家带口、逃出几百上千里。

    在相对安定些的大城池中,有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穷苦百姓,投军的壮士更是一人一乡音。

    等到大周建立,颜氏成了皇后,她的口音才算改了个彻底。

    林芷回忆着,点了点头:“我听着也是,就是不知道……”

    同一种方言,外地人和本地人听着,就是两码子事。

    阿蕊管事想了想,道:“祁阳府下辖的逵县,与我们府挺近,口音相差不大,便是有些不同,十里不同风,他们祁阳人听着没有那么地道,也不离奇。”

    秦鸾笑道:“大哥就不开口吧。”

    商量好了身份,阿蕊去准备文引。

    永宁侯夫人催三人赶紧去休息休息,等安排妥当了才好启程。

    而后,她又对秦鸳道:“你着急什么?这么多人留在庄子上,又不是以后不走了。有的是你发挥的时候。”

    秦鸳眼睛一亮,顿时来劲儿了。

    阿蕊做了这么久的当家,行事迅速。

    一辆破马车,一个身份真实的当地车把式。

    一位巢县嫁过来的后娘,与一双继子女。

    继子重病,歪歪斜斜,连话都不会说了,乡下大夫说就十天半个月的事儿。

    男人在飞门关当兵,这半年里断了音讯,有传言说前阵子打仗死了。

    族里要把他们赶出去,吃绝户。

    没办法,靠着扣扣搜搜藏下来的私房钱,后娘请了个好心了个好心的车把式,要带着儿女去边关。

    男人活着当然最好,男人要真战死了,好歹去讨抚恤银钱,不然全落在族老手里。

    族老巴不得他们都走,死在外头不回去,二话不说开了文引。

    阿蕊还找了几套满是补丁的衣裳来。

    季氏把遗诏从自己身上解下来,作村妇打扮。

    而这遗诏,捆到秦沣的背上。

    秦沣是一个病人,只用躺着。

    秦鸾烧了一张符纸,碗里注水后递给秦沣。

    秦沣二话不说,仰头喝了个干净。

    符水顺着喉咙下去,顷刻间,他觉得自己连耳朵根都烫了起来。

    对着镜子一照,整张脸红得吓人。

    甚至,侯夫人来看他时,都被吓了一跳。

    “真没事?”她问。

    秦沣摇了摇头:“除了烫,没有别的感觉。”

    胳膊还是胳膊,腿也还是腿,丹田里的气息绵长,真动起手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烫一些。

    永宁侯夫人这才放下心来。

    装病嘛,自然是要越像越好。

    秦沣上了马车,里头垫了稻草,上头铺了层碎布。

    遗诏在他的背上,压在身上,虽稻草碎布缓一缓,却还是有些硌得慌。

    他不自在地挪了挪。

    季氏正要上车,见他动作,当即明白过来。

    “硌吧?”季氏道,“我也嫌它硌,硌了我那么些天,浑身都不舒服。”

    可是,刚才真取下来了,不再由她收着了,她依旧不舒服。

    那感觉,空落落的。

    转过头去,季氏冲秦治微微颔首。

    她也不知道交代他什么。

    真絮絮叨叨的,是能说不少,可那些话吧,季氏知道,她即便不说,秦治都明白,且都会做。

    照顾阿鸳与阿渺,听侯夫人的安排……

    夫妻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秦鸾也上了车,缩着身子坐在秦沣身边。

    兄妹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倏地,秦鸾笑出了声。

    秦沣也忍不住笑了。

    他不知道妹妹为什么发笑,但是他自己,是被这怪异的身份给逗笑了。

    他自小习武,受伤是家常便饭,生病却很少。

    秦鸾则反过来,尤其是母亲去世后,她体弱多病,甚至高烧不退,太医们束手无策。

    秦沣还记得,他曾偷偷去看望妹妹。

    甩掉跟班,躲过嬷嬷们,千难万险,十次里才能成功一次。

    他就趴在妹妹的病床前,一瞬不瞬看她。

    最多不用一刻钟,他就会被发现,被提到祖母跟前罚站。

    幼年记忆涌入脑海里,让他越想越好笑。

    一晃这么多年了,这一次,是他躺在这里一动不动,阿鸾在边上看着他了。

    虽然,他的病是假的,但他要演得真一些。

    等他们都坐稳后,车把式驱马前行。

    车厢吱呀吱呀地响,好像很快就要散架一般。



    第247节

    

马车下了山,行至官道上。

    路边,安家做生意的马队也短暂休整完毕,一行人启程,走在了这破马车的前头。

    第282章 对不起

    山上的庄子关上了门。

    永宁侯夫人与平阳长公主坐在主厅里,低声商量事情。

    送遗诏的要事落在了秦鸾等三人身上,但他们暂时留在庄子里的人,也不是只静静等待。

    他们要做其他的准备与安排。

    尽量地,给在飞门关的人,给在路上的人,更多支持。

    秦鸳参与不进去,蹲在院子里,一脸凝重。

    秦渺走过来,也在她身边蹲下了身。

    “只三个人,要不要紧?”秦渺道。

    秦鸳支着腮帮子,睨了弟弟一眼。

    姐弟心有灵犀?

    她也正在琢磨呢。

    秦渺继续道:“大姐没带钱儿,大哥没带阿青。大姐打不了架,大哥装病,可看起来太吓人了,真不会影响身手吗?”

    秦鸳的眼睛眨了眨。

    秦渺又道:“那车把式不晓得功夫怎么样?能不能像老章那么厉害?”

    秦鸳的眼睛亮了,想要好好与弟弟说道说道。

    “你是不是就在想这些?我猜得没错吧?”秦渺问,“要我说,你怎么琢磨都没用。真被看穿了身份,身手再好也抵挡不了人多,不如盼着官兵都是眼瞎的,文引上写什么就信什么。”

    什么心有灵犀,分明是看她笑话。

    这臭弟弟,迟早狠揍一顿!

    秦鸳站起身,不与弟弟论长短,摆开身架,练习拳法。

    秦渺没有动,依旧蹲在地上。

    他其实很担心,心神不宁。

    以前,他总觉得,年纪小,好处很多。

    小儿子、幺孙儿,搁在谁家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天生就占便宜。

    自家也是。

    祖父夸他机灵,祖母赞他嘴甜。

    二姐成天喊着揍他,也没真舍得把他揍趴下。

    大哥就更不用说了,什么事儿都护着他。

    可是,直到今日,秦渺才发现,年幼真不是什么好事。

    长得不高,力气也就那样,同龄人里佼佼,但面对“大人”时,他那点儿小孩儿能耐,又能算得了什么?

    如果他能再长大些,与大哥一般年纪,那他就能请缨一块去。

    可以保护母亲。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担忧的份。

    正想着,忽然,后头厨房方向传来了一声尖锐的鸡叫。

    秦鸳看向秦渺。

    秦渺爬起身来,拔腿往厨房跑去。

    那儿正在宰鸡。

    庄子里养了很多家禽,又养了鱼。

    这么多人住下来,阿蕊管事就吩咐厨房做些好菜。

    见两姐弟过去,厨子还乐呵呵笑:“这有啥好看的,站远些,别溅着血。”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