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嬷嬷们敢“泼”吗?
不可能的。
只好言好语地劝,能有什么成效?
徐公公得了皇上的授意,皇上会不懂这一点?
皇上显然是想晋舒儿烧得滚滚烫,把秦鸾的泥人火气一并点起来。
再加上,永宁侯夫人被皇太后请到了慈宁宫……
淑妃的心,沉了沉。
面上,她依旧不显情绪,笑容和善:“两位嬷嬷这就忙去吧,我先回太后娘娘那儿了。”
快步走回前院。
正殿出来一内侍,淑妃看他小跑着,就知道这人准备去请永宁侯夫人。
灵机一动,淑妃叫住了那内侍。
“我前回见秦大姑娘时,听她说过她们府里的百合糕很好吃,”淑妃笑道,“你去永宁侯府,捎带着替我说一声,今儿秦大姑娘不得空了,改天让她进宫来,给我捎一碟尝尝。”
说完,淑妃拿了赏钱给他。
带句话的事儿,还能得赏钱,内侍自是满口应下,匆匆去了。
淑妃看着他离开,紧紧抿了抿唇。
希望,永宁侯府里,能听懂她这句提醒。
第242章 摁得快
夏初的天,一日里最热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淑妃转过身,正要进正殿里,就见边上的窗户半开着。
窗被支起来了一半,通风透气。
那扇窗户,就在皇太后坐着的榻子的后头。
淑妃垂了垂眼,进去了。
“怎么去了好一会儿?”皇太后笑容慈祥,与她招了招手,“瞧瞧,额上都有汗了。”
淑妃掏出帕子,在额头上按了,嘴上道:“外头怪热的。”
“等到了盛夏时,”皇太后道,“你还怎么出来走动?”
淑妃笑着在她身边坐下,顺势着,自然地把之前的问题答了:“刚徐公公不在,皇上急着走了,我便往后头找了找,与徐公公说了声。”
透过那启着的窗户,皇太后先前当然看到了些动静。
角度缘由,看不到整个人,只腰间一段而已,却也可以从衣着判断出对方身份。
她亲眼看到,淑妃送走皇上后,穿过长廊,往后院去了。
没多久,徐公公急匆匆出来,应是去追皇上。
淑妃晚了些。
这也寻常,后宫嫔妃,又不赶路,慢慢悠悠走,自比小跑着走的徐公公慢。
再者,淑妃的步伐,又是慢中慢。
皇太后太知道了,淑妃那步子,能比她一个老婆子都慢。
陪她散步,亦或是与皇上一道走时,淑妃会加快些,而平日不需配合别人时,真就是一步一顿,偏生,以皇太后的眼光来看,慢却不拖沓,步子小小的,走得还挺好看。
“说起来,我又沾您的光了。”淑妃眼睛一弯,笑容里透着些小小的得意。
“哦?”皇太后示意她说下去。
“那日我召秦大姑娘来,闲聊时,她说侯府厨房做的百合糕味道好,”淑妃眨了眨眼睛,“我当时就一听,哪知道夜里就惦记上了,越惦记越馋。
可是,特特使人去侯府讨百合糕,怪丢人的。
正好了,您让人去请侯夫人来,我让他顺带着讨糕点。”
“你可真是!”皇太后哈哈大笑,亲昵地啐道,“特特讨,丢人;顺带着讨,就不丢人了?人家小孩儿嘴馋,你也嘴馋,御膳房的手艺不够你馋的?”
“御膳房吃得多了,”淑妃娇娇道,“别人家的厨房,没有吃过。”
这理由,充分极了。
不止是吃食,旁的东西,不也都是自家的不新鲜,旁人家的才眼红?
皇太后哭笑不得,伸出手指,虚点着淑妃:“你呀你呀!”
要不说,皇上后宫的嫔妃之中,她就只喜欢淑妃呢?
懂事、省心、会看眼色,这是其一。
另一点是,淑妃很容易懂。
第211节
宫里不缺聪明人,但她们想得太多,要得也太多了。
淑妃要的也不少,她的喜好是精致的首饰头面,漂亮的绸缎料子,对她口味的点心菜肴。
赏她的东西,淑妃真心实意觉得欢喜。
那种喜悦太实在了,很能感染人,会让皇太后这个赏出去的人,都跟着高兴起来。
谁不希望给出去的东西,能让对方打心眼里喜欢呢?
哪怕是顺手赏的。
比起其他人的恭谨、奉承,浮于表面的感激,淑妃就真切多了。
夸东西,能夸到实处。
譬如前回给她的宁神香料,淑妃会高高兴兴来说,不止她闻着喜欢,皇上闻了也觉得好。
说话时那小神情、小姿态的,皇太后瞧着都心里暖和。
至于为何会是这么个明事理、又不失孩子气的性情,皇太后想,这与淑妃的出身有关。
乱世艰难。
程皇后也好,顺妃也罢,她们虽也长在乱世,但自家背景不错,吃穿都能体面。
淑妃的娘家很普通,民间孩子一个,幼年必然吃了许多苦。
等大周初建,政局渐渐稳定下来,长辈捡起了课业,考取功名,才算是渐渐摆脱了苦日子。
能吃饱穿暖了,才会有余力让淑妃学这学那,长大后选入宫中。
吃过苦、受过穷的孩子,会格外珍惜物什。
金银是富贵人眼中的阿堵物,却是穷孩子眼中能换来一切的救命物。
想到这些,皇太后看淑妃的目光,越发柔和了许多。
淑妃笑着,与皇太后说些家常。
她的语调不快,一如她渐渐平静下来的心神。
任何的不解、疑惑,都要一露出苗头就摁死,只要摁得快,皇太后信她,就不会仔细琢磨。
一旦苗头长高了,只靠这么三言两语,就挡不住了。
而疑惑的种子只要长起来了,就像一根刺,再也拔不掉了。
另一厢,永宁侯府里,季氏满头大汗。
大姑娘去安国公府,好坏都还不知道,季氏实在坐立难安。
闲着就会胡思乱想,干脆,让自己忙起来。
大太阳下打两套拳法,就无暇想其他了。
正练着,一位嬷嬷急匆匆从前头来,禀道:“宫里使人来了,慈宁宫召老夫人进宫。”
季氏一掌劈在木人上,没控制好劲儿,痛得皱了下眉。
今儿怎么一回事?
一会儿安国公府请大姑娘,一会儿慈宁宫请老夫人。
她们永宁侯府,成香饽饽了?
简单擦了下汗,也顾不上整理仪容,季氏忙往正院去。
屋里,永宁侯夫人端坐着,与那内侍道:“张公公辛苦。”
“哪儿的话,”张公公笑道,“是了,淑妃娘娘托杂家带句话,说是前回听贵府大姑娘提过府里的百合糕,她也想尝一尝。”
侯夫人眉头一抬,道:“不巧了,她出门去了。”
“是,娘娘说了,今儿大姑娘不得空,改天大姑娘空着、入宫时,捎带些。”张公公道。
话一入耳,侯夫人心里咯噔一下。
季氏正好进来,也听得这么一句,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这话,好像不太对劲。
偏她一时之间,没品出具体的来。
季氏迟疑着,看向侯夫人。
永宁侯夫人哈哈一笑,与季氏道:“今儿厨房做没做百合糕呀?”
季氏照着往下答:“没有做,只有些豆沙糕。”
“让人去装起来,”永宁侯夫人吩咐完,又笑着与张公公道,“不是我自夸,我们府里的厨娘,做点心手艺确实不错。张公公坐着等一等,我进去换身衣裳,也让厨房备些别的,我带着去给娘娘。”
第243章 不能犹豫
合情合理。
张公公当然不会拒绝,更不会多想什么,依言落座,从采薇手里接了茶,稍作休息。
永宁侯夫人冲季氏努了努嘴,催道:“安排好了,就进来替我选身衣裳,好久没有进宫了,不能失礼了。”
季氏应了。
出去交代了汪嬷嬷几句,便赶紧回屋里,一直进到寝间。
绕过屏风,季氏定睛一看,果然,老夫人的脸上半点笑意不剩,凝重极了。
“老夫人,”季氏上前,压低了声,道,“您说淑妃娘娘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着,怪怪的。”
大姑娘与她说过,淑妃娘娘是自己人。
自己人会捎带着来讨点心吃?
御厨房里,什么好吃的没有呀!
再说了,自家厨娘、自家知道,他们永宁侯府的百合糕,就那么个意思。
即便是各人各口味,大姑娘中意的也是豆沙糕,而非百合糕,和娘娘说家常时说起来,一准也夸豆沙糕。
侯夫人也晓得,这个儿媳妇不擅长这种弯弯绕绕的,能听出怪,可见是已经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我问你,”侯夫人指点她,“娘娘怎么知道阿鸾今儿不得空的?”
季氏一愣,而后,灵光一闪,思路一下子有了。
“先前,盯着我们府的那些人,往皇上那儿报了,”季氏点了点头,“晋大姑奶奶过来,坐的是安国公府的马车,马车离开,门房上问了礼,盯梢的人看到了,晓得是我们大姑娘去了国公府。皇上知道了,娘娘就知道了。”
侯夫人颔首,又道:“宫中出入,亦都有档,皇上问了就晓得,二皇子妃也在安国公府。”
季氏一听,心猛地一跳。
“若是没有别的打算,皇太后只是召我去说几句家常,淑妃娘娘不会暗示。”侯夫人眸色沉沉,锐利极了。
季氏赞同极了。
一定是娘娘看出了端倪,才会……
“偏是句暗示,”季氏叹道,“若是来个明白人,我就不用猜了。”
侯夫人哼笑了声:“能赶上一句暗示,已是难得了。”
想想也是。
那张公公从慈宁宫过来,淑妃能让他捎句话,此刻定然也在皇太后跟前。
娘娘哪有机会,使唤个信得过的?
便是抓到个时机,避开了眼目,等叫个自己人赶到永宁侯府,她也已经随张公公进宫去了。
迟了一步,再明示,也只能让这小儿媳妇急得团团转了。
“就是个猜测,”侯夫人道,“皇上知道阿鸾去了安国公府在先,才会有皇太后召我进宫。
宫里一定在谋划些什么,要不然,皇太后才懒得找我过去东拉西扯呢。
此去不妙,你在府里激灵些,阿鸾若回来了,你们多商量。”
季氏点头,小鸡啄米似的。
听到最后头,一个问题一直在脑袋里转。
若大姑娘迟迟没有回来呢?
若老夫人进宫后,也迟迟没回呢?
这……
侯夫人一面交代话,一面换了身进宫的衣裳。
季氏回过神来,帮着老夫人更衣,又替她麻利地梳了个头。
外头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季氏听见了,低声道:“应是点心送来了。”
很快,那脚步进了屋子,却没有停在中屋,而是穿过次间,直进到寝间。
季氏抬头看去,从屏风后转过来的人,正是汪嬷嬷。
刚与张公公打过招呼,汪嬷嬷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收起来,她匆匆走到梳妆台边,压着声,道:“盯着安国公府的人来报,说是宫里使了两个嬷嬷过去。”
季氏捂住了嘴,瞪大眼睛看着侯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