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饶是淑妃尽量打起精神来,也难免哈欠连天。
她是真的困了。
符纸化水喝下去,能让她不被那燃烧的药丸干扰,但她是個作息正常的人,大半夜她需要呼呼大睡。
熬夜等着,对她来说,真不容易。
淑妃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一点,就是她们中年妇人与秦鸾那样的小姑娘的不同了。
小姑娘精力旺,一整晚不睡都能生龙活虎,不似她,熬一熬,明天皮肤都得差不少。
谁让她,已经走完了小姑娘的年纪了呢?
是了,她在小姑娘的时候,彻夜不好好歇觉,又在做什么?
淑妃胡乱想着,逼自己清醒些,忽然间,身边的皇上发出了一声惊呼,她被吓了一跳,霎时间清醒许多。
“朕要让你们死在关外!”
淑妃抿了下唇。
“你们”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皇上果然是被那场大捷气得够呛。
明明是大周的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只因立了战功的先太子的遗腹子,身为大周的皇帝,就不能为此振奋与喜悦,反而只能不安、动摇,偏又无处去说,只能埋在心里……
想想,也是惨。
淑妃勾了勾唇,暗暗骂了句“活该”。
谁让这皇位,来得这么心虚呢?
明明已经坐了二十年都多了,却是越坐越凉、越坐越扎。
迟早啊,把这屁股腚扎得都是血珠子。
淑妃还想再听更多的,噩梦中的皇上,翻来覆去就是这么一句话,再无其他。
而后,渐渐的,他的呼吸平缓了许多,人也放松了下来。
淑妃看在眼中,就知药效差不多过去了。
一个时辰,还是不够用。
但是,过犹不及。
药丸还剩三次的量,她可以继续寻找机会。
正好,她也困了,这下能睡了。
皇上醒来时,有些迷糊。
似乎是该起身的时候了,他中途好像都没有醒过,一直睡到了现在。
昨夜,起初似乎是梦到了些什么,但他记不清楚了,而后半夜,睡得很踏实。
深吸了一口气。
他觉得很好。
淑妃睁开眼,冲皇上笑了笑。
她也觉得很好。
没把羊一下子薅秃了,很好。
第232章 省心
宫人们鱼贯而入,伺候皇上与淑妃梳洗。
徐公公也进到了跟前。
皇上留宿后宫,守夜本就是嫔妃跟前人的活儿,徐公公可以安安心心歇觉。
不得不说,徐公公也有一阵子歇不好了。
毕竟,皇上夜里时常辗转,闹得他不得不时时警醒。
也并非没有其他人手,御前伺候的内侍那么多个,轮着来就是了。
可徐公公不放心。
第202节
那一个个的,哪里知道皇上心里在琢磨什么,稀里糊涂的,万一一句话说不对,惹了皇上脾气……
最后连累的人之中,不还是有他徐公公吗?
这一点上,徐公公就不得不夸夸淑妃娘娘了。
这位娘娘不愧是慈宁宫里的红人,连皇太后都对她喜爱非常,可见是有些能耐。
昨儿夜里,徐公公原还怕守夜的宫女不机灵,没想到,淑妃娘娘一句话,人就打发了,压根没有留,皇上也不提什么规矩。
皇上不提,徐公公更加不会提,全当没有这事儿。
至于淑妃娘娘会听见什么,徐公公才不担心呢。
主子娘娘跟他们一群底下人,能是一回事?
再说,娘娘是皇上的妃嫔,岂会不知道谁轻、谁重?
徐公公放下心,美美睡了一觉。
清晨醒来,浑身说不出的舒畅。
再看皇上状况,徐公公不由喜上眉梢。
瞧瞧,皇上歇得也很好。
他省心,皇上舒坦,多好的事儿。
徐公公在心里连连给淑妃鼓掌,看来,往后,他得多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淑妃了。
本就是四妃之一,入宫年限也长,磨砺多年,知道如何在宫里生活,又得皇太后欢喜,唯一遗憾的是膝下没有子嗣。
不过,子嗣之事不归他徐公公管,也轮不到他操心。
娘娘自己会拿主意。
高位嫔妃抱一个养在跟前,又不是多么稀罕的事儿。
他只要伺候好皇上,拉拢好娘娘,这日子就舒服极了。
一面想着,徐公公一面双手奉上龙袍。
淑妃接了过去,仔细替皇上穿戴。
皇上问:“朕中午来你这儿用午膳。”
淑妃闻言,手上未停,抿着嘴一笑,道:“那您可找不着臣妾,臣妾之前与太后娘娘说好了,今儿过去陪她说话。”
这个理由,天经地义。
皇上不至于与皇太后抢人,也乐得母子之间有一个缓冲。
再有分歧的母子,亦是血脉相连。
气头上,皇上会对皇太后强势的指手画脚十分厌烦,但脾气过了,亦不想母子真离心了。
想来,母后那儿,也是这么想的。
这样一来,淑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身份贵重的程皇后,皇上与皇太后都不喜欢;以前他看重的顺妃,皇太后颇有意见。
淑妃不同。
淑妃受皇太后宠爱,而近些时日,皇上也越看淑妃越满意了。
母子都喜爱的后宫妃嫔,只淑妃一人。
这让皇上对淑妃更加看重了几分,对淑妃的拒绝也没有丝毫不满。
“去吧,”皇上道,“也与母后说一声,朕中午过去。”
淑妃巧笑应了。
送走了皇上,淑妃又休息了会儿,才往慈宁宫去。
皇太后对皇上的动向了如指掌,又听淑妃说皇上中午过来,她握着淑妃的手,拍了拍。
要不然,她怎么就独独偏爱淑妃呢?
她就是喜欢机灵孩子。
不用她特别交代、嘱咐什么,淑妃自己就能心领神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嘴巴甜,爱分享,喜欢其乐融融。
就像平阳一样。
她对平阳五分好,平阳能回应她十分,不止在她跟前如此,在对着先帝、对着赵临、对着所有人的时候,平阳从不吝啬对她的亲近与喜爱。
什么暗示明示,什么引导催促,她根本都不用做。
平阳会主动地,去与其他人分享。
这让她实在太省心了。
近几年,平阳对她不似年幼时一般贴心,其中缘由,皇太后能猜到些。
林繁。
赵临的遗腹子,平阳嫡亲的侄儿。
平阳必然会向着林繁,但平阳应当吃不准赵临的死因。
林宣坚称赵临坠马是意外,平阳彼时没有去泰山,她不信林宣,能信谁的?
以平阳那直截了当、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凡她有一丝一毫的质疑,当年就提剑闯进宫里、质问赵隶了。
平阳没有。
要么是林宣自己就没有弄明白;要么是林宣了解平阳的脾气,故意瞒着她。
而这一瞒,一拖,就到了今时今日。
平阳也不是曾经的平阳了。
在皇太后看来,这二十余年平稳的生活,磨灭了平阳身上的棱角,她不再如从前那般锋芒毕露。
现在的平阳,失了锐利、失了灵气,也失了唯她马首是瞻的瑰卫。
皇太后眯了眯眼,没有再想平阳,而是笑着看着淑妃。
淑妃明事理,遇事以她与皇上母子为先,会积极主动地替他们母子缓解矛盾。
这样聪慧的妃嫔,岂能不得她的欢心?
淑妃笑盈盈道:“先前您赏臣妾的宁神香料,皇上也说闻起来舒服。”
“一个个的,鼻子真挑,”皇太后嗔了她一眼,“既喜欢,晚些再拿点回去。”
淑妃从善如流,大大方方。
一上午,有懂事的淑妃作陪,皇太后的心情很好。
中午时候,皇上过来用午膳。
席间食不言,气氛倒也融洽,等撤了席,皇太后问起了朝堂事。
淑妃不参与这些,主动退出去,往慈宁宫后花园里散步消食。
这一走,走了一刻钟,直走到王公公急急来寻她。
“皇上走了,”王公公低声道,“娘娘与皇上又起了些争执,气得不行,您赶紧劝劝吧。”
淑妃一听,佯装惊讶,急切极了,边走边道:“怎得又吵起来了?娘娘还好吗?”
一路赶到内殿,淑妃抬眼就见皇太后躺在榻子上,面色不虞。
她赶紧上前:“起先不是还好好的吗?”
皇太后闭着眼,摆了摆手:“哀家说了几句,皇上不耐烦听。”
淑妃不会说皇太后,更不可能去指责皇上,她只垂下了眼,默不作声。
皇太后睨了她一眼。
奄奄的,看着怪可怜的。
“皇上那性子……”皇太后叹了声,“哀家知道,白费了你一番心意。”
第233章 静静
另一厢,皇上绷着脸、大步流星往御书房走。
徐公公跟在身后,气都不敢喘大的。
他没有进内殿伺候,不晓得皇太后与皇上说了些什么,但肯定都是不好听的。
这下好了,早起时的好心情,真就一点都没有剩下。
回到御书房中,徐公公替皇上奉茶。
皇上端起来,凑到嘴边,心里到底烦闷,一口没尝,又放下了。
徐公公见状,越发谨慎。
皇上问:“淑妃还在慈宁宫?”
徐公公哪里知道。
先前皇上气冲冲从大殿里出来,二话不说往外头走,徐公公立刻就跟上了,哪里有时间关心淑妃。
想了想,他道:“应是还在的。”
因为淑妃先前逛园子去了,根本不在殿前,怕是根本不晓得皇上与皇太后起了争执。
想来也是,若淑妃在殿内,有她周旋着,皇上与皇太后不至于吵起来。
皇上轻哼了声。
淑妃应是在陪母后说话,以她的性情,定会好好劝一劝母后。
至于母后能不能听进去……
第203节
皇上觉得,八成听不进去。
母后就是那样的脾气。
真是白费了淑妃的一番心意!
“启儿在做什么?”皇上又问。
他刚才与皇太后的争执,中心就是赵启。
昨日赵启在御花园里遇上秦鸾之事,自不可能逃过皇太后的眼睛。
皇太后也没有天真到,会将那个短之又短的照面视为偶然。
赵启身边跟着徐公公,这事儿是谁在背后安排的,一目了然。
皇太后极其不满皇上的安排,直接问他到底想弄出些什么事来。
若是好言好语,皇上兴许还没有那么生气,但皇太后从一开口,皇上就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不信任与质疑,这让他不舒服极了。
他自然有他的考量。
偏在母后看来,他不值得相信。
徐公公抿住了唇。
这个答案,他也不知道。
他是伺候皇上的,又不是伺候二殿下的,哪里能时时刻刻掌握二殿下的行踪?
当然,御前不可能那么回答。
徐公公也不好如昨日一般,再说什么“二殿下在念书”一类的,只能硬着头皮,避重就轻:“这就使人去寻二殿下来?”
皇上不置可否。
徐公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