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踏枝-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说得跳起来,也不曾……

    那是金銮殿!

    那是朝会!

    竟然、竟然敢!

    这是第一次,皇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跋扈的臣子威压君王”。

    “可恶!可恶至极!”

    徐公公眼观鼻、鼻观心,这等时候,火上浇油都容易烧着自己,他并不敢多作举动。

    外头,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徐公公心道,莫不是皇上不答应,黄太师追来了御书房?

    这可真是胆大。

    看了眼皇上神色,徐公公悄悄退出去。

    得把黄太师劝回去。

    黄太师自寻死路,也别连累御前伺候的他。

    没想到,廊下站着的,既不是黄太师,也不是范太保,而是邓国师。

    徐公公微微一怔,回过神来,他摆了摆手,小声道:“国师还是晚些再来吧。”

    “皇上在气头上?”邓国师问。

    “是,”徐公公点头,“连朝服都没顾上换。”

    嘴角微微一扬,邓国师露出了一个诡异又不怀好意的笑容。

    “无妨,”他道,“你只管去禀,贫道劝一劝皇上。”

    徐公公皱眉,见邓国师十分坚持,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里头,皇上听闻国师来了,沉默一瞬,道:“让他进来。”

    徐公公去引邓国师,压着声音道:“国师千万慎重,我们这些伺候的人,可不想倒霉。”

    邓国师睨了他一眼,心里骂了声“没出息”,脸上依旧浅笑着,出口一句:“你只管放心,贫道自有分寸。”

    到了跟前,邓国师手持拂尘,与皇上行了一道家礼。



    第158节

    

“国师怎么来了?”皇上问道。

    只这一句话的工夫,邓国师已经辨明了皇上的状态。

    如徐公公所言,皇上还穿着朝服。

    面如寒冬北风,冻得声音都很紧,整个背部紧绷,十分僵硬。

    果真是被气得不轻。

    邓国师垂下眼帘,道:“贫道听说了早朝上的事,想着皇上定是十分心烦,来与皇上出谋划策。”

    皇上打量了邓国师几眼,道:“国师难道还能指点用兵吗?”

    “贫道只修道,没有念过几本兵书,连纸上谈兵都称不上,”邓国师顿了顿,道,“真要用兵,他们不是推举了永宁侯吗?”

    话音一落,徐公公抽了口气,凉得他险些要去捂腮帮子。

    看吧、看吧!

    皇上刚刚舒缓了一丁点的面色,瞬间就又大雪冰封了!

    邓国师在搞什么东西!

    仿佛看不到皇上的脸色,邓国师继续道:“您并非不认同永宁侯的能力,也知道他便是病着也能压阵,真正让您生气的是,兵权在永宁侯手中,而定国公在他麾下。

    要说谁最有可能知道吴王遗腹子的下落,那就是林宣。

    现在的定国公若不是那个孩子,他与永宁侯联手,推一个傀儡出来。

    若他真就是了,永宁侯借着手里的兵力,助他起势……

    您担心的,其实是这个。”

    直直的,皇上看着邓国师,不置可否。

    哪怕没有回答,邓国师也知道,自己这一针下去,血珠子滋滋往外冒。

    他还知道,皇上内心里,几乎认定了林繁就是赵临的遗腹子。

    第183章 心魔

    御书房里,落针可闻。

    良久,皇上才缓缓开口:“那依国师之见……”

    邓国师看了皇上一眼,又低下了头:“是不是,定国公说了不算,永宁侯说了也不算。能一言九鼎的,是兵权。”

    别的都是虚的。

    皇位争夺,又不是衙门断案。

    左一个“接生婆证人”,右一个“老管家口述”,再拿出来所谓的襁褓……

    一套接一套的,京兆衙门都得摇头。

    落在话本子里,或是茶楼说书的口中,那是个乐子,让听客们一日日追着听。

    真进了金銮殿里,可能,也得被称作“乐子”。

    能笑掉文武大臣们大牙的乐子。

    笑上一通,推出去砍了,完事儿了。

    能真正威胁皇权的,唯有兵。

    大军压到皇城下,别说林繁自称是赵临的儿子,他要自称是皇上的爹,那京师百姓也得点头。

    再退一步,林繁是谁、重要吗?

    他不认大周了,想改朝换代,还要认什么爹?

    真正介意赵临儿子的,其实还是皇上。

    毕竟,这其中牵连了赵临的死。

    谋害作为太子的兄长而谋得皇位,始终不好听。

    当然,这几句,邓国师并不是说出口,若不然,就不是一针见血,而是一刀砍着要害,血流如注了。

    邓国师想了想,道:“定国公只是需要那么个身份,来替他拉拢永宁侯,以及永宁侯手里的兵权。

    以永宁侯与林宣的交情,十之八九会买这个帐,甚至很多年前,林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之间可能就有了这份默契。

    现在,时机到了。

    定国公此刻在飞门关,永宁侯再拿着虎符,调度飞门关以及南境诸多驻军,京师恐难以抵御。

    以贫道之见,皇上,置之死地而后生。

    西凉与南蜀联手的大军,挡下来,也得元气大伤吧?

    伤的,为何不可以是病重的永宁侯,或是为先锋的定国公?”

    几句设问,如几声钟鸣,沉沉地,在皇上胸口间回荡。

    “国师是指……”皇上喃喃着,不等邓国师开口,自己先摇了摇头,“不可,此事不可。大军临阵,岂能……”

    邓国师放低了声音,一字接一字:“为了大局。”

    皇上皱着眉,没有接这句话。

    邓国师不再继续建议,躬身告退。

    徐公公送他出去。

    远远避着人,徐公公摸了摸胸口。

    心脏突突跳得很凶。

    不得不说,邓国师的主意是真的凶,饶是徐公公见多了宫中倾轧,也被他突然来的这么一出,给唬了一跳。

    “皇上会听进去吗?”徐公公问。

    邓国师的眼中,划过淡淡笑意,很是自信。

    他去谏言,是因为皇上想不到这些吗?

    并不是。

    是他揣度了皇上的心思,把那裂口的窗户纸,用力捅了捅而已。

    “以前从未做过这等事,得让皇上突破心魔,”邓国师说完,看向徐公公,“你等下该如何说,心里可有数?”

    徐公公来回想了想,笑道:“皇上的心魔,又岂止这么一样。

    杂家伺候皇上,知道皇上为了那一桩桩的心魔,苦痛太久了。

    杂家得为了皇上破除心魔铺好路子。”

    说完,两人双双笑了出来。

    回到御书房,徐公公打起精神来。

    皇上最大的心魔,来自于“林繁”,那么,只要世上没有林繁这个人,很多心结,迎刃而解。

    泡了一壶新茶,徐公公递到皇上手中。

    皇上抿一口,问:“你怎么看?”

    “杂家见识浅薄,”徐公公小声答道,“只是觉得,国师说得不太对。”

    “哦?”皇上好奇起来。

    徐公公道:“永宁侯领命去飞门关,顶多再带上二儿子,皇上能把他两个孙儿、以及侯夫人并儿媳、孙女全留在京中。

    定国公府里那位遗孀,是不是定国公的亲娘,暂且说不好。

    可永宁侯府上上下下,全是老侯爷的血亲。

    定国公若是想要举旗行乱,不管永宁侯与林宣关系多好,都不会让他这么做。

    手握重权的是老侯爷,京里好吃好喝供着侯府,老侯爷会舍下他们?

    反倒是,定国公不管不顾时,永宁侯为了血亲的性命,要与他内讧拼命。

    人质在手,主动的就是皇上您了。

    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皇上陷入了沉思。

    许久,他把不再烫口的茶水饮尽,道了声“好茶”。

    徐公公接过茶盏,续茶去了。

    像皇上这么闷了许久的人,邓国师上来就拆屋顶,皇上会吃不消。

    徐公公保一保屋顶,劈个墙,皇上左思右想,便能拿定主意。

    而一旦认定了劈开的墙,往后真要拆屋顶时,想来,皇上不会有任何犹豫了。

    热水入壶,盖上时,热气冲出来,烫着了手指。

    徐公公连连哈气,连骂“晦气”。

    一面骂,一面想,皇上行事,还是犹豫,缺了份果决。

    若有那份果决,何至于被徐太傅训了那么多年,早把那臭老头子打发了。

    还有林繁。

    分明皇太后十几年前就起疑心了,皇上却不以为然。

    也就这两年,才渐渐质疑起来。

    到底是迟了些。

    另一厢,皇上闭目养神。

    大敌未退,行事还得谨慎,邓国师所言,虽是斩绝后患,但对战局而言,容易生出各种变数来。

    倒是拿女眷钳制永宁侯,是个短期内稳妥的措施。



    第159节

    

以秦胤的性子,不会不顾老妻儿孙。

    等他发挥最后一丝余热,杀退西凉与南蜀,外患解除时,再应变后续。

    另一厢,黄太师与范太保回到衙门里,忙碌了一个时辰,刚要停下来缓一缓劲,就听外头传言,永宁侯去了兵部。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皆是不可思议。

    老侯爷那身子骨,昨儿还是在家也站不了多久,今天就能出门了?

    吃的什么灵丹妙药!

    两人赶忙赶过去。

    一迈进兵部,入眼的,是一把无顶、无壁的竹轿,或者说是竹椅,只因两侧多个抬架才成了轿。

    永宁侯就坐在轿子上,左右立着秦治与秦沣。

    好家伙!

    老侯爷站不久身、行不得路,就让儿子、孙子,把他从府里直接抬来了千步廊!

    不愧是曾躺在缚辇上、由侍卫从御书房抬回府邸的人,厉害!

    第184章 害人不浅

    兵部里,史尚书和两位侍郎也都迎了出来。

    几人站在衙门衙门里,低着头与竹轿上的永宁侯说话。

    董侍郎看到了赶来的黄太师与范太保,赶忙行了一礼。

    黄太师挥了挥手,示意无需在意这些。

    走上前去,他问秦胤道:“老侯爷要过来,怎、怎么不坐马车?”

    秦胤对自己的出行方式似是非常满意,没有一丝一毫地不自在。

    拍了拍扶手,他答道:“老夫总不能坐在车内,请人上车说话吧?还是这轿子方便些。”

    听着是这么个理。

    只是,院子之中,一人坐轿,面前立几位官员,委实不太好看。

    “那也……”黄太师斟酌了下,道,“不如进去里头?前头军情,三两句话也说不清,别都杵在这儿,里头坐着说去。”

    永宁侯想说什么,刚要开口,似是嗓子眼不舒服,捂着嘴咳了起来。

    董侍郎见状,顾不上招呼个小吏来,要回屋里去倒茶。

    才刚转过身去,就被史尚书一把拉住了。

    只见立在一旁的秦沣,从腰间解下了水囊。

    他打开盖子,仔细递到祖父面前。

    永宁侯接过去,对着浅浅抿了两口,稍稍缓过气些。

    把水囊交回给秦沣,秦胤清了清嗓子:“胸口闷,嗓子也干,时不时就要润一润,见笑、见笑。”

    几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