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8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火将大概计划说了一遍,赵云思索了一下说道“白帝城地势险要,骑兵行动不变,我最近倒是练了一只善于攀山越岭的兵马,倒是可以用上。”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白帝城(一)

    刚刚练出来的兵马?

    赵火和小孟虽然尽力控制着表情,但还是被赵云看出了不信任三字。

    “他们大都原来是山越人或者五溪蛮,从小便在山间长大,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虽因不习队伍而不善于战阵厮杀,但却善于夜袭巷战。”赵云解释道“这些人都是被俘后归顺的义从,经过教育后无论是战力还是意志都值得相信!”

    “既然将军如此说,自然是听将军的安排,届时我们锦衣卫会打开城门,以烟火为号。”

    赵火和赵云商定完正事后不敢多待,各自散去,以免黄权发觉生疑。

    另外一边,成都城中,刘璋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此次去白帝城迎接天使,泠苞、邓贤各率军五千护卫,张松、法正、周群与我同行。

    王商、吴懿、刘璝,你三人在成都好生准备接待事宜,勿要出错怠慢。

    对了,还要派人去给张翼等人送信,让他们好生戒备,勿要让张鲁趁虚而入!”

    王商叹道“使君此去,必被马子玉所害,某食禄多年,不忍明公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

    刘璋怒道“我之前便有言在先,还有敢出言阻扰迎接天使者,棒打三十,文表为何明知故犯?

    也罢,今日不动刑,怕是他人以为我刘璋暗弱了。

    来人,给我拉下去动刑!”

    王商对刘璋就如同荀彧对曹操,不但是大管家,而且还举荐了很多人才,因此一见刘璋要动刑,不少文武都出来求情。

    刘璋见状更怒,只觉得这些人只顾自己,心中毫无忠义,怒喝道“再敢有言者!加刑三十!”

    这下,没人敢劝了。

    刘璋哼了一声,让张松去准备车马,次日启程。

    刘璋离去后,殿内众人多唉声叹气,张肃来到张松面前问道“子乔,此事是你一力促成,你可当真有把握?如果明公真的有什么万一,你可担当不起啊!”

    张松笑道“兄长放心,马子玉自起兵以来,除了董贼外,还害过何人?

    如使君阻拦天使,河北军大军杀到,使君又能活几年?”

    张肃叹了口气,有些话他不方便说,但他觉得张松心里一定也明白。

    一旦马子玉入川,在益州清田分地,当地豪强最恨的自然是马子玉,但第二要恨的恐怕就是他们张氏了。

    次日,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兵马钱粮,皆已准备妥当,刘璋立乘轺传,正要出榆桥门,突听前面有人来报,说从事王累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

    “这。。。”

    刘璋急令车队来到城门,果然看到王累倒吊在半空中,头颅朝下,一手持剑,一手持谏章,看到刘璋出现,王累急呼“还请明公从谏!”

    刘璋让人取了王累的谏章观之,却见内容依旧是之前那些话,劝他不要离开成都,略曰“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

    河北马强,夺权欺君,天下人畏其威,敢怒不敢言,然其只欺君而不篡位,皆因有明公于益州也!

    今明公轻离大郡,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起勤王之师,天下忠汉之士见之,必赢粮而影从,则汉室可兴!天下幸甚!明公幸甚!”

    刘璋看后大怒,如果你们这些益州士族豪强真的愿意为我所用,会先后两次出现叛乱吗?

    如果不是东州兵,今日益州牧到底姓刘姓赵都说不清吧?

    “子乔,你怎么看?”刘璋说着把谏书递给边上的张松。

    还挂在上面的王累看到这一幕,心顿时凉了半截。

    张松接过看后,心中也是怒火滔天,我招你惹你了,你就要劝刘季玉杀我?

    张松低声说道“如益州上下一心,以益州地利,的确有一战之力。

    可惜先有沈娄,后有赵韪,蜀官各顾妻子,不复为明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一旦开战,只怕不但必败,使君也会被众人擒献。

    毕竟益州兵败,这些人官不失州郡,唯独使君,只怕。。。”

    “不用再说了!”

    刘璋想起了紫虚给自己的预言,立刻将谏书一丢,挥袖道“走!”

    王累见刘璋不但不从谏,甚至连话都不和自己说就走了,又羞又气,大叫一声,挥剑斩断绳索,当场撞死。

    听到身后的喧闹声,刘璋嘴唇动了动,最后只是道了一句“厚葬”。

    却说锦屏山上,紫虚得知刘璋已经出发,当即发报给广宗等地,然后也出发赶往白帝城。

    那里还有一场大戏等着他唱呢。

    在襄阳的赵火等人得到刘璋出发的情报后,也不再耽误,算着日子往白帝城而去。

    另外一边的赵云则快马回到了江陵,招来了他口中的善于山地的一营兵马。

    “文长,你当知道每一个有名号的营都是大将军亲自赐名的。

    你之前不是一直说想给自己的营夺个名号吗?

    现在机会来了!

    刘璋不日就会到达白帝城迎接天使,届时只要你能在锦衣卫的配合下夺取白帝城,我便为你向大将军请功!”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还请将军放心!!!”

    赵云的这一营山地步兵的主将便是昔日刘琦部将魏延。

    魏延当日虽然举旗投降,但毕竟是在开战多时才投降,并没有划入起义的队列,自然是有过无功,要不是马强看到魏延的名字暗中关照,此时的他连个营长都不一定能排得上。

    马强知道魏延的厉害,虽说在老罗的笔下魏延天生反骨,最后也因为和杨仪争劝,身死族灭,但不可否认的是魏延智勇双全,作战勇猛,是难得的将才。

    马强暗中吩咐赵云好生磨砺魏延,赵云也不客气,一边让魏延以自己的原部下为骨干,以山越、五溪蛮为兵源组建山地营,一边亲自出手,磨炼魏延的武艺谋略。

    一番手段下来,魏延对赵云是真的服气,也在打造山地营的过程中对河北军有了归属感。

    毕竟这个山地营,太过特殊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白帝城(二)

    魏延在接受了赵云的密令后,立刻回到了军营,他并没有急的拔营出发,而是按照往常一样巡视着军士的训练。

    魏延的这个山地营,军官大都是汉人,其中不少都还是他从义阳带出来的家乡人,而军士则大都是蛮人,因此刚刚开始建军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语言上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延带头学习五溪蛮和山越人的语言,又让五溪蛮和山越人学习汉语。

    一开始这些五溪蛮和山越人对魏延等汉人还心有戒备,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些汉人和其他汉人好像有些不一样。

    最少这些汉人对他们是公平的。

    他们吃什么,这些汉人就吃什么。

    汉人穿什么,他们就穿什么。

    甚至连功过处理也是一样的,不但对他们没有歧视,甚至一开始还因为他们听不太懂汉话而多有照顾。

    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指导员的人,更是待他们比兄长还像兄长。

    比如之前有人生病,那些指导员都是没日没夜守在他们床边照顾的。

    当有山越人收到家中的来信,并从信中得知朝廷已经做主给他们迁移到山下的家人分了土地、农具以及粮种和口粮后,便安心的训练并且还对军功有了渴望。

    毕竟在马强这里,军功可是能换土地的。

    当然,有喜就有忧的。

    也有一些山越贵族,很不开心。

    在被强制迁移下山后,他们的一切特权都消失了,四周都不是自己原来部落的族民,虽说也有土地,但却要自己耕种,这不是没天理了吗?

    不过这些贵族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就连汉人士族老爷的土地都被清分了,这些山越贵族的声音实在是没人愿意听。

    山越人得到了土地,魏延也从老家来的信得知义阳也开始了清田分地。

    魏延在老家本来也是有些资产的,可惜后来得罪了当地的豪强,家中田地被吞,资产散尽,自己也被迫带着一群兄弟出来从军。

    得知那让自己不敢回去的豪强因为民怨太大,被派往当地的巡游法院抓住流放到了最北端的什么大岛上,又听着赵云说马强的志向和对未来大汉的畅想。

    现在魏延是真的觉得遇到明主了,他现在就恨自己遇到马强太晚,否则凭借他的能力,不敢说一个军团长,一个军长应该是没啥问题的吧?

    等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军士们吃完饭正准备按照往日一样开始唱歌学习,却被魏延集中了起来。

    “弟兄们!我们在一起也有不少时间了,你们说,在这里能不能吃饱饭?”

    “吃得饱!”

    “在这里,衣服穿的暖和不暖和?”

    “暖和!!”

    “在这里,军饷有没有欠过?”

    “没有!!!”

    魏延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古人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朝廷和大将军给了我们吃,给了我们穿,现在到了报效朝廷,报效大将军的时候了!

    奉安东将军军令,我营有秘密任务需要执行!

    现在听我命令!!准备七日口粮,修整军械,好好休息一夜,明早出发,记住!所有人不许问去哪,不许问去干什么!

    听明白了吗?”

    “诺!”

    魏延看着

    凭借此战,自己一定能名扬天下!”

    ——白帝城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这里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鱼腹,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可谓是依山傍水,凭高控深,自从公孙述在这里建城后,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在后世,因为三峡水坝的建立,白帝山变成了一座孤岛,而此时的白帝山还是和陆地相连的。

    张任已经在白帝城多日,他在这里打造了军营,将城中一些破败的房屋进行了补休,等一切事了,便安心等着刘璋的到来。

    “将军,这里就是白帝庙了。”

    在当地官吏的带领下,张任走进了白帝庙,走入庙中,张任发现这里气象甚古,松析皆百年物,便问道“这白帝庙何时所建?”

    白帝庙的庙祝回道“传秦文公所立,实是光武年间所建。”

    “祭祀何人?”

    “白帝公孙述!”

    “为何要祭祀他?”

    庙祝便道“因怨吴汉,故思白帝而祭祀。”

    张任顿时明白了。

    昔日吴汉攻破成都后,因为怨恨公孙述差点将自己击杀,因此不但吧公孙述以及延岑全族全部杀尽,还大掠成都城,杀人无数,这也难怪蜀人思念公孙述了。

    倒不是公孙述对蜀人有多好,主要是思念公孙述当时咋不把吴汉这厮杀了。

    张任不由叹息了一声,小两百年过去了,天下又乱了。

    希望蜀人不用再次遭受那种劫难吧。

    想到这里,张任不由想起在不远的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