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学家闯汉末-第8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段先生可以说是大将军第一个谋士,我还记得大将军在红星营建军的时候,很多制度都是大将军和段先生一同商议确定的。”

    “大将军为了见段公宁愿晚点回广宗,重国士如此,难怪国士以死报之!”

    “怎么?文台兄难道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大将军此次这样急的北归,为的是到青岛迎接即将回来的远洋舰队。”

    “远洋舰队?”

    “玄德公,这远洋舰队难道就是传说中被大将军派去寻找东胜州的那支船队吗?”

    边上的孙策也好奇的问道。

    不仅仅是孙策,周瑜等人也面露好奇之色。

    东胜州的传说随着河北的宣传即使是远在扬州的孙策等人也已知晓。

    但孙策等人都觉得马强此举和昔日秦始皇派遣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情都是为了求仙问道罢了,什么东胜州有高产粮种只是为了堵世人悠悠之口。

    可现在听起来,远洋舰队是有了收获了。

    否则马强何必远远的跑来相迎。

    “对,船队来电,说已经找到了东胜州,并且还找到了大将军门派先人记载在典籍上的良种。

    说起来当日舰队远航还是备目送离去的,一转眼就一年了。”

    “东胜州。。。真的存在?”

    “等船队到青岛了,一切就都知道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远洋归来(一)

    后面众人在小声议论,马强也在和段英说着话。

    “军士远征快一年,都已疲惫,我想明年在攻打交州,至于赵云那边,我也叮嘱他让他轮战,让军士可以回家探亲一次。”

    “营主思略周到,不过交州地处偏远,兵马如果走陆路,实在是不方便,英以为可以水陆并进。

    正好远洋舰队也回来了,等他们休整数月后,正好可以参加明年的交州之战。”

    “不错,我们两想到一块来了,我此次来青岛迎接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们做好明年去交州参战的心理准备。”

    “说起来营主在扬州那么久,交州难道就没有派人来吗?”

    “当然派人来了,不过我对士氏在交州做的一些事情很不满,我告诉了来人,士氏要么全族分散迁移到辽州和西州,要么就坐等我大军兵临城下,然后士氏就没声音了。”

    段英笑了一下,马强这哪里是在给人选择。

    从交州到辽州,数千里地,还分散迁移到辽州和西州,这和要他们命有多大区别?

    还是分散,不是分家,也许是一个县塞几个人,说不定日后交州士氏就从此消失了。

    也不知道这士氏到底干了什么让马强如此生气。

    其实也没啥,也就是马强已经打探得知士燮正在为了传播儒学,结合交州当地土语研究创造‘喃’字。

    你能想象后世那座岛上的当权者准备发明一种文字代替汉字吗。

    对于这种想从文化上割裂华夏的行为,马强觉得只能用赶尽杀绝,屠灭三族来警惕后人。

    是的,马强原本就没准备让士燮活,他已经决定等合适的时候把士燮创造‘喃’字的事情散播出去,然后以此为由对交州进行讨伐。

    不屠灭九族已经是马强考虑到人道问题,法外开恩了。

    “对了,青蒿药酒可以全力生产了,荆扬交益都会用上这东西的。”

    “英明白,营主放心!”

    黄花蒿是马强在平原主政的时候就一直在鼓励百姓种植的经济作物。

    不为别的,只为黄花蒿里的青蒿素。

    不过这种青蒿素极为娇气,不能进行加热,只能将新鲜的黄花蒿生榨出汁液后服用。

    为了解决青蒿液的储存运输,李珰等人可是废了大力气。

    要知道无论是咸鱼罐头还是其他的罐头,保鲜的办法说白了一靠大量的盐,二靠高温。

    青蒿素怕高温,最后还是李珰想出来利用高度酒来保存青蒿液的办法,也就是马强嘴里的青蒿药酒。

    李珰想出来的办法其实和后世屠院士选择的乙醚提取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测试,青蒿药酒可以有效的治疗疟疾,这在马强此次南下时就已经用上了。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青蒿药酒都将是大汉南方百姓的常备药物。

    至于为什么都有了青蒿药酒,马强还要甘始等人去找金鸡纳霜,一来是因为只使用一种药物容易形成抗药性,二来则是金鸡纳霜的有效物是金鸡纳霜树的树皮,和青蒿药酒相比更加适合携带。

    总而言之,多一种选择总没坏处。

    “大将军来了!大将军来了!!”

    “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岁!!”

    “恭贺大将军得胜归来!!!”

    刚入城,四周的百姓就开始欢呼了起来,这里是马强起家之地,很多百姓都是军属,随着马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们也水涨船高,得了很多实惠。

    即使是那些被强分了田地的豪强,也因为大势通过开工厂、包工程发了财,虽说对马强分他们田地的事情还是记恨的,但面对得胜归来的马强,也都情不自禁的欢呼了起来。

    别误会,倒不是因为他们转变了立场,纯粹是马强平定荆扬后让平原交易所再次迎来暴涨,让不少人都发了财。

    在利益面前,很多矛盾都可以暂时放下的。

    “大将军,我们什么时候收复交州和益州啊?”

    突然,边上有人高声问了起来。

    “对啊,我们什么时候收复交州和益州啊?”

    立刻有人起哄问道。

    孙策等人见这些提问的人中有不少人穿着华丽,头戴儒帽,不由对马强在河北得人心的程度感到震惊。

    河北军可是刚刚鏖战数月,本以为河北百姓都已疲惫,可现在看来,这哪里是疲惫,根本是有些欲求不满嘛。

    “天下一统才是民心所向啊。”黄权轻声叹了口气。

    这其实就是孙策等人误会了。

    这些人问这个问题,既不是因为期待天下太平,也不是因为多期待战争。

    纯粹是希望得到点消息好决定如何买卖股票。

    马强也没回答,只是笑着向两边的百姓招手,看到认识的百姓还主动上前称名道姓的问好,边上的记者也快速记录着,以便等会发新闻稿。

    为了更好的记录远洋舰队的功勋,马强已经发电让林芝带上了最好的记者团队到平原待命。

    除了记者外,马强还让郑玄调动了社科院中善于丹青和诗文的名士前来平原。

    这些人将用丹青诗文记载这一场盛事。

    马强相信,只要东胜州的作物在大汉生根发芽,加上对南方、东北等地的开发,只要高层不作死,最少能保证两百年太平。

    别小瞧了这些高产作物,后世有人把康乾盛世戏称为番薯盛世虽然不严禁,但也能看出红薯等物在中国大规模种植后对天下产生的影响。

    段英一直将马强原来住的房子保留着,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等入住后,船队的新电报也传来了。

    “船队已经到幽州了,看来我们在平原也停留不了几天,这样吧,后日我们就出发去青岛。”

    “那明日营主的安排是?”段英笑着问道“是否是要带孙策、黄权等人参观我们的工业区?”

    “嗯,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除了工业区外,学校、医院什么的也带他们走一圈,这一路为了赶路一直没带他们好好看过。”马强点头说道。

    “营主放心,英必会安排妥当。”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段英表示他熟!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远洋归来(二)

    ——青岛港

    “还有多久到?”管承看着已经喝完两壶茶的马强,有些着急的问道。

    “按理说应该到了。。。卑职这就去再发电询问!”

    “快去!”

    马强虽然喝了两壶茶,但心里倒是一点也不着急,他看着还没完全恢复过来的孙坚等人就觉得好笑。

    天知道当看到一件件铁器就和橡皮泥一样被水压机压出胚胎,然后打磨出厂时,孙坚等人的嘴巴张的有多大。

    天知道看着那些白天还在耕地的泥腿子们在电灯的照耀下拿着纸质书大声读书的场景,是多么让人震撼。

    天知道看着一船船的铁质农具被运往各地时,是多么的让人浮想联翩。

    看着这些东西,孙策等人才意识到,从开始到最后,河北都没用上全力。

    黄权也意识到了,益州引以为傲的天险在马强这里只能说是个麻烦。

    如果马强真的把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战争中去,益州有山地之险又如何呢?

    用铁器砸也能把益州砸开。

    “报!!到了!远洋舰队距离港口不到五里,已经开始入港了!”

    管承一听,立刻轻吐一口气,然后快步赶到正在和段英等人闲聊的马强处报告这个消息。

    “哦?走,诸位,我们一起去迎接我们的远洋英雄!”

    马强对管承说道“对了,让倭国使者也过来吧。”

    倭国使者是难升米。

    说起来,随着难升米上次求封后,马强已经陆续送了百余人到倭国当教书先生了。

    当然了,这些人中大半都是各地反抗清田分地等政策的士族子弟。

    而当日被马强送到青州的杨修也被段英转手送到了倭国。

    据说杨修在倭国表现的还不错,已经教化出好几个通过汉语四级考试的人了,甚至连邪马台女王都对他青睐有加,要不是杨修宁死不从,现在也许都可以改叫他为邪马台贵妃了。

    。。。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马强这边开始最后的迎接准备,另外一边的远洋舰队上,郑平再一次检查起自己的穿着,然后一边走一边喊道“马上就要靠岸了,都给我再检查一下,等会上了岸就有记者拍照,这照片可是要给后人看的,不像几百年,几千年后的后人从照片上看到你的邋遢样就给我打扮的精神点!

    说你呢,好好的军服被你穿的和个土匪一样,快点整理好!”

    边上的甘始也在叮嘱海娃等跟随舰队回来的各地土著。

    “等会听贫道的命令行事,贫道让你们拜,你们就拜,都机灵一点!

    海娃,你帮本道长盯着,等会谁犯错了,你晚点告诉贫道!”

    “诺!”

    海娃这一声诺倒是说的字正腔圆。

    “道长,我们要到了,你这边准备好了没有?”

    甘始回头看到郑平,立刻说道“放心吧,都准备好了。”

    呜呜~~

    号角声响起,甘始和郑平对视一眼,知道是要到了。

    港口处,马强看着远来的舰队,心跳的也是快的不行。

    红薯,土豆,玉米。

    这些高产作物终于要来了!

    虽然这些作物没有大米小麦受大汉百姓的喜爱,但在填饱肚子之前,好不好吃都是后面要考虑的问题。

    “这就是远洋舰队?怎么这么多船?马。。大将军到底派遣了多少人去远洋?”

    孙策看着浩浩荡荡的远洋舰队,不由问道。

    边上的刘备回道“大小船只四十八艘,人员三千九百二十七人。”

    “玄德公怎么如此清楚?”孙坚问道。

    “当日是备送他们离开的。。。看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