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战争-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相荣想了想,随即说道:“军队扩编是肯定要的,我这里还有从兰芳来的一些青年,也是来当兵的,立军你安排下他们到军队,记得要好好的训练他们,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军人。”

    “相荣军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招兵,准备招多少兵,我得准备下后勤,免得到时候军队一下子多了很多人,后勤跟不上。”一边的陈平林突然问道。

    “招兵的话,明天就可以开始了。”说到这冯相荣看着陈平林说道,“平林这次我是准备把勇军扩充成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因此这次新兵招的会比较多,所以你这次一定要记得多建几座新兵营,建好新兵营,不要怕花钱。”

    勇军原本只有一万人,现在冯相荣要把勇军扩充成五万人,也就是说冯相荣一下子要招四万人的兵,整整扩充了四倍。要知道李鸿章的淮军,最鼎盛的时候才只有六到七万人,而且现在又不是战时,冯相荣有必要招那么兵吗?

    勇军并不是清廷的正规军,如果是战时清廷也许会拨一些军费给勇军,激励勇军作战。可是现在是和平时期,清廷绝不会拨给冯相荣一两银子养活勇军的,也就是冯相荣得一个人养活勇军。作为勇军的管家,陈平林一想到一下要多养活那么多人,头就疼了起来。

    “相荣现在又不是打战,你有必要招那么多兵吗?这么多人,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多么大的负担!”陈平林抱怨道。

    “平林扩军的人数我是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的。按我的意思本来是想把勇军扩编成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只不过考虑到朝廷方面的顾虑,因此才决定暂时扩军四万人。”

    说到这冯相荣看了看周围的几人,见注入都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后,冯相荣轻声的说道:“大廷,平林、立军,你们都是我的兄弟,我就不用瞒你们。你们都知道,大清的历史上,能够以我这样的年级就当上巡抚的,不敢说绝后,但是至少可以说是空前吧。

    老实说自从我当上了福建巡抚之,我就知道我的处境非常的威胁。站的越高,摔得越惨。虽然我没有和其他官员有过什么恩怨,没有什么仇人,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吧。这大清上下,眼红我的人不在少数,想要我倒下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如果我当上了福建巡抚以后,能够向其他当官的那样,多磕头,少说话,少做事,也许能够平平安安的把这官当下去。可是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既然苍天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当上了福建巡抚,我就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一定要为福建百姓做一些事情。”

    “相荣你到底要为福建百姓做什么事情,是不是和扩军有什么关系?”包大廷反应最快,立刻想到了冯相荣这次要扩军那么多的军队,一定是为了他口中的为福建百姓做事有关。不过到底冯相荣要做什么事情,居然让冯相荣要不顾一切的扩军军队。

    冯相荣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包大廷所说的。

    “大廷你们好好想想,三十年前的天平天国的创建人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兵时,人数不过千余之众,后来流窜十余省,到了洪秀全占据了南京时,部下有了百万之众。洪秀全所到之处,振臂一挥,当地的开百姓就无不热切期盼,纷纷加入。他们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加入叛军,除了受到洪秀全的邪教蛊惑外,难道就没有其他什么原因了吗?”

    听了冯相荣的话,众人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后,郑之航抬起了头,脸上充满了无奈,“相荣,我们几人都是农家出生的,因此很清楚百姓为何会不顾一切的加入叛匪。

    自康熙以来,我朝便有了‘永不加赋’的规定。表面上看起来,百姓们的赋税没有增加,但是朝廷以额外的方式向百姓征收的赋税确实不断增加的,再加上各地的官员巧立名目,倍加盘剥。而八旗贵族和汉家富绅们则不断的强取豪夺百姓的田地,致使他们生活日渐的艰难,即使是富庶的江南一带,也多有家破人亡之事生。

    这些百姓平常虽不敢反抗,但心下却怨声载道。一旦有了人带头揭竿而起,这些百姓便群起而响应。虽然说这些百姓的行为是大逆不道,但也是被逼无奈,想要活下去而已。“v
………………………………

第十五章 初步的土改

    “相荣,难道你要对大清的土地进行改革吗?”一边的陈平林猜到了冯相荣的想法,惊慌失措之下失声喊了出来。

    古往经来,每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只要解决好了农民的吃饭问题,那他们的江山就可以万事永固,一代代流传下去。可是这么简单每个统治者都知道的道理,为何就做不到呢!

    那是因为面对地主豪强这一阶层,就算是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有时候也不得不退让。

    比如说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的缔造者,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了东汉的地方豪强在大量的兼并百姓的田地,并且对于地方豪强大量兼并土地的所产生后果,刘秀也很明白。

    因此不久之后刘秀就了抑制土地兼并,出台了度田制。虽然刘秀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刘秀的政权确实建立在地方上的豪族大强的支持上,度田的势必要促动这些豪强的利益。面对地方豪强的强烈反对,刘秀不得不终止了度田制度的实行。

    从刘秀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土地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有多大,难怪陈平林会显得如此惊慌失措。

    冯相荣观察了下众人,现在场。的每人都显得十分的紧张,知道在场的众人是在担心他。为了缓解众人的心情,冯相荣对着众人笑了笑,“平林你什么时候变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居然一下子就猜到了我的想法。不过就算你知道了我的想法,也没必要那么吃惊吧。”

    看着摆出无所谓样子的冯相。荣,陈平林显得十分着急,“你读的书不比我少,这历代大贤的改革又有几人成功了;这些提出改革者的最终又有谁有好下场。这大清的土地的问题是你能够改的吗?你这这一改,动的可是大清的江山,你疯了吗?”

    这时候的张立军等人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过张立军等人并没有向陈平林一样反对冯相荣,而是支持冯相荣。

    清朝拥有大量土地的第一阶层不用说自然是皇。室,第二个阶层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出声的官宦了。四人中陈平林是个读书人,冯相荣改革的是土地,陈平林这些读书人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害,因此陈平林反对冯相荣的提议就很正常了。

    而张立军等人是农民出声的,属于农民阶层。就。算张立军等人现在飞黄腾达了心里还是认为他们是属于农民。对于农民心中对拥有土地的那份强烈的愿望,他们从不曾忘记。因此张立军等人才会支持冯相荣。

    见张立军等人。居然支持冯相荣,陈平林感到十分的意外与生气,对着质问张立军等人埋怨道“立军你们非但不劝相荣改变主意,反而支持相荣,你们难道要害死相荣!”

    说完陈平林对着冯相荣劝道:“相荣你千万不要听他们三个的啊!你想想战国时商鞅主持变法,为强秦开启了横扫天下的序幕,最终却落得了个车裂的下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你要是真的踏出了改革的一脚,那前面可就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到时候你就是后悔都来不急了。”

    听了陈平林的话后,冯相荣突然张大了双眼,双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声音不大语气却十分的坚定的说道:“平林你不用说了,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土地的问题,我是非改不可了。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冯相荣终于能够理解当初说出原话的朱老板当时的心情了。

    陈平林苦笑了下,感到非常的无奈。见到冯相荣表情那么决然,陈平林知道是不可能却的动冯相荣了。只不过让陈平林不明白的是,冯相荣突然间怎么会想要对大清的土地进行改革。

    冯相荣当然不是脑子突然热想要改革的,土地改革是冯相荣一直想要做的。冯相荣从来到清朝之后,就已经决定了要偷天换日,撤虎旗造反。这造反要想成功,要没有阶层支持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清朝的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在冯相荣看来大致可以封为个三阶级,一个是代表地主利益地主阶级,同时地主阶层也是清朝的利益即得基层;一个是代表商人利益的资本阶级,还有一个则是代表着农民以及刚刚出现的工人的利益无产阶级。

    冯相荣要想获得哪个阶层的支持,自然就必须代表那个阶层的利益。来自后世的冯相荣不用说,选择的自然是无产阶层。既然冯相荣选择了无产阶层,那必然得维护这一阶层的利益。而这时代的无产阶级主要就是农民,而农民最迫切的最需要的就是获得土地,因此冯相荣才会想要对大清的土地进行改革的。

    只不过冯相荣之前除了有一万私人军队能够拿出手外,没有其他的能够手的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冯相荣当上了福建巡抚,冯子材当上了闽浙巡抚,手中也有了一定的权势,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件事情。

    当然冯相荣并不会心傻到立刻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这样激烈的改革,冯相荣也十分清楚这土地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短时间里能够解决的。要想解决土地的问题,只有等冯相荣推翻清朝之后才能够解决。

    “相荣,那么你能够说说你的土地改革计划吗?”陈平林问道。

    冯相荣的土地改革计划第一步是要在福建核查统计那些被地主隐瞒起来的田地,这些名义上属于‘无主’实质上却属于地图的土地,十五亩以上者将全部被没收;十五亩亩以下者,如果土地的所有者在三个月之内者没有向官府提出申报,也将被没收。如果十五亩以上的所有者向官府申报了,也必须向官府补交以往没交的赋税。

    第二步,将没收来的“土地”出售给那些农民,地价为正常的价格。如果是破产的农民或者是买不起地的农民则可以向官府贷款,这些贷款就是从地主身上的来的。贷款的农民十年你平均摊还,每半年还一次款,不必负担利息,当然贷款的农民可以选择提前还清贷款。只不过并每人所买之土地面积,不得过五亩,并且,在还完租金之前,不得出卖土地。就算贷款还清的农民要想出让土地,官府也能够以当初的价格收回土地。

    第三步,农对村实行减税,限定租额,地租不得过全年主产品收获量的百分之三十,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保障地主的利益,规定佃农按时纳租,欠缴两年地租地主可以解雇等。冯相荣土地改革计划的可以说环环相扣,没有一丝缝隙。

    陈平林对于冯相荣的土地改革计划感到十分的吃惊,冯相荣的土地改革的确是一个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好方法,同时也能够很好的防止土地兼并的生。

    对于陈平林的佩服,冯相荣感到十分的惭愧。冯相荣明白他这次的土地改革计划并没有触动地主的核心利益,不能够彻底解决清朝的土地问题。要想彻底的解决土地问题,除非向后世一样来一次土地改革运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