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革秦-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样。”李斯拿着竹简:“以前秦国可没有把一份职权拆分给三四个官,叫他们相互督促,几乎互为仇雠。”

    “还有这样的事情。”陈矩听不懂。

    “而且兵役如今也被拆分了。”李斯又说道。

    陈矩心下一动:“您的意思是,我不需要去打仗了?”

    “没这个意思。”李斯摇头。

    “那就好。”陈矩点头,又开始写字。

    “我的意思是,兵役分开了,十五岁的成年初役改变了架构。”

    “以前是离家不远去服役,如今是在家门口服役。”

    “而且负责的东西也做出了一些改变。”

    “离家近了还不好?”

    “从来没有过服兵役是要铲除虫蛇、虎狼的。”

    “如今初役不止要负责护佑民众安全,清理盗匪;还要负责巡守地方,铲除虫蛇猛兽。”

    “有什么区别。”陈矩完全不关心这个。

    “还有。”李斯叹息:“最关键的是,军功爵制也变掉了。”

    陈矩猛然抬头:“什么?”

    好一会儿,他又低下头:“变了就变了呗。”

    军功爵制这几年来对于人的吸引力是越发的小了。

    农会的架构和田地数量的溢出,使得限制一般庶人的,不再是爵位,而是实际能够耕种的土地的数量。

    在这时候,人们手中实际缺乏的,已经不再是土地。

    那么,以土地为主要卖点的“军功爵制”,也就理所当然地走上了下坡路。

    以至于,到现在来说,即便是陈矩这样曾经实打实地从中获取到了利益的人,都已经觉得军功爵制有些鸡肋。

    要那么多地干什么呢?

    在农会里面,实际上决定大家能不能吃好的,不是爵位,而是人口数和实际从事的工作种类。

    服兵役当然是目前来看最最赚钱的。

    其次就是去韩国的铁厂里铸造铁料。

    手里有五百亩地的人,正餐也跟手里没有土地的人是一样吃农会的饭,一天三餐,没有改变。

    有爵的人比起没爵的人,也就是私下里可以多购置一点肉食打打牙祭、多买一些衣服而已。

    这样的区别,很显然已经不足以让人有足够的动力去打生打死。

    陈矩有所体验,心中对于“军功爵制”也就越来越无所谓。

    只是,他还有些担心未来。

    “对了,照新法的说法,你以后死后,可以入王陵。”李斯在帛书上找到了这么一点。

    这句话一下子引起了陈矩的注意:“什么王陵?”

    “秦王政的王陵。”李斯看着那一行字,看着那个标准和待遇,下意识琢磨着自己是否可以葬入其中。

    “我这样的身份,也可以陪葬秦王陛下的吗?”陈矩“腾”一下站起来,有些不敢相信。

    “可以。”李斯看着帛书上的标准,说道:“照这法律上来说是这样。”

    “那这法律可真是好法律!”陈矩激动万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戬 (四)

    是不是好的法律,李斯不敢说。

    就他而言,这法律是他前所未见过的那么严苛。

    仿佛是造了个笼子,把人,甚至把官吏、贵族、王的权力都限制了一道。

    这样的法律,为什么会出现在秦王政这样一个本应该极权的强势人物之手呢?

    主动限制自己,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他明明已经有了掀翻桌子的能力了吧?

    李斯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又想起了那消失了的利益。

    秦王政待种地的民众如此,税收上没有别国的严苛,他的钱和物资,是哪儿来的呢?

    只是以前杀掉一批贵族就够用了吗?

    想到这里,不寒而栗。

    ……

    征兵令下发时候,县中的宿兵都沸腾了。

    他们欢欣雀跃。

    战争带来的利益,其实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已经安定下来的人而言,着实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经历过艰辛的训练与众志成城、生机勃发的集体生活之后,回归现实,他们总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即便是有了恋人,即便是有了孩子。

    即便是脱离了刀剑而转为正常的督促生产和安保工作,那种毫无顾忌、不需要任何多余考虑与计较的日子也还是会在脑海之中回荡。

    那不是对什么战争的渴望。

    没有人渴望战争。

    如果有的选,秦人也是希望好好种地,好好发展的。

    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为那个自己所信奉的,带给自己崭新生活与生命的人尽一份力而已。

    卖力地工作是这样,进入战场打生打死也是如此。

    更何况,如今战死,是可以与那位秦王陛下一同入葬的。

    作为他的士兵而进入他的坟茔。

    生死同在。

    ——对于如今世道里的人而言,这是不可替代的奖励。

    如今是迷信的时代。

    生产力和文化、技术水平都不足以支撑人们了解世界。

    而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求之不得、辗转受苦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神灵”的信奉更加纯粹。

    原始的宗教与信仰,在人们的生活极不如意的时候,是有极强的现实性的。

    因为现实本身已经足够痛苦和迷惘,所以人们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形象,寄托自己对于美好、对于未来的渴盼。

    健康、财富、地位、能力、权势……

    那个无所不能的形象什么都可以满足。

    生活越是困苦,信仰越是坚定纯粹。

    因为除了信仰,什么都做不了。

    这种迷信的状态,根由并不是宗教和迷信本身,更不是什么愚昧和种族劣势。

    而在此情况下,满足了人们心愿的人、和团体,就将代替人们心目中至高而无所不能的形象。

    满足哪一部分的渴望,就可以代替哪一部分的威权和信仰形象。

    这种替代无声无息。

    但无声无息,并不代表它毫无作用。

    相反,这种替代是树立信任基础和认同感的最优解。

    ……

    “众人随我饮!”陈矩醉醺醺:“我等此前为秦王陛下战,已得功勋,按李会长所说,我们都是可以与秦王陛下同葬的!”

    “果真!”一群人举着酒碗,嗷嗷叫着,情绪激动。

    “这是自然,某何时诓骗过你等?”

    “并不曾。”

    一边食堂里打扫卫生的老妪一脸嫌弃看着这群醉鬼。

    “搞得这么脏,一会儿你们自己扫!”老妪板着脸发脾气。

    本来已经是休息的时候了,这群人又是砸门又是吆喝的,把自己等人弄了起来,又喝如此多的酒,真以为别人就没有脾气了吗?

    众人听到这话,浑不在意,只是吃酒。

    气氛欢畅之处,又说起未来葬入秦王陵墓的事情。

    老妪在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偷听。

    虽然谈论死亡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是能够为秦王陛下而死,能够葬入秦王陛下的陵墓当中,那又该是何等的荣耀和幸福?

    ……

    战争的动员开始了。

    咸阳城中的诏令传递下去,各级农会首先接到通知,随后是新法的变更带来的兵员调度。

    在此之前,是物资的调动。

    以往的调度是征,也就是无偿的,是近乎于税的东西。

    而现在,这种调度更类似于购买。

    只是物资流动的优先级高于购买,但实际上,中央拨给为战争提供物资的地方以另外的物资作为补偿。

    或者是精美的铁器、铁锅、铁犁;或者是上品的糖、盐、酱、肉等物。

    虽然粮食、药物、盐巴、糖、衣、鞋等物资被大量抽调,但实际上,各地的亏损并不大。

    有些产粮多的地方计算下来,甚至是有得赚的。

    这一发现令人心惊与振奋。

    一项项的物资调度,一次次的政令传递,战争还未开始,准备阶段的亏损便已经被抹平。

    这时候,这样一架政权神器终于彻底的发动起来。

    兵士们领了役,前往咸阳集合。

    ……

    “李会长,不必相送。”陈矩带着自己的战友们对着前来送行的李斯一行劝阻:“此次应役,必然是要作战的了。”

    “刀兵无眼,我等生死,并无定数,但无论如何,我等与在县中的各位一样,是为秦王陛下做事,无需担心。”

    “若我等身死,请李会长在升入咸阳为官时候,莫忘到大陵处给我等带上一些水酒祭奠!”

    李斯郑重点头:“若我有升入咸阳为官的一天,我一定带酒与你们对酌。”

    “走了。”陈矩一拜,随后转身打出手令:“出发!”

    众人于是齐齐地转过身去,列成一队,离开他们居住和工作数年的这个县城。

    ……

    齐净脱下了华丽的外衣,与家中的父亲、妻儿告别过,又与府中的父亲、妻儿辞行。

    随后带着他已经有些生疏的袍泽们重新踏上这样一条熟悉而陌生的道路。

    一向不合的长子在路口偷偷看着。

    幼子则因为父亲的离开而悲伤着,撒泼打滚地想要追上去留住父亲。

    更多的人不舍着。

    更多的心绪涌动着。

    总体上,大家对战争是厌恶的。

    可是要说愿意还是不愿意,大部分人都是愿意的。

    他们愿意支持秦王政的决定。

    因为一贯如此。

    秦王政是会替大家做决定的。

    他做出的决定,会让大家的生活更好,会让人有更多的饭吃,有更暖的衣穿。

    他带着大家把一年一收变成一年两收。

    他带着大家往地里施肥。

    他带着大家聚居起来。

    他带着大家猎杀危险的虫蛇虎豹。

    他带着大家从一天一顿,到一天两顿,再到如今的一天三顿。

    每一次他的决定都是对大家有利的。

    大家不懂什么微言大义,也不懂什么长远或者短浅。

    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过去,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决定交给了他。

    跟着他,就能过得更好。

    听他的,是没错过的!

    于是,他的决定,大家支持。

    涓滴汇聚,天下汹涌。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戬 (五)

    战争动员并没有对咸阳城中的秩序造成太大的影响。

    城中的民众生活依旧是那样的节奏。

    没有什么物资出现紧俏或者涨价姿态。

    只是平日里街面上所能够见到的丈夫一下子少了许多。

    韩非甚至没有感觉到什么太大的影响。

    他还在盘算着要不要再见秦王政一面。

    这些时日里,他在秦国见到了许多的贵族与士子,与他们交流、也与庶人交流,对于咸阳城、对于秦国都有了更加完备的了解。

    作为前同事的鞠子洲,韩非也试图与他交流,不过更多的时候,韩非总觉得自己是被套话的一方。

    这几日,鞠子洲似乎出了门,无论如何寻之不见。

    韩非也并不在意。

    对方总是被骂,也不免要躲一躲。

    又或者,他是奉了秦王政的命令,外派出去做官了。

    韩非又一次地与一位小吏交谈过,并且教授了对方处理一部分措辞上的技巧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