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9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当时北方元朝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所以徐达、常遇春出师三个多月即平定山东。洪武元年四月明军在洛阳的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麾下壮士从之勇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五万俘获无算史称塔儿湾大捷。这一仗占领了河南和潼关夺取了陕西的门槛为攻取元大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洪武元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将李思齐由凤翔奔临洮力竭投降。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书报大将军徐达回京参加会葬。为表彰常遇春的功绩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又封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常茂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约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又别封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建文末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忧死。

    “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常遇春自从1355年追随朱元璋参加采石矶渡江战役到1369年夺取元上都开平暴卒于柳河川为止十四年戎马生涯转战南北可以说无役不从战无不胜。常遇春“为人沉鸷果敢”1被誉为当时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送他一个绰号叫“常十万”。他不仅有勇而且也有智谋常常以智取胜。或者设伏使用疑兵;或者声东击西出敌不备。在历次战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将宋伯颜不花悉力守备常遇春使用各种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进入南门瓮城毁敌所架炮又策动元将张斌约降内外夹击乃夺得衢州。再比如136o年五月常遇春与徐达一起攻破了陈友谅的枞阳水寨陈友谅率大军前来报复四处扬言要攻取安庆。常遇春经过分析认为其中有诈这是陈友谅要夺取安庆附近的池州是声东击西之计。同徐达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设伏诱敌陈友谅果然中计腹背受敌之下大败而逃。这都是常遇春以智谋取胜的典型战例。所以史书上说常遇春“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克敌制胜之方皆中节度”1。常遇春“爱抚士卒”“每与敌战出则当先退则殿后未尝败北士卒乐为之用”2。这是自古名将几乎所共有的一个优点。与此相应就是兵有纪律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扰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这同他出身农家有关也是朱元璋在开拓事业中一贯严格要求的。常遇春与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议免收百姓给军队交纳的粮草——寨粮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注重展屯田事业以解决军队的粮饷从而减轻了占领地区百姓的沉重负担。

    在和同僚之间的关系上常遇春处理得也比较好在作战中能够节制诸将又能虚心与诸将研究对策集思广益。他身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一起征战非常尊重小他两岁的徐达谦逊地“奉节制进止赴期不敢爽毫大将军雅敬爱之”1始终无小间。当时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并称“一时名将称徐、常”。一个以谋略持重著称;一个以勇猛果敢闻名。朱元璋很会用将以徐达为正常遇春为副用其所长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也特别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2。常遇春也善于处理同主子的关系。1365年二月当常遇春率军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县班师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颁赏赐劳”特意表彰他“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的功劳。常遇春对答颇为得体他说这是“皇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3。貌似宽厚心实险狠的朱元璋自然最爱听这样的话了。

    常遇春忠于朱元璋大有功于朱元璋。四十岁暴卒于军中功成名就是朱元璋开国功臣中少有的善终者。

    1《明太祖实录》卷四六。

    1《明太祖实录》卷四六。

    2《明太祖实录》卷四六。

    1傅维鳞:《明书》卷九一。

    2《明太祖实录》卷四三。

    3《明太祖实录》卷十五。

    第三节沐英蓝玉沐英沐英(1345—1392)字文英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初重要将领。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后擢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朱元璋派水6军取福建沐英将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分水关下崇安再破闵溪十八寨俘陈友定部将冯谷保。又奉命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

    洪武三年(137o)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派沐英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皇上恩惠并给予了全权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随邓愈出征吐蕃。次年(1377)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兵威至昆仑山。这次是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

    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十八族头领。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设卫说:“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置洮州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由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黄河越贺兰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距其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袭其背后两路左右夹击沐英自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脱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奉命北征。沐英领兵出古北口独当一面再次胜利而归。

    平定云南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谕先取曲靖出奇制胜说:“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众前去抵御。沐英等率兵冒雾前进“出奇制胜”迅到达曲靖。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军临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于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数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大军趁机渡江。沐英以勇猛善泅4本文所引用资料主要引自李贽《续藏书》卷三《开国功臣·沐公》、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二《太祖平滇》及《明史》卷一二六《沐英传》。

    者先行登岸后破敌前锋达军后撤。明军渡江毕与达军展开大战。沐英纵铁骑直捣其中坚战数合达军大败达里麻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悉数放还各归其业明军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不攻而下。“自九月朔出师迄下云南仅百余日”。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据大理已数百年。大理依点苍山面洱海号称天险。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西攻大理。段氏聚众守下关(点苍山有上、下二关又称龙、龙尾关守此二关大理可确保下关尤为重要)。沐英、蓝玉遣王弼攻上关自率兵攻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另派一旅攀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段氏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镇平一些复叛地区。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大军已回纠众二十万攻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冯国用子)。城中缺粮士卒多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和冯诚合力打败段军确保了昆明稳住了局势。

    洪武十六年(1383)三月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由沐英率数万众留守云南。

    早在洪武十五年春明廷就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统辖系统。以后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亦趋完备。

    沐英治理云南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疏朱元璋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主滇九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展。

    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展商业。开盐井增加财源是沐英治滇的重要内容。他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展。

    沐英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他本人“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在沐英统治时期云南相当安定。

    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入朝朱元璋赐宴奉天殿(皇帝办公的正殿)给予厚重赏赐。朱元璋高兴地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四十八。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沐英去世后他的子孙世镇云南。长子沐春十七岁随沐英征西以后又征云南材武有父风积功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