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钦察(突厥语部落分布在里海至黑海之北东罗马人称之为库蛮俄罗斯人称之为波罗维赤)之境先后将阿、钦察诸部各个击破遂驻冬于钦察之地。钦察领玉里吉向斡罗思(俄罗斯)伽里赤王密赤思老求援伽里赤王约集斡罗思诸王公到乞瓦(基辅)会商决定与钦察人联合起来抗击蒙古遂杀死不台、哲别派来的议和使者。1223年五月蒙古军与斡罗思、钦察联军会战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共和国日丹诺夫市北)之东斡罗思诸王公互不团结不能协同作战终被蒙古军一一击溃。不台、哲别统兵抄掠斡罗思南部诸地后东还经亦的勒河(伏尔加河)又攻掠不里阿耳国然后由里海、咸海之北返回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西征时西夏曾拒绝派兵从征。后见成吉思汗远征长期未回以为有机可乘即与金朝约和共谋抵抗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统兵再度侵入西夏攻下黑水城、肃州、沙州、甘州、西凉府等城。夏献宗德旺忧惧而死其侄晛继位。十二月蒙古军进攻灵州击溃嵬名令公统率的十万援军西夏兵力损失殆尽。1227年春成吉思汗派一部分军队围攻中兴府自己率军南下进金境攻陷临洮府等城驻夏于六盘山。七月病死。蒙古军围攻中兴半年余城中食尽夏主晛出降蒙古诸将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杀晛西夏亡。
成吉思汗后妃据说有五百左右大部分是从各部落、各国掳来的。大皇后四人分主其四大斡耳朵:正宫皇后孛儿帖弘吉剌氏生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子;二皇后忽兰蔑儿乞氏生阔列坚甚得成吉思汗喜爱与四嫡子同授蒙古分民1236年得河间府分民4593o户为分邑其子忽察封河间王;三皇后也遂、四皇后也干塔塔儿氏姊妹也干生一子早夭。他妃所生主儿赤台、兀鲁赤无嗣。《史集》把金卫绍王女也列为大皇后之一无子。
第二节窝阔台时期窝阔台即位窝阔台生于1186年曾从父攻金、西征、灭西夏。据载他为人敦厚有智略。在攻打玉龙杰赤之役中由于察合台与术赤不和指挥不统一蒙古军受到很大损失成吉思汗遂命窝阔台指挥他巧妙地调解了二兄的矛盾攻克了该城。《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西征前夕也遂皇后请在四个嫡子中指定一个继承人术赤与察合台生了争执于是二人共推敦厚的窝阔台议遂定。《史集》则记载成吉思汗在灭西夏时因气候不良而感重疾遂召诸子嘱咐后事宣布立窝阔台为继承人并命他们都立下保证文书1。成吉思汗死后由幼子拖雷监国。1229年拖雷召集诸王、大臣在怯绿连河上游的大斡耳朵举行选汗大会。虽然成吉思汗生前曾指定窝阔台为继承人但拖雷却掌握着绝大部分蒙古百姓和军队拖雷的态度起初暧昧不明并无坚决推戴之意窝阔台不得不一再推让给他因此自夏至秋聚会多时“议犹未决”。最后拖雷和察合台(时术赤已死)才决定共奉窝阔台即大汗位。从他开始采用“合罕”(qaghan)称号因此元朝文献中有时称之为“合罕皇帝”而略其名。
窝阔台即位后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一是颁布《大札撒》宣布谨遵成吉思汗成宪;对以前犯罪者概予赦免今后有违犯法令者必依法严惩不贷。一是制定了蒙古牧民的牲畜税法“有马百者输牝马一牛百者输牸牛一羊百者输羒羊一为永制”(《元史·太宗本纪》)。一是建立仓库贮藏缎匹、银锭、弓矢、甲胄、粮食等物以供赏赐由各处(按即各千户)征调看守仓库人员(ba1aqanet守谷仓者)应役。一是各千户划定的牧地和水源应注意保护各千户要选派看守营盘人员(nuntuqnet)管理。由于人民繁衍牧地不足特派掌营盘官到沙漠(川勒chu1)地带掘井引水以扩大牧场。一是建立驿传制度设置了通往中原和西域的驿道由各千户派站赤、兀剌赤选地设立驿站;规定使臣需由驿站行走不得骚扰沿途百姓;任命了总管站官。一是制定了中原汉地和西域的税制分别任命耶律楚材和牙老瓦赤主管。
灭花剌子模蒙古大军东归后藏匿在波斯中部的札兰丁之弟嘉泰丁复出收罗了一批离散的花剌子模旧部据有伊拉克阿只迷地区(亦思法杭省)自立为王但许多花剌子模旧部仍拥护札兰丁。札兰丁得到这个消息立即从印度返回1《世界征服者史》上册页212—214。
波斯先到起儿漫据有起儿漫的嘉泰丁部将八剌(本西辽人塔剌思战役中被花剌子模军俘虏后当了大官)向他表示归顺;法儿思省长官将他迎入境内以所部兵归之。于是札兰丁率军抵亦思法杭嘉泰丁及其臣僚向他投降(1224)。随后他又征服了阿塞拜疆遂据有波斯南部及中、西部以亦思法杭和桃里寺(大不里士)为都城重建了濒于灭亡的花剌子模帝国。1229年窝阔台得到札兰丁复兴的报告即遣绰儿马罕率领三万军队急进征123o年冬抵阿塞拜疆。札兰丁惊慌失措忙弃桃里寺逃入木干草原在蒙古军的追击下东奔西窜1231年八月在迪牙别克儿(在今土耳其东部)地区的山中被当地库尔德族人杀死花剌子模残余势力终被消灭。札兰丁败亡后起儿漫、法儿思的统治者都归附了蒙古呼罗珊地区一些响应札兰丁的地方头目很快被一一镇压。灭札兰丁后绰儿马罕率领西征军镇戍波斯西部立营于木干草原(今里海西南、阿拉斯河下游南)频频出兵攻略旁近诸地谷儿只、大阿美尼亚均被先后征服。
灭金窝阔台把消灭金朝作为要目标。成吉思汗临终前曾定下了灭金的战略。“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1此时蒙古已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金朝固守黄河一线并据有山西一些地方;在陕西地区金朝固守凤翔西、北诸州尤其是1228年大昌原一战金军获胜防务加强蒙古军更难进展。窝阔台要执行成吉思汗的包抄战略必先攻取陕西。123o年他与拖雷统兵南下经山西渡河入陕径趋凤翔。金哀宗命屯兵于阌乡的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出关救援合达等出潼关与蒙古军主力相遇慌忙退回。1231年春蒙古军攻下凤翔金陕西行省弃京兆迁民于河南潼关以西尽为蒙古所据。夏窝阔台大会诸王、将领于官山(今内蒙古卓资县北)议定分兵三路攻金:窝阔台统中路军由山西南下突破黄河防线趋汴京;拖雷统右路军由宝鸡入汉中借道宋境沿汉水达唐、邓以成包抄之势;另一支左路军由山东入河南夹攻。1232年初窝阔台攻陷河中府遂由白坡渡河进屯郑州。拖雷军向宋借道未成强攻入大散关破兴元(汉中)等城遂沿汉水而下进入邓州。金朝果调屯兵潼关之东的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驰守邓州。拖雷避开金军主力轻骑趋汴京合达等亦率金军急赴汴京1232年二月至钧州(今河南禹县)南三峰山拖雷趁金军疲惫不堪起攻击大败金军擒移剌蒲阿合达走入钧州。拖雷挥师破钧州杀合达遂与窝阔台会师。金潼关守将献关降蒙。河南许多1《元史·太祖本纪》。据同书《拖雷传》此策系降人李国昌言于拖雷拖雷又以告太宗。州县也相继被蒙古军攻陷。
四月金哀宗乞和以亲王为质。窝阔台、拖雷北还留不台围攻汴京。汴京军民顽强抵抗以震天雷、飞火枪等火药武器击退蒙古军的进攻。蒙古遣使者入城谕降又被金将士杀死。但当时汴京城中河南北各地难民日益增多粮食不足加以入夏后瘟疫流行死者达九十余万人外援又被蒙古军堵绝。1233年初金哀宗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元帅崔立杀汴京留守献城降蒙。夏金哀宗又弃归德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都元帅塔察儿率蒙古军及河北世侯史天泽、张柔所部汉军围之。蒙古又遣王檝出使南宋约宋出兵共同灭金。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遣襄阳守将孟珙率军进入金境取邓州、唐州等地。冬孟珙率领宋军二万粮饷三十万石至蔡州协助蒙古军攻城。1234年春蔡州破金哀宗自杀金朝亡。
颁条令建都城1234年夏窝阔台在鄂尔浑河上游之西的达兰达巴(da1an…daba七十岭)夏营地举行诸王百官大会颁布了一系列新条令主要内容是“立朝仪”对朝会和宫禁护卫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如“当会不赴而私宴者斩”;出入宫禁从者限十人;军中凡十人置甲长听其指挥;万户、千户、百户、甲长按尊卑行列下级不得越上级前行;“诸公事不当言而言者”论罪;等等。早在窝阔台即位时就由耶律楚材制定了仪礼于是皇族及百官开始有列班朝拜的礼节。到这时朝会仪制更趋完善大汗权威进一步提高。
成吉思汗在位时代其宫帐(斡耳朵ordo)存庐朐河行宫(即克鲁伦河上游曲雕阿兰之地的大斡耳朵)萨里川之哈老徒行宫、土剌河之黑林行宫1。西征前夕在鄂尔浑河上游之西也建立了一处行宫1。窝阔台即位后就常驻于鄂尔浑河上游一带这个地区位置居中历来是漠北游牧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1234年始命工匠于达兰达巴之地建造了可容千人“永不拆除”的大帐殿就是著名的大金帐(昔剌斡耳朵)2。明年又集汉族及其他民族工匠于鄂尔浑河上游旁建筑哈剌和林城郭、宫殿。城南北约四里东西约二里开四门城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大街各一条通至城门;街两旁有店肆、作坊、寺院和官员邸宅。宫城建于城西南隅称万安宫其建筑式样全仿中原宫殿规制。哈剌和林城规模虽小却是当时威震世界的大蒙古国都城住有来自东西方各民族的官员、将卒、能工巧匠、商人和各种宗教的僧侣各国使臣往来也很频繁从这里有驿道南通中原汉地西至钦察和波斯地区。
1《元朝秘史》第264节。
1即《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载大斡耳朵。
2《史集》第2卷页7o。
除都城外窝阔台还设有四季行宫其春季驻地在哈剌和林北七十余里的揭揭察哈湖旁命回回工匠在那里建造了迦坚茶寒殿;夏季驻地在月儿灭怯土即大金帐所在之地;冬季驻地在汪吉河(今翁金河)那里建立了大围猎场;秋季驻地在曲薛兀儿湖附近3。
括户、分民、制订新税法自蒙古占领金中都之后开始逐渐改变攻金战争初期那种春去秋来、唯事抄掠的做法所得城邑委任官员(主要是归降的当地土豪)管辖让人民能继续从事生产由当地官员自行征敛向蒙古统治者交纳贡物和提供军需。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建议实行赋税制度123o年建立了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等十路征收课税所由耶律楚材总管其事。初定征收总额为地税粟四十万石商税盐、酒、矿冶等银五十万两调帛八万匹。征税原则是以户计出赋调但当时蒙古政府并未掌握所占汉地的户口数各地土豪归降时申报的属下民户数目多不实且因战事变动很大根本不能作为征税依据所以最初当是将总额分配各路交纳。1233年窝阔台遣宣差勘事官阿同葛括中原民户得七十三万多户。这次括户很不准确因为战乱中人民流散转徙未著籍者很多而且蒙、汉贵族、将领多俘掠人民为驱口“往往寄留诸郡几居天下之半”1严重侵害了国家的赋税。1234年灭金后全面编籍户口的条件具备了于是窝阔台下令再次括户派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主持其事。1235年(乙未年)分遣官员赴汉地各路括户规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