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的人物二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篇中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表现得尤为突出。巨鹿之战是反秦军击败秦军主力的一场关键战役在记述中司马迁生动地描写了项羽对敌的决心和威武气概:“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又用诸侯军的观望、恐惧和慑服来反衬项羽的胆力和风度:“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些记述写出了项羽正是在殊死的战斗中取得了号令诸侯的地位。对于鸿门宴这场秦皇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在宴会席上的生死斗争司马迁也写得扣人心弦。宴会上剑拔弩张的情景使人惊心动魄。范增的急于下手项羽的缺乏谋略刘邦的惊慌张良的机智樊哙的勇敢项伯的忠厚无不跃然纸上。最后写项羽在垓下陷入重围“四面楚歌”。他以八百骑乘夜突围走东城这时(项王)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1t;//pgn》“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1《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这里生动地写出项羽这个失败了的英雄的悲剧结局。他确是骁勇善战、胆气过人即使身陷重围仍然具有所向披靡、使其对手丧魂失魄的力量。但他至死不悟到最后关头仍夸耀自己的勇敢把失败归到天命这就清楚地表明他刚愎自用、“自矜功伐奋其私智”的性格特点。总观《项羽本纪》全篇巨鹿之战是项羽声威的顶点鸿门宴则是他走向下坡路的起点垓下被围是他失败的最终结局。司马迁确实做到以他的传神妙笔生动地记下了秦汉之际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场景同时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而千百年后仍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史记》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萧何和曹参都是汉初功臣先后出任丞相司马迁却写出两人行事有很大的不同。萧何很有实际办事能力而且处处小心谨慎以消除刘邦对他的猜疑。曹参任丞相则凡事率由旧章不问政事日夜饮酒有客人来劝说他就连连劝酒最后让客人喝得大醉无法进说。由于运用对比手法而两人不同的性格更加鲜明。司马迁写王陵和陈平也是这样。王陵和陈平在吕后时任左右丞相他们都反对王诸吕希冀保全刘家天下但二人表现又很不相同。王陵生性耿直敢于面折廷争被吕后免去相位忧郁而死。陈平则善用智谋不当面得罪吕后得以脱身自保最后与周勃等合力诛杀诸吕恢复了刘姓天下。武安侯田汀臀浩浜铖加ね峭馄菟韭砬ㄒ灿枚员仁址ㄐ闯鏊呛懿幌嗤奶群托睦怼!段浩湮浒埠盍写分行次浩浜钍埔院笪浒埠畹比āS幸惶煳浒埠钔喾蛩邓敕梦饰浩浜睢!拔浩溆肫浞蛉艘媸信>埔谷魃ㄔ缯示摺V寥掌矫髁蠲畔潞蛩拧V寥罩胸┫啵次浒埠睿┎焕础N浩湮焦喾蛟唬骸┫嗥裢眨俊喾虿烩!D思葑酝┫唷X┫嗵厍跋沸砉喾蚴馕抟馔<胺蛑撩咆┫嗌形浴S谑欠蛉爰唬骸蛉招倚砉浩洹N浩浞蛉酥尉咦缘┲两裎锤页⑹场!浒埠钚辉唬骸嶙蛉兆砗鐾胫偃妫ü喾颍┭浴!思萃S中煨小!蓖堑笔焙茏鸸蟮耐馄莸捎谝桓鲈谔ㄉ弦桓鲈谔ㄏ戮统鱿至艘桓銮б桓鲑瓢恋南拭鞫哉詹⒔璐丝袒耸捞难琢埂
《史记》又善于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李斯列传》开卷说:“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下无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这是一个轻松的小故事写在这个政治家的传记上好象有点浪费笔墨但司马迁却正用它写出李斯的全部人生观斤斤于计较个人得失。列传写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游说秦皇听从赵高而立二世上督责书及狱中上书都不过为的求所自处为个人打算。一直到要腰斩咸阳市了他还“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通观列传全篇在一定意义上老鼠的故事简直就是李斯一生的缩影。司马迁对这个细节的描写在全文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又如《陈涉世家》篇末写陈涉立为王后有个旧时佣耕的伙伴来找他住了一段时间没有拘束讲了些陈涉以前穷苦时的情形。有人向陈涉进了谗言陈涉就把这个农民斩了。这个故事放在陈涉揭义旗到最后失败的全部叙述之后好象可有可无。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是决不可少的。司马迁在这个故事之后紧接着就指出来:斩了这个农民以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这是用这个故事形象地写出陈涉在取得初步胜利不久即陷于严重脱离群众的泥潭里成为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因小故事说明大问题这是司马迁擅长的本领。
《史记》在写人物时还善于采用互见的手法。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方面性。如果只写他的成功或长处一面而不写他的弱点一面就失之片面。司马迁写人物常常是在本传写出其主要的方面而将他非主要的一面放到别的篇中叙述。这就是互见的手法。这样通读全书的有关部分就能对这个人物有比较全面的印象。刘邦是一位反秦的重要领袖西汉的创业君主对这样的人物司马迁主要以《高祖本纪》写他的功业特别写出他在楚汉战争中致胜的原因。刘邦不同于项羽的好杀而实行安抚人民的政策入关中封府库与父老约法三章因而大得民心。又写刘邦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他在洛阳南宫置酒大会群臣要大家直率讲出他为何能得天下。王陵等说是因“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而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司马迁又在其他篇中写了刘邦所短的一面。在《淮阴侯列传》中写他对功臣的猜忌还在《张丞相列传》中写他当了皇帝还骑在大臣周昌脖子上的无赖习气。这样读者综观各篇就可比较全面地看出刘邦的为人来。
《史记》还善于用双相对照和寓论断于叙事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描绘以反映一定的社会景象客观地进行无言评价在这里有作者无言的赞叹也有作者辛辣的讽刺。
在《史记》的影响下后来的纪传体史书也不断地有些写得很好的篇章。班固、陈寿、范晔等历史家都极重视叙事的才能。《汉书》之《张骞传》、《赵充国传》等篇都写得相当出色。《汉书》还有一些精辟的议论。如《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赞语中论武帝时期人材之盛说:“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嚮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玁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这段议论将武帝时的大量史实加以概括讲出当时客观形势对人材的大量需要和群材竞出的局面是很精采的。《后汉书》的《党锢列传》和《宦者列传》也各有长段的序。前者表彰东汉士人崇尚气节、讥贬权贵的风气后者指斥宦官为害之烈。将这两段议论放在一起来读我们对于东汉晚期的政治特点就能有更多的了解。《后汉书》的《班传》、《陈蕃传》《三国志》的《武帝纪》、《诸葛亮传》《旧唐书》的《郭子仪传》等也都是相当出色的篇章。《三国志·武帝纪》既是三国时期大事的纲又生动地写出曹操政治家、军事家的本色。
《资治通鉴》是有高度文学成就的著作。其中记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刘裕伐南燕、韦孝宽守玉壁、李愬雪夜入蔡州等都是长期传诵的名篇。《通鉴》写赤壁之战以六分之五的文字放在写战争决策上。先写面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的严重局势鲁肃向孙权陈述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今不往恐为操所先。”然后写诸葛亮会见孙权先以“激将法”试探其意向所在继而述说刘备虽然新败还有一定的战斗力曹操兵力虽众却存在远来疲惫、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曹而不心服等三大致命弱点以此坚定孙权联合抗曹的决心指出“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再写在曹操致书进行恫吓后孙权集团主战、主和两派的不同态度着重写了主战派领周瑜对孙、曹双方政治、军事力量的分析断言“将军(孙权)禽操宜在今日。”于是孙权下定了决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文章精采之处正是在上述写决策的过程中诸葛亮、周瑜分析各方形势时已言及胜负之数。最后精炼地写出赤壁江面上大败曹军的情景:时东南风急(黄)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败。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1t;//pgn》蹈藉死者甚众1999ooo41_o341_o。
这样前面深入的军事、政治条件的分析跟后面紧张生动的战争画面相配合构成了完整、精采的篇章。
《通鉴》也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重视有意义的细节描写。书中写赤壁大战前夜刘备到樊口迎接东吴统帅周瑜的情景:(刘备)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倘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忘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
这里借简短的对话写出了刘备对实现联合抗曹的喜悦而又信心不足的复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