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普任相后积极迫害秦王赵廷美。太平兴国七年三月赵廷美罢开封尹改授西京(今洛阳)留守。同年五月又设计诬告秦王赵廷美与次相卢多逊勾结谋反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北);赵廷美“勒归私第”秦王府幕僚、小吏6人被斩。赵普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赵廷美因而被降封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在宋太宗、赵普的淫威下当时没有人敢为赵廷美说话只有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独申救之”1也无济于事。次年十月赵普再次被罢相以“使相”侍中衔出为武胜军(邓州今属河南)节度使后移山南东道(襄州今湖北襄樊)节度使。在宋太宗次子赵元僖的推荐下端拱元年(988)二月再以侍中为相。淳化元年(99o)正月赵普因病罢相改任西京留守。淳化三年(992)春以病求退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禄以养病。七月十四日病死终年71岁追封真定王谥忠献。沈义伦(沈伦)
沈义伦(9o9—987)后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后汉乾祐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胤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眙西北)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甲寅。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辛亥;卷2建隆二年六月甲午。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考释》。
1《宋史》卷244《魏王廷美传》卷245《汉王元佐传》。
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1。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
沈义伦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同年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被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太宗)夺位后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仍任次相。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攻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务。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相。同年九月赵普因编造“金匮之盟”被宋太宗任为相沈伦再次充任次相一场迫害皇弟秦王赵廷美的活动在赵普的主持下紧张进行。次年初沈伦开始生病也许是他觉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以病告假静观展“清介醇谨”的沈伦既无力阻止也不愿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次相卢多逊更不想被卷入其中而受牵连在赵廷美勾结卢多逊谋反罪名将要成立之前沈伦“已上表求致仕”1。但同年四月沈伦仍以不能觉察卢多逊罪行而被罢相。沈伦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同年七月以左仆射致任。雍熙四年(987)病死终年79岁谥恭惠。
第二节吕馀庆(附吕端)刘熙古吕馀庆(附吕端)
吕馀庆(927—976)原名胤字馀庆宋初因避宋太祖名讳以字行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官宦世家。祖吕兖唐末任横海军(沧州今沧州东南)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三年(9o9)五月横海军节度使刘守文攻其弟刘守光于幽州败死刘守光反攻沧州吕兖立刘守文子刘延祚为帅并率军民守城。次年正月刘延祚降吕兖全家遇害吕兖子吕琦时年15岁门客赵玉诈以为弟而得脱。吕琦后投太原晋王李存勗霸府后唐建立历殿中侍御史、礼部郎中、给事中、御史中丞、端明殿学士。后晋时任秘书监、兵部侍郎。吕琦子吕胤(馀庆)、吕端。
吕胤后晋时以父荫入仕历开封府参军、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推官。后汉时任濮州录事参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十月赵匡胤领匡国军节度使吕胤任掌书记遂成为赵匡胤霸府幕僚;后周末任宋、亳观察判官。
宋朝建立吕胤以字行。吕馀庆在以佐命功升迁的霸府幕僚中名列第三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二月乙丑。
1《宋史》卷264《沈伦传》卷256《赵普传》。
升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后任都开封府知府。同年宋太祖先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叛乱开封知府吕馀庆协助枢密使吴延祚及皇弟赵光义留守京城。后升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三月宋平荆湘吕馀庆任新占领区潭州知州同年移为襄州(今湖北襄樊)知州后改为兵部侍郎、江陵知府。
乾德二年四月创设副相参知政事吕馀庆与薛居正成为任参知政事。但当时虽名为副相却“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1实际上只是宰相赵普的助手。次年正月宋灭后蜀。二月吕馀庆以副相参知政事权知成都府。当时后蜀刚亡以宋军统帅王全斌为的大部分将领日夜宴饮“豪夺子女玉帛及擅府库隐没货财”2军士们也进行抢掠“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吕馀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3秩序逐渐恢复。开宝元年(968)正月蜀地已平静参知政事吕馀庆回朝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6运等使实际是负责督运后蜀国库财物至京。
开宝六年宋太祖为抑制宰相赵普的擅权决定提高副相参知政事的职权“诏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都堂(政事堂、中书)与宰相同议政事”与宰相赵普“分(日)知印、押班奏事”1吕馀庆等才从宰相赵普的助手地位提高至与其副相相称的地位。九月吕馀庆以病求解职罢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976)死终年5o岁。
吕端(935—1ooo)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入仕后周时任至著作佐郎、直史馆。
宋太祖时任至成都知府开宝九年宋太宗即位后皇弟赵廷美封齐王任开封府尹吕端后被调任开封府判官进入赵廷美幕府。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原拟以皇弟赵廷美主持留守事务吕端为赵廷美出谋认为应该从征赵廷美从征后进封秦王。次年吕端因秦王府亲吏请托违诏市竹木而被贬官。雍熙三年(986)太宗次子赵元僖任开封尹吕端再次任开封府判官成为许王赵元僖的幕僚。淳化三年(992)许王赵元僖暴病而死因其嬖妾张氏专恣吕端等王府幕僚以失职被降官吕端不久复官升枢密直学士。淳化四年(993)六月任参知政事。太宗想用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2至道元年(995)四月吕蒙正罢相吕端任宰相(独相)。副相参知政事自开宝六年提高职权后可能在太宗初年地位又降低吕端因与寇準同时升任参知政事而自己先升为宰相向太宗提出“臣兄馀庆任参知政事日悉与宰相同愿复故事”3。从此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而且将原先上朝的砖位与宰相合而为一遂成制度。
至道元年八月宋太宗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恒)为太子这是宋朝次立太子。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正月辛丑。
3《宋史》卷263《吕馀庆传》。
1《宋史》卷3《太祖纪》三。
2《宋史》卷281《吕端传》。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至道元年四月戊子。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病危时曾经帮助宋太宗夺位的大宦官王继恩又想故伎重演说动李皇后并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等谋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帝。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吕端“知有变”遂锁王继恩于阁内并派人看守。吕端入宫后李皇后提出“立嗣以长”问题与吕端商议吕端认为太宗立太子正是为了日后帝位的继承遂奉太子赵恒为帝是为真宗。“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因恐宦官们以楚王赵元佐冒充赵恒吕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并上殿查看无误后下殿率领群臣拜呼万岁1。宋朝皇位次正常继承也是第一次由宰相参与意见的皇位继承在宰相吕端主持下顺利进行。太宗时跋扈一世的大宦官王继恩终于被贬官安置于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后死于贬所。咸平元年(998)十月吕端因病以太子太保罢相仍享受宰相俸禄的特殊礼遇。咸平三年(1ooo)死终年66岁谥正惠。
刘熙古刘熙古(9o3—976)字义淳宋州宁陵(今属河南)人。少通经史也精于骑射。后唐长兴中因祖父名实进因而避讳未考进士科而考《三传》中举;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科举召刘熙古参与进士科考试中第与后周宰相范质同时或先后成为和凝的门生但刘熙古长期沉沦于县令及节镇幕僚。后唐末入金州(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孙铎幕下为从事。后晋初随孙铎至汝州(今属河南)孙铎死后改任下邑县(今夏邑)令后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等。后汉时任卢氏(今属河南)县令。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冬后周平秦、凤刘熙古出任秦州观察判官;显德六年七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刘熙古任节度判官。
刘熙古虽是投入赵匡胤霸府的主要幕僚但还来不及与赵匡胤建立密切的关系次年正月赵匡胤即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隆元年(96o)正月在宋太祖为其主要幕僚们加官进职时刘熙古虽名列第一所进官衔为左谏议大夫也略高于位列第二的赵普右谏议大夫这可能是因为刘熙古在霸府幕僚中资历最高。但刘熙古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长期出任州、府长官。自建隆元年以左谏议大夫知青州;同年十一月宋太祖亲征扬州李重进刘熙古被“追赴行在”从征1。建隆二年又以左谏议大夫制置晋州(今山西临汾)矾务当时矾实行禁榷制由国家专卖刘熙古“许商人输金银、布帛、丝绵、茶及缗钱官偿以矾凡岁增课八十万贯”2是宋太祖霸府主要幕僚中唯一从事基层财务的官员。
乾德元年(963)前后刘熙古升为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后改任权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项、吐蕃族居住区多边患刘熙古恩威并施又“取其酋豪子弟为质”3边境地区日渐平静。开宝元年(968)正月以端明殿学士职名权知成都府以接替回京复职的参知政事吕馀庆。
开宝五年二月刘熙古回京任参知政事在原霸府主要幕僚中是最晚一1《宋史》卷281《吕端传》。
1《宋史》卷263《刘熙古传》。
2《宋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