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洹J蘸笃渥灞恢铩1《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四月。

    2《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四月。

    3《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六月。

    1《旧五代史》卷9《梁末帝纪》中。

    2《新五代史》卷21《敬翔传》。

    3《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4《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第二节张全义恢复洛阳经济张全义(852—926)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唐亡后在后梁做官主动请求改名朱温赐名宗姡А:罅好鹜龊蠊榻岛筇莆趾眯鲁ズ罅核兔胱蓟指丛濉H绱饲鞲饺ㄊ贫锤锤拿凡欢嗉

    张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1。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他自己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南孟县)投降唐将诸葛爽屡立战功诸葛爽表请唐廷任他为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

    光启二年(886)十月诸葛爽病死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留后。刘经与诸葛爽另一大将李罕之争夺洛阳渑池(今属河南)一战刘经为李罕之所败退守河阳。诸葛仲方年幼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抵敌张全义竟与李罕之结为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他与李罕之退保怀州(今沁阳)并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军的联合进攻下刘经和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温。于是李罕之自领河阳节度使以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

    当时的洛阳经过多年战乱仅存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张全义初到时那里“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全义麾下才百余人相与保中州城。四野俱无耕者”。张全义从他的部下中选出18人为屯将每人给一面旗一张榜到周围18县的残存墟落树旗张榜招抚流散逃亡的民众劝耕农桑恢复生产。张全义为政宽简除杀人者要偿命处死以外其余都从轻处罚。“无严刑无租税民归之者如市又选壮者教以战阵以御寇盗。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诸县户口率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洛阳周围3o里内有蚕麦丰收的农家他一定亲自到访召来全家老幼赏给酒食衣料表示慰劳。“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独见良麦佳茧则笑耳”。对于有田荒芜的他就召集民众查问原因有因为缺牛耕地的便要求有牛的邻里负责助耕。“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1。

    李罕之是张全义的“刻臂为盟永同休戚”2的患难之交又是张的上级因军中乏食而经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缣帛次数多了张全义不满。文德元年(888)张全义于李罕之出兵攻打河东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新绛)二州时乘其后方无备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无奈投奔李克用讨得援兵3万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3向朱温求救朱温派兵救援才得解围。朱温安排大将丁会守河阳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张全义感谢这一次救命之恩从此听命于朱温。

    1《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1《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六月。

    2《旧五代史》卷15《李罕之传》。

    3《五代史阙文》引自《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注。

    后梁封魏王朱温挟唐昭宗东迁洛阳前令张全义修缮洛阳宫殿他十分卖力。朱温打算篡唐时他担心朱温对他不放心就主动避让权位。朱温就调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为东平王。昭宗被杀后又将他调回仍任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

    朱温建梁称帝后又令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进封魏王赐名宗姡胧侵煳乱缘蹦旮ㄥ鲋芴熳拥恼俟裱ξ罅盒Ю汀U湃逶蛞恢毙⌒慕魃鞑坏呔∪ψ龊弥煳碌暮笄诠┯Χ胰倘璧搅顺H四岩越邮艿某潭龋呵辏912)“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其子继祚愤耻不自胜欲剚刃太祖全义止之曰:‘吾为李罕之兵围河阳啖木屑以为食惟有一马欲杀以饷军死在朝夕而梁兵出之得至今日此恩不可忘也!继祚乃止。”1由此可见张全义在梁尽管位极人臣进爵封王可还是靠卑身曲事以求保全。

    后唐封齐王后梁末帝朱友贞时张全义未受信任曾经请求到河北指挥作战未被采纳。后唐李存勗攻占梁都开封他从洛阳赶去觐见“泥待罪”。由于在后梁时他常通过其弟张全武秘密与太原方面交往所以李存勗待他很客气“抚慰久之”1。张全义一方面表示自己“曾栖恶木曾饮盗泉实有瑕疵”2改去朱温所赐宗之名并请李存勗到洛阳行郊天之礼公开表示效忠新朝;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系“厚赂”李存勗的皇后刘氏竟至使刘皇后认他为义父真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因此张全义在后唐也受到尊崇先被封为魏王后改封为齐王任命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并兼领河阳。可是他处理政务很马虎“凡百姓词讼以先诉者为得理以是人多枉滥为时所非”。另外他与河南的一个县令罗贯有私愤便通过刘皇后在李存勗面前说罗贯的坏话结果罗贯被杀“冤枉之声闻之远近”3。

    后唐同光四年(926)二月赵在礼据魏州动兵变李存勗打算亲自征讨大臣们则主张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勗本不答应最后在张全义的力荐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后便与变兵合流。张全义闻变后忧惧不食而死终年75岁谥忠肃。

    第三节王彦章后梁勇将王彦章(863—923)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年轻时投在朱温部下转战各地以骁勇闻名。常持一铁枪冲锋陷阵1《新五代史》卷45《张全义传》。

    1《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2《齐王外传》引自《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注。

    3《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奋疾如飞军中号称王铁枪。后梁开平二年(9o8)十月自开封府押牙、左亲从指挥使授左龙骧军使。次年加授左监门卫上将军。乾化元年(911)改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又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朱友珪篡位时加检校司徒。朱友贞即帝位后他先任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刺史后调任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并进封为开国伯。

    乾化五年(915)三月朱友贞拟分魏(今河北大名东北)、博(今山东聊城东北)等6州为2镇担心魏军不从就派王彦章率5oo精骑屯驻邺城(即魏州)金波亭以防不测。魏军果然动兵变军校张彦等迫贺德伦投靠晋王李存勗。兵变时王彦章部遭到突袭被迫南撤其全家被掳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李存勗一方面厚待其家人另一方面派使者去招降。王彦章不为所动杀使者以绝其念几年后其家被害。

    贞明六年(92o)正月王彦章被正授为许州(今河南许昌)匡国军节度使进封开国侯。不久改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移镇滑州(今滑县东)调往河北的抗晋前线担当重任。

    龙德三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勗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改当年为同光元年派李嗣源率步骑5ooo偷袭并攻占郓州从东面威胁后梁后梁朝廷内外大恐。宰相敬翔以死力谏请用王彦章认为“事急矣非彦章不可”1。五月朱友贞任命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段凝为副。王彦章受命之日立即启程赶赴滑台(今滑县东)从杨村砦浮河东下水6俱进截断唐军在德胜(今濮阳)南北两城之间的浮桥一举攻占南城。李存勗得悉后说:“此人可畏当避其锋。”1唐军随即放弃北城集中兵力退保德胜以东数百里的博州黄河南岸的杨刘。王彦章率舟师而下一路上与唐军乘编栰的步军各沿黄河南北两岸东行每到转滩汇水之处两军就激烈交战流矢如雨。进至杨刘交战百余次。王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打得唐军心惊胆颤好多次险些被攻破幸得李存勗亲率援军到达才得勉强保住。两军在杨刘相持数月杨刘久攻不下。后梁朝中弄权的赵岩、张汉杰等因担心王彦章得胜后回朝对他们不利就联合早有异志的段凝在朱友贞面前中伤王彦章诬王“彦章使酒轻敌而至于败”。于是王彦章被罢职由段凝取代。王彦章赶回京师“以笏画地自陈胜败之迹”2。赵岩又指使爪牙劾他不恭被勒令离开。

    乱世死节段凝“智勇俱无”靠贿赂交结邀权接任后形势急转直下。后梁左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降唐向李存勗暴露了梁军内部虚实和战略意图建议抓住时机直捣防守空虚的汴梁。在此危急关头朱友贞令王彦章前往东路抵敌。这时后梁的精锐部队全在段凝的指挥下远在河北汴梁只有新募来的5oo名保驾的骑兵把这支不能打仗的队伍交给王彦章统领并由张汉杰为监军开赴前线。王彦章在递坊(今地不详当在山东境内)一战由于兵少战败退守中都县(今山东汶上)又遭失败就率他的1oo多名牙兵作殊死战结1《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1《旧五代史》卷21《王彦章传》。

    2《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果王彦章重伤后被俘。

    李存勗见到王彦章后以胜利者的姿态问他是否心服又问他向来善战为何不守兖州(今属山东)而守没有壁垒的中都意在诱使他投降。王彦章拒绝正面回答。李存勗爱他骁勇命人为他治伤希望他能降唐。王彦章说我与你“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李存勗又令李嗣源去劝降王彦章躺在病床上轻蔑地呼喊其小名说:“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1终于被杀。死年61岁。

    欧阳修感慨地说:“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2他在整个五代时期只筛选出三位“全节之士”在《新五代史》中特设《死节传》一卷而这三人中他以王彦章为主行文多有褒扬认为是乱世里难得的忠臣义士。

    1《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2《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第三章李克用后唐庄宗明宗第一节李克用李克用(856—9o8)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勗之父其祖先为西突厥别部因驻帐于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自号为沙陀部以朱邪为姓。祖父朱邪赤心随唐将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有功被任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并赐姓为李名国昌。李克用别号李Ф荒渴饔趾哦姥哿K畲鎰猿频劢ü於嘶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李国昌拒绝调任云州(今山西大同东北)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当时任云州守捉使的李克用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自称留后。唐廷派兵镇压结果反为所败。次年僖宗即位改用招抚政策任命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使。后来李国昌父子又与朝廷生摩擦几经胜败一度逃亡鞑靼。中和元年(881)黄巢攻占长安唐僖宗召李克用入援。次年李克用等击败尚让于良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被迫退出关中。李克用升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为使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