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范旭东拒绝。永利虽坚持了企业的独立性却深受官僚资本的重压由此战时范旭东的企业始终在不死不活的状态中惨淡经营。范旭东在抗战后期已开始认识到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无能他曾对永利公司的章执中说:“中国的未来要靠中国共产党才有希望。”1抗战胜利前夕范旭东结识了中共重庆地下组织负责人龚饮冰经周恩来批准1945年6月两人在重庆创办建业银行从此范旭东与中国共产党有了联系。

    1944年11月范旭东赴美出席在东美太平洋城举行的战后工商国际开会议对于战后事业的展范旭东早已拟定了《十厂计划》。1945年初范旭东与美国华盛顿进出口银行商约借款美方因钦佩范旭东与侯德榜的人2徐盈:《范旭东及“永久黄”工业团体展小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46页。3熊尚厚:《范旭东》《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5辑第62页。1郭炳瑜:《我在永利碱厂五十年的见闻回忆》《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9o页。2张能远:《范旭东和中国近代化学工业》《江苏近现代历史人物》第1集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第89页。

    3徐盈:《范旭东及“永久黄”工业团体展小史》《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42页。1熊尚厚:《范旭东》《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5辑第64页。格与事业的成就破例以优惠的条件借款16oo万美元只要中国政府担保即可履行放款手续。范旭东兴奋之余提笔写道:“真是千载良机值得重视。。。”2不料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和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互相推诿迟迟不给答复。同年范旭东以参政员的身份向政府建议设置经济参谋部制定战后建设计划纲领这封建议书反映了他严谨的经济思想和管理才能无奈国民党正忙于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借款一事最终以“未予批准”告吹。范旭东的一腔爱国热血付之东流。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桂园招待产业界人士高度赞扬了范旭东等人为化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并表示欢迎他到解放区开办工厂。1945年1o月1日范旭东突然病倒。1o月4日下午3时病逝于重庆沙坪坝南园寓所享年62岁。

    2胡迅雷:《中国工业巨子范旭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291页。第三十九章蔡元培蔡元培字鹤卿改字仲申;号鹤庼后改号孑民。曾用名有蔡振、周子余、锷青、会稽山人等。1868年(清同治七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父亲宝煜是当地一家钱庄的经理在蔡元培11岁时病逝。蔡元培6岁入家塾读《百家姓》、《千字文》和《神童诗》等书。1877年起因家境困难改到别处附读。13至16岁在叔父蔡铭恩和秀才王燓修指导下阅读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等书学作八股文。17岁考中秀才开始自由阅读有关考据和词章的书。18至19岁在家乡做私塾教师。2o至22岁为同乡举人、藏书家徐树兰校订图书得以博览群书学问有很大长进。23岁赴杭州参加乡试中举人。翌年去北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28岁授职翰林院编修。这时的蔡元培已是一个才华出众“声闻当代朝野争相结纳”1的士大夫了。

    正当蔡元培在科举的道路上一帆风顺的时候1894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清廷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蔡元培极为悲愤痛感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涉猎翻译西方书籍思想眼界渐开开始走出传统思想的牢宠感到遵循祖宗成法不能找到国家和个人的出路。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他认为“西政善者皆暗合中国古制”虽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但毕竟迈出了向西方探求真理的第一步。

    1898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指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仅靠下几道上谕来从事改革以图扭转腐败局面这是不可能的。他看透了清廷的昏暗腐朽“无可希望”于是在这年9月毅然弃官南下在家乡兴办教育。这是他委身教育服务于新式学校的起点。

    同年冬蔡元培就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校长)。这个学堂依学生程度分三斋大体上分别相当于后来的高小、初中、高中一年级的水平。教员中有新旧两派新派笃信进化论提倡民权女权思想对尊君、卑民、重男、轻女的旧观念经常予以批评。旧派对新派异常忌恨怂恿堂董妄加干预。蔡元培对此不能接受愤而辞职。

    19o1年夏蔡元培到上海就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他的教学很有特色规定学生自己读书。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每天写札记每月作文一次都由他亲自批改。他还鼓励学生练习演说以便用演说去唤醒民众。他注意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特班学生黄炎培后来在追思蔡元培的教诲时认为他“所诏示千言万法一归之爱国”1。

    19o2年4月蔡元培等在上海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被推举为会长。

    同年11月南洋公学因学校当局欲惩戒无辜学生引了退学风潮。蔡元培同情并支持学生亦辞职离去。经他提议由中国教育会资助百多名退学学生组成爱国学社公推蔡元培为总理。爱国学社以教育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和革命教育。蔡元培“公言革命无所忌”认为革命乃治病之良方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

    1罗家伦:《逝者如斯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8o页。1蔡建国:《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4页。

    19o3年4月抗俄拒法运动高涨蔡元培主张成立团体声援广西人民的拒法运动。并针对俄军在东北的侵略行径出版《俄事警闻》(后改称《警钟》)号召抗俄救国。19o4年2月蔡元培在该报表白话小说《新年梦》描写自称“中国一民”的人在梦游中的见闻表达了他想改变社会经济制度“造个新中国”的愿望。

    19o4年7月蔡元培接任爱国女校总理。当时他认为革命只有二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爱国学社注重军事训练播下了暴动的种子;在爱国女校则播下了暗杀的种子。同年冬光复会在上海成立他被选为会长。19o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经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接着孙中山指派他为上海分部负责人。他又展黄炎培等人入会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19o7年6月蔡元培赴德国留学。先在柏林学习德语兼作家庭中文教师翌年进莱比锡大学。留德四年半编写了《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翻译了《伦理学原理》等书。《伦理学原理》出版后被国内一些学校作为伦理学教科中的某些唯物主义观点对思想界产生过一定影响。毛泽东后来回忆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到这本书的情景时说:“我们当时学的尽是一派唯心论偶然看到像这本书上唯物论的说法虽然还不纯粹还是心物二元论的哲学已经感到很深的趣味得了很大的启示真使我心向往之了!”1。

    1911年12月蔡元培由德国回到上海。1912年1月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继续担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任职期间他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把清廷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加以修正删掉忠君、尊孔的内容改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他指出这五方面教育皆为当代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界所提倡之军国民主义及实利主义固为救时之必要而不可不以公民道德为中坚。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使有一种哲学上之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涵养此等观念不可不注重美育。”他对清廷旧学制进行了重要改革提出务必顺应时势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为此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各种教科书务合共和国国民宗旨清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初级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分科等。他还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部除设普通教育司和专门教育司外特设社会教育司借以把教育事业从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

    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时主张精兵简政节约经费。政府各部人员多者百余人但他主张:为事择人不必多设冗员因而教育部连缮写员在内也只有3o多人。蔡元培为人廉正生活俭朴平等待人极少衙门作风。同盟会员持孙中山介绍信来他不予安排;素不相识的青年王云五因对高等教育提了中肯的意见被破格录用。教育部上起总长下到部员不分等级月薪一律3o元全部开支每月不过千元。由于“诸事简陋惟务实际”勤杂人员用得很少以至堂堂教育总长亲到大总统府去领教育部的大印都是乘人力车往返的。这些带有公仆特色的作风成为中华民国开国史上的美1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41页。谈。

    1912年9月蔡元培携眷再度赴德国留学。翌年3月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6月蔡应孙中山之召回国。他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痛斥袁世凯是毁弃民元约法的罪魁是凭借武力的野心家主张用武力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

    讨袁军事行动失败后蔡元培于当年1o月到达法国从事学术研究。1916年3月蔡元培等与法国政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起组织华法教育会蔡任中方会长欧乐任法方会长。华法教育会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总部它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从国内招收大批华工并为他们开办华工学校;二是展留法勤工俭学会组织无力出国求学的青年以半工半读方式到法国留学。后这项工作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相当广泛的群众运动一时赴法勤工俭学者达千人。其中许多人在勤工俭学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和优秀干部。

    1917年1月在教育总长范源濂的敦请下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原来的北京大学是一座封建思想浓厚、官僚积习很深、校政腐败的学府许多学生把上大学作为升官财的阶梯对研究问题并无兴趣;教员中不少人不学无术吃饭混日子。因此学校被人称为“官僚养成所”。蔡元培上任后先对北京大学的校风进行整顿。他到校第一天校役们列队在门口恭候并向他行礼表示欢迎他立即脱下礼帽向校役们鞠躬还礼。历任北大校长都是由总统任命的特任官他们出入校门是从不理睬校役的。蔡元培的民主作风和平等待人精神在北大师生和校役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师生之间常有文字交往研讨学术因此深受青年学生的景仰。他注重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旧观念教育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财之阶梯”。他衡量教员和学生优劣的标准是学问的有无好坏不是地位的高低和家庭的贫富。

    蔡元培深知办好一所大学激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必须拥有一支积学而热心的教师队伍。为此他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杨昌济、马寅初、马叙伦等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这些具有革新思想的学者到校后成为蔡元培整顿和改革北京大学的重要力量。

    为了鼓励和提倡学术研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在蔡元培的组织和支持下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