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生钱庄受到牵连元气大伤不得不歇业关闭。
荣氏兄弟开钱庄的同时还经营收茧业务。他们利用钱庄汇兑的有利条件可以无息地使用顾主的汇款来大批收购蚕茧利用与无锡丝厂经理的私交使蚕茧销售畅通无阻因而收购蚕茧的业务年年盈利。收茧季节大量资金的调拨对广生钱庄的汇兑业务也有所促进。茧行的稳固收益是荣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来源。尽管后来他们的财富越滚越多但对茧行一业仍不愿放弃一直继续到抗日战争爆后才停业。
19oo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北方生粮荒江南的粮食大批北运尤其以上海、无锡等地的面粉为最多。因为面粉北运免税经营面粉业的实业家均获厚利。荣氏兄弟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创办面粉厂。19o2年他们与官僚朱仲甫各出一半股金合伙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荣德生经营工厂内部事务荣宗敬在上海主管广生钱庄并负责保兴的对外业务。
保兴面粉厂初建时规模不大只有3o余名工人法国造的石磨四套每昼夜出粉3oo包。开业之初一时难于打开市场销路不佳。朱仲甫见面粉厂获利不多便于第二年退出。为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另方面他聘请王尧臣、王禹卿推销产品。王氏兄弟对北方的客帮极为稔熟与营口、烟台、天津各帮坐庄也有交谊。经过王氏兄弟1参见桑逢康著《荣氏家族》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的努力保兴面粉在北方打开了销路。这时保兴厂更名为茂新厂。荣德生仍任经理荣宗敬任批经理。19o4年日俄战争爆。面粉在东北三省极为畅销面粉价格也随之上涨。为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荣氏兄弟向英国购买钢磨改进生产设备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能力。茂新厂的面粉产量增至每天8oo包。同时他们注意提高面粉质量不收潮麦、坏麦凡购进的小麦都要经过人工挑拣所有砂石杂物一概剔出。茂新厂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包装美观与当时其他名牌面粉并驾齐驱。1912年初面粉市场曾一度疲软但“兵船”面粉销路仍畅。
棉纺织业也是荣氏兄弟经营的重要事业。19o5年荣氏兄弟同荣瑞馨等合股集资27万元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起初纱厂因经营不善亏蚀甚巨。19o9年该厂人事改组由荣宗敬任董事长荣德生任经理经过一番整顿振新厂才度过难关。到1915年荣氏兄弟以股东之间矛盾为由退出了振新纱厂。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初所采取的奖励兴办实业等措施激起了一些商人和资本家进一步振兴实业的强烈要求和愿望。1912年9月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在北京召开。荣德生以无锡商会会员代表身份出席会议。会上荣德生主张扩充纺织业增设机器制造厂以轮船、火车、农、矿、军械制造等为主由国家起然后招商筹办并要求政府派学生出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1。与会的一些政界名人也表了鼓励办实业的演说荣德生很受感动。加上茂新面粉厂获利甚丰荣氏兄弟办实业的热情更加高涨。1912年他们与人合作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荣德生因在无锡经营茂新仅任公正董事。1913年冬和1914年夏他们在上海创办福新二厂和三厂。
1914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欧洲各交战国粮食生产锐减不但无力向外输出相反却要向国外采购。于是上海机制面粉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荣氏兄弟于1915年收买上海中兴面粉厂改为福新四厂。1917年又将在上海租办的华兴面粉厂改为福新六厂。这期间荣氏兄弟还向汉口展1918年在汉口兴建福新五厂。在福新厂扩充的同时无锡的茂新面粉厂也在扩充。1916年他们租办和收买了无锡惠元面粉厂改为茂新二厂。在1916年至1917年间无锡5家面粉厂中有4家归荣德生经办。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面粉厂设备和生产能力与“一战”前相比增长了近两倍。荣氏兄弟因此获得了“面粉大王”的称号。他们的经营之道主要有:一是充分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洋行订购机器以此来不断扩充生产设备。二是依靠信誉大量抛售远期栈单作为调度资金的手段。三是采取控制原料的办法抢先买下大量的新麦以维持长期不断的生产这样便使自己的企业在同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四是十分注意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如他们生产的“兵船”牌面粉之所以光滑洁白除选用优质麦为原料外还由于在生产中使用了漂白剂。此外为适应顾客的心理他们还采用上等白布制作比其他厂家更大的面粉袋并且适应一般人的侥幸心理在面粉袋里放铜元作为“彩头”以扩大销路。在面粉业展的过程中荣氏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的有利时机努力展纺织业。1916年在上海招股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确定资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页。本为3o万元分作3ooo股荣氏兄弟的出资占总资本的6o%荣宗敬任总经理。公司的经营大权、财务调度、各厂成品销售、原料和物料的采购以及人员的雇佣和调动等权力都由总经理掌握。申新纺织无限公司成立后展很快。到1918年其盈利额达到22万多元为1916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1917年荣宗敬又买下了上海恒昌源纱厂1919年3月改称申新二厂。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中国爆了五四爱国运动。上海棉纺织业积极响应举行罢市抗议北洋政府镇压反帝爱国运动。在全市罢业期间荣宗敬曾表讲话认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些“不良分子不顾民心”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致学界罢课商业罢市农工辍工风潮飘荡全国风靡人心一致众志成城实敝国数千年来第一之奇特。。。虽然此会之事由敝国不良分子措置不良而实果乃由日本国人违反世界公理有以造成之也。”1荣氏兄弟积极参加了全国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同时准备趁此机会继续扩大自己的企业。他们派熟悉国外情况的人至欧美考察购买新式机器及时更换旧的生产设备。同时他们联合同业组织了面粉和纱布交易所。在交易所中荣氏兄弟经营的申新厂不仅做多头大量购进棉纱来哄抬市价而且还大量抛出棉花来压低花价谋取更大的利润。
为了改良麦、棉品种荣氏兄弟在二十年代初设立了农事试验场进行实验工作。荣氏兄弟接受爱国实业家张謇“用教育来创进实业”的主张积极兴办教育事业。从19o6年起先后在无锡创办了公益第一、二、三、四小学竞化第一、二、三、四女子小学在上海申新一厂办子弟学校鼓励工人子弟就学。1919年为了培养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创办了公益工商中学开设工商两班并设有商店、银行和工场供学生实习用。学生除学习一般中学的共同课程外还注重工商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该校的毕业生在以后荣家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面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荣家企业在抵制外货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到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经达到12个其中茂新有4个厂福新有8个厂。其生产能力已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生产量的1/3左右。申新纺织厂在这期间也展至4个厂拥有纱锭13万余枚比创办时期增长了9。4倍其展度大大地过了同期全国纱厂及民族资本纱厂的度。1921年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在上海成立荣宗敬任总经理。这标志荣氏企业系统基本形成。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荣氏企业也和全国所有民族企业一样在内外压迫下蒙受了不少损失。申新各厂自1923至1924年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的产销也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为了加强竞争荣德生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整顿和改革。1924年在申新三厂实行管理改革聘用专家和技术人员替代工头管理生产并制订出一整套厂规条例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爆全国再次掀起反帝斗争的高氵朝。荣宗敬立即表宣言说:“自五月卅日南京路生惨剧以后凡我同胞莫不切齿痛恨致酿成罢课、罢市、罢工之举行。。。现在家常日用与夫个人生活所必1《荣家企业史料》上册第64页。
需实以舶来品占居多数每年流出之金钱何以胜计漏卮不塞困穷立待。兹由鄙人起自6月1日起凡在本公司范围以内之同仁一律不购买舶来品。”1荣德生也表示了对罢工工人的支持。《锡报》1925年6月26日报道说“自沪案(五卅惨案)生后本邑各界捐款助沪工者颇为踊跃昨本市西门外申新第三纺织厂主人荣德生君因鉴于沪上罢工工人失业日久亟应量力救济愿将厂中端节筵资一百万如数捐助。”荣家企业在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高氵朝中开始转亏为盈。于是荣氏兄弟趁机再次扩大实业。1925年先后收买上海德大纱厂建立申新五厂租办常州纱厂成立申新六厂。北伐高氵朝期间荣氏兄弟对汹涌澎湃的工人运动感到恐惧。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荣宗敬要求白崇禧解除工人武装“以维治安”2。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企图通过对民族工商业的搜括来维护自己的政权。荣宗敬因抵制蒋介石政府强令摊派购买的“二五库券”而遭到通缉。在国民党的压力下荣宗敬被迫屈服购下了摊派的“库券”。为了拉拢荣宗敬国民政府让他担任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荣宗敬逐渐向国民政府靠拢与官僚资本加强了联系他以做押款的方式取得银行的支持举债将申新厂又增添了3个。这样到1931年底荣氏兄弟的申新纺织系统已展到9个规模较大的纺织厂拥有纱锭46万枚。至此申新纺织系统已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业资本集团。荣家兄弟继获“面粉大王”称号之后又获得“棉纱大王”的称号。
但是这时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由于国内捐税的繁重以及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负债累累。到1934年总公司资产总额为68oo万元负债却过63oo万元致使大部分厂子被抵押了出去。荣宗敬被迫向国民政府实业部请求救济。然而国民政府实业部却趁人之危企图用3oo万元的低廉价格将荣氏企业据为己有。荣宗敬为此致函蒋介石指责实业部不仁不义1。在无锡的荣德生联合申新三厂的股东和同业声援荣宗敬。慑于社会舆论实业部不得不放弃吞噬申新的企图。1936年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也企图利用债权吞食申新企业。荣氏兄弟再次借助实业界同仁以及社会舆论的帮助挣脱了宋子文设下的圈套。荣氏企业虽然保存了下来但债台高筑的局面却没能改变。在抗战爆前荣氏各厂仅勉强维持生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荣氏兄弟经营的大部分企业未采取措施向内地迁移致使在战火中损失惨重。纺织厂方面在上海的除申新二、九两厂因开设于租界之内在白天能勉强开工外其余各厂均遭破坏。面粉厂方面上海福新各厂均损失严重。无锡茂新一厂、济南茂新四厂也未能幸免。当时荣宗敬因企业损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