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改为实业司李四光仍任司长为调整恢复工商业支援革命战争做了大量工作。次年3月袁世凯任大总统倒行逆施。鄂军都督黎元洪归附袁世凯。李四光愤于辛亥革命失败辞去了一切职务。按临时政府稽勋局规定李四光被列为对革命有功人员再度公费保送出国留学。1913年7月李四光远涉重洋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了两年采冶再转入地质系专攻地质学。入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物价上涨生活艰苦李四光曾多次利用假期到矿山工作赚点钱以弥补其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之不足;并对英国矿业情况有所了解。经过五年的学习1918年5月李四光提交了题为“中国之地质”的论文。6月经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告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李四光决定去欧洲大6作一次地质旅行并对战后各国情况作些了解。
192o年2月李四光应友人的邀请到巴黎留法勤工俭学会作了一次学术讲演题目是《现代繁华与炭》。讲演时他提出:“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搞科学研究的“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掌握逻辑思维天经地义的学说也不能吓倒我们要知真正讲学的精神就是为真理而奋斗。”1这些语言表达了他在学术上要求独立思考走独立自主道路的意志。他这篇以煤炭为主并涉及到各种新能源的讲演也勾画出他后来为中国现代化解决能源长期思索和实践的精神。
离开巴黎后他到了瑞士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考察了琳琅瑰丽的现代冰川及地貌形态;深入莱茵谷地考察了有关矿山和构造;并到德国柏林等处察看战后景况然后由柏林到莫斯科坐火车穿过辽阔的西伯利亚回到了北京。应蔡元培的聘约1921年1月到北京大学地质系正式开课开始他的教授生活。
1下张家湾村现为回龙一库水库库区村已不存。
1李四光:《现代繁华与炭》原载《太平洋》第2卷第七号192o年。现载《李四光全集》第8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中国近代科学在二十世纪初还处于草创的初始阶段。辛亥革命后经章鸿钊的倡议丁文江的经营奔走1913年培训了一批地质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1916年创办了地质调查所开始了中国有组织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李四光原准备回国后主要从事实地的调查工作。由于丁文江感到中国地质工作后继需人极力主张他到学校任教李四光经过考虑认为培训自己的地质学家是当时一项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于是决定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李四光在系里开讲岩石学、高等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课程每年还多次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他在教学的同时就开始了他创造性的地质科学研究工作。
李四光在北京大学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校务活动。他担任过北大第二院庶务主任北大的预科、仪器、聘任、财务以及图书等委员会的委员、主任等职务1922年11月和1924年1o月曾两度当选为校评议会评议员参与了北京大学有关治校的一些决策性的讨论。
李四光开课期间结合带学生到野外实习的机会做了许多重要的地质考察工作表了不少独具创见的科学论文可以说他一生在地质学上的主要成就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1。例如1921年现太行山东麓及大同盆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从此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展开了新的篇章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揭开了序幕也为国内外地学界带来了长期讨论的重要课题;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他创立了鉴定■科化石的新方法提出■科分类的十项标准并于1927年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专著《中国北方之■科》并获伯明翰大学授予科学博士的荣誉;在构造地质学方面1926年表的《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1是他以后创立地质力学这门学科的萌芽。此外在岩石学研究方法上也有创新的贡献。
1922年1月在丁文江主持下李四光参加了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的筹备工作在成立会上他被选为第一届副会长。以后他经常在地质学会年会上和会志上表自己重要的学术论文。1925年8、9月间李四光代表北京大学到苏联出席苏联科学院成立2oo周年纪念大会在会上他会见了苏联许多著名的地质学家如卡尔宾斯基、巴甫诺夫、费尔斯曼等人广泛地交换了学术上的意见并代表中方邀请了苏联科学院永久书记欧登堡第二年到中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1927年7月李四光应蔡元培邀请到上海参加了筹备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从1928年1月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一直担任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职务。虽然他主要精力放在展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上但从1931年秋开始他又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和研究教授的职务直到1936年暑假还领着北大地质系四年级毕业生上庐山实习。在1926—1929年期间李四光还在湖北家乡筹建了一座现代化高等学府武汉大学1。他是这所大学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的委员长。
三十年代初李四光开始了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调查研究。从1许杰:《回忆我的老师李四光同志和他的科学活动》;杨钟健:《李四光老师回忆录》等文章载《李四光纪念文集》地质出版社1981年版。
1李四光:《地质力学方法》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28页。
1李进才等:《李四光与武汉大学》载《李四光学术研究文集》地质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125页。
1931年开始他几上庐山、黄山、九华山和天目山最后决定对庐山进行系统而详细的研究。1937年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2。尽管多年来持不同意见的学者仍有人在。《冰期之庐山》1947年正式出版后许多从事第四纪冰川地质工作者都认为它是一部第四纪冰川学的经典性著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奠定了基础。
1934—1936年李四光应邀赴英讲学在伦敦、剑桥和伯明翰等地的八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这份讲稿整理成《中国地质学》一书公开出版后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学术界给予很高的评价。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说:“最卓越的地质学家之一李四光为我们提供了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地学著作。”3在该书英文版222页分析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育的特点时李四光明确提出在华北平原下部有可能找到石油储藏。反映了他从研究构造的角度寻找隐伏资源的独到见解。书中还用了一章专门介绍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实际材料反映了李四光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这次讲学结束后他横渡大西洋到了美国在美国从东到西作了一次地质考察。
1937年抗日战争爆李四光率领地质研究所人员内迁广西桂林。
在抗战八年的艰难岁月里李四光在桂林度过了将近7个春秋。到桂林不久李四光就被广西当局聘请为广西建设委员会的研究员曾为广西建设表过一些重要意见。
李四光在桂林还会见了早年同盟会的老朋友、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为实现两人以前的共同心愿李四光在桂林附近的良丰创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为广西科学文化事业的展办了一件实事。李四光和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道开展了广西的地质调查填绘了广西地质图。四十年代初他还长途跋涉两度调查南岭地质考察过鄂西、川东、湘西、桂北、闽西、赣南等地的地质构造情况和冰川遗迹表了不少学术论著如《广西台地构造之轮廓》、《南岭何在》、《南岭东段地质力学之研究》以及《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1等。
1944年日寇内侵直逼桂林地质研究所经贵阳迁往重庆。由于长途奔波环境困扰李四光的健康转坏曾一度病倒在沙坪坝。1945年4、5月间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地质系联合邀请李四光到重庆大学连续作了题为《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的专题学术讲演这是李四光二十多年研究地质力学的一次总结也是地质力学这门学科的第一部专著后经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是蒋介石又挑起内战烽火李四光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担忧不已。1946年夏他从四川回到了上海并转杭州养病数月。1947年7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推选他为中国出席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代表。1948年2月李四光偕夫人许淑彬一同由杭赴沪转港乘船赴英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2陈群、张祥光、周国钧、段万倜、黄孝葵:《李四光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原文见李四光:《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第2o页。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总论第1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32页。1景才瑞等编:《李四光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9—499页。会会上他宣读了《新华夏海之起源》一文。会后他和夫人商定到英国海边博恩默斯居住一段时间。在这里李四光非常关心祖国的解放战争每天阅读英国出版的《工人日报》。还买了英文版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书籍认真阅读。他深信必胜。他深情地期待着祖国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o月1日主席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李四光从报纸上见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恨不得立即起程归国。正在这时得一位友人通知说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馆奉命要阻拦他回国。李四光当即和夫人商定星夜只身离英摆脱监视;夫人随后赶到巴塞尔与他会合然后赴意大利并从热那亚港登轮启程回国。195o年4月初李四光夫妇经香港抵广州回到了祖国大6。5月来到了北京。
李四光被安排在北京饭店临时住下后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到住处来看望他两人谈了将近3个小时。周恩来提出希望李四光能帮助党和政府团结全国广大的科学家为繁荣祖国的科学事业出力;并协助郭沫若院长做好自然科学方面科学家的工作。还有一项急待着手进行的重要工作期待他去做那就是把旧中国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为急待开展的工矿资源勘察服务。李四光深知完成这三项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他承担了下来。
关于团结科学家的工作李四光一直是很热心的。早在抗日战争后期一部分科学技术工作者不满于当时政府对科学界的迫害在当时驻重庆办事处和周恩来的关怀下在重庆成立了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科协)推举竺可桢为理事长李四光为监事长凃长望为总干事。科协的展很快在国内大城市和中国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先后成立了分会并于1946年7月与法、英、美、捷等国的一些科学团体共同起成立了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世界科协)。北京解放后1949年5月在统战部的推动下中国科协与中国科学社(1915年成立)、中国自然科学社(1927年成立)、东北科学研究会(1948年东北解放后成立)共同起建议召开一次全国科学会议。经过酝酿由吴玉章主持举行了筹委会会议决定召开中华全国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讨论推选出科学界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17人李四光是其中之一。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闭幕后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