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6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20年3月,梁启超欧游回国,与张东荪等组织共学社,成立讲学社。
9月,《解放与改造》改名为《改造》,并在《发刊词》中申明要将基尔特社会主义精神向“实际的方面”贯彻。同时,梁启超、张东荪以讲学社名义邀请英国哲学家、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罗素来华讲学。张东荪陪同他到湖南等省演讲。920年2月日,张东荪从湖南回到上海后,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的时评。陈望道、李达、邵力子、陈独秀等对此文进行批驳,展开了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主义论战”。张东荪连续发表《大家须记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答高践四书》、《长期的忍耐》、《再答颂华兄》等文章,进行反驳。920年2月25日,他发表了《现在与将来》的长文,全面阐述了他以基尔特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改良思想。92年月9日,梁启超写了《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赞同并张东荪的观点,并对《现在与将来》作了某些“发明补正”。2月5日,张东荪又作了《一个申说》,对自己的观点作了“比较正式说明”,系统阐述了所谓“资本主义必倒而社会主义必兴”,为了兴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说”。92年9月日,他又创办了《时事新报》副刊《社会主义研究》,在《宣言》中,公开宣言“我们怀抱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竖起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旗帜宣言我们是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全面提出了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信仰、研究方向及宣传目的;认定“我们信仰基尔特社会主义系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信仰基尔特社会主义确是民主主义思想的究极,而且是社会改造原理最彻底的一个。”在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力批评后,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市场越来越小。922年月和9月,《社会主义研究》和《改造》杂志相继停刊。
920年,张东荪等人开始在上海筹办中国公学。他自任大学部主任,聘请国内名师做教授,后因经费困难而辞职。对于他在中国公学的情况,他的好友俞颂华回忆说“他也办过中国公学,他办学的时候,据我所知道,有两个特色一是积极充实图书设备,提倡研究的学风。这话在那时中公毕业及读过书的校友都能负责证明的。所可惜的,那时经费有限,而且他主持校政的时间亦不够长。”在五四时期新旧思潮大论战中,张东荪发表了《突变与潜变》、《答章行严君》、《答潘力山君与程耿君》、《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文章,反对章士钊的调和论,批评梁漱溟的文化观,主张“彻底输入西方文化”。他认为“要起中国的沉疴非彻底输入西方文化不可,所谓输入西方文化自然是指科学而言,然而输入科学却非先改变做人的态度不为功。所以输入科学而求其彻底,则非把科学的祖宗充分输入不可。科学的祖宗非他,西洋哲学便是我们介绍科学不求彻底则已,如要彻底则非充分介绍哲学不俞颂华《论张东荪》,上海《人物杂志》第2卷期,947年月20日以,张东荪输入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西方哲学。92年2月在《民铎》上发表《柏格森哲学与罗素的批评》,922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新实在论的论理主义》,923年发表《这是甲》、《批导的实在论》、《相对论的哲学与新伦理主义》、《唯用论在现代哲学上的真正地位》、《伯洛德的感相论》,924年发表《出世思想与西洋哲学》,925年译介英国哲学家卡阿著《科学与哲学》,928年发表《新创化论》等。对西方现代哲学各种流派都作了介绍。而尤其注重于柏格森的创化论、罗素的新实在论、穆耿的新创化论、相对论哲学及康德的知识论。
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演讲《人生观》,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人生观之解决惟赖玄学。4月2日,丁文江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反驳张君劢的观点,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论战(也称“科学与玄学论战”)。张东荪月9日发表《劳而无功》一文,站在玄学派一边,反对科学的人生观。此后他又写了《科学与哲学》一书,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余于书中所斤斤言之者即在科学之性质一点,其次则为哲学之性质,以为今之扬科学之大旗往来于闹市者,实未尝真知科学之为何物。”认为“科学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即拿科学本身来批评,即从科学所由成的知识而逆探宇宙的根本。”2924年春,张东荪辞去《时事新报》主编,专任中国公学教授,后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930年北上就任北平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934年暑假曾一度到广州任过学海书院院长)。929年他将自己十余年来在哲学研究中所著的论文编成《新哲学论丛》,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初步构建了一套自己的“新哲学”体系“泛架构主义”和“层创进化”的宇宙观、“主智的创造的”人生观和“交互作用”的认识论。
927年后,他有见于“报纸完全变为他人的喉舌不能说自己的话了”,乃彻底脱离报界而转入哲学领域3。927年8月,他与瞿世英(菊农)创办中国第一个哲学研究专刊《哲学评论》,为中国学者进行哲学研究提供研究和争鸣园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开展。从928年起,他先后为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b丛书”写了《人生观b》(929年月初版)、《哲学b》(929年初出版)、《精神分析b》(929年5月出版)和《西洋哲学b》。93年2月,他在《哲学评论》上发表《条理范畴与设准》,开始提出新的认识论观点。932年在《大陆杂志》第卷第3、4、5期上发表《认识论的多元论》,提出了新的认识论体系——“认识的多元主义”。934年9月,他出版《认识论》一书,进一步发挥前二文中的观点,正式形成了“多元认识论”体系。“我承认外界有其条理,内界(即心)亦有其立法;内界的立法又分为两种,一为直观上的先验方式,一为思维上的先验方式(这一点与康德相似);至于感觉则不是真正的‘存在者’,所以我此说有几个方面,因名之曰多元论。”93年0月,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多元认识论重述》,开始修改和充实“多元认识论”,不久,他对该文加张东荪《初学哲学之一参考》,《东方杂志》第23卷号,92年月0日。张东荪《科学与哲学》,《东方杂志》第22卷2号,925年月2东荪《科学与哲学——一名从我的观点批评科玄论战》,商务印书馆924年版,第72页。3《思想与社会》序论,商务印书馆94年版,第3页。
张东荪《认识论》,上海世界书局934年版,第4页。
以进一步修改后,于937年月收入《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中。通过研读西方现代哲学,张东荪了解到“现代哲学研究的趋向大体是集中于价值论的研究,尤其是以价值论来吸收伦理学。”2所以他从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将介绍西方哲学的重心集中于西方道德学和价值论上。他“根据原著提取需要”,“藉问题之迭变以明思想之进化”,“根据阅读数十种西洋伦理学名著的结果”,撰成《道德哲学》一书,930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该著出版后,在当时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曾多次出版。在三十年代,张东荪主编了世界书局出版的《哲学丛书》,丛书分上、下两卷共种。他撰著的《认识论》、《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等列入其中。935年0月,他与瞿菊农又创办了《文哲月刊》。他撰写了《发刊词》,并发表了《彭基相译笛卡儿方法论序》、《关于宋明理学之性质》、《思想自由问题》等文。三十年代,张东荪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被公认为“中国新唯心论领袖”。有人说“中国新唯心论的领袖,无异议的常推张东荪先生”。同时,他也被公认为五四以来第一个尝试创建中国现代哲学体系者。“中国研究西洋哲学的人,不可谓不多,说到能由西洋哲学中引申出来新的意见,建设新的哲学,恐怕只有张东荪先生一人。”2这一点连他的论敌也是承认的。叶青曾说“中国在五四时代才开始其古代哲学底否定,现在固没有坚强的近代体系,然而已在建设之中了。作这种企图的,首先要算张东荪。所读欧洲过去和现在的哲学著作很多,不像五四胡适那样只读一点美国书,失之浅薄。如果我们说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运动者,那末张东荪就是中国近代哲学底系统建立人。”3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93年9月8日,张东荪在《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潮》上发表《我亦谈谈辩证法的唯物论》,对“物质”及“物质之变化”两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进行非难,挑起了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论战(又称“哲学论战”)。932年他又发表了《辩证法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动了论战的进程。933年月又写了《动的逻辑是可能的么?》,从逻辑学角度非难辩证法。934年月又在《新中华》上发表《思想的论坛上几个时髦问题》,反对哲学具有党派性的观点。934年月25日,他又写了长达三万多字的文章《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对唯物辩证法进行全面批驳。同年0月,他将各种反对和非难辩证法的文章汇编成书,以《唯物辩证法论战》为书名,由北平民友书局出版。在“弁言”中,他宣称“本书专对唯物辩证法作反对的批评,乃只限于所谓赤色哲学,而绝非对于全体而言。”此书的出版,把唯物辩证法论战推向,张东荪也因此成为唯物辩证法论战的主将。935年,叶青仿此体例,将反驳张东荪的文章收集编成《哲学论战》一书,形成对垒的两军,使论战白热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艾思奇、邓云特(邓拓)、李达等也参加了论战,对张东荪和叶青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对于中国政局,张东荪时时留意。他对政治的态度是“我之对于政治完全是一种打抱不平的态度。虽时时发表政论然从来不计及本身我之2张东荪《价值哲学》序,上海世界书局934年版。
孙道升《现代中国哲学界之解剖》,《国闻周报》第2卷第45期,935年月。2孙道升《现代中国哲学界之解剖》,《国闻周报》第2卷第45期,935年月。3叶青《张东荪哲学批判》序。上海辛垦书店93年版。
好为政论不外乎想抵抗那个要毁灭文化的内外潮流。”为对抗国民党一党专政,932年,他与张君劢组织了国家社会党(简称“国社党”),创办机关刊物《再生》周刊。对于创立国社党的原因,他后来解释说“至于到九一八事变以后,忽然和张君劢先生组织国家社会党乃纯是为了国民党的‘党外无党’一句话而激成。我即相信民主主义,当然是反对一党专政。国民党不许另外有党存在,我们民主主义者便不能不另立一个党,以表明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目的不过如此。”2张东荪起草了国社党的政治宣言《我们所要说的话》,明确提出了所谓“修正的民主政治”(又称“科学的民主政治”)“我们对于政治是把根据效率的科学与个性差别的科学以与站在平等原理上的民治主义调和为一;于经济是把易于造产的集产主义与宜于分配的普产主义以及侧重自治的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