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6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捕头欺压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举行罢市到处围打巡捕有人还放火烧了巡捕房。租界当局出动武装警车四处兜捕打巡捕的市民。出事第二天上海工商界召开大会认为“中国对付之策仍须和平”决定用和平办法进行抵制。在这场斗争中虞洽卿上至各业领袖下至行帮会门积极奔走造舆论张声势与租界当局交涉迫使英方释放黎黄氏规定“今后一律由中方巡捕到会审公堂维持秩序”2。这次“大闹公堂案”与“四明公所事件”使虞洽卿成了一个知名人物。
19o5年虞洽卿等人起组织“万国商团”中华队。“万国商团”是外国驻沪领事为“保护侨民利益”而组成的武装团体行动听命于租界工部局董事会。“万国商团”起初没有“中华队”。为了维护中国商人利益虞洽卿等人领导上海总商会积极筹办“中华队”。19o6年“中华队”正式成立并加入“万国商团”。每当政局动荡不安“中华队”与“万国商团”一样出防维持秩序。
19o3年虞洽卿离开鲁麟洋行改任华俄道胜银行买办。次年改任荷兰银1参见汪北平、郑大慈编:《虞洽卿先生》上海宁波文物社1946年版。2《大闹公堂案》载《上海通志馆期刊》第1卷。
行上海分行买办。19o6年他赴日本考察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展印象深刻。19o7年虞洽卿担任了上海总商会会长。19o8年虞洽卿等旅沪宁波人起开办“上海四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兼办储蓄、行钞票。先后在宁波、温州、汉口、南京、苏州、杭州、绍兴及上海、香港等处设分支行或办事处。股本总额由15o万两到1921年增为“国币”225万元后增为“国币”4oo万元。行的钞票据1924年统计是1831万元。虞洽卿为四明银行的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o9年虞洽卿上书清政府要求筹办“南洋劝业会”以使“我国新兴工商业有所观摩而图改进且借此聚全国工商业先进于一堂互相联络”。上书获清廷准奏。度支部拨银7o万两以作经费不足之数36万两由虞洽卿垫付。会长为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端方虞洽卿任会办会址定在南京鼓楼。191o年1月25日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全国性博览会分设教官馆、工艺馆、农业馆、美术馆及卫生、武备、机械、通运、水族等馆。各省区分别建馆的还有北京、直隶、山东、河南、安徽、暨南(包括南洋华侨)等十六个馆另外还有江南制造局出品陈列馆广东教育出品陈列馆和两个陈列外国产品、供人观摩的参考馆。这些馆除陈列各地特产外也展出一些名胜古迹的模型、文物以及从海外引进的新奇产品。整个展览会上的展品共达1oo多万件。另外劝业会还附设马戏场、动物园、植物园、娱乐商场等。南洋劝业会历时半年观摩交流者达2o多万人。在当时的中国能举办这次盛会确非易事。
虞洽卿一生不愿做官用他的话说“做官如做戏我做生意还来不及还做啥戏!”然而他十分懂得政治与商业的关系。辛亥革命期间虞洽卿开始与同盟会接触。他组织了一个革命军饷征募队积极资助革命党人陈其美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11月上海继武昌起义后动起义虞洽卿被陈其美派去苏州游说江苏巡抚程德全易帜成功。在革命军攻打南京的战斗中虞洽卿代江浙联军向外国人购买枪械还亲自押运子弹到南京天堡城下支援浙军。
1918年虞洽卿与闻兰亭、李云书等在上海起组织我国第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经过长期的准备克服了许多困难交易所于192o年开张虞洽卿为理事长。虞在大其财的同时暗中通好孙中山在交易所内他收纳、结交了一大批国民党以后的军政要员如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蒋介石等人。192o年4月虞洽卿当选为全国工商协会会长确定了敦促和协助政府实施改良税则、保护专利、奖励明、改善交通和金融等措施为该会的活动方针他还亲自到北京、南京为修改税则而奔走。11924年8月虞洽卿当选为上海总商会第五届会长。同年底北京段祺瑞政府电聘虞洽卿为善后会议专门委员到北京参加善后会议。1925年2月段祺瑞政府任命虞洽卿为淞沪商埠会办。4月27日虞当选为全国商会联合会候补副会长5月2o日升为副会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
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上海工人、学生和各阶层人民义愤填膺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举行罢工、罢课、罢市。上海总商会迫于形势宣布罢市。身为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于6月1o日召开总商会大会1《时报》192o年3月29日、4月2日。
成立上海总商会五卅惨案委员会。为了与英国殖民当局交涉工商学联合会提出条件17条。虞洽卿主持的总商会五卅惨案委员会提出删去17条中有关撤退海军6战队解除商团及巡捕武装永远撤退英、日驻军取消领事裁判权高级巡捕中华人应占半数及工人罢工集会自由等4条改为13条以总商会五卅惨案委员会名义提出遭到工商学联合会登报反对。6月26日上海总商会宣布罢市结束。
在五卅运动中虞任会长的上海总商会积极进行募捐援助上海罢工工人。从1925年6月到次年6月底经收的募捐款总计洋236万元银43。3万两。这笔巨款是罢工工人生活费的基本来源。向罢工工人放救济款的工作是由总商会成员起组织并担任主要领导的济安会负责的。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李立三曾说在五卅运动中“虞洽卿的捐款我们随时要他随时拿”1。这是虞洽卿和上海总商会对五卅运动的巨大支援。
虞洽卿在五卅运动中起初不赞成罢市还亲自跑到几家商店劝说复业激起了店员和群众的愤慨。后来他虽不反对罢市但与英国殖民当局交涉时删去条件中的4条斗争态度不坚决。但又不敢与兴起的群众反帝运动潮流相背。这表明以虞洽卿为代表的上层资产阶级既不愿完全倒向帝国主义一边也不愿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企图站在所谓“中间”的调停地位。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胜利进军和上海工人运动的展虞洽卿逐渐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靠拢。1927年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召开上海市民代表会议。虞洽卿以商界代表出席被选为临时市政府委员。3月26日蒋介石来到上海。虞洽卿连夜到龙华见蒋商量组织替蒋介石筹措军饷的江苏省兼上海市财政委员会的问题。第二天虞召开上海商业联合会会议表示商界全力支持蒋介石。3月31日“江苏省兼上海市财政委员会”成立虞洽卿是该委员会头三名委员之一。这个委员会给了蒋介石大量的财政援助。虞洽卿还将自己的1o万元作为“慰劳费”送给蒋介石。蒋介石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16日虞洽卿以上海商业联合会名义致电蒋介石表示:“敝会愿与三民主义相终始对于当局清党主张一致表决愿为后盾。”1虞洽卿帮助蒋介石“有功”于11月1日和另外11名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就任上海特别市参事会参事2。一年后他又被委派为中央银行监事。
虞洽卿与蒋介石搭上关系后上海租界当局对他也益加看重关系也更加密切。1926年4月西人纳税会年会通过了工部局所提添设华董3人的议案。12月虞洽卿被选为第一届上海纳税华人代表大会执行委员并任执委会主席。1928年4月16日纳税华人会宴请工部局中外董事及委员虞洽卿以纳税华人会主席身份在宴会上致词说:“获聚此中外社会代表于一堂杯酒联欢吾人似见中外合作之花有欣欣向荣之意而大上海展进步乃无穷尽前此双方虽以误会略有芥蒂顷已渐归消灭拨云翳而见青天而目前中外人士合组之工部局实负此切实合作之使命。”11928年2月1转引自何毅亭:《五卅运动中的上海总商会》《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1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联合会档案》卷六。
2《新闻报》1928年11月1日。
1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o年版第571页。上海荷兰银行举行庆祝虞洽卿任“华经理”二十五周年典礼和宴会称颂他“任职多年甚著贤劳”特别送以荷兰国王宫自鸣钟等礼品荷兰政府赠他勋章一枚。1936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决定将西藏路自苏州路至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一段命名为虞洽卿路。1o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虞洽卿路”命名典礼。这一段时间虞洽卿在政治上春风得意。
航运业是虞洽卿经营的重要部分。19o9年他起成立“宁绍轮船公司”任总经理。因宁绍公司是股份公司他的股本不多总经理上有董事会很难让他独揽大权和施展抱负。1913年他独资创办“三北轮船公司”在家乡浙江龙山修筑海堤建造码头购置三艘百吨小轮取名“慈北”、“姚北”、“镇北”行驶于宁波、余姚、镇海、舟山等地。到1916年三北公司买进了“宁兴轮”参加沪甬航线。公司的资金从2o万增到1oo万。以后又盘进英商鸿安轮船公司开辟了南北洋航线。到1919年三北公司资本增到2oo万后来又增到25o万。以后盘进肇成机器厂改名三北轮埠公司机器厂专门修理三北、鸿安、宁兴公司的船只也能制造一些小型船只和拖轮铁驳及长江各埠的浮码头趸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商轮船回国一时船少货多三北公司获利很大。虞再为三北公司添资百万购置江轮五六艘展沿海及长江中下游航线。欧战结束后外商轮船纷纷重来三北公司没有能力与之竞争亏损很大虞洽卿只好靠借债度日。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不久上海、南京先后沦陷。三北公司在战争中受到了巨大损失。有3万吨船被政府征用炸沉用来封锁江阴要塞。另有2万吨行驶长江的船因吃水较深不能进入川江想回上海因江阴堵塞不能通行。留在上海的4万吨船一时也无法活动。不久经意大利驻沪领事的同意三北公司留在上海的4万吨船队挂上意大利国旗航行。虞洽卿借自己是上海难民救济会理事长之便借战时上海租界粮食紧张之机募集大笔款项用三北公司轮船到西贡、仰光运大米到上海获利颇丰。同时他向香港汇丰银行借款在香港向挪威华伦洋行购进3艘远洋轮船以“华伦银行”代理的名义让这3艘远洋轮船挂上挪威和巴拿马国旗搞运输。这样虞洽卿经营的三北公司船队重又活跃起来。
1937年底上海沦陷后上海的租界成了“孤岛”。一些头面人物迁往内地有人劝虞洽卿也离开上海但因虞的根基在上海所经营的航运业红火因而仍留在上海。日军占领上海后于1937年12月成立了“大道市政府”。1939年4月南京出现“维新政府”后上海大道市政府即直属南京管辖改组为“上海特别市政府”。日本人为控制上海企图拉拢虞洽卿为日本人办事而虞洽卿又接到蒋介石令宁波专员公署转来的两份电报一电劝他到内地从事工商业建设一电问他何日启程。为了躲避日军及汉奸的威逼利诱虞洽卿通过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的地下人员于1941年春离开上海去重庆。
1941年夏虞洽卿经6路到达重庆。一路上他看到6上运输在大后方的重要地位。到重庆后即与王晓籁、朱联馥等组织“三民运输公司”经营水6运输水路有原三北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