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战开始后冯军在陇海路、平汉路连连取胜8月初冯组织了大规模的八月攻势以徐州为目标兵分7路猛进蒋军岌岌可危。此时蒋军从晋军手中夺回济南晋军退回山西。冯军动的八月攻势因晋军未予有力配合而未能奏效。阎锡山为了保存实力密令陇海线晋军全部退回到黄河以北使冯军陷入孤军作战局面。9月28日张学良出吁请罢兵的巧电派兵进入平津及河北省。这时冯的部下庞炳勋、刘春荣、石友三等被蒋收买。1o月初蒋军直攻开封、郑州。11月4日阎、冯在太原通电下野。西北军全部瓦解。冯从此失去了与蒋对抗的实力。但这也成为他转向民主派的。战败后隐居汾阳城郊峪道河的冯玉祥埋头读书阅读了社会、政治、历史及文艺等方面的书籍。此时冯与中国加强联络。

    1931年7月冯策动石友三反张学良被东北军打败。同年下半年冯策动甘肃旧部反蒋被蒋军打败。

    1931年9月2o日冯玉祥得知九一八事变消息于23日表通电指责蒋政府“压制民众、诚心媚外”要蒋介石“认罪”和“停职”。1o月21日又表著名的马电提出了抗日救亡的13项主张其中有“充实国防”、“恢复民众运动”、保障人民的自由、惩罚贪污等。冯玉祥又和广东方面南北呼应促蒋下野。

    1931年12月蒋介石下野后冯离开峪道村去南京。冯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提出三个抗战救国的方案。1932年1月下旬蒋、汪重新合作联袂登台。冯决定支持蒋汪政府。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后他大力支持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敌。12个月之内冯在南京、上海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但毫无结果于是他于1932年3月23日离开南京去泰山居住。

    1932年6月初南京国民政府由顾维钧出面致电冯玉祥称国联李顿调查团要到泰山来看他冯断然拒绝认为会晤国联调查团是耻辱。

    冯在泰山建立研究室延请社会名流进山授课课程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展史等并利用学习间隙调查周围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中国社会的黑暗腐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成民众抗日同盟军于24日表通电就任总司令。同盟军的主力是冯玉祥的旧部和方振武在山西组织的抗日救以及察省地方抗日武装、原防守长城各口的爱队、东北各地撤退到察境的义勇军及从平津华北等地来的爱国青年达1o万之众。同盟军成立后全国各地纷纷致函电支持。6月15日民众抗日同盟军召开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确定了否认一切卖国协定以武力收复失地的方针。6月2o日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军收复察东失地。6月22日攻克康保城。7月1日收复宝昌、沽源。7月12日克复多伦察哈尔全省光复。

    正当同盟军抗战节节胜利之时7月28日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电向抗日同盟军提出4项通牒同时让何应钦调16个师兵力“围剿”抗日同盟军。同盟军陷入困境。8月7日冯被迫宣布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辞去总司令职于8月17日重返泰山。

    1933年11月2o日李济深等在福建组成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冯派余心清参加并被选为经济委员会主席。冯积极联络韩复榘、宋哲元以期形成南北呼应的反蒋之势。1934年1月福建政府失败冯的反蒋活动再次失败。

    1935年11月2日冯出席国民党六中全会第一次会议并向大会提出救亡大计案包括保障人民言论自由奖励抗日精神精诚团结等各款获得大会通过。不久冯当选为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18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6月2日两广事变生。冯玉祥深怕内战再起一面与蒋介石商议调解一面连日致电陈、李、白力劝停止军事行动。冯为两广事变的平息尽了斡旋之劳。

    1936年11月23日宋庆龄致函冯玉祥请其援救“七君子”。冯随即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不断向蒋介石和陈布雷出函电直至“七君子”出狱。

    西安事变爆后冯玉祥竭力主张和平解决。12月13日冯致电张学良劝张以“同挽国难”为重自己愿为人质请张“释回介公”。同时力劝旧部宋哲元、韩复榘拥护中央对新闻界表示“保护最高军政领袖之安全实为全民最大之责任”。冯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尽了全力。1937年初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期间冯玉祥同宋庆龄等提出了《提议为外患日急请讨论扩大总理三大政策团结御侮案》积极主张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爆后冯致电第29军将士:“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7月1o日冯表《对芦沟桥事变谈话》指出全民应团结一致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复兴而坚决奋斗。8月15日冯在苏州就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国民政府划津浦线为第六战区改任冯为该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蒋又将冯调到平汉线。1o月2o日冯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到南京后即被免职。

    1937年11月中旬沪宁线战情恶化蒋介石命冯玉祥到平汉线南段视察国防工事。未几冯抵达武汉。在武汉的一年中冯编写了《民众救国问答》、《抗日的伟大民众》、《抗日游击战士问答》等小册子在民众中广为散。冯还创办了印刷社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品和列宁、的著作。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冯玉祥以“丘八诗人”身份参加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38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委派冯玉祥到豫西、豫南、鄂东等地视察国防工事。9月被任命为督导长官负责检阅和督练新兵。1939年5月督导工作结束。

    冯玉祥回到重庆后投身于各项进步文化工作。194o年1o月19日鲁迅逝世4周年重庆文化界3oo余人举行纪念大会冯玉祥任大会主席。他表演说号召学习鲁迅的“真”、“硬”、“韧”的精神争取抗战的胜利。

    1942年12月19日冯玉祥在重庆主持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以后各地逐步成立分会。冯在四川省大力推行献金运动到1944年9月按照当时的黄金价格计算捐献金额达黄金23ooo余两。

    1945年8月28日抵重庆当天即去看冯。冯也回访。

    冯还多次出席有国共双方领导人出席的集会、宴会。

    1945年12月冯玉祥表了《建国问答二o四问》集中阐述了他的民主建国思想。他认为“抗战胜利以后剩下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建国”。他提出要实行以下各事:“展科学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国防军事解放妇女及儿童健全国际关系建立工业基础改良农业及造林畜牧扶助商业普及教育改造社会改良人种展交通提倡渔业。”在政治上他认为人民应有自由即“表的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免于恐惧”。经济上他认为“应该实行计划经济”。

    1946年初冯玉祥提出出国考察的要求至4月7日国民政府才同意他“赴美考察水利”。9月2日冯玉祥启程赴美。在美国期间冯日夜关注着国内形势。此时全面内战已经爆蒋介石政府大肆镇压国统区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冯于1947年5月26日在旧金山《世界日报》上表《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即日停战议和由张表方、李济深、宋庆龄等主持和议大计”“成立真正的联合政府”。

    1947年1o月1o日冯玉祥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职员俱乐部举行的中国学生欢迎庆祝会上表《国庆演词》呼吁实现和平民主抨击政府的暴行。冯为表明自己的主张和态度于1947年11月5日表《我为什么与蒋介石决裂》一文坦率地表明了与蒋介石的分歧指出“蒋介石政权是中国所有政府的顶峰外国的金钱是无法使它免于垮台的”。

    1947年12月26日蒋介石勒令冯玉祥于12月底回国。冯于12月3o日表声明予以严厉抵制。蒋吊销了冯的护照。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常委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冯即积极起组织民革驻美总分会筹备会大量翻印民革成立的各种文件分赠美国国会、国务院、各大学、各图书馆及华侨社团努力扩大民革的政治影响。

    1948年1月7日蒋介石宣布开除冯的党籍。冯为防不测于1948年2月1o日写下最后一份遗嘱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回顾。冯玉祥受到美、蒋反动势力的逼迫在美国的生活难以为继。经周恩来、前苏联驻美大使潘又新的安排冯于1948年7月31日离美登上前苏联“胜利”号轮船准备经前苏联回中国解放区参加新政协。9月1日中午“胜利号”在向前苏联敖德萨港行进时船上失火冯玉祥不幸遇难终年66岁。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的盟友、著名的爱国将军1953年1o月15日中央决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前居住过的泰山西麓。

    第二十七章张澜张澜字表方四川省南充县人生于1872年4月2日(清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自幼随其父(张文倬塾师)读书1894年中秀才1897年补廪生19o2年到成都尊经书院学习19o3年被选送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19o4年因表要西太后退朝还政于光绪的言论被清驻日公使送回国内。由此开始了他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与政治生涯历经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当过学校校长、国会议员、省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务。张澜的经历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19o4年留日归国后先在四川办教育担任过顺庆府官立中学堂正教习、四川省游学预备学堂学监、顺庆府中学堂监督等职务并在南充创办了民立两等小学堂、南充县立高等小学堂、端明女塾。他的政治活动则从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开始。

    保路运动也称铁路风潮是辛亥革命前夕湘、鄂、粤、川四省人民掀起的反对清政府向列强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2o世纪初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收回被外国人夺去的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自办铁路。清政府也在19o3年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准许华洋官商集股筑路。于是各省纷纷成立商办铁路公司。但是的清政府慑于外国人的压力竟于1911年5月9日颁布了“干路均归国有”的谕旨宣布1911年以前各省集股商办的干路一律收回由国家办理。5月2o日清政府同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将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卖给了外国人。清政府这种以“国有”之名行卖路之实的行为激起了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破约(要求废除卖路合同)保路(保护路权)运动而四川人民的反对最为激烈。张澜作为川汉铁路股东会副会长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保路运动。6月17日他作为南充代表出席了在成都召开的川汉铁路股东代表会。会上成立了保路同志会。8月2日他在保路同志会会员大会上表演说强调“今吾爱国必破约以保路”1。8月5日在川汉路股东特别大会上他被推为副会长(会长颜楷)在演说中再次强调必须“破约”驳斥了四川总督赵尔丰在会上提出的“朝廷因川人筹款困难故借外债来修路;今日川人只要筹款来修川路便能保路不必说破约”的说法。8月间他还几次为川汉铁路公司特别股东会写呈文请赵尔丰代奏川路仍归商办和纠劾盛宣怀与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