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9年4月,周恩来离日本回国。5月,即全力参加领导天津的五四运动。他参与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写下题为《革心!革新!》的发刊词,要求革命青年在改造旧社会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为唤醒学生和民众的觉悟,周恩来与邓颖超、马俊、郭隆真等人,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为基础,组织了一个更严密的革命团体“觉悟社”,出版了不定期的刊物《觉悟》,并为《觉悟》创刊号起草了《觉悟的宣言》,宣布“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它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
99年9月,周恩来进入刚创办的南开大学求学。他边学习,边从事革命活动。920年月,周恩来作为学生代表到直隶省公署请愿示威,被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据理答辩,揭露反动当局的罪行。同年7月获释。在狱期间,他带领被捕代表一面坚持斗争,一面开展读书活动,为被捕代表讲述马克思学说。半年的狱中生活,成为他从爱国进步青年到职业革命家的重要转折阶段。
920年月,周恩来为实地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真相,进一步了解国外各种改造社会的学说和主张,确立自己要走的道路,前往欧洲,2月到达法国。他以法国为基地,奔走于法、德、英三国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对各种改造社会思潮的比较,即将确立为自己终生不变的信仰。就在周恩来确立信仰的同时,92年,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了中国。
922年月,周恩来与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后改称中国青年团旅欧支部),先后担任支部宣传委员、书记,并参与旅欧党组织的领导工作。923年月,根据中央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周恩来等又与旅欧国民党达成协议,旅欧中国青年团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加速了国外国共合作的步伐。924年7月,周恩来离开法国回国,9月初到达广州。当时正值国共合作,他相继担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并先后任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在广州的两年多时间,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军事方面。周恩来是中国内最早懂得武装斗争的杰出军事家之一,还在旅欧期间,他就明确地认识到“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到广州工作不久,他就商得孙中山同意,筹组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以员为党代表和正副队长,建立了第一支由中国人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为后来组建叶挺独立团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他在黄埔军校内创建了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建立了政治部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制度,对学员实施革命的政治教育。这种制度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军队战斗力,而且为日后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积累了经验。
925年8月初,邓颖超从天津到广东,任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此时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92年2月,周恩来到上海中央工作,担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和中央军委委员。为组织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927年2月,周恩来又兼任上海区军委书记和武装起义总指挥。同年3月,在周恩来等领导下,上海工人利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有利时机,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击败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上海,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年5月上旬,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央秘书长。当时周恩来尚在上海,未出席五大。5月下旬到武汉后,秘书长一职由李维汉担任,周恩来改任中央军事部长,并代理中央常委职务,参加中央核心领导。当时,国共合作即将全面破裂,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却继续实行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7月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央改组,周恩来任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为了准备应付突然事变的到来,周恩来沉着果断地指导党的机关迅速完成了转入地下的任务。
国共全面分裂后,为挽救革命,周恩来受中央的重托,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927年8月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起义军攻占南昌后,周恩来等率军南下广东,准备举行第二次北伐,后在潮汕失败,保存下来的武装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移到农村继续坚持斗争。同年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检讨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斗争方针。周恩来在没有出席会议的情况下,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事部长。月,周恩来从香港转赴上海出席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又被增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担任中央常委下设的组织局主任,分工领导中央组织、宣传、军事、调查、特务、交通、文书等部门的工作,担当起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责任。
928年月,周恩来到莫斯科出席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作了组织问题与军事问题的报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政治局会议上当选为常委,分工负责组织工作和军事工作,并兼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长和组织部长,稍后又兼任中央军事部长。会后不久,周恩来回到上海,主持中央实际工作。在此期间,他着手整顿了党的组织,恢复并发展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秘密工作,提出了白区党组织改变工作方式,实行机关群众化和负责干部职业化的正确主张,建立了地下无线电台和通往苏区的秘密交通线,健全了中央特科的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南开大学出版社993年版,第402页。
中央与地方党的联系和中央的安全。他还以很大精力直接指导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等十几个地区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即《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信中提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的论断和在红军党内“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倾向”的正确主张。周恩来为开好古田会议和三大主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930年春夏周恩来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工作期间,李立三主持中央实际工作,通过了《新的革命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指令组织中心城市武装暴动和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使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同年8月,周恩来回国。9月,与瞿秋白一道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基本上停止了李立三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六届四中全会上,周恩来继续担任中央常委,并兼任中央军委书记,分工负责军事和苏区工作。
93年2月,周恩来离开上海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先后担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33年春,他依据实际情况,抵制了后方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的错误指令,和朱德一起集中优势兵力,采用大规模的大兵团伏击歼灭战法,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此时,临时中央已由上海迁入江西,直接在中央苏区推行“左”倾盲动主义,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935年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上,周恩来作了重要讲话的正确主张,为在革命危急关头,挽救党和红军,确立的领导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会后,他与、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共同指挥了红军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率领中央红军北上,并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于同年0月胜利到达陕北。
93年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拘禁了蒋介石。为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蒋介石转向抗战,周恩来与秦邦宪、叶剑英等作为中央全权代表赴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此后,他又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地,同国民党代表包括蒋介石本人进行了多次谈判。谈判中,周恩来正确地把握局势,恰当地处理两党关系中许多长期积累下来的复杂问题,终于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时期。937年9至月,周恩来以中央代表身份到达地处华北抗战前线的山西,统一领导党、政、军各项工作。他曾参与策划发动平型关战役,协助国民党军队组织忻口战役,从而实现了抗战以后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同年2月至抗战胜利结束,周恩来作为代表,先后在武汉、重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做统一战线工作,曾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此期间,他作为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和中央南方局书记,还先后领导了长江局和南方局的工作,恢复和加强了中国南方各地党的组织,成功地贯彻和组织实施了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使的工作在当地群众中生根立足。在统战工作中,周恩来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坚持国共合作,反对分裂。在广大的国统区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为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止逆流,克服对日投降危险,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对国民党对和一切进步势力的高压政策,周恩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94年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表明了对国民党当局的愤怒抗议的态度。
943年7月周恩来回到延安。8月2日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欢迎晚会上发表演说“我们党二十二年的历史证明同志的意见,是贯串着整个党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中国的路线!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的方向!同志的路线,就是中国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
在参加党内高级干部的整风学习中,他正确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严于解剖自己。945年4月,他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这篇发言科学地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历程,从敌人、队伍、领导者三个方面系统深刻地总结了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地发挥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在这次会上,周恩来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争取通过和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