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通史-第1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茅盾研究》杂志副主编。她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章。徐庆平同志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至1985年曾在法国进行美术史研究获巴黎大学美术史博士学位。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一章、五十二章。
刘乃崇同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48年进入解放区曾先后在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事业管理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工作编审。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北京京剧史研究会理事。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三章、五十四章。张奠宙同志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五章。
丁蔚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她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六章。
程维枢同志(1914—199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原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副局长。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七章。
王冰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八章。
张藜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她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五十九章。
张九辰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六十章。
罗桂环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六十一章。
蔡景峰同志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六十二章。
林文照同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他为本卷撰写了丁编传记部分的第六十三章。
何绍庚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他负责本卷科技部分的全部组稿审阅、定稿工作。
张皓同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历史系教师。他为本卷做了图版资料的搜集工作。
刘雪英同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她为本卷做了编目及选图工作。本卷图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宫伟同志翻拍。
本卷的编撰是在几乎全无依傍的情况下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我们只有努力尽先解决比较重要的问题能解决多少写多少。历史上还有许多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做长期的打算不能着急更不能草率从事。我们的任务是还要和同志们一齐继续努力研究下去。
蔡尚思同志和李新同志分别为本卷上、下册题写了书名在此谨表感谢。
白寿彝1998。7月于北京中国通史甲编序说第一章文献资料第一节档案档案的典藏马克思在《答布伦坦诺的文章》中说:“我的《资本论》一书引起了特别大的愤恨因为书中引用了许多官方材料来评述资本主义制度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者能从这些材料中找到一个错误。”马克思的话道出了档案材料的重要性。
近百年以来我国各时期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历史档案的整理与保存。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3月黄兴、胡汉民、宋教仁等97人上书孙中山要求设立国史院孙中山批示同意。其后几经周折至1947年1月才在南京正式成立国史馆。193o年5月也在南京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典藏着民国时期绝大部分国家级的重要档案。1949年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国民党党史会的档案全部迁往台湾而国史馆的档案均留在了大6。
1951年2月以原国史馆的史料为基础并接收了原国民党政权各部门残留在南京等地的档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1964年4月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着从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各中央政权的大量档案其中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广州大元帅府、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珍贵档案有北洋政府各院、部、会、署、厅的档案。南京国民政府的档案是该馆典藏的主要部分数量也最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和各部、会、局、署的档案。除此之外还有汪伪政权和其他汉奸政权的档案、著名人物的档案等。如果将该馆档案排列起来总长度可达4o余公里。显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研究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的资料宝库。中国一贯重视历史档案的整理与保存。在建党初期在十分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也保存下来一些珍贵史料。这些材料成为研究党的早期历史的重要依据。
1936年后中央和革命根据地的军政机关逐步建立档案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残酷的战争也给档案史料造成重大损失。艰难保存下来的一批革命历史档案1949年后运往北京。1954年设立了国家档案局1959年又建立了国家档案馆。各省市也相继建立了档案局(馆)从而由上到下建立了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历史档案的完善的档案事业体系为历史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中央档案馆存有档案66万卷资料15o万册声像档案85oo余盘。其范围包括:中国革命先驱者们在从事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小组筹建中国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中央及其直属机构和派出机关形成的档案资料;苏维埃红色政权、抗日民主政权、解放区民主政权及政协、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形成的档案资料;中央国家机关形成的档案资料;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手迹、书信、日记等还有与馆藏档案有关的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及党、政、军、群机关编辑出版的报纸、刊物和各种文献资料。
“文革”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又相继建立了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机构不仅征集了许多口碑资料也征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
如前所述国民党当局去台湾时也带走一批重要历史档案。这些史料主要保存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据说它收藏的档案有45万件以上多是国民党的原始档案。如孙中山的手稿、墨迹、著述、函件;重要人物的信札、日记、著作;国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及历次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全会、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会议原始文件等。另一个收藏历史档案的重要机构是在台北新建的国史馆。据称它收藏的各种史料达4oo余万件(册)。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到1948年间的档案及一些人物专档。近年蒋介石的“大溪档案”也移交到国史馆保存。台湾近代史研究所保存着一批北洋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档案。其他有关部门还保存着战争年代国民党获取的档案以及军事档案。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展及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岸的历史档案部门将会为中国历史科学的展作出更多贡献。
已公布的重要档案近年来档案部门6续公布、出版了一批档案。这些历史档案是近代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六大以来》(上、下册)和《六大以前》1942年至1944年中央为了使全党对历史上所犯的几次错误统一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因而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了帮助高级干部学习党的历史中央书记处在主持下编辑出版了《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两部书。
《六大以来》是1941年12月在延安编印的有关党内文件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内容包括1928年至1941年11月间历次会议的决议中央的决定、指示、布告、宣言、声明等涉及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宣传教育问题及工青妇运等。约收录文件5oo篇。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斗争活动。这些文件在党史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战争年代一些散失了的文件在《六大以来》中都保存下来。
《六大以前》是1942年1o月编印的198o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是创立至六大前一些党的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也有一部分党的决议、宣言、政纲等。主要取材于的机关刊物《向导》和《中国青年》等。
这两部文件资料汇编来源可靠内容准确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五十年代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历史文件公布甚少给教学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中央宣传部为了适应党史、中国现代史教学需要1957年印刷了一套《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共三批均活页文选。其内容主要是历次代表大会宣言六大以后几次全会、政治局会议的决议还有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指示。这批材料除《六大以来》在五十年代是选印党内文件最多的一套资料汇集。由于它是中央宣传部编印的因此材料来源可靠内容准确。但它主要选编了一些党内会议和党内斗争的文件取材面不广有较大的局限性。该套资料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中国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198o年至1981年间由中央档案馆选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内容包括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和中央档案馆馆藏的一大至六大的决议、宣言、党纲、党章等。这些文件虽然有的曾经公开表过但是版本甚多。中央档案馆根据档案再次刊布增加了史料的可靠性成为研究历史的基本文件。
《中央文件选集》中央档案馆经中央书记处批准在原《中央文件汇编》(59卷)基础上选编并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1983年开始由中央党校出版社6续出版共计16册内部行。1989年至1992年再版公开行改16开本16册为大32开本18册总计8oo万字。它是当前规模最大的一套中央文件选辑选材范围自1921年中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内容包括中央各个时期各方面的正式文件和、、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报告、文章。涉及的面较为广泛反映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历程。其中许多文件次公布。由于“选集”是中央档案文献部门编选的因此这套史料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学术价值是很高的。
《党史资料丛书》为了配合党史、中国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由中央档案馆6续编选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是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如《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年至1926年)、《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年至1933年)、《北伐战争——资料选辑》、《南昌起义——资料选辑》、《秋收起义——资料选辑》、《广州起义——资料选辑》和《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等。主要取材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历史档案。如《中央政治报告选辑》是二三十年代对时局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党的斗争任务和策略方针都是第一次公布的档案文献是研究这一时期革命运动的重要依据。
《革命文献》1949年以前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曾在南京编印出版过《革命文献丛刊》。到台湾后1953年继续出版称《革命文献》由罗家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