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百余名“选锋”队员在广州举事与敌人浴血奋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事后收得72具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之役”。

    孙中山在美国芝加哥听到了起义失败的消息对殉难烈士表示深切哀悼同时给予这次起义以极高的评价。他指出“革军之敢勇英烈为全球各国所未曾有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矣”1。他随即向芝加哥同盟会分会提出了“集合巨款分途举义”的新计划。同年夏天他到旧金山努力促成设在那里的美洲同盟总会和美洲致公总堂联合起来消除门户之见协力筹饷救国。进而在他倡议下成立了美洲洪门筹饷局(又名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孙中山自任“演说员”与筹饷局职员一起赴美国各城市募款。与此同时他一再函指示国内及香港等地同盟会员加紧调查和联络南北各省新军做好起事的准备。这时他的起义战略已有所改变曾设想在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同时难推动驻北京附近的新军起而响应以便一举摧毁清皇朝。而当时国内各地生了风起云涌的抗捐、抢粮暴动和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更使他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他在闰六月所写的一封信中对全国革命形势作了如下估计:“现时各省民心之望革命军起以救彼等脱离清朝之苛政者已若大旱之望云霓。而十八省之新军亦多欲倒戈相助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2这一预见已为后来的历史展所证实。

    1《建国方略·孙文学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42页;《在槟榔屿与中国同盟会骨干会议的讲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93页。

    2《复谢秋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18页。

    第五节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八月十九日(1o月1o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革命军于3天之内占领武汉三镇。1个月后南方已有12个省脱离清廷宣告独立。十月底光复省份更增加到了17个。这场遍及全国的革命风暴因生于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八月二十一日(1o月12日)孙中山在美国中部得悉革命军占领武昌喜出望外。他立即中止了美国各地演说筹款的计划决定回国前作一番重大的外交努力避免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革命的军事干涉并争取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在政治上、财政上支持中国革命。

    是月二十九日(1o月2o日)孙中山到达纽约向美国人介绍中国革命的宗旨希望他们对革命同情与帮助。并表告各国书宣布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既得权益同时警告各国不得给清廷提供军事援助否则将以敌人相待。九月二十一日(11月11日)孙中山抵伦敦。他与四国银行团主任举行两次会谈要求停止对清廷贷款并给予即将成立的民国政府以财政援助。他还写信给英国等国的金融资本家呼吁他们借款5o万英镑给民国政府。又委托友人拜会英国外交大臣提出了停止对清廷一切贷款制止日本援助清廷取消英属各殖民当局的放逐令以让他取道回国等三项要求。十月初一日(11月21日)孙中山抵巴黎访问法国众议院时请议员们促进法国政府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又在与东方汇理银行经理的会谈中要求贷款给民国政府表示将收回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并希望法国能阻止俄、日勾结干预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欧美三国办理外交历时1个多月由于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革命采取观望和敌视态度致使他屡遭冷遇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孙中山因一再接到革命党人催促他回国的电报便缩短在欧洲的行程于十月初四日(11月24日)从马赛港启航回国。十一月初六日(12月25日)抵达上海。初十日他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当天晚上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他当众庄严宣誓决计履行“倾覆满洲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的责任1。同日颁布大总统宣言书宣告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尽扫之流毒确定共和”实现各民族的统一和各省领土、军事、民政、财政的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中华民国的牢固基础1。5日表对外宣言书宣布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睦谊”并应取得国际承认共同为促进世界文明而努力;同时承认革命前清廷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及所让与的种种权利继续有效1。

    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6续颁了数十道民主改革的法令。保障人权方面禁止对犯人刑讯体罚;废除奴婢卖身契约;禁止买卖人口和贩卖“猪仔”华工;取消对广东、福建的“疍户”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户”以及理匠、优伶、娼妓、杂役、兵卒等歧视规定他们享有同等的国民权利。改良社会习俗方面:禁止赌博劝禁妇女缠足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1《复郑泽生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34页。

    1《临时大总统誓词》《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页。

    1《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2页。

    刷新吏治方面:禁止徇私枉法取消“大人”、“老爷”称呼。改革教育制度方面:普及教育取消学校祭孔读经删改教科书中忠君和其他违背民主共和原则的内容。展生产方面:鼓励华侨投资保护工商业振兴农垦等等。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北方仍是清朝统治范围全国存在着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孙中山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结束清朝帝制在共和制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而当他还在国外时南北议和已经开始南方代表在黄兴、黎元洪等人的赞同下曾与北方代表约定:如果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由他担任民国大总统。因此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当日便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盼他“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2。但袁世凯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极为不满悍然中断谈判唆使北洋将领通电反对共和。孙中山乃于1月11日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制订六路进军计划下令出师北伐。北伐军在津浦线上战告捷占领徐州在其他战场上也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是当时北伐军的实权为各派系的军人所掌握孙中山无法实行统一指挥。临时政府又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不仅无法保证军饷的供给连日常的行政经费也难以支持。同盟会大多数领导骨干又都不赞成武力统一而是极力主张与袁世凯妥协。加以帝国主义列强竭力支持和扶植袁世凯利用临时政府要求取得外交承认和它的财政困难来施加压力催促孙中山尽快与北方达成和议。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继续派人与袁世凯谈判但坚持一切解决办法均须在中国建立共和制度为前提。袁世凯急于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玩弄了各种政治权术在设法使南方作出更大让步的同时又指使北洋将领接连出几道催逼清廷立即“宣布共和”的通电。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至此宣告了统治268年之久的清皇朝的灭亡也宣告了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的终结。这个历史的大变化是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运动所造成的。

    清帝退位的第三天孙中山即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至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了防范袁世凯背弃民主共和原则于卸职前主持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通过各项条文保证国民应享的民主权利确立共和政体的有关立法、行政和司法制度1。卸职后他以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目标已经达到便致力于民生主义的宣传提倡在中国兴办实业和修筑铁路并为此前往国内各地和日本访问考察。

    2《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o—11页。

    1《致袁世凯电》《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76页。

    第六节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8月同盟会与另4个小党在北京合并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选为理事长。担任代理事长的宋教仁为争取成立“政党内阁”而积极活动并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袁世凯视宋教仁为眼中钉于1913年3月2o日派刺客在上海车站暗杀了他。接着又不惜出卖国家权益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的协议企图用作镇压南方革命党人的军费。正在日本访问的孙中山闻悉宋教仁被刺的消息立即于25日赶回上海力主“先制人”组织南方各省武力讨袁。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宣布独立揭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接着江苏、上海、安徽、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各省市也先后宣布独立。在北洋军队的攻击下南方各省讨袁军在短短一个月内相继失败。孙中山原打算到广东直接领导讨袁因大势已去不得不于8月再度流亡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由他担任总理的中华革命党继续部署反袁斗争。这期间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离婚并于1915年1o月在东京与他的忠实助手宋庆龄结婚。1916年反袁护国运动的激流冲毁了洪宪帝制袁世凯也随即殒命。孙中山回到了上海。然而掌握北京中央政权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承袭了袁世凯的衣钵对外卖国对内毁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继续推行独裁统治。孙中山乃于1917年南下广州联合西南军阀势力成立中华民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起了“护法”运动。但他没有自己的军队不久便遭到桂系军阀的排挤不得不于次年再赴上海。在上海期间他撰写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1919年1o月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继续担任总理。192o年命粤军陈炯明部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势力11月重回广州。次年4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孙中山被选举为非常大总统。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揭橥护法旗帜部署北伐。1922年6月陈炯明部在广州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在白鹅潭的军舰上坚持战斗5o余天后退居上海。在此前后孙中山曾与俄国代表和中国人有所接触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着手改组国民党。1923年陈炯明的部队被滇军逐出广州孙中山第三次回到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任6海军大元帅重新部署北伐。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同年6月创办黄埔军校仿照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训练培养革命武装干部。1o月亲自作出有力部署平息了广州的商团叛乱。11月应北京政变领导人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商谈国是。他提出了对内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并同北洋军阀进行不调和的斗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临终时留下了“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战斗”的宝贵遗嘱。孙中山的著作甚丰版本不少。中华书局1981年至1986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凡11卷)是迄今为止收录著作最多的全集版本共收入孙中山的论著、文告、公牍、函电、演说、谈话纪录等约82oo篇4oo余万字。第二十五章黄兴第一节走上革命道路黄兴原名轸字厪午从事革命活动后改名黄兴字克强1。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日(1874年1o月25日)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市)。5岁时跟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