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师同文馆于光绪二十七年(19o1)并入京师大学堂此后与海关脱离。广东的同文馆后来并入两广游学预备科。至此海关的“教育”部门才告撤销。海关邮政总局于宣统二年(191o)改归清廷邮传部直辖。

    第二节近代关税制度《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海关征收货税与船钞两项正税。清代海关货税基本上是从量税;船钞按照船只体积大小分等征课。额定正税之外还有“缴送”、“归公”、“行用”等项附加的征课。正税较轻但附加征课有时数倍于正额。这种封建性关税实际上与闭关政策下的限制贸易不能分开多少束缚了国内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展。西方商人不断向中国当局提出“布价较贱及税高之货不来辄图减其额税”一类的要求1并积极从事走私贸易。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2。这项规定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美《望厦条约》进一步加强协定关税权规定“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3。同年中法《黄埔条约》亦规定:“如将来改变则例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4。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从此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利。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843年1o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并附有《海关税则》5。这个税则是璞鼎查委派英国怡和洋行职员罗伯聃()拟定的。璞鼎查非常满意认为这个税则“竟比商人们本身所敢于提出的还要更加有力一些”6。

    《海关税则》分为出口和进口两大类前者包括61种货物后者包括48种货物。为了征收时方便这些列入税则的商品基本采用从量税率。绝大部分出口货及进口货的税率都比鸦片战争前大为降低。

    例如出口货中八角、樟脑、藤黄、大黄、土丝的税率减了5o%左右;三籁、土珠、夏布和冰糖的税率约减65%;草席、南京棉布(紫花布)和黄白糖的税率约减75%;土茯苓、铜器和黄姜约减8o%。

    所有出口货中最重要的是茶的税率。鸦片战争前茶的出口正税为每担1。279两银子加上各种附加税实际征收约6两银子1。而《海关税则》则定为每担2。5两银子。

    也有少数出口货税率得以提高。例如绸缎的税率增加了差不多5o%;银器和金器的税率提高到3倍以上。

    这个税则所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以前粤海关实征的税率降低了约58—79%。详见下表:1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第85—91页。

    2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2页。

    3同上书第51页。

    4同上书第59页。

    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43—51页。

    6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1o页。

    1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91页。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水准2货物单位(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24。195。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6。78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本色洋布匹2o。745。5673。19斜纹布匹14。925。5662。73注:旧税率包括粤海关所征正税及各种额外勒索在内为进口货实际负担的税率。新旧税率都是按道光二十三年市价折算的。

    一般进口货的税率也都大为降低。例如阿魏、中等燕窝、牛黄、铅、钢、锡和洋青等的税率约减5o%;儿茶、铁、荳蔻、胡椒、木香、藤和毛哗叽等的税率约减66%;槟榔膏和檀香的税率约减75%;上等燕窝、丁香、哆啰呢和冲毛呢等的税率约减8o%;苏木的税率约减87%;荷兰羽缎的税率约减9o%。

    税则中也有极少数进口货物的关税提高了。如:呀囒米的税率提高到1倍以上;麻布和水银提高1倍1。

    《海关税则》中还规定:凡进口木料如红木、紫檀木、黄杨木等及凡属进口铜、铁、铅、锡等类如白铜、黄铜等“例未赅载者即按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拾两”。此外还规定凡未列举的品目不论出口货或进口贷一律即按价值若干每百两抽银伍两2。这是值百抽五税率在近代中国关税制度中的次出现。虽然值百抽五税率在第一个协定税则中的多数进出口货物中尚未被采纳实行但它却成为列强日后继续压低中国关税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原则。

    总之进出口税率的降低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倾销其工业品和掠夺中国的农产品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海关税则》的签订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咸丰八年(1858)的协定税则与同治年后进出口税率水准的变动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外第一个协定税则产生后尽管税率比前大为降低但西方商人并不满足他们一方面走私逃税一方面继续要求清廷进一步降低关税。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香港商务监督德庇时(sirjohndavis)就曾与耆英商谈过减轻陶器税又曾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商请将糙木料的关税从值百抽十降低到值百抽五。道光二十五年驻厦门领事巴夏2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59页。

    1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11页。

    2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47—49页。

    礼出面交涉也把樟脑的出口税从每担15oo两银子减至1ooo两银子等等1。咸丰四年(1854)英、法、美等国公使向清廷提出了“修约”要求坚持要“重订税则”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关税主权进一步丧失。咸丰八年(1858)《天津条约》第二十六款确认值百抽五的税率为税则的“公平”标准。据此英、法、美等国在上海与清廷分别签定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新订税则明确承认以值百抽五率作为计算各种从量税率的统一标准。

    咸丰八年(1858)修订的新税则进口货税目增至83种出口货税目为1o4种许多货品的税率又大为降低。下面选出几项重要进口商品的税率变动加以比较3:货名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1858年)税率较(1843年)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6。545。7212。54斜纹布匹7。535。99(续表)

    货名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1858年)税率较(1843年)税率减少百分数斜纹布(美)匹4。634。63…印花布匹14。254。5袈裟布匹1o。684。9853。37棉纱担6。944。8629。97羽缎丈9。466。3133。3o由上表可见重要进口货税的降低是显著的。此外不少出口土货的税率又大为降低。如:白矾从每百斤原课o。45两;樟脑由每百斤原课1。5两减为o。75两;土丝从每百斤原课o。2两减至o。13两;白糖从每百斤原课o。25两减为o。2o两;黄姜由每百斤原课o。2两降为o。1两;茶叶从每担原课2两5钱减为1两即降低了6o%。

    《天津条约》签订后4o年间税则丝毫未变。因为对于任何一种货物的关税率的变动非得所有缔约国的同意否则不能生效。但是《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实际税率仍继续降低。所以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新订税则绝大部分为从量征税税率水准的高低与进出口物价的涨落作相反的波动。同治后物价的下跌只是短期现象一般情形是物价上涨因而实际税率平均常常不到3%。《天津条约》签订1o年后期满同治八年(1869年)总理衙门与英公使会议于北京改订税则子目1o余项既已签字但英国政府不予批准议案作废。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o2)因《辛丑条约》强迫清廷1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14页。

    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1册第343—347页。

    3转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59页。

    赔款45ooo万两并指定以关税作为赔款基金的主要部分时列强从保障“赔款”出才同意中国“进口货税增至切实值百抽五”。实际上直到1918年(第三次)和1922年(第四次)修改税则仍然没有做到“切实值百抽五”。详见下表:三次修改税则前后八种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水准1按19o2—19o6年平均价格计算所得的税率按1917—1921年平均价格计算所得的税率按1922—1926年平均价格计算所得的税率货物单位1858年旧征税率19o2年新订税率19o2年旧征税率1918年新订税率1918年旧征税率1922年新订税率本色市布匹(重7磅者)33。151。6——漂白市布匹2。623。63。212。924。58洋标布匹(宽32英寸)3。983。52。522。323。78印度棉纱担2。853。22。732。685。44日本棉纱担2。813。811。962。642。194。45棉花担2。173。712。343。122。382。38马口铁担6。434。662。593。494。254。91车白糖担——2。563。313。233。33煤油美加仑——3。6。84注:平均价格采自“海关第五次十年报告”上册第179页。因无1918—1922年平均价格故采1917—1921年的平均价格并按各次修改税则计算而得。

    还应指出:出口平均税率水准历年都较进口平均税率水准为高。如光绪十一年(1885)竟高出1倍以上2。这种状况愈来愈不利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如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后茶与丝独占世界市场茶丝出口税也成为清廷的重要财政收入。但其后丝业盛于日本茶叶则兴于印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茶丝出口税仍不得调整无疑削弱了中国丝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这正反映了晚清协定税则的半殖民地性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使进出口货税进一步下降而且次确定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并特为鸦片进口规定了税额和征税办法。咸丰八年(1858)《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第五款议定每百斤鸦片税银3o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关”;“其如何征税听中国办理嗣后遇修改税则仍不得按照别货定税”1。据此清地方当局在上海设局抽厘时除征进口税银3o两外另征华商税银5o两。但英领事和洋商竭力阻挠认为厘税过重影响了鸦片贸易。为了调和鸦片纳税问题上生的纠纷赫德提出两种征税办法:一是进口时1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6o页。

    2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2册第797页。

    1《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117页。

    征一次“重税”即每箱6o两完税之后准往各处而不另征别税;一是完纳正税3o两后另征子口税15两“即可在本府所属各州县售卖而不重征税饷”2。赫德这一主张为后来协定鸦片税厘埋下了伏笔它在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方面显然比《天津条约》更进了一步。奕䜣认为赫德所言“有理”。此后各省所征鸦片税厘减轻了。如同治七年(1868)鸦片除每百斤税银3o两外另征收“本口税捐”各口平均约为36两3。此后鸦片税厘问题仍成为中外交涉的重要问题。光绪十三年(1887)《烟台条约》的续增专条在伦敦签订。在这项专条中规定凡鸦片运抵中国的任何口岸时应即由海关封存在一个具有保结的栈房里从这栈房提货的时候则须按照每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