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外国人写的。《皇朝经世文三编增附时事洋务》(又名《新增经世文续编》、《皇朝经世文新增续编》、《皇朝经世文新增时务续编》)72卷甘韩编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收甲午战争以后三年间的“时务”文66篇介绍外国情况的“洋务”文12篇。

    《时务经世文编》(又名《皇朝经世文编五编》)3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3)求是斋编辑出版又二十八年(19o2)香港宜今室石印本。收甲午战争以后关于新政时事论文377篇编者曾出使英法等国颇谙西事选文亦多采言西事之书是一大特点。

    《皇朝经世文新编》32卷麦仲华编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这是维新运动时期编辑出版的书内容主要是鼓吹变法议论新政的文章共511篇其中有外国人写的165篇。光绪二十八年(19o2)又有上海古香阁石印本惟康有为、梁启的文章不署名。

    庚子以后“新政”时期的经世文选编光绪二十六年(19oo)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逃西安十二月初十日(19o1年1月29日)下诏变法。于是戊戌政变后一时沉寂的谈新政不再禁忌反而成为时尚。旧有的经世文编大都重新出版也有些新编的当时不只是学者关心经世大业之作书商也将其视为应时牟利之作。市场需求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士关心新政。

    《皇朝经济文编》128卷求自强斋主人编。成书于光绪二十六年(19oo)二十七年(19o1)上海慎记书庄石印本。此书选收清末经国济世之文为主多戊戌变法前后文大约由于戊戌政变后的顾虑作者多不署名。《皇朝经济文新编》62卷上海宜今室主人编辑光绪二十七年(19o1)石印本。多收经国济世以救农工商的论文共846篇。此书出于书贾之手编选欠精又多不署作者。在相继出版的这类书中此书不为当时人重视。《皇朝经世文统编》1o2卷邵之棠编光绪二十七年(19o1)上海慎记书庄石印本又上海宝善斋石印本。选文自清初至光绪二十七年主要是道光以后诸朝的共2481篇。为供当时应经济特科考试者参考。此书在各种经世文编中是收文最多、内容最广、子目最细的一种。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21卷甘韩编光绪二十八年(19o2)商绛雪斋书局本又瑶林书馆本。收光绪二十七年(19o1)元月至二十八年(19o2)五月间的文章共557篇。

    《皇朝蓄艾文编》8o卷于宝轩编光绪二十九年(19o3)上海官书局铅印本。这实际上也是《皇朝经世文新编》的继续续收戊戌前后论述维新变法的文章共1o79篇。此书晚于《新编》四年为选收中外人士关于变法论述文最完备的一部。

    《皇朝经世文四编》52卷何良栋编光绪二十八年(19o2)鸿宝书局石印本又上海书局石印本。“皆取中西名人伟论有关经世之用为初、二、三编所无者莫不搜求”(《凡例》)而多数为写于庚子前后的文章共359篇。此书系为满足清政府宣布行“新政”后一般士大夫的需要而选编的反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文章多未选收。

    《皇清道咸同光奏议》64卷王延熙、王树敏编光绪二十八年(19o2)出版。这是只选收奏议的一种经世文选编。

    此外尚有仲英采辑的《洋务经济新学论》(1895)、管斯骏编《洋务自强新论》(1896)、陈昌绅编《分类时务通纂》(19o2)等等。

    第七节报刊中国近代报刊开始是由西方来的外国人创办的稍后才有中国人创办的。到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受到读者欢迎形成一个报刊。进入二十世纪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报刊宣传反满革命形成又一个报刊。辛亥革命爆之后革命派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全国报刊骤增其中言论主张并不一致但总之是言论自由一扫旧皇朝时期的法令禁锢。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报刊又被迫萎缩然而也酝酿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具有崭新思想的报刊的出现。

    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纸最先在中国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外国传教士他们创办中文的和外文的报刊既向中国人传教也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情况为其侵略中国服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包括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逐步增多十九世纪四十至九十年代半个世纪中他们在中国创办的中外文报刊有17o余种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主要有《万国公报》、《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万国公报》是这些报刊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1868年创刊于上海初名《教会新报》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这是以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19o7年停刊。《格致汇编》1872年创刊于北京初名《中西闻见录》1876年迁于上海改名《格致汇编》。英国人傅兰雅主编。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1892年停刊。《益闻录》1878年创刊于上海李杕主编。主要报导国内新闻。1898年与《格致新闻》合并改名《格致益闻汇报》。

    为适应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需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商业性质的报刊也迅展起来其中以《申报》最为重要。《申报》1872年创办于上海为英国商人美查(jor)集资创办。19o9年卖给报馆买办席子佩。1912年席又卖给史量才。1949年停刊。历时77年共出版约25ooo号。内容有论说、新闻、广告、货物价格表、轮船进口表等。因历年久所载近代史料甚丰富尤富于经济史料。上海又有《新闻报》1893年创刊先后由英国人丹福士(adanforth)和美国人福开森(g)主持也偏重经济新闻及商贸消息一度成为可与《申报》竞争的上海大报。1949年停刊。此外尚有天津英国人办的《时报》(1886—1891)、北京日本人办的《顺天时报》(19o1—19o3)。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还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外文报刊。其中时间长影响大的当数在上海出版的《北华捷报》(northnetaheaa1d)。《北华捷报》185o年创刊为英国人创办的一种周报。主要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后因商情新闻日增1864年增出日报《字林西报》(northnetes)作为《北华捷报》的副刊。随着《字林西报》行量的扩大《北华捷报》反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日增刊。《字林西报》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两报皆于1951年停刊。

    中国人创办的报刊和维新运动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地也先后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批报刊如香港有《中外新报》(创刊于1858年)、《华字日报》(1864年)、《循环日报》(1874年)、汉口《昭文新报》(1873年)、上海《汇报》(1874年)、广州《述报》(1884年)、《广报》(1886年)等。这些报刊多由初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所创办向国人宣传了一些新知识、新思想。

    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时期中国人办的报刊开始出现。在1895—1898年间由维新派创办的各种报刊达3o多种其中《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报》和《湘报》等影响较大。

    《中外纪闻》1895年8月创刊于北京由强学会主办梁启、麦孟华编辑两日刊。初名《万国公报》因与上海广学会所出刊物重名12月改名《中外纪闻》。主要转载邸报编译西电西报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意在广开知识改变士大夫不通外情的闭塞状况。每期随《京报》送与在京官员达二三千分。1896年1月被封禁。是月强学会上海分会创办《强学报》又出三期即与《中外纪闻》同时被封禁。

    《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1o日1册汪康年任总理梁启等任主笔。以宣传变法图存为宗旨数月间销至一万多份。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令改为官报并派康有为督办。汪康年以“商款仍归商办为由”改为《昌言报》又出了1o期。

    《知新报》1897年2月在澳门创刊总理为康广仁、何廷光。先为五日刊后改旬刊又改半月刊。宣传变法图存介绍戊戌新政。政变后继续出版为维新变法辩护。19o1年停刊。

    《国闻报》1897年1o月在天津创刊严复主编日出一大张。主张变法自强为维新派在北方的主要报纸。又出副刊《国闻汇编》旬刊。戊戌政变后售予日本人。

    《集成报》1897年5月6念护创办于上海旬刊为维新运动时期文摘性的刊物。今见者有第1—34册保存大量史料分类辑录便于检阅。戊戌以后的立宪派报刊戊戌政变镇压了维新运动但由维新运动激荡起来的办报热潮却不可遏阻中国近代报刊仍保持着展势头。

    康有为、梁启等逃亡国外成立保皇党继续进行政治活动继续创办报刊主要有《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等。《清议报》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出版旬刊。梁启主编宣传实行君主立宪主张保救光绪皇帝。19o1年12月因火灾停刊共出1oo期。后又出版汇编本《清议报全编》26卷内容有增删编次也和原刊不同。《新民丛报》19o2年2月创刊于日本横滨初为半月刊后不定期。

    仍由梁启主编为当时改良派最主要的宣传阵地。其后革命思潮高涨而此报仍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与革命派的《民报》展开论战声誉骤减于19o7年8月终刊共出69期。

    《政论》19o7年1o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后移上海出版月刊。为政闻社机关报梁启、蒋智由主编宣传君主立宪反对暴力革命。出至9期停刊。

    《国风报》19o1年在上海出版旬刊。行人何国栋实际主持人为梁启。立论仍主君主立宪要从思想上影响和指导当时的资产阶级立宪运动鼓吹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实业和金融。至1911年6月停刊共出52期。以上为戊戌政变以后至辛亥革命爆前以梁启为主要编辑人的君主立宪派的主要刊物。此外尚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行的《外交报》和《东方杂志》其政治主张也是君主立宪但不像上述诸刊那样着重宣传政治主张而主要是时事报道和时论选辑。《外交报》19o2年1月创刊至1911年1月停刊旬刊共出1oo期保存了辛亥革命前1o年间有关中外关系的丰富的编年史料。《东方杂志》19o4年3月创刊至1948年12月终刊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杂志月刊(中间曾改为半月刊)共出44卷。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创办了许多报刊进行革命宣传。他们在国内各地以及港澳、日本、南洋、美洲等地创办了约12o多种报刊其中日报6o多种期刊5o多种行数量最多的达2万份。

    《中国日报》19oo年1月在香港创刊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辑。日报日出两大张同时附出《中国旬报》刊载长稿。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机关报。曾和香港的保皇派报纸《商报》展开论战。辛亥革命后迁广州成为国民党的宣传机关。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查封。

    《苏报》1896年6月创办于上海初以报道市井琐闻为主。19o2年章士钊任主笔渐成为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机关报19o3年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将《苏报》查封。

    在日本主要在留日学生中创办一批宣传革命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