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通史-第1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教起义包含有反清和反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

    襄阳起义军以钟祥为基地筹集粮草准备与清军决战。嘉庆帝此时已任命永保总统湖北军务带领庆成、明亮等部兵马紧紧尾追。起义军在姚之富等指挥下粉碎了永保的南北夹击的计划八月底回到襄阳的双沟、王家楼一带。

    嘉庆二年初襄阳义军分三路北趋河南:“其北路则王廷诒焚叶县之保安驿围官兵于裕州西路则李全由信阳转应山、随州向确山趋淅川奔卢氏中路则姚之富、齐王氏出南阳掠嵩县、山阳”3接着他们就由河南挺进到陕西境内并于镇安胜利会师。

    嘉庆二年五月襄阳义军渡过汉水又分成三路深入四川境内于六月二十三日在东乡与四川起义军徐天德、王三槐等部会合。

    东乡会师后川楚起义军商定按地区进行统一编号:姚之富、王聪儿部称襄阳黄号高均德、张天伦部称襄阳白号张汉朝部称襄阳蓝号;徐天德部称达州青号王三槐、冷天禄部称东乡白号龙绍周部称太平黄号罗其清部称巴州白号冉文俦、冉天元部称通江蓝号。此外还有林亮功部称云阳月蓝号龚文玉部称奉节线号。

    东乡会师的第二天各路起义军即分散行动各自为战。姚之富、王聪儿决定除李全一部留下与四川起义军并肩作战外其余全部撤回湖北。嘉庆二年六月二十四日襄阳起义军从东乡一带出经云阳、万县在夔州(奉节)附近白帝城与清军激战。他们“直犯夔州”夜袭清军“围攻甚急”1。之后沿长江东下兵分两路进军湖北。前路由王聪儿、姚之富率领经巴东、兴山到保康、南漳一带;后路由王廷诒率领经远安、当阳转到南漳与前路会师在抢渡汉水不成后只得再向陕西转移经白河、洵阳到安康(即兴安)一带不久又越过大巴山第二次进入四川省境内。那时候襄阳黄号、襄阳白号、襄阳蓝号的各支队伍在四川境内会齐后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类·秘密结社项》(以下简称《军录·农运·结社》并不再注明收藏单位)。

    2石韫玉:《独学老人年谱》。

    3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川湖陕靖寇记》。

    1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二》。

    即分成四军:王聪儿、姚之富等为一军王廷诒、高均德等为一军樊人杰、李全等为一军张汉朝等为一军“连营二十里分队迭战更番在前”2并在川陕两省边境的广元、宁羌一带往来流动伺机打击清军。到嘉庆三年他们又分成几股转战于陕西境内。三年二月王聪儿、姚之富率领二万起义军由西乡、洋县渡过汉水北上攻下眉县、周至后决定折向陕东南经山阳再入湖北时被明亮、德楞泰及郧西县令孔继檊率领的乡勇包围在郧西县三岔河一带。三月五、六两日双方展开了激战。襄阳黄号起义军浴血奋战万余名战士阵亡王聪儿、姚之富等十多人从茅山阎王匾上跳崖牺牲。

    此后襄阳黄号的余部由李全等人领导继续坚持反清斗争。

    王聪儿、姚之富的牺牲标志着川楚陕农民大起义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从嘉庆三年四月至七年十二月主要是四川起义军进行反清斗争。

    四川起义军一般可分为两大支。一支由徐天德、冷天禄、王三槐领导另一支由冉文俦、罗其清领导。

    嘉庆三年七月王三槐受勒保欺骗被捕叛变。四川起义军在徐、冷、冉、罗等的领导下依然继续顽强战斗。

    十月起义军与清军在营山县展开了“太鹏寨战役”。嘉庆三年十二月罗其清部战败突围出走方山被德楞泰捕获牺牲。他的部下鲜大川、苟文明等与冉文俦会合麻坝寨。四年正月清军攻破其寨冉文俦等壮烈牺牲鲜大川、苟文明及文俦侄冉天元“率其余党窜营山、蓬州与东乡贼合”1。嘉庆四年正月嘉庆帝特授勒保为经略大臣节制川、楚、陕、甘、豫五省军务七月又以勒保经略半年而“弗蒇厥功”以额勒登保代勒保为经略大臣。又因其不识汉字不能治军书遂任命老于用兵、资望较高的明亮为四川总督。不久他得知明亮与陕西巡抚永保不和恐其不足膺重任又命工部尚书那彦成佩钦差大臣关防率盛京、吉林兵士三千人赴陕监军。十月嘉庆帝下令将明亮、永保二人逮京治罪而命那彦成代治陕西军事与此同时又责令各督抚将帅务将本境之起义军歼灭“是贼匪所至之地皆有专办之人”2。

    十一月冉天元率领的起义军由川北巴山老林向西挺进到苍溪境内与紧迫不舍的额勒登保生了激战。冉天元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巧布埋伏并集中全力猛攻额勒登保的中营“血战竟夜”1杀死了清军的副将以下二十四名、兵士和乡勇二百多人。

    嘉庆五年(18oo)正月冉天元联合了“东乡白号”张子聪、“达州青号”赵麻花等计一万余人在四川定远县的“石盘沱凫水过河(嘉陵江)2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二》。

    1道光《巴州志》卷1o《杂记》。

    2《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二册第281页。

    1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三》。

    抢获船只后占据龙女寺渡口连夜过渡”直接威胁着四川重镇——成都、重庆。

    北镇总兵朱射斗赶到川西镇压。正月十九日朱射斗“至高院场直入贼营。贼四集云合围数十里。官兵力斗连大炮。贼伏地而进炮击不中。危甚。旁有小寨尚未树栅射斗且斗且上。围益厚知不济力斗刃数十人而死兵勇几尽。脱者跳踯人丛驰百余里始免盖亦不一二焉”2。

    起义军在高院场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打乱了清统治者的全盘战略部署把四川起义军的反清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

    嘉庆五年二月冉天元率领起义军经过剑州(今剑阁)、南部、盐亭等地进到江油县马蹄冈三月与清军德楞泰、杨遇春等部激烈战斗。起义军战败冉天元被俘后遇害。起义军余部分成两支一支过潼江与北上陕甘的起义军会合一支留在川西坚持反清斗争。

    马蹄冈大战是川楚陕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为激烈的大战役如统治者所说:“贼自起逆以来以此战为最”3从此以后起义军的力量逐渐削弱。总的趋势是:起义军“多分股数牵缀官兵。兵至则四散潜藏兵退则分投滋拢”。在清统治阶级制定的“剿贼之法总系跟踪追剿”1各个击破的战术之下起义军的主要领袖如王廷诒、冷天禄、徐天德、高均德、李全、张汉朝、樊人杰、苟文明、高二等相继被俘或者牺牲。到嘉庆七年底起义军只剩下齐国典、苟朝九、王世贵等小股队伍在南、巴老林中坚持反清斗争。川楚陕农民大起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即嘉庆八年正月至嘉庆十年五月主要是分散在南、巴老林中的各小股起义军坚持斗争及部分哗变的乡勇反清。

    嘉庆七年(18o2)十二月清朝经略大臣额勒登保、参赞大臣德楞泰以及川、楚、陕、甘等省的总督、巡抚向嘉庆帝奏报“川陕楚剿捕逆匪大功戡定”嘉庆也准备“以三省邪匪悉平论功行赏”2。就在清廷上下准备“共享升平之福”时起义军余部却在南山、巴山老林中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他们或百余人为一起或数十人为一起“腾跳如猱具悉官兵号令及老林径路忽陕忽川忽聚忽散屡被围辄乘雾溜崖突窜有中数矢犹力战者分军遇之则不利大队趋之则兔脱。仅余贼数百而三省不得解严”3。为了消灭出没于老林的小股起义军嘉庆帝令清军悍将杨遇春“前赴南山一带将各要隘及江防严密防御紧顾北面毋令零匪一名逸入。所有陕2《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二册第2—3页。

    3石香村居士:《戡靖教匪述编》卷5。

    1《清仁宗实录》卷94。

    2《清仁宗实录》卷1o6。

    3《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四册第499—5oo页。

    省南山隘口及江防专交杨遇春堵御。其未尽零匪专交德楞泰一手办竣俾各专责成”4。起义军尽管处于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犹出其不意地打击清军取得了一些战绩。如嘉庆八年(18o3)四月清经略大臣的左翼长、“每战辄冠军”的穆克登布被起义军杀死即是一例。

    嘉庆八年四月齐林家族的重要成员齐国典在战斗中“跳崖跌毙”清廷认为“从前未获凶渠”至此“实无一名漏网”1在大规模地“搜剿”老林之后于七月宣布“彻底肃清”了起义军并开始大量裁减乡勇。

    由于乡勇也大多由破产贫困的农民、流民所组成一被清政府解散“得项较少”“穷而无归不免心生觖望”2纷纷投入了起义军的余部并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有以一二百人为一支的起义队伍“陈贼只三四十人其余皆系乡勇”3。乡勇多是本地人向随官兵行走不惟道路险易皆所熟习凡官兵进止情形无不尽悉且有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利用奇袭、埋伏、化装为官兵等方法多次打败清军。但由于哗变的乡勇多是乌合之众最后在清廷的收买、分化下瓦解。

    嘉庆十年五月在清军的残酷围剿之下起义军的最后几个领苟朝九、王世贵等相继壮烈牺牲。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川楚陕农民大起义宣告结束了。

    在“康乾盛世”末期爆的、声势如此浩大的川楚陕农民大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仅见的。正如魏源所指出的:“前代流寇皆难末造川壅必溃未有蠢动于庞豫之余劳师武如今日者。”4这次大起义充分暴露了清统治阶级的弱点沉重打击了他们的反动统治成为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次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大大鼓舞了被压迫者反清的信心和斗志。

    例如距离白莲教大起义结束仅有八年的由林清、李文成领导的京畿和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天理教起义就是在川楚陕农民大起义的鼓舞下爆的参加起义的人们将其称作“白莲教起手闹事”“河南滑县白莲教造反”1。嘉庆以后的反清起义与白莲教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也不在少数充分说明这次起义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

    4《清仁宗实录》卷125。

    1《清仁宗实录》卷113。

    2《清仁宗实录》卷124。

    3《清仁宗实录》卷124。

    4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川湖陕靖寇记一》。

    1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38嘉庆十九年九月初一日奏十二年九月初三日奏。第七章天地会天地会是清代著名的秘密结社组织之一广泛活跃于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对封建统治者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自康熙以降天地会的活动渐趋频繁并以多种形式组织会众开展政治和经济的斗争直至多次动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道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地会又成为团结南方各省人民群众进行反殖民主义侵略、反封建压迫斗争的重要纽带。它被传播到东南亚及拉丁美洲之后又成为当地华侨反抗西方殖民主义暴政的自卫组织。天地会在清代历史上所建立的革命业绩不可磨灭所谱写的慷慨悲壮、可歌可泣的诗篇永远值得人们称颂和赞许。

    第一节天地会的起源天地会起源的时间说法至少有六种诸如“明季说”、“清初郑成功创立说”、“康熙甲寅说”、“雍正甲寅说”、“乾隆丁亥说”等等。

    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