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海商1557-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将军们圈养的佃户而已。    这种平日里都是从事农活的士兵,战斗力可行而知,这也是为何几十年前倭乱之际,南边的军队表现的这般差的缘故了。    因此,张哲海的依仗,就只有狼兵这一块,以及他自己带来的亲兵,其他的则是不报太大的希望。    就在张哲海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防御阵型之际,郑亚芝则是带着征夷军快速出击,朝着江门浩浩荡荡地驶进。    在收到侦查局反馈的消息,确定张哲海的军队都集结完毕之后,郑亚芝便迫不及待地带领着军队出发。    这一次过来,郑亚芝所有的信息都是借助侦查局来收集,其实大宋的每一场战争,当地的侦查局便是扮演着情报工作的角色。    如此一来,郑亚芝这样的主将,也能够将全部身心放在战斗方面,而不会被其他的因素给分心。    此次侦查局反馈的消息,除了张哲海的军队集结之外,里边的具体布置,以及军队的各种成分,具体的战斗力等等,都包含在内。    因此,侦查局给郑亚芝这边送来的情报,有足足上百页的内容,愣是让他看了几天几夜,才将情报的细节给看完。    对于明军里边的狼兵,郑亚芝以前倒是听过毛海峰的讲述,如今能够有机会交手,倒是令他很是期待。    由于大明这边还未能普及公路,因此征夷军的进军速度倒是不快,整个路程,愣是走了好几天的时间。    征夷军如今全部都是配备着新式火枪,并且还有着自己的炮队,这么庞大的队伍,自然有着大量的后勤物资,这些都限制住了军队的行军速度。    不过郑亚芝也并不心急,只要张哲海这厮不直接带着队伍跑路,这一仗肯定跑不掉的,并不急于这一两天的时间。    而且为了进一步麻痹张哲海,郑亚芝在出发之时,也朝对方派了信使,声称自己这边已经发现海盗踪迹,此次进军就是要将海盗给一网打尽。    对于郑亚芝的说辞,张哲海这一次可就不会再相信了,宋军此举的目的是一网打尽不假,不过并不是针对海盗,目标则是他这些军队罢了。    整件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用不着再猜测,大家伙都知道,宋军此次过来,定然是要跟张哲海的明军碰出火花。    至于最终双方会战斗成什么结果,谁又是最终的赢家,这个倒是众说纷纭。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不怎么看好自家的明军,大明南方军队的货色,其实早就已经众所周知了,而宋军的威名,则是已经从大宋各个战役里展现,实力毋庸置疑。    一方是多年未尝过战斗的军队,一方则是常年活跃于战场的军队,双方的实力自然容易分得出。    不过也有人看好明军,其实这些人真正看好的,是刚刚过来的狼兵。    狼兵的凶猛可是连倭寇都要闻风而逃的,因此,有一些人认为张哲海能够借助凶悍的狼兵,成功阻挡宋军的来袭。    这些能够有闲情议论的人,都是些富家子弟,并且还是远离江门一带,至于这边的民众,早就在张哲海聚集军队之时,都托家带口逃出去躲兵灾了。    这些民众可不仅仅是害怕战争毁掉他们的家园,其实也恐惧张哲海这些官军,往往敌军还没有到,民众们就已经被官军给敲诈一遍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明末最为普遍,特别是在崇祯的最后时期,官军更是肆无忌惮地抓捕普通民众来冒领杀敌战功。    因此,每逢大战之际,民众皆是奔波逃命,要么投奔亲戚,要么则是躲在山里,等战争结束之后,才会回来重建家园。    当然,这些都是乡野的民众,城里边的居民就不会离开,要躲也只能是躲在家中,紧闭家门而已。

四百四十一章 胆小的好处
    几天时间过去,江门城外的村民都已经逃离,城内的居民则是大部分被征调,投入防御阵的建设之中。    按照张哲海的计划,便是在江门城外布置几条防线,所有军队都按照归属负责各个防线,至于江门城内,则是作为大本营,一切的后勤物资都安放在这里。    张哲海只要坐阵江门城内,那就能够指挥整个战役,即便几道防线被攻破,他还是可以凭借着江门城进行阻击。    为了增强江门城的城防,张哲海愣是搜罗了几十门红夷大炮,这些天里让人连夜安装在城墙上。    有着这一系列的布置,张哲海才算是有了点信心,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也安排了人手,一旦战败便迅速撤离,逃回帝都去。    这天,当所有人都在忙活着之际,一些人突然指着远方大叫道:“来了宋军来了”    随着这些人的吼叫声,远方天地一线的地带,缓缓出现一些黑点,然后浮现出一个个人影出来。    随着人影的出现,宋军随机来到了江门城外,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排在跟前。    其实早在几个时辰之前,张哲海就已经得到了斥候反馈的信息,宋军今日便会到达江门城,他这边也已经让各部做好了准备。    因此,当郑亚芝带领着军队来到战阵之时,面对的则是严阵以待的明军,两军对阵,现场的气氛为之一紧。    征夷军一上来,便熟练地就地驻扎,几天的行军,早就已经疲累不堪,这个时候自然是要进行一定的修整。    而郑亚芝则是开始观察起张哲海的防线,看着眼前的防御阵型,他也忍不住赞叹了一把。    张哲海此次的防御阵,无论是壕沟,或是拒马等等,都非常的完善,而且为了免于被敌军火炮杀伤,士兵们都是以几十人为一组,分别守着自己的据点。    这些排兵布阵,其实并不是张哲海自己的想法,他这个没有过大战经验的人,自然弄不出如此高效的战术。    张哲海在过来之前,便跟军部借调了几名参谋,这些参谋都是拥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老将,其中甚至还有戚家军的成员。    这些参谋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对于火器方面的应用,都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不过由于岁数已大,如今只在军部里头挂个虚职而已。    张哲海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此次面对的宋军可是最为棘手的对手,他这个“门外汉”根本就难以带领队伍成功阻击。    想要在这一场战役中有所作为,那就得请来必要的参谋,有这些经验丰富的人进行谋划,也让他少操心不少。    张哲海只要确保后勤保障不出问题,其他的战术谋划,都是几个参谋进行研讨,他只作为最终拍板的人便可。    因此,眼下郑亚芝所面对的防御阵,便是由几个战场老将所研究出来的,倒是令他佩服不已。    这些以几十人为一组的据点,有效地避免了因为过度聚集而遭受轰炸,并且在攻占这些据点的同时,都要遭受到其他据点的射击。    如此一来,征夷军此次所携带的火炮,没法发挥出最佳的作用,并且在进攻之时,还会造成不小的伤亡,整个进攻难度大大地增加了。    郑亚芝也没少参加过大战,自然看得出眼前防御阵的棘手,因此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让军队休整一番,同时也召开军事会议,研讨新的战术。    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往往在进行大战役之时,每一步都是要极其的谨慎,事先也要将所有的作战过程在沙盘上演练一番。    只有经过演练之后,战术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才会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在发现宋军到来之际,张哲海便快速来到了城墙上,远远地观望着对面的敌军。    “大人,宋军正在安营扎寨,今日估计不会有战事了。”一旁的参谋说道。    “胡参谋,你说这些防御阵,真的能够有效阻击宋军”张哲海皱着眉头问道,他还真的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宋军凶名在外,攻击力太过凶悍了。    “大人不必担忧,这些防御阵都是进行演练过的,对于宋军的火器很有效。”另一个王参谋插话道。    “不过士兵们分散开来,战斗力不是相应地减弱了”张哲海依旧询问道,其实这些问题之前就已经说过,只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再次提起而已。    “凡事有利有弊,小组的战斗力虽然有限,不过相应地遭受损失也有限,咱们的军队比对方多,即便是以两人换取对方的一人,也算是胜利。”胡参谋缓缓说道。    这个胡参谋曾经跟过戚继光,在战术方面也有着独到的了解,他知道这里是大明的地盘,宋军经不起消耗,不可能承受得起太大的伤亡。    “嗯嗯,既然如此,那咱们便回去歇息吧,明日估计还会有大战呢。”张哲海点头说道,在经过几个参谋的分析之后,他又有些安心了。    张哲海的性子就是如此,向来胆子小,凡事都必须要考虑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放下心来。    其实就是因为张哲海的这个性子,才会在过来之前,不顾身份地跟军部那边要来了几个参谋,这也许就是胆小的好处吧。    当然,对于几个参谋的战术,张哲海都是很配合地布置,不过在使用狼兵这方面,他就没有如这些参谋的建议,将其放在最前线。    张哲海将几千的狼兵全部都放在了江门城守备,如此强悍的主力,他自然要放在身边进行护卫,这样才能够安心。    对于张哲海的这种安排,胡参谋几人也只能是暗中叹气,狼兵这样的强兵竟然留在后阵,真的是太可惜了。    不过再怎么叹气,胡参谋几人都没有再说什么,他们过来只不过是配合而已,根本就没有决策权。    其实这种情况胡参谋几人早就已经习惯了,以前在军队之时,别说他们这些人,即便是主将也会被朝廷派来的监军指手画脚,最是憋屈。    而且令胡参谋几人欣慰的是,张哲海在其他方面都能够采用,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四百四十二章 双赢
    在江门战役紧锣密鼓地筹备之际,北边的张家口却也开始了新的进展,努尔哈赤在歇息了一番之后,便开启了新的战斗。    李成梁在吸收了大量援军之后,军队的规模也达到了十多万,为了能够成功阻击蒙古军,他硬是布置了好几道防线。    眼下想要进入大明内部,努尔哈赤必须得要吃掉眼前的李成梁所部,这里周边除了山头之外,也就只有眼前的一条大道,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获得了后方物资的补给之后,努尔哈赤的火器又能够大发神威,火炮更是毫不吝啬地朝着李成梁的防线轰炸。    不过这一次李成梁也学精了,并没有将军队聚拢一块,而是分成很多个支队,各自防备着自己的阵线。    如此一来,火炮的轰炸,最多也就是震慑一番守军而已,造成的伤亡倒是比较有限。    在经过几轮轰炸,发现没有太大的效果之后,努尔哈赤也停止了这些无谓的举动,转而令骑兵试探冲击。    战役打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又是回到了以前的战争模式,那就是蒙古骑兵的骑射,对上了明军的军阵。    不过努尔哈赤的蒙古军,在配备了火枪之后,战斗力自然提升了不少,在这些凶悍的骑兵冲击之下,李成梁的守军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避免军队的溃败,李成梁带领着亲兵队,亲自坐阵后方,一旦发现有逃兵出现,立即就地处决。    便是有着李成梁的亲自坐阵,才让明军不至于被努尔哈赤一举攻破,双方进入了暂时的拉锯战。    这样的拉锯战,考验的便是军队的韧性了,一旦哪一方承受不住大量的伤亡,出现一定的溃败潮,那将会是一面倒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这边,战役达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是在不断地投入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