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遵旨!”范仲淹和岳飞领命道,至于邓艾那边自有人去通知的。
第90章雷霆手段
第九十章:雷霆手段
范仲淹与岳飞领了旨意之后,便挑选了三千精锐前往南乡。
南乡城,张家大院。
今天是张家老太公张雄的七十寿辰,在这个三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五十而知天命的时代,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是人瑞的错在家的,为此,邓国各大世家都派人前来祝贺。
就在张家人满心欢喜的为自家老太公庆祝寿辰的时候,范仲淹和岳飞就率领三千精锐将张家大宅包围了。
“家主,不好了!”一个小厮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此时张家家主张晖正陪着自己的父亲,今天的老寿星张雄说话呢,听到之后,不禁眉头一皱,丫的,今天是我老子大寿,什么不好啊,于是训斥道:“何事如此惊慌?”
小厮显然是受惊了,压根就没听出张晖的怒气,只是慌张道:“家主不好了,外面有军队包围了咱家大宅!”
“什么!”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张家可是邓国三大世家之一,邓宣王曾许诺非祸国大罪不可加身的存在,而且今日还是张家老太公的七十大寿,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这个节骨眼包围张家?
张晖也很惊讶,安慰了自家老太爷几句,便道:“我出去看看,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敢包围我张家。”说完就抬脚准备走出去。
“不用,我们已经进来了!”还不等张晖出去,范仲淹和岳飞便带人闯了进来。
张晖不认识岳飞,但是认识范仲淹,上次范仲淹来南乡调查暴民作乱之时,便来过张家,于是开口道:“范尚书,不知我张家犯了何事,以至于范尚书带兵包围了我张家?”
范仲淹冷笑道:“经过朝廷多番查证,已经可以确定,南乡暴民作乱皆因张家而起,同时张家族人多年来屡屡触犯国法,奉大王之命,暂时查抄张家,所有涉案人员,暂时收监,等候调查结果。”
“范尚书此话何意?难道范尚书不知道当年宣王有言,三大家族非祸国之罪不可加身吗?”张晖有些紧张,全身颤抖,再一次搬出当年邓宣王的诺言。
范仲淹道:“本官当然知道了,可大王有言,张家所犯之罪,罄竹难书,足以动摇我大邓根基,故而,遵循宣王旨意,以祸国之罪论处,张家主可不要让本官为难啊,再说了,宣王的诺言是王室的诺言,与本官无关,本官只听命于大王,既然大王说你张家罪无可恕,那么就是罪无可恕,岳将军,劳烦你了。”
岳飞笑了笑,回道:“范尚书客气了,为大王效力,本将军万死不辞,来人,拿人。”
话音刚落,无数士兵冲进张家,张晖见状,怒吼道:“邓氏忘恩负义,老夫死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今日是张家老太公张雄的大寿,所有的张家人都到场了,倒是让范仲淹和岳飞省了不少的功夫,很快,张家所有名单上的人都被拿下了,其余人等皆被驱逐,张家大院也被查封。
邓昇的雷厉风行,让在场的所有世家之人胆寒,如此大规模的查抄世家,在邓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其中,最害怕的则是何家和李家之人,他们与张家同为三大世家,张家人曾经做过的事,他们也少不了,今日邓氏能够动张家,他日也能对何家、李家动手,他们觉得事态严重了,于是纷纷离开南乡,返回家族,向家族禀报。
在范仲淹和岳飞查抄张家的同时,南乡城外的邓艾也带人闯进了陈家村,将暴动的始作俑者拿下,同时将所有陈家人控制住了。
几日后,范仲淹、岳飞带着所有涉案人员返回宛城,而邓艾则留在南乡,监视住剩下的张家人和陈家人。
乾阳宫中,范仲淹向邓昇将此事禀报。
“启禀大王,臣奉王命,捉捕张家、陈家涉案之人,另外查抄张家,不辱使命,张家所有涉案人员及南乡暴动之首犯均已押解回宛城,听后大王发落!”范仲淹拱手道。
邓昇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刑部牵头,一一查办,所有人按国法论处。”
“喏!”范仲淹领命道。
范仲淹离开以后,邓昇又将苏弘叫来,道:“苏卿,你明日便将何家、李家的犯罪材料给两家送去,顺便告诉他们,交出名单上的人,寡人可以既往不咎!”
“大王,这……”苏弘有些愕然了,前些日子邓昇不是还喊着绝不姑息养奸的吗?怎么现在又让何家和李家自己交人,还说交出人来便既往不咎呢?
邓昇这样做当然不是无的放矢的,原因是前两日中书令邓邕跟邓昇说得那番话,邓邕的原话是这样的:“既然张家已经伏法,已经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那便无需再将何家和李家也一并处置了,毕竟三大家族在邓国立国以来,也是功勋卓著的,若是彻底除掉三大世家未免会让人觉得邓氏薄情寡恩,也会让世家们与我王室离心离德。”
邓昇也是认真考虑了邓邕的话,觉得无需再赶尽杀绝,毕竟三大世家在邓国屹立两百多年,除掉一个张家已经让所有世家惶惶不可终日了,如果真的将何家和李家都除掉,恐怕这些世家都不敢继续留在邓国了,这样一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毕竟顶尖人才邓昇可以通过召唤系统来得到,但是中层和底层的官员却还是要靠世家来提供的。
君王和士人共天下可不是一句玩笑话的,在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本去读书的,而且也没有书籍,所以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在世家大族里面。
邓昇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会说出既往不咎的话来的。
苏弘虽然对于邓昇的转变有些奇怪,但是聪慧的他也并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门道,既然邓昇都说不去追究了,那就看何家和李家会不会做人了。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审问,一切都尘埃落定,张家所有涉案人员,该杀的杀了,流放的流放,其中还包括张家家主张晖,而在张家人被判刑的那一天,七十高寿的张家老太公张雄也与世长辞了,幸存下来的张家人也树倒猢狲散,分崩离析了,曾经偌大的张家也就烟消云散了。
就在张家人被判刑之后,李家和何家也收到了邓昇送给他们的名单,再看到张家的下场,都明白这是邓昇对他们的网开一面啊,如果不想像张家那样,只能弃车保帅了。
很快,李家和何家就将人送到了宛城。
三大世家的变故,使得整个邓国士林震动,大大小小的世家都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再挑衅国法。
第91章风起云涌的河北大地
第九十一章:风起云涌的河北大地
就在邓昇着手对付国内世家的同时,处于河北的赵国和燕国好像约定好了一样,一同对代国和中山国动手了。
乾元九年四月,燕国伐代,五月,攻破代国都城高柳,代国亡。
同年的五月,赵国也向中山国发动了进攻,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将中山国国都卢奴城给攻破了。
赵国和燕国的动作,极大的吸引了天下诸国的目光,各国都在猜测,两国下一步会不会在河北大打出手呢。
河北的消息传到宛城之后,邓昇便召集重臣商议。
“都说说吧,都有些什么看法?”邓昇叹了口气道,赵国和燕国的动作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啊,虽然河北离邓国有点远,怎么打都不关邓国的事,但是作为北疆两大强国,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诸国的心,现在的中原基本分成两个阵营,西军一方,汉国和秦国在陇关干着呢,估计每个一两年消停不了,如果一旦赵燕又打起来,西军两大国就无法在中原腾出手来,齐楚估计就得对魏宋动手了。
“大王,臣以为赵国和燕国估计要交手了。”崔浩第一个出列道。
“大王,臣附议,燕国灭代和赵国灭中山就是为了这一次大战做得铺垫,现在看似消停咯,但是以臣估计最快在明年开春,这场大战就要开启了。”苏弘也断言赵燕两国一定会开战的,而且就在明年的开春,现在已经是六月末了,马上就要进入秋天,这个秋天是赵燕两国最后的准备时间,隆冬一过,两国就会开战了。
邓昇点了点头,道:“诸位以为赵国和燕国谁能取胜?”赵燕打起来估计已成定局了,邓昇现在关心的是他们之间的胜负如何,如果赵国赢了,势力估计就会迅速膨胀,说不得就得再次掀起中原大战呢。
众人想了想,崔浩出列道:“回大王,臣以为此战的结果,赵国取胜的机会很大。”
“此话怎讲?”邓昇有些疑惑了,赵国虽然很强,但是燕国也不差的,这么多年来,如果不是燕国一直和赵国作对,赵国恐怕早就已经进军中原了,能够和赵国在河北抗衡这么多年,燕国实力还是有的。
“回大王,臣之所以断定赵国取胜的几率会比较大,原因有三。”崔浩伸出三根手指道:“这其一,赵国有赵信,自赵信执掌赵国兵权以来,赵国一直都是压着燕国打得,而燕国方面,能够拿出手的也就一个乐磊,可是从这么多年的战绩看来,乐磊不是赵信的对手。”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赵信是一个无解的存在,天下第一名将的名头太盛,压着天下诸国透不过气来,中原大战如果不是汉魏太坑,估计赵信也不会处于下风,但是绕是如此,韩清还是没能攻破赵信的防线,有着赵信的赵国,天然就占据上风。
“这其二嘛。”崔浩继续说道:“就是双方国力的比拼了,论国土面积,赵燕不相上下,可是燕国除了河间、安平、渤海、清河四郡以外,其他的都是贫瘠土地,可以说整个燕国就靠着这几个郡撑着的,反观赵国,无论是魏郡、太原、上党、巨鹿还是常山都是产粮重地,就说朔方、五原、云中三郡,虽然产粮不多,可是那里水草丰美,牛羊马匹众多,实力上,燕国就要稍逊一筹了。”
邓昇点了点头,认可了崔浩的说法,这打仗,不单单只是比拼兵力的,还得比拼后勤的,而且如果一旦开战,八成都是在冀州开打的,也就是说会选择在燕国的产粮重地开战,只要赵国赶在燕国收割粮食之前开战,燕国拿什么来打,只要拿掉这几个郡,燕国就彻底完了。
“这其三嘛,就是战略的问题了,无论是赵国灭中山,还是燕国灭代,都是为了消除后患的同时,极大可能的扩张势力,但是在选择上,燕国就是落于下风了,燕国灭了代国,除了能够消除隐患之外,一无所获,而赵国灭中山就不一样了,中山之富庶,远不是代郡可以比拟的,此消彼长之下,燕国胜算不高。”崔浩笑着将第三个原因说了出来。
“哈哈哈,崔卿说得好啊,诸位还有什么看法不?”邓昇不禁对崔浩的分析拍手称赞,真不愧是料事如神啊,这份洞察力就不简单了。
“呵呵,大王,听了崔尚书的分析之后,臣以为燕国必败。”这时苏弘出列道,他和崔浩说得有些出入,崔浩说赵国胜算比较高,但是苏弘则说燕国必败。
“苏卿,为何你会觉得燕国必败呢?”邓昇不解问道。
苏弘笑着道:“不知大王可否还记得,当初中原大战前期,为何楚国会差点撑不住,而且还向我大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