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解了情况之后,邓昇便打发罗平出去了,罗平直到离开的时候还是很懵逼的,他完全不清楚邓昇为什么会单独召见他。

    罗平离开之后,邓昇下旨,任命罗平为东宫副统领,入职东宫,辅助太子,也算是给了罗平一份前程。

    不久之后,邓昇又召见罗成,罗成得知邓昇想将邓芊许配给罗平,顿时大喜过望,那可是邓昇的掌上明珠啊,同时还是邓氏五兄弟的宝贝,满朝文武谁都知道,娶了邓芊,就基本确定了家族几十年的未来了,所以邓芊也被无数人惦记着,谁知道,最后成功抱得美人归的却是罗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子。

    罗成肯定不会不愿意的,当下的同意了,不过通过和罗平的接触,邓昇知道,那小子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却是一个很有主见之人,所以为了避免罗平抗旨不尊,邓昇默许邓芊见了罗平一面,同时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罗平。

    天统五年,九月十五日,邓昇下旨,南阳长公主邓芊许婚于寿春侯罗成次子,东宫副统领罗平,礼部挑选良辰吉日成婚。

    赐婚圣旨一下,顿时满朝哗然,毕竟惦念着邓芊的人非常多啊,而且还有不少国公、郡公家的子嗣,谁知道最后被罗家子弟拔了头筹,而且还只是一个区区的东宫副统领,有心人还发现,罗平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羽林卫裨将军,想来这个东宫副统领也是邓昇为了拔高罗平的地位所做出的举措,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邓国第一驸马的宝座罗平是坐上了。

    赐婚圣旨一下,寿春侯府顿时门庭若市,来往之人络绎不绝,谁都知道,罗家娶了邓芊,基本奠定了家族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了,别看罗家只是一个侯爵,但是有着邓芊这个邓国长公主在,罗家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现在不打好关系,更待何时呢?

    天统五年,十一月初一,宜嫁娶,邓国长公主邓芊出嫁,为了这一日,邓昇还特地将镇守在外的晋王邓瀚、魏王邓裕、齐王邓尊、楚王邓辅全部都召了回来,送他们的妹妹出嫁。

    邓芊可是邓家兄弟的心头肉啊,现在出嫁了,他们心里也是十分的舍不得,所以在罗平迎亲的时候,他们可是变了法的百般刁难,最后还是邓灏这个长兄识大体,放过了罗平。

    邓芊出嫁之后,邓昇觉得罗家的地位着实有点低,于是特地下旨,追溯罗成以往功劳,敕封罗成为春平君,另外,驸马罗平赐子爵,这也是邓昇的私心,毕竟日后邓芊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孙子,可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啊,现在赐给罗平一个子爵,最起码等罗平死后,自己的外孙子还有爵位可以继承,至于日后能不能提升爵位,那就看罗平自己的能力了。

    邓芊的婚事告一段落之后,邓昇的精力再次放在了洛阳城的营建之中,这可是邓国未来的都城,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洛阳都城的地位是不会改变了,所以对于洛阳城的营建,邓昇是十分的在意的,势必要营造出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城。

    。顶点手机版网址:

    ;



    第六百二十二章 迁都洛阳

    

第六百六十二章:迁都洛阳

    天统五年,十一月,邓昇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儿,邓国长公主邓芊下嫁于春平君罗成次子罗平,至此,邓昇所有的子女都已经成婚了。

    将唯一的女儿嫁出去之后;邓昇和整个邓国的精力都投入了新都洛阳城的营建,这是邓国未来的都城,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洛阳城就是邓国永久的都城了,所以邓昇对于洛阳城的营建要求非常高,勒令工部定要造出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城。

    洛阳城本就是周朝故都,在几百年前;那就是天下最大的城池了,只不过随着周朝的覆灭;洛阳城也渐渐没落了,城池规模逐渐被其他城池超过,幸运的是,在楚汉争霸时期,汉国为了与楚国争霸中原,将洛阳城作为前沿阵地,对此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建,虽然不及长安、彭城、晋阳等城池,但是比之一般的城池,规模还是要大上一点的。

    在邓国如火如荼的进行洛阳城的营建的同时,北边的赵国也在进行最后的力量积蓄,现在整个天下,已经从四十年前的诸国并立,变成了邓赵的南北对峙,但是邓国无论是国土还是国力都远超赵国;特别是一年前的北疆大战,赵国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折损了十几万精锐兵马;对于赵国来说,无疑就是一次重创,所以趁着邓国全力修筑洛阳城,准备迁都,无暇北顾的时候,赵国也在玩了命的扩充实力。

    但是赵国在与邓国的交战中,屡战屡败,丧城失地,被迫放弃中原,全线退守黄河以北,而今赵国剩下的土地只剩下黄河以北和辽东四郡之地,再加上多次大战,折损兵马数十万,使得赵国人口大幅度减少,如今赵国的人口粗略统计,只有一百五十多万户,六百多万人口,但是以老弱妇孺居多,青壮大概只剩下两百多万。

    至于邓国这边,荆襄、巴蜀、江东三地;多年承平,人口增长比较快,光是这三地四百多万户,一千七百多万多万人口,中原地区,久经战乱,但是中原乃是天下腹心,所以也有三百多万户,一千三百多万人口,而新并入的关中、西凉等地,遭逢战乱,只有八十多万户,三百多万人口,统计起来,邓国的总人口达到近九百万户、近三千多万人口,是赵国的五倍之多。

    而兵力对比,邓国还是以二十卫大军为主,一共一百万大军,但是这些只是邓国的常备兵马,加上各地的守备兵马,邓国的总兵力起码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其实以邓国的人口潜力,就算是再扩军十个八个卫军也是可以的,但是邓昇考虑到,天下一统之后,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肯定会对军队进行整编,到时候,恐怕一百万常备兵马都不需要,与其到时候裁军,还不如不扩军呢,所以在关中之战结束之后,邓昇也只是将各卫的编制补充完整而已。

    反观赵国这边,在北疆大战之前,拥兵五十万左右,但是北疆大战,赵国折损了十几万精锐,只剩下三十多万,所以当北疆大战结束之后,赵国第一时间就是再次征兵,但是赵国连年大战,折损青壮过多,在不影响国家发展的前提下,赵国也只是补充了十万人,总兵力达到四十多万。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时间来到了天统九年的正月,距离关中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了,这三年来,邓国全力营造新都洛阳城,而赵国则是在拼命恢复实力,邓赵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摩擦,天下也迎来了短暂的平静,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平静过后,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大战,邓国旨在一统天下,赵国为求保存基业,双方势必会拼尽全力,如果邓国赢了,那天下时隔三百年再次迎来一统,反观,如果赵国赢了,那天下将继续动乱下去。

    而这三年多,两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是邓国这边,关中之战结束之后,邓昇命晋王邓瀚为姑臧都督,坐镇西凉道,镇守西凉、经略西域诸国,但是邓国经略西域可不是那么顺利。

    当年秦国雄霸西凉的时候,将西域诸国降服,但是随着秦国迁入关中,都西域的掌控力下降,西域诸国又再次死灰复燃,秦国灭亡之后,邓国镇守西凉道的兵马只有西凉卫五万人,西域诸国趁机组成联军,勾结西凉胡人,屡屡进犯敦煌、酒泉等地,邓瀚手中兵力不足,只能采取防守的措施,无法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打击,这样也助长了西域诸国的气焰,所幸有邓瀚,敦煌、酒泉等地并没有丢失,但是也牵制了邓国不少的精力。

    还有关中、西凉两地的秦国遗民,也是动乱此起彼伏,虽然动摇不了邓国在关中、西凉的统治,但是也大大影响了关中、西凉的战后恢复。

    而赵国这边的变动就更加的大了,在一年前,赵国实质上的统治者,赵国太皇太后宋氏病逝,但是赵国皇帝张渊还不满十岁,因此摄政大权落入了其母,赵国皇太后孟氏之手,孟氏虽然与宋氏两宫摄政,但是大权基本都在宋氏之手,孟氏只是一个摆设,宋氏死后,孟氏虽然掌权,但是在朝堂上并没有自己的势力,五大辅臣基本都对其阳奉阴违。

    孟氏为了巩固权力,与五大辅臣之一的宗正张楹联手,借助宗室的力量,打压大将军李如秉,而宋氏病逝之前,昔日的五大辅臣中,林清风、左盛、庄平已经病逝了,辅政大臣之中,只剩这张楹和李如秉,而张楹的实力远远不如李如秉,所以宋氏为了不让朝堂失衡,大力扶持张楹和宗室。

    而宋氏死后,孟氏为了巩固权力,联合宗室,打压大将军李如秉,大力提拔宗室将领进入军队,另外任命昔日赵国军神赵信之子赵阔为太尉,与李如秉共享军权,而李如秉没了庄平这个盟友,在朝堂上是举步维艰,于是离开晋阳,来到渔阳督军,而李如秉走后,孟氏趁机将晋阳、河北的精锐交到了赵阔手上,至此,赵国兵权两分,一部分在李如秉手中,镇守北境,一部分在赵阔手中,镇守晋阳和南境。

    天统九年,二月初一,宛城,景阳殿朝会。

    邓昇高坐皇座之上,皇太子邓灏出列奏道:“启禀父皇,儿臣自天统五年奉命督建洛阳城,历经三年有余,大部已建造完成,剩余建筑,也将在两年之内陆续建造。”

    新的洛阳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其中外城是百姓居住,内城是朝堂重臣、勋爵、宗室居住,皇城则是各部官署所在,也就是外廷,主体建筑有三大殿,分别是皇极殿、紫宸殿、交泰殿,其中皇极殿是举行大朝会的所在,紫宸殿是皇帝日常办公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御书房,交泰殿也是接见大臣、外国使臣的地方,另外,太庙也是建造在皇城之中,太庙由主殿、文殿、武殿组成,太庙供奉历代先皇,文殿、武殿也是供奉功勋之臣。

    宫城,也就是后宫,由三大宫殿群组成,分别是乾阳宫、长秋宫、春和宫,其中乾阳宫是皇帝日常休息的地方,主殿就是乾阳宫,长秋宫是后宫嫔妃以及公主、未成年皇子居住的地方,主殿就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其余嫔妃根据位份居于各宫各苑,还有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先皇妃嫔居住的慈和宫各苑、另外还建造了一个专门安置犯错妃嫔的宫殿,也就是俗称的冷宫,长门宫,还有御花园、储秀宫等建筑。

    春和宫就是皇太子居住的宫殿,独立于各宫之外,位于宫城东面,俗称东宫,主殿尚理宫,东宫六曹的官署也在其中。

    外城有九门,分别是正东的东直门、安定门、东南的正阳门、东北的承盛门;正南的昌平门、正北常平门、正西的西直门、西南的宣胜门、西北的德胜门。

    内城有四门,分别是东边的东华门、南边的崇文门、西边的西华门、北边的尚武门。

    皇城有四门,东边的紫极门、南边的华炎门、西边的承元门、北边的安和门。

    宫城有四门,东边的腾龙门、南边的凤鸾门、西边的长宁门、北边的永和门。

    邓昇看了邓灏呈上来的折子,十分满意,洛阳城历经三年修建,动用民夫上百万,消耗钱粮物资无数,总算是完成了,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尚未解决,但是能在三年之内修建完成,已经十分神速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