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将兵临城下,白骐也不想再去计较太多了,因为在白骐看来,就算没有沈知主动开城投降,黾池也守不了多久的。

    而对于沈知,白骐如果说没有感到愤怒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白骐心中更多的是惋惜,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如今秦国大厦将倾,更何况当时沈知家眷都在邓军手中,沈知为了保全家眷做出投降的决定也无可厚非的,只是让白骐惋惜的是,沈知的投降,让秦国损失了一员统帅。

    是的;没错;就是统帅,自从邓秦开战以来,秦军屡战屡败,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如耿跃、王枫等人先后为国捐躯,导致秦国人才出现了断层,而秦国五十岁以下的将领里面,如李进、蒙统等人只可为将,不可为帅,除了白骐本人之外,邓国最有能力独领一军的就只有沈知了,白骐对沈知的期望非常高的。

    想当初,蒙战还在的时候,他的身边名将辈出,白骐、王枫、马晟、耿跃、嬴淮、司马恭等都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大将,秦军上下人才济济,比之邓赵,也不虚半分,可如今呢?马晟、耿跃、司马恭、王枫等人先后或战死沙场、或病逝床榻,其后人又大多不堪大用,就连素有秦国第一猛将之称的舍里图也在去年就病逝了,秦国可用之人是少之又少了。

    “君上,邓军兵临城下已有数日,为什么还不攻城呢?”白骐身旁,蒙统不解的问道。

    “他们是在等!”白骐回答道。

    “等?等什么?”蒙统更加不解了,如今城外的邓军有近三十万之众,而长安城内的秦军只有不到八万人,邓军兵力三倍于秦军,占据优势,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趁势而起,一举拿下长安的吗?那还在等什么呢?

    “他们在等我军锐气消磨以及在等慕容恪和薛仁贵。”白骐说道:“如今邓军兵临城下,城内官民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那个不是瑟瑟发抖的,只不过是有我等强行压住而已,时日一长,内心的恐慌终归会表露出来的,二来,慕容恪、薛仁贵二人数十万大军夹攻函谷关,只要函谷关一破,慕容恪、薛仁贵的数十万大军就可以西进长安,介时,我们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李嗣业和邓瀚了,而是超过六十万的邓军,而函谷关失守,对我大秦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他们在等我大秦士气达到谷底。”

    “该死,若不是沈知那恶贼叛国投敌,我大秦焉能走到如此地步,如果被我再见到沈知,定将他千刀万剐,方能解我心头之恨!”蒙统闻言,怒骂道,邓军这是阳谋,就算知道了,也无法破局,蒙统只好将这一切归咎到沈知身上了。

    白骐闻言,无奈的笑了笑,蒙统这话就有失公允了,诚然,沈知的投降,对战局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秦国走到今日,又岂是区区一个沈知就可以改变的,就算沈知不投降,也只不过是让这一日迟一些到来而已。

    但是白骐并没有反驳蒙统的说法,因为秦国沦落到如此地步,就必须有一个人出来承受骂名的,而最好的人选就是沈知了,谁让他不战而降呢,既然选择背叛秦国,那就得有承受秦人骂名的心理准备,不过现在沈知可不在这里,秦国并不能拿他怎么样。

    “好了,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也无济于事,还是好生防备,不要让邓军有机可乘,我们回去吧!”说罢,白骐便走下了城头。

    在回去的路上,白骐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倒不是担心长安城城破,因为长安城的坚固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初汉王刘邦建造长安城的时候,就是打算以长安为一国之都,统治天下的,所以规模十分宏大,长安不像晋阳、彭城、宛城这些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的,由于不是推到重建,所以格局上显得略为局促,而长安城可是一座新建的城池,一共有外城、内城、宫城,再加上汉国历代不断扩建,使得长安城早就已经是天下最大的城池了,不然秦国当初入关也不会放弃秦国故都咸阳而选择了长安了,而有近八万大军镇守的长安城,就算六十万邓军齐聚,没有一年半载也休想破城。

    而让白骐最担忧的则是秦帝嬴庄的身体,据太医所言,嬴庄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虽然嬴庄还不到四十岁,但是近年来屡遭打击,秦国国势每况日下,嬴庄在病魔和国事的双重压力之下,早就快撑不住了,按照太医的说法,嬴庄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的。

    如今秦国面临亡国,嬴庄就是所有秦人的寄托,一旦嬴庄有个万一,那秦人恐怕会瞬间崩塌,尽管嬴庄已经立下了太子,但是现在的太子只是一个十多岁的稚子,根本无力撑起整个秦国,到那时候,秦人到底何去何从呢?

    与此同时,函谷关东西两面皆战火纷飞,因为驻守函谷关的主将是嬴秦宗室嬴淮,绝无投降的可能的,所以慕容恪也没有废话,直接大举进攻,而在慕容恪发动进攻之后,东面的薛仁贵也命令大军全力进攻,现在赵军主动收缩防线,荥阳、濮阳两座重镇皆有邓国重兵镇守,薛仁贵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了,所以三十几万大军不分昼夜的分批进攻。

    函谷关只有不到三万兵马,面对邓军四十万大军的两面进攻,根本无力招架,嬴淮只能将兵马分成两个部分,虽然函谷关西面的慕容恪兵力不如东面的薛仁贵多,但是函谷关建造的初衷就是秦国为了阻挡关东诸国的,所以东面远比西面险峻,所以尽管慕容恪只有十万人,但是嬴淮在西城布置的兵马却一点都不比东面少。

    天统五年,五月十八日,邓军猛攻函谷关已经有近半个月了,秦军虽然凭借地理优势,多次击退邓军的进攻,但是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的大。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嬴淮亲自坐镇西城,再一次击退了邓军的攻势,这边大将朱括便急匆匆的赶过来,说道:“将军,东城伤亡太大了,邓军的攻势丝毫不减,东城压力太大了,希望将军能够派兵支援东城。”

    “派兵?本将哪来的兵马支援东城啊!”嬴淮一听,气不打一处,自己哪里还有兵马可派啊,整个函谷关的兵马都被嬴淮分成两部分,全部派上用场了,而这半个月来,为了支援东城,嬴淮又从西城抽调了五千兵马前去,导致西城压力十分大,若不是慕容恪兵马少,没有办法像薛仁贵那样不分昼夜的发起进攻,西城早就被攻破了,现在哪里还抽得出兵马啊。

    “现在东城情况如何了?将士们伤亡很大吗?”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嬴淮也渐渐地平静下来了,开口向朱括询问到东城的情况。

    朱括回道:“伤亡很大,两万兵马苦战半月,如今只剩下不到七千人了,而且大半带伤,就连武从将军也伤重不治身亡了,如果没有援军,恐怕不用五日就会被邓军破城的了。”

    “什么?武从他……”骤然听闻武从身亡,嬴淮有些稳不住了,紧紧的捉住朱括的双肩大声问道:“这是何时发生的事?为何不早些报与本将?”

    朱括回道:“前日,武从将军中了邓军流矢,伤及肺腑,只不过为了不让将军担心,武从将军不让我们禀告将军,昨日夜里,武从将军便走了。”说到这里,朱括眼中也流露出了伤感。

    嬴淮眼含热泪,默默地闭上了双眼,连武从都战死了,函谷关还有希望吗?原本嬴淮手下一共有沈知、朱括、景路、武从、陈广五员大将,而如今陈广战死虎牢关,沈知投降邓国,现在连武从也战死了,嬴淮手里可用的大将就只剩下朱括和景路了。

    “朱括,现在邓军的攻势不断,西城只有景路一人,本将不放心,你快快回去,至于援兵的问题,本将来想办法!”事到如今,嬴淮只好让朱括先回去。

    “喏!”

    朱括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朱括离开之后,嬴淮对一旁的家将嬴福说道:“嬴福,你说大秦还有机会吗?”

    嬴福是嬴淮的家将,能力一般,但是胜在忠心耿耿,所以嬴淮才会将其带在身边,听到嬴淮的话,嬴福摇了摇头,说道:“嬴福不知,但是嬴福是将军的家奴,将军在哪,嬴福就在哪。”

    “也罢,你从西城抽调一千人去东城吧!”嬴淮笑了笑,说道。

    “一千人!”嬴福十分激动,说道:“将军,你原本在西城安排了一万余人,后来又抽调了五千人去东城,再加上这半个月来的恶战,现在西城的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五千人了,再调派一千人,那西城还怎么守啊?”

    西城不如东城险峻,虽然面对的邓军不如东城的多,但是压力也不小的,打了半个月,西城的损失也非常大,现在再抽调一千人,那西城还怎么守啊。

    嬴淮摇了摇头,说道:“嬴福,你还是不明白,事已至此,你以为函谷关还守得住吗?守不住的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和消耗邓军的实力,我们拖延得越久,邓军的消耗就越大,给武安君准备的时间就越足,我大秦的希望也越大,所以东城绝不能又任何闪失的,而西城,说实话,四千人和五千人没有多大区别。”

    “喏,将军,嬴福这就去调兵!”嬴福其实并不是太明白,但是身为嬴淮的家将,只要是嬴淮的决定,他都会无条件的执行的,所以便应了一声,然后去调兵。

    嬴福离开之后,嬴淮站在城头之上,眺望远处,仿佛看到了长安城,嘴里喃喃道:“白骐,本将会为你尽可能的争取时间的,你一定要守住长安城啊,长安,我回不去了,一切都靠你了!”

    函谷关东面,邓军大营,中军大帐中,薛仁贵等一众邓军大将都齐聚一堂,如今负责攻城的是神策卫上将军单雄信和王韶,近半个月的攻城,邓军的伤亡也是比较大的,别看秦军伤亡了一万多人,但是邓军的损失起码在秦军的两倍以上,但是这点损失对于坐拥三十多万大军的薛仁贵来说,并不算什么。

    “我军和慕容恪大将军合力猛攻函谷关已经有半个月了,秦军想必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李嗣业大将军和晋王殿下也驻军长安城下十多日,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陛下已经派人给本将传讯,李如秉在与胡人的鏖战中,已经占据了上风,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分出胜负的,到那时候,说不定就会亲率大军南下,倘若到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拿下长安城,就会徒增变数,所以十日之内,一定要拿下函谷关!”薛仁贵坐在主位,眼神坚定的说道。

    虽然薛仁贵不在关中,但是关中各路大军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而北疆战事的情况,明镜也会及时的送到宛城,再由宛城送到关中前线的,在得知李如秉大军已经占据上风之后,薛仁贵便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

    打一个函谷关已经花费了薛仁贵不少的时间了,而长安城有白骐亲率数万大军坐镇,打起来的难度只会在函谷关之上,到那时候,恐怕李如秉早就已经结束了北疆战事了,虽然现在赵国主动收缩防线,一副要放弃秦国的态度,但是谁都知道,那是因为赵国兵力不足而已,而一旦李如秉结束了北疆战事,数十万大军回师晋阳,说不定赵军就会南下,虽然真打起来,邓国一点都不怕赵国,但是如此一来,关中之战就会徒增变数,消耗也会加大不少,这就不是邓国方面想看到的了,所以薛仁贵必须要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