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如此下来,我等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明首大人的命令啊,早知道慕容恪大将军可不会等那么长时间的!”管家说道。
阎雄是明七的化名,明七是当年苏弘草创明镜的时候招募的第一批成员,一共有十八人,而明七则是排行第七,后来被苏弘派遣到当时还是汉国的关中做间谍,并且化名阎雄,在汉国出仕,只不过还没有等到上位的时候,汉国就被秦国给灭了,关中也成了秦国的地盘,阎雄也顺势投降了秦国,但是因为降臣的关系,阎雄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机会,后来被派到黾池当县令,本以为慕容恪率军杀到,自己便可以顺势开城投降,就可以回到邓国了,但是谁知道沈知突然到来,打乱了阎雄的计划。
虽然计划被打乱了,但是阎雄心中却有
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劝降沈知,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阎雄在秦国为官多年,对沈知的情况也是颇有了解的,沈知还不到四十岁,但是在秦军中,早已经独当一面了,论能力,不输与耿跃、王枫、嬴淮这些老将,是秦国军方青壮派的代表人物,在秦国年轻一辈中,能够压得住他的就只有白骐了。
如果能够劝降沈知,不但能够免去一场恶战,还可以为邓国带来一员大将,介时回到宛城之后,阎雄便可以平步青云了,但是现在沈知的态度还不明朗,而城外的慕容恪明显已经是等不及了,不然也不会使出这番手段来动摇秦军的军心的。
“你传讯慕容恪大将军,就说请再给我一些时间!”阎雄内心挣扎的说道,很明显,他还不想放弃,虽然慕容恪破城之后,他也不会有什么事的,只不过是没有了一个功劳而已,但是阎雄也是有野心的,如果就这样回到宛城,那他永远都只是明镜的密探,很难看到出头的一天的,地位甚至还比不上暗字辈的密探呢。
明镜成员虽然有资历之分,但是却没有上下之分的,无论是明字辈,还是暗字辈,亦或者后面的玄字辈,其实都一样,除非是担任一地统领的,但是关中明镜的统领却不是身为明七的阎雄,而是远在长安城的明十一,就是当年洞悉秦军突袭蜀中道的人,也是因为那一次,明十一被姚广孝任命为关中明镜统领,统率关中地区所有的明镜密探。
“明七大人,我会尽力说服大将军的!”管家应了一声,然后便转身,正准备打开门出去的时候,身后的阎雄突然说道:“暗九,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委屈你了!”
管家,不,应该是暗九笑了笑,回道:“有什么好委屈的,我跟在大人身边,过了这么多年的安生日子,娶妻生子,那一样大人也没有亏待我,比起那些有今日,没明日的兄弟来说,已经很好了!”说罢,便离开了。
当夜,一封密函送到了慕容恪军中的明镜成员玄一手中,自从明镜成立以来,每一次出兵,统兵大将身边就会有一个明镜的成员,这个一军主将也知道的,但是也并没有太多意见,毕竟很多时候,明镜都能够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当然,这也是放在明面上的,暗地里具体还有多少明镜成员,那就不得而知了。
玄一在受到密函之后,便第一时间来到中军大帐中,与慕容恪密会。
“你是说黾池城里面有你们明镜的人?而且他还在努力的劝说沈知开城投降?”骤然听闻黾池城中有明镜的人,而且还在劝说沈知开城投降,慕容恪十分惊讶,而且慕容恪知道,这个人在黾池城中的地位不会低的,不然也没有资格留在沈知身边,更不用说劝说沈知开城投降了。
玄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大将军,而是城内之人还希望大将军能够暂缓攻势,他在密函中说了,他有信心说服沈知开城投降的。”
“玄一先生,可否告知城内之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慕容恪对黾池城中的明镜成员十分好奇,因为能够混到沈知身边,又岂是简单之人呢?
但是玄一却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见谅,明镜有明镜的规定,没有明首的允可,谁也不能擅自暴露身份,还请大将军不要为难在下!”
“本将明白!”慕容恪也没有勉强,毕竟他和明镜互不统属,人家明镜有明镜的规矩,他也干涉不了的,于是说道:“但是玄一先生,本将可等不了太长时间,函谷关事关重大,早一日打开函谷关,薛大将军的大军就能够早一日入关,灭秦之日就能早些到来,你也知道,陛下曾言,两年内灭秦,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下明白!”玄一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大将军,城中之人既然如此信誓旦旦,那必然是有把握的,还请大将军能够给点时间,况且如果沈知能够开城投降,我军也能免去一场恶战,还望大将军三思!”
慕容恪想了想,再三思量后,说道:“那好,你告知城内之人,就说本将给他十日时间,十日之后,无论成败,本将都会攻城的,此事关乎我军成败,本将不可大意的,还请玄一先生见谅!”
“谢大将军!”玄一见慕容恪松口了,而且还给了十日时间,顿时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这一次来劝说慕容恪,其实心里也是没底的,因为就算明七能不能成功劝说沈知开城投降,慕容恪也能攻破黾池城的,毕竟秦军只有一万人,而邓军有十万大军,而且黾池也不是什么坚城,以邓军的实力,想要拿下也是很容易,慕容恪能够给自己十日时间,已经很难得的了!
“无须客气,本将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都是为了大邓着想,本将自然没有不允之理的,况且沈知也是一员难得的大将,若能归顺我大邓,也是一桩美事!”慕容恪笑着说道。
如果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黾池,慕容恪当然愿意了,况且沈知在秦军中地位不低,一旦沈知都投降邓国,那对秦军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慕容恪才会不惜在等待十日。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沈知归降
第六百四十四章:沈知归降
在说服了慕容恪之后,玄一便派人秘密通知阎雄,但是为了更好的掩饰阎雄的真实身份,玄一还请慕容恪派出使者前去黾池劝降沈知,正好也给阎雄一个借口,不然人家邓军都没开始劝降,阎雄就直接上去劝沈知投降的话; 恐怕会引起沈知的怀疑的。
次日,慕容恪便派出凌敬前往黾池城,守城将领见邓军派人来,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去请示沈知,沈知很纠结; 他很清楚慕容恪在这个时候派人来见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是犹豫片刻之后; 沈知还是决定见上一见。
“大邓金吾卫军师凌敬见过沈将军!”黾池县衙中,凌敬一脸笑容的向沈知行礼道。
面对凌敬的笑容,沈知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说道:“凌军师不必多礼,请坐!”
凌敬坐下之后,沈知冷着脸开口问道:“凌军师,如今贵军兵临城下,贵我双方乃是势成水火之敌人,凌军师居然敢一个人来黾池城,难道就不怕走不出去吗?”
面对沈知的威胁,凌敬不以为然,笑了笑,说道:“沈将军说笑了,先不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就是以沈将军的为人,也断然不会做出如此之事的; 在下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呵呵!”闻言; 沈知笑了笑,说道:“凌军师果然是一个妙人啊,本将佩服,不知凌军师今日可是来给本将下战书的?”
凌敬摇了摇头,说道:“不然,正如沈将军所言,贵我两军已然是势成水火之敌人,我军若想开战,大可以直接攻城,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前来是为了救将军一命的!”
“救本将一命?凌军师说笑了吧,本将身为黾池主将,手握上万精锐,又何必凌军师救命呢?”沈知说道。
“将军莫要自欺欺人了,虽然将军坐拥黾池城,手握一万精锐,但是与城外我大邓十万精锐相比又如何呢?难不成将军还指望区区一万人就能够击败我军十万精锐吗?”凌敬说道。
“能不能,要打过才知道!”沈知停止了腰杆; 十分傲气的说道。
“将军乃是秦国之中流砥柱,能有如此豪情,在下佩服; 但是如今赵国已经收缩防线,放弃救援秦国了,没有赵军相助,秦国覆灭只在朝夕,退一万步说,就算将军能够将城外的十万大军击退,难道还能与我大邓数十万精锐抗衡吗?大势之下,就算将军通天彻地之才能也做不到乾坤逆转的。”凌敬说道。
“本将算是听明白了,凌军师这是要劝本将投降了?”沈知反问道。
“也不能说是投降,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如今的秦国覆灭在即,将军乃是有识之士,在下实在不忍将军为秦国陪葬而已,况且一旦兼并关中之后,我大邓横扫八荒之势已成,就算是雄据河北的赵国,也只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他日我大邓百万精锐北上,赵国君臣也只能是束手就擒罢了,倘若将军能够归顺我大邓,他日封侯拜将也不在话下的,还望将军三思啊!”凌敬说道。
“不必多说了!”沈知想都没想,就直接打断凌敬的话,说道:“本将乃是大秦之臣,深受大秦国恩,又岂是二心之人,纵然大秦难逃此劫,本将也绝不会苟且偷生的,凌军师,本将念在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今日饶你一命,你走吧!”
“将军!”
“凌军师莫要多言,不要逼本将杀了你!”沈知直接说道。
“唉……”凌敬见状,便知道今日是不会有结果的了,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在下也知道,骤然要将军做出决定是很难的了,那在下便先行告退,还望将军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说罢,凌敬便转身离开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凌敬忽然回头对沈知说道:“沈将军,慕容大将军让在下转告将军一句话,如果将军担忧身在长安的家眷,我大邓愿意将将军家眷接出长安,送到将军身边的!”说罢,便出门去了。
凌敬离开之后,一直在门外的阎雄便走了进来,向沈知行礼说道:“下官见过将军!”
沈知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头看向阎雄说道:“你刚才在外面应该听到本将与凌敬之间的谈话了吧!”
阎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
沈知说道:“本将与你虽然相识不久,交情也不深,但是经过这段时间来的相处,本将知道你是一个有才华之人,你说说,本将该如何是好?”
阎雄回道:“回将军,下官与将军一见如故,对于将军,下官十分信任,无论将军做出任何决定,下官都会支持的,只不过,凌敬那番话说得很有道理,那就是以大秦如今的局势,就算武安君亲自率军镇守长安,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秦精锐所剩无几,如何能与数十万邓军相抗衡呢?就算将军在黾池死战不降,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击退进犯黾池的邓军,但是也无法改变大秦覆灭的现实的。”
沈知闻言,沉默不语,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阎县令,凌敬说可以将本将的家眷从长安接出来,你觉得他们能做到吗?”
听到沈知的话,阎雄内心大喜,因为沈知既然关心自己的家眷,那就代表沈知已经对开城投降有所意动了,如果沈知打定主意不投降,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