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臣以为可行!”门下令张宾出列说道。

    张宾一带头,所有人都纷纷赞同,胡惟庸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犯了众怒,所以也出言赞同了。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商议一番到底从何处增兵,来人,取舆图上来!”邓昇说道。

    很快,便有人送上舆图,邓昇命人打开之后,说道:“诸卿且看,如今我大邓三路围攻关中,这一次增兵十五万到底在何处比较好?”

    “陛下,臣以为可增兵洛阳薛仁贵大将军处,助力薛大将军尽快攻破函谷关,只要函谷关一破,秦国就回天乏力了。”礼部尚书陈群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胡惟庸反驳道:“函谷关乃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在这种地方,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容易施展,所以多十五万和少十五万区别并不大,所以臣建议增兵南路车骑大将军慕容恪,白骐乃是秦国第一名将,只要击败了他,定能让秦国人胆寒的。”

    众人纷纷争论,唯独崔浩、张宾、王猛、诸葛亮四人没有参与,崔浩、张宾二人没有参与邓昇可以理解,因为自从这两个家伙老了之后,就一直都是这样的,可是王猛、诸葛亮不参与,这就让邓昇有些不解了,难道说,陈群和胡惟庸的建议都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

    于是邓昇便开口问道:“王卿、诸葛卿家,不知你二人有何建议?”

    诸葛亮出列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大邓三路大军已经渐渐稳定住了局面,就算增兵,短时间内也很难打开局面,何不如另辟蹊径,再来一条战线呢?”

    “再开一条战线?怎么开?”崔浩问道。

    诸葛亮走到舆图前,指着汉中郡,说道:“诸位且看,李嗣业大将军已经转战西凉了,日后如果再攻关中,定是选择从陇关入关。”

    众人闻言,皆连连点头,这是正常的,从西凉过陇关就可以进入关中了,李嗣业没理由还绕回来在汉中进入关中吧。

    “既然李嗣业大将军不会回汉中,那么我军在秦川一带就没有任何兵马了,我军好不容易才突破了褒斜道,将关中西部的秦军全数歼灭,就这么放弃褒斜道太可惜了,所以臣以为新增的兵马可以自成一路大军,从汉中过褒斜道,再入关中!”诸葛亮继续说道。

    “正是如此!”邓昇还没有开口,一旁的王猛便第一个赞同道:“陛下,据闻前去增援长安的赵军已经到了陇关驻防,新增的十五万兵马大可以从褒斜道再入关中,与西凉李嗣业大将军夹击陇关,只要将陇关的秦军歼灭,那我军便可以支持长安了!”

    “妙啊!”众人闻言,纷纷赞道,这个办法着实不错。

    邓昇想了想,然后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新增的兵马便自成一军,从汉中郡过褒斜道,再入关中,传朕旨意,命千牛卫、飞鹏卫、泰山卫往宛城集结,由晋王为主将,飞鹏卫大将军杨宗保、泰山卫大将军薛丁山为副将,择日奔赴汉中郡,魏王率领安国卫接替荥阳防务!”

    “喏!”众人应道。

    天统五年,正月十八日,荥阳城,邓裕率领安国卫来到此地,奉旨接替即将前往汉中郡的千牛卫的防务。

    一看到

    邓瀚,邓裕便埋怨道:“二哥,父皇也真是的,怎么让你去汉中,不让我去呢?偏偏让我来荥阳,在这里压根就没仗打啊!”

    邓裕对来荥阳的抗拒的,特别是当他得知自己的二哥将以主将的身份统率千牛卫、飞鹏卫、泰山卫三卫十五万大军,进军关中的时候,心里就更加不乐意了,为什么二哥就去关中,而他就要留在荥阳,前些日子,李如秉已经回了晋阳城,也就是说荥阳城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大战的,不过碍于邓昇的圣旨,邓裕不敢违背,只能不情不愿的来荥阳了。

    “三弟,父皇这样做,必然有他的深意的!”见邓裕像一个怨妇一般的表情,邓瀚笑着安慰道:“而且你别以为守荥阳城就是那么容易的,李如秉虽然走了,但是十万赵军精锐还在河内郡,荥阳城的压力还是不小的,赵军有多难缠,为兄这近一年的交手可是深有体会,如果你稍有大意,恐怕就会追悔莫已了!”

    “二哥放心,我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只是心有不甘罢了,既然父皇让我守荥阳,那赵军就休想有一兵一卒越过荥阳!”邓裕点了点头,说道。

    他也只不过是有些怨言而已,并不是对邓昇让他守荥阳有什么不满,毕竟荥阳的重要,邓裕也是很清楚的,可以说,荥阳城的存亡,关乎整个中原战局的成败,能够让他来守荥阳,就是对他的信任。

    “你能想明白就好,那二哥就放心了,既然你来了,那我也不在荥阳多做逗留了,飞鹏卫和泰山卫早已经到了宛城,现在就差为兄和千牛卫了,关中战火即将重燃,为兄还需要尽快回宛城。”邓瀚说道。

    “二哥这么快就要走了啊,我还打算你我兄弟二人好好聚一聚呢,我们都好久没在一起聊过天了!”对于邓瀚的离开,邓裕很不舍,他与邓灏、邓瀚二人年纪相当,一同长大,感情十分深厚,而关中之战打响之后,他们兄弟便各自有着自己的任务,邓灏身为太子,要坐镇宛城,轻易不能离开,而他与邓瀚各自驻守一方,没有紧急情况,也不能轻易离开,说起来都有好久没有好好聚一聚了。

    “急什么呢?来日方长,你我身为皇子,自然要为大邓鞍前马后的,等到平灭秦赵,天下安定、海晏河清之时,你我兄弟有的是时间,何需急于一时呢?”邓瀚说道。

    邓裕闻言,笑了笑,说道:“也是,以后有的是时间,那我也不妨碍二哥了,在这里,我预祝二哥旗开得胜,所向披靡!”

    “放心吧三弟,待你我兄弟再次见面之时,定是关中大定之日,为兄走了!”说罢,邓瀚便离开了。

    天统五年,正月二十八日,邓瀚回到了宛城,第一时间便进宫去见邓昇。

    “儿臣拜见父皇,愿父皇万寿无疆、江山永固!”乾阳宫中,邓瀚向邓昇行礼道。

    邓昇看着眼前这个儿子,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无需多礼!”

    “谢父皇!”邓瀚谢道。

    “相信你也知道朕让你回来是要做什么了,据明镜探子回报,北疆胡人已经定下了南下的时日了,他们会在三月大举南下,胡人南下之日,便是关中战火重燃之时,你的任务就是带着你的兵,杀入关中,可有信心?”邓昇问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请父皇静待儿臣的捷报!”邓瀚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有信心就好,你回来的次数不多,先去见见你的母亲吧,她怪想你的了!”邓昇说道。

    “喏!”邓瀚应了一声便离开乾阳宫。

    一出去,邓瀚便迎面碰上了邓灏,邓瀚连忙行礼道:“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邓瀚笑着扶起邓瀚,说道:“二弟不必多礼!”

    “谢殿下!”邓瀚谢道。

    邓灏说道:“二弟,这一次为兄可是吧飞鹏卫和泰山卫交给你了,你可不能让为兄失望啊!”

    飞鹏卫、泰山卫虽然算不上是邓灏的亲兵,但是除了邓昇之外,只有邓灏能够调动,就算是大将军都督府,非必要的事,也动用不了飞鹏卫和泰山卫的。

    “殿下放心,臣弟定不负父皇和殿下的厚望!”邓瀚说道。

    “那为兄就在宛城,静候二弟的捷报了,对了,二弟这是要去见糜姨娘吧,为兄便不多留你了,快去吧!”邓灏说道。

    “谢殿下,臣弟先行告退!”说罢,邓瀚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邓瀚离开的背影,邓灏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他们兄弟之间已经有了疏远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了。

    ;



    第六百三十七章 再走褒斜道

    

第六百三十七章:再走褒斜道

    天统五年,二月十五日,邓瀚率领千牛卫、飞鹏卫、泰山卫十五万大军抵达南郑城,新任蜀中道刺史杜如晦亲自到南郑迎接。

    “臣杜如晦拜见晋王殿下!”南郑城外,杜如晦亲率南郑官员迎接邓瀚。

    杜如晦是邓n在乾元二十年,灭蜀之后,召唤出来的;当时与杜如晦一同召唤出来的有五人,分别是杜如晦、诸葛亮、张昭、蒯良、狄仁杰。

    杜如晦刚召唤出来的时候,身份是吏部郎中,后来被提拔为巴郡太守,诸葛亮从蜀中道刺史卸任前去宛城就任户部尚书之后,杜如晦便接替了诸葛亮的位置;成为了新的蜀中道刺史了。

    邓瀚看到杜如晦亲自来迎接自己,连忙策马向前,翻身下马;扶起杜如晦,说道:“杜刺史不必多礼!”

    “谢殿下!”杜如晦起身后,说道:“殿下,臣已经在城内设宴,为殿下和诸位将军接风洗尘了,还请殿下移驾!”

    “有劳杜刺史了!”邓瀚谢道,然后转身对身后的将士说道:“众将士听令,随本王入城!”

    邓瀚一声令下,大队人马开始进城,当然,只是一小部分的兵马而已,毕竟南郑城虽然是一郡治所,但是想要十五万大军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主力大军还是在城外驻扎。

    来到了太守府之后,本应该是杜如晦这个刺史坐在主位的;毕竟汉中郡属于蜀中道,而杜如晦是蜀中道刺史,汉中郡也是他的治下;但是邓瀚是邓国皇子,当朝晋王,所以杜如晦很识趣的让出了主位。

    邓瀚也没有推迟,虽然邓n时常教导他们要礼贤下士,对一众老臣要尊重,但是尊重归尊重,必要的尊卑还是要分清楚的,再说了,如果邓瀚让杜如晦坐在主位,传出去,对杜如晦也不好。

    酒过三巡之后,杜如晦对邓瀚说道:“殿下,自接到陛下的旨意之后,臣已经让蜀中道各郡筹集钱粮,不过时间有些紧,所以能够筹集的钱粮略有不足,但是南郑城内本就储备了一批钱粮,是为了支持李嗣业大将军征讨西凉的,现在李嗣业大将军已经拿下了西凉大部,钱粮方面已然不成问题;这批钱粮也可以供应殿下大军的。”

    李嗣业的西路大军无论是攻打关中还是征讨西凉,所有的粮草都是从汉中郡供应的,但是现在李嗣业已经拿下了大半个西凉了,特别是兵不血刃就夺取了姑臧城,秦国在西凉的积累,起码有七成都在姑臧城,所以在拿下了姑臧城之后,钱粮对于李嗣业的西路大军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了。

    邓瀚点了点头,对于杜如晦的处置十分满意,说道:“有劳杜刺史了,还有一事,本王久在中原,对于关中西部,特别是秦川一带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杜刺史可否为本王介绍一二呢?”

    杜如晦回道:“回殿下,臣久在成都,说实话,对关中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不过这位是明镜在蜀中道的负责人暗五先生,如果殿下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向其询问!”

    邓瀚看了一眼坐在末座的男子,正是明镜蜀中道负责人暗五,说心里话。邓瀚一直对明镜不存在什么好感的,虽然明镜在邓国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明镜的做事风格却不为邓瀚所喜欢,这是一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卑职暗五见过晋王殿下!”暗五感受到了邓瀚的目光,连忙起身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