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一同来到院子里品茶。

    “二位,在下久在巴蜀,对宛城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此次大王突然下诏命我等三人进京,不知道二位可有收到什么风声没有?”一阵寒暄之后,王猛放下手中的茶杯,向姚广孝和朱升问道。

    姚广孝和朱升对视一眼,然后姚广孝说道:“王兄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兵部尚书苏弘大人与世长辞,同一时间,军机处军师将军程昱大人告老还乡,如今兵部、军机处,还有大邓最机密的明镜,这三个重要地方群龙无首,而在这个时候大王突然诏我等入朝,恐怕是为了三个地方的主官。”

    “这么说,这一次我等三人入朝应当是接替这三个地方的了?”听到这里,王猛有些欣喜的说道,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就算是大才如王猛骤然听到升迁也是不能免俗的。

    姚广孝点了点头,说道:“应当是这样,只不过就是不知道我等三人日后的去处如何了?”虽然对于升迁一事姚广孝心中有数,可是三个地方,他们三个谁去哪里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何须担忧呢?无论是兵部,还是军机处,亦或者是明镜都是朝廷的实权部门,不管去哪里都能够让我们一展抱负,至于去哪里,大王自有圣裁,我等身为臣子自然是以大王的旨意行事的。”朱升对此却是看得很开,去哪里无所谓,反正不管是兵部,还是军机处、明镜都是实权部门,只要能够当上这三个地方的主官,足以使他们一跃成为朝堂大佬了。

    “朱兄所言甚是!”姚广孝、王猛二人对朱升的话很认同。

    而就在姚广孝、朱升、王猛三人为自己的前途而憧憬的同时,邓昇也在乾阳宫召见了吏部尚书寇准,他们今日谈论主题就是新任九江太守还有广陵郡太守的人选。

    “大王,九江郡太守诸葛亮升迁蜀中道刺史之后,九江郡太守一职空缺,另外还有广陵郡,此地新入我大邓,第一任太守事关重大,不容忽视,还请大王示下!”寇准拱手向邓昇说道。

    邓昇皱着眉头,问道:“寇卿,不知吏部可有人选推荐?”

    “回大王,吏部上下一致认为,九江郡、广陵郡北临中原,乃是我大邓北疆之重地,能够担任这两地太守之人定要稳重老辣,朝中各部之人虽说能力还不错,但是还略显稚嫩,并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骤然治理两郡不妥,因此吏部主张从其他地方平调太守!”寇准将吏部这些日子来商议的结果汇报给邓昇。

    “吏部此举甚好,特别是广陵郡新入我大邓,如果太守没有任何经验的话恐怕还会坏事呢,那寇卿以为平调哪两个太守较为妥当呢?”邓昇点了点头,说道,吏部的决议很合他的心意,可是现在问题就是,邓昇想了这么久还没有想到到底谁能够出任两郡太守的位置。

    寇准说道:“经过一番筛查,臣等认为颍川太守虞允文、吴郡太守霍光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是上上之选!”

    “虞允文?寇卿可知他是张相的妻弟?”听到虞允文的名字,邓昇十分诧异,这可是张宾的小舅子啊,当初上庸大案之后,寇准就和张宾结怨,现在寇准居然举荐虞允文,这不应该啊。

    寇准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臣自然是清楚的,诚然臣与张相之间是有些不愉快,但是为国举才乃是臣这个吏部尚书的分内事,只要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臣并不会在乎他的身份的!”

    “寇卿仁义,寡人甚是欣慰!”见寇准并没有因为似怨而埋没人才,邓昇十分高兴,毕竟都是国之重臣,政见不合有些矛盾邓昇可以容许,但是若是因为些许个人恩怨就耽误国家大事这可是不行了。

    “只不过如此一来颍川太守、吴郡太守的位置就空出来了,不知吏部可有备案?”邓昇又问道,颍川太守、吴郡太守这样的位置邓昇原本是不用管的,一切自有吏部去主持,但是既然说起来,那邓昇自然也要过问一下了。

    “大王放心,对此吏部早有备案,吏部拟由刑部郎中陈源出任颍川太守、礼部郎中吴秀出任吴郡太守,陈源、吴秀都是乾元二十三年科举进士出身,名次靠前,本应担任一县县令,然吏部和礼部一致认为以二人的才学担任一县县令过于屈才,因此破格让二人进入六部担任郎中,时至今日,表现可圈可点,因此成为此次吏部挑选吴郡太守和颍川太守的人选。”寇准说道。

    “科举进士出身?好,那便由吏部安排吧,具体的任命吏部要尽快安排好,必须要在年关之前到任,万不可令地方出现骚乱!”邓昇并没有什么意见。直接让礼部自行去安排,毕竟随着道的设立,一郡太守的权力大大削弱,邓昇也不需要将一些顶尖大才放到每个郡里面了,本土挑选出来的人才就足够应付了。

    “喏!”寇准应道。

    次日,朝会之后,邓昇便将朱升、姚广孝、王猛三人召到乾阳宫。

    “臣朱升(姚广孝、王猛)拜见大王,我王万年!”乾阳宫中,朱升三人对着邓昇行礼道。

    邓昇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谢大王!”朱升三人起身之后便分坐下,等候邓昇发话。

    邓昇看着三人说道:“这些年这么几人或在地方、或在军中,表现都十分不错,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许,寡人十分欣慰!”邓昇并没有一开始就说明事情,先是赞许了三人几句,肯定了他们这些年的成绩。

    “仰仗大王天威,臣等不敢居功!”三人谦逊道。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你们的功过寡人都十分清楚,不必过分自谦,你们可知道寡人这一次召你等入朝所为何事?”邓昇说道。

    “敢问大王,可是因为兵部、军机处和明镜的事情?”姚广孝胆大的询问道。

    邓昇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们都已经知道,那寡人也不再绕圈子了,国朝不幸,痛失良才,然兵部、军机处、明镜三地乃是朝廷的重要部门,不可一日无主,苏卿临终前还是程卿临走前向寡人举荐了你等三人,不知你等是何想法?”

    “全凭大王做主,臣等并无异议!”虽然来之前就心里早有准备,可是这时候由邓昇说出来,他们还是止不住高兴,今日过后他们就是朝廷大佬,日后便能凭借本领搅动风云了。

    “嗯!很好!”邓昇笑着说道:“苏卿临终前向寡人举荐王猛出任兵部尚书,姚广孝执掌明镜,程卿临走前举荐朱升出任军机处军师将军,他们的眼光寡人自然是相信的,但是这三个地方都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不容许有半点疏忽,因此寡人还是需要考究一番,日后如何行事,你等了畅所欲言!”

    虽然有着系统保证、历史上的名声还有苏弘、程昱的举荐,邓昇对他们三人也是十分放心,但是该有的考量还是需要有的,不然就显得太过儿戏了。

    三人对视一眼,最后由资历最老的姚广孝先说话,三人依次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与邓昇听,邓昇听后十分认同,当下任命朱升为军机处军师将军,王猛为兵部尚书,姚广孝为明镜明首,只待下一次朝会正式公布便可走马上任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 邓氏诸子

    

第四百八十六章:邓氏诸子

    次日朝会,邓昇当中宣布任命朱升为军机处军师将军,王猛为兵部尚书,姚广孝为明镜明首,同时任命长孙无忌为灵蛇卫军师,凌敬为金吾卫军师,诸葛亮升迁蜀中道刺史,至于各郡太守的平调和任命已经由吏部安排好策,并不需要在朝堂上宣布什么的。

    新人换旧人,朱升、王猛、姚广孝三人从地方进入朝堂,势必会影响朝堂的格局,特别是出任兵部尚书的王猛,在过去这二十年里,兵部在苏弘的领导之下虽然名义上还是尚书省下辖的六部之一,但是早已经成为了可以和三省相抗衡的存在,就算是身为尚书令的蒋琬在兵部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苏弘的离世让蒋琬看到了彻底掌控兵部的希望,他也曾多次举荐兵部尚书的人选,可是邓昇最终却选择从蜀中道调王猛回朝,这让蒋琬的算盘落空,不过幸好的是,这个位置也没有落在崔系和张系手中,不然有蒋琬头疼的了。

    进入隆冬,纷纷扰扰的天下终于是平静下来了,在这一年邓赵秦三国都有了不小的发展,邓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科举考试,并且从中选拔了大批的人才,大大增强了国家的中层力量,而赵国也是一改颓势,一举夺下了沛郡、彭城郡、下邳郡三郡之地,洗刷了过去几年的阴霾,至于秦国虽然在疆域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潜心发展了一段时间,也巩固了自家的实力。

    年关将至,宛城内一片喜气洋洋的,完全没了两个月前苏弘离世时的悲痛,而作为邓国之王的邓昇也得到了一个久违的假期,可惜好好的休息一下。

    临近新年,邓昇的在外的儿子邓瀚、邓裕也回来了,父子几人齐聚一堂,场面很是融洽。

    邓昇自从生下了长女,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邓芊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子嗣了,目前还是五子一女,不过邓昇对此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邓昇后宫也不是特别多人,只有五个妃嫔,有这样的子嗣数目已经不算少的了。

    六个子女中,长子邓灏,也是邓国的太子,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参与朝政也有好几个年头了,这些年邓昇也有意的将一些不算特别重要的政务交给邓灏来处理,总的来说还算很不错,朝臣的评价也比较高。

    次子邓瀚、三子邓裕同龄,今年都是二十一岁,二人从军,先后参与了灭越、灭南之战,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被誉为邓艾、邓羌之后的邓氏王族军方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当然还有邓忠。

    四子邓尊、五子邓辅也是同龄,今年十一岁,年纪虽小,但是邓昇对他们二人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小,邓尊不愧是接受了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潜力,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不管是文韬还是武略都属于上乘,不过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警惕,毕竟嫡次子这么出色,对于国家的稳定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尤其是身为太子的邓灏也是相当出色,不过邓尊现在还小,倒不用太过提防。

    而邓辅,虽然文韬武略比不上几位兄长,可是接受了高宠潜力的他,武艺却是诸子之最,年纪轻轻就能够与不少的军中悍将过招了,他的舅舅,也就是有着邓国第一猛将之称的李存孝更是亲自教导,假以时日定会是一员沙场猛将。

    而最小的邓芊,作为邓昇唯一的小棉袄,也是最受宠的,一出生就被邓昇封为南阳公主,以龙兴之地作为封号的,在邓国的历史上也是第一人,今年八岁,按理说已经到了灵魂植入的最后年限了,不过邓昇却没有给她植入灵魂的打算,毕竟作为一个女子,邓昇并不希望她有过多的负担,只需要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他们这些做父兄的担着。

    而邓国第三代只有一个邓桓,作为邓昇唯一的王孙,今年只有三岁,不过却被太子妃苏晴卿教育得非常好,让邓昇十分欣慰,常常感叹邓国后继有人了。

    坤宁宫中,邓昇将后宫妃嫔和几个儿女都聚齐在一起,举行了了家宴,自从几年前崔太后离世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