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如秉点兵

    

第四百五十二章:李如秉点兵

    李如秉攻伐楚国需要二十五万到三十万的兵马,如果答应他,赵国就需要抽调除去镇守四周边境的兵马的大部分兵马了,如此一来,赵国国内就变得非常的空虚,这让张献不得不犹豫啊,特别是现在他的王位还不算太稳的情况下,如果国内空虚,万一出了什么状况,张献恐怕会被拉下台的,但是李如秉和庄平为张献勾画的前景太过美好了,只要能够成功拿下楚国,收复失地的同时,还将彭城郡、下邳郡、广陵郡这三个赵国从未染指过的地盘给拿下,极大的弥补了陈留郡、陈郡、梁郡、河南郡、河内郡的损失,这样一来,张献的位置就算稳了。

    有危就有机,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有着李如秉率兵出征,对阵垂垂老矣的张狄,张献并不担心,只要邓国不插手,赵国吞并楚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拿下楚国,坐稳王位,这样的好处,足以让张献冒险一试了,于是张献咬着牙,点了点头,说道:“好,寡人就给你三十万兵马,朝中众将随大将军挑选,只要大将军看上的,皆可以带往中原!”

    李如秉闻言大喜,三十万大军在手,鲸吞楚国不在话下了,于是躬身行礼道:“大王放心,臣定不负大王所望,此战,拿下楚国,扬我大赵国威!”

    辞别了赵王张献之后,李如秉便一刻也不停留直接来到了城外的大营,将一众心腹大将召集起来,商议出兵之事。

    晋阳城外赵军大营,中军大帐中,赵国军方有名有姓的大将都集结起来了,不过大多都是少壮派,狼孟之变后,赵国无论是军方还是朝堂都对一大批老臣进行了清洗,朝堂糜邡、军方司马冲、张传的支持者大多都杀得杀,罢官的罢官了,剩下的除了庄平的支持者以及李如秉等少壮派之外,大多都是一些墙头草而已。

    李如秉麾下四大将寇斐、董钟、乐庭、张捷赫然在列,除了一些少壮派之外,还有不复当年的赵国第一猛将乐云、涂郜、陈凭等一群军中老将以及庄鳌等一些后起之秀。

    “诸位,就在刚才,大王已经恩准了本将攻伐楚国的计划了,并且这一次随本将出征的兵马有着三十万之众!”众人齐聚之后,李如秉便迫不及待的向众人宣布了这一个喜讯。

    寇斐、董钟等作为李如秉攻伐楚国计划的推动者,闻言自然是很高兴的,只不过乐云为首的老将则是不怎么高兴了,自从张献登基之后,在军中大力提拔年轻将领,他们这些昔日赵威王、赵信时代的老将越来越的边缘化了,如果不是赵国经过狼孟之变后名将凋零,再加上他们这些人在军中还有着很深的威望,恐怕早就被淘汰了,哪还有今日呢?如果让李如秉破了楚国,得胜回朝的时候,他们这些老将还有站的地方吗?

    李如秉显然是发现了老将们脸上的异样了,自从当上赵国大将军之后,李如秉的心思便变得细腻起来,对于乐云这些老将,李如秉向来都是十分敬重,毕竟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赵国,就算是已经死去的张传和司马冲,尽管是曾经的死对头,但是对于张传和司马冲这些曾经为赵国霸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李如秉都是很敬佩的。

    李如秉对乐云说道:“乐将军,楚国大将云集,你乃是我大赵第一猛将,此次征伐楚国,少不了需要乐将军出力的,还有诸位将军都是我大赵赫赫有名的大将,此次我大赵是否能够顺利拿下楚国,重振声威就看诸位可!”

    不单单只是和乐云一个人说,李如秉的这番话也是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得,赵信死后,经过多番变故的赵国已经是人才凋零的了,尽管李如秉的团队是以少壮派为主,但是又不得不依赖这些老将。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等定当竭心尽力,为我大赵拿下楚国,扬我大赵国威!”在座众人,无论是少壮派还是老将都齐声说道,特别是老将们,尽管对李如秉帮助张献夺取王位的手段以及事后对朝堂、军方的大清洗十分不满,不过这种关乎赵国未来的大事,他们也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见众人皆表示会全力支持自己,李如秉的心也是定下来,现在的赵国不怕对手强大,唯独怕的是内部人心不齐,导致战机流逝,这就不是李如秉想要看到的了。

    李如秉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众人来到舆图前,指着赵国和楚国交界的地域,说道:“当初张传带着楚王逃离临淄返回彭城的时候,只有区区彭城一郡之地,后来趁着我大赵南下之际,在邓国的支持下,趁机占据了下邳郡和广陵郡,当时我大赵苦战中原,千辛万苦的才将齐魏给覆灭了,自身的实力损耗非常大,又忌惮南边的邓国,所以才放任了楚国,以至于其随邓秦的脚步,中原大战后将我大赵的沛郡给夺了去,方有今日之势。”

    说起赵国和楚国之间的种种,在场的一众赵国大将也是十分愤慨的,表面上看邓秦对赵国的伤害最大的,但是从赵国身上得到最多好处的却是楚国,趁着几方大战,由一郡之地,变成了今日的四郡之地,基本恢复了盛楚时期的半壁江山了,而这一切都原本都是属于赵国的。

    一想到这里,一众赵国大将心里也是十分的生气,于是齐声对李如秉说道:“此次攻伐楚国之事,末将都听从大将军的军令,具体要怎么做,还请大将军示意!”

    李如秉点了点头,指着舆图说道:“楚国举国上下的兵力约在十万人左右,据细作从楚国境内传回来的消息可知,楚国在都城彭城常年驻扎着三万精锐,其余的兵马两万人驻扎在彭城郡北边的重镇傅阳城,沛郡的丰县、沛城各驻扎着一万精锐,而剩下的三万人,下邳郡和广陵郡各有一万,还有一万人是作为楚国王城的宿卫兵马,没有楚王的命令,谁也不能随意调动的。”

    李如秉将楚国境内的兵马分布简单的说了一遍,众人听后连连点头,楚地在这十几年间连连大战,先是楚国内战,然后齐国南下,再者赵国灭齐,使得楚地一刻都不能够停歇,导致大量的百姓逃到了南边的邓国,以至于楚国随坐拥中原四个富庶之地,但是能够动用的兵马却并不多。

    说完楚国的情况,李如秉又说道:“此次进军,我军拥兵三十万,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不过楚国大将军张狄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了,如果以三十万大军对阵十万楚军,一时之间我军也无法取胜,如果时间一长的话,恐怕南边的邓国就会出兵了,所以本将以为我军应该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兵分几路,诸位请看!”

    说罢,李如秉便招呼众人来到舆图前,对着指着舆图说道:“我大赵的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泰山郡、鲁郡、东海郡皆与楚国接壤,因此我军可以选择的进军路线非常之多,本将打算兵分三路,每路十万兵马,其中本将亲率十万大军自鲁郡南下,直逼楚国都城彭城,随军大将寇斐、乐庭,乐云将军率领十万大军自山阳郡南下,夺取沛郡,随军大将陈凭、涂郜,最后一路由董钟将军率领十万大军自东海郡南下,夺取下邳郡,随军大将军庄鳌、张捷,不知诸位可有什么问题?”

    李如秉的计划已经很完美了,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就只能看天意,最起码他们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于是皆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什么异议。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李如秉正了正脸,说道:“诸位,此战于我大赵至关重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进军的速度一定要快,趁着邓国深陷国内科举制带来的麻烦的时候,一举拿下整个楚国,不然等到邓军北上,恐怕又会徒增变数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彭城阴云

    

第四百五十三章:彭城阴云

    次日朝会,赵王张献当众同意了李如秉征伐楚国的计划,并且抽调三十万精锐给李如秉南征楚国,这下子整个赵国朝堂可谓是炸开锅了,特别是当初反对南征的官员,在听到张献不但同意了李如秉攻伐楚国的计划,并且还将抽调三十万精锐,这可了不得啊,要知道中原战败之后,赵国的百万精锐只剩下八十万左右,除了镇守边境,赵国能够动用的兵马也就三十万上下,现在李如秉南征就要将整个赵国除却镇守边境的兵马的精锐全部抽调一空,如此一来整个赵国国内就会陷入空虚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的。

    不过这件事张献已经是决定下来了,在加上又有丞相庄平和大将军李如秉的支持,这些官员的意见也就只是意见而已,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所以南征楚国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张献的强势还有庄平、李如秉的大力支持,赵国抽调三十万精锐南下攻伐楚国的事情总算是定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赵国都在疯狂的运转,为接下来南征楚国做准备,现在已经是五月了,距离入冬还有半年,如果不能在隆冬到来之前拿下楚国,一旦拖到了明年开春,期间的变数太大了,恐怕到那时候,南边的邓国就会出兵干预的,所以留给赵国的时间不多了,因此经过多番考虑,最终定下在七月初一出兵南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尽管有些匆忙,但是赵国毕竟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国,也并非做不到的。

    对于晋阳城发生的一切,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另一个主角楚国对此却是一无所知,而且现在的楚国也面临复国之后的最大危机了,因为楚国大将军张狄病了,病得很重,太医看过了,恐怕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自乾元十七年楚国趁着中原赵齐魏三国大战之际,趁机占据彭城郡复立之后,六年来,楚国的大权大部分掌握在大将军张狄的手中,作为楚国复国的第一功臣,张狄在楚国的威望俨然已经是盖过了楚王项邝了,他这一病,并且病入膏肓对于整个楚国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张狄这一病,反应最大的当数楚王项邝了,长久以来,虽然张狄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却是无法使项邝安心,毕竟张狄这样一个掌控全国精锐的权臣,无论是哪一个君王也无法放心的,尤其是经历过当年龙家兄弟作乱的项邝,对军中大将一直都是十分忌惮的,后来张狄也是察觉到了项邝对自己的忌惮,并且还是那种无论自己做什么也无法消除的忌惮,唯恐日后自己以及整个家族遭到项邝和楚国王室的清算,所以张狄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不停地在军中安插亲信,并且大力扶植族中子弟,使楚军的中下层中充斥着大量的张家人。

    而正因为张狄的这番举动,使得项邝对他越来越忌惮,现在张狄病了,而且还是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的那种,让项邝看到了重掌大权的希望,于是项邝便频频的召见重臣,特别是文官之首的丞相陈定。

    “陈相,张狄现在怎么样了?”彭城,霸王殿偏殿中,项邝对陈定问道,在张狄病重之后,项邝已经开始准备了,并且很多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阻碍项邝重掌大权的就只剩下一个卧病在床的张狄了,张狄一日不死,就没有人能够动摇张家的地位,张狄一日不死,项邝也不敢随便对张家动手,所以项邝最关心的就是张狄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陈定回道:“回大王,太医已经诊断过了,病入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