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召唤之天下归一-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神策卫上将军,也算是了了李秀成的一桩心事了。

    李靖和单雄信一听,大喜,从军这么久,他们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上来的,现在能够坐上一卫上将军之职,在军中也是高层了,终于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了。

    二人拱手对李秀成道:“多谢大将军栽培,日后若有需要我等二人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二人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在龙武卫这么久了,李秀成对他们也是颇为照顾,这份恩情,他们会记住的,并且表示若是日后李秀成有什么需要,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

    “这倒不需要,只要你们记住,你们是从龙武卫出来的人,往日切不可以给龙武卫丢人,好好辅助张辽大将军,为大邓、大王鞠躬尽瘁即可!”李秀成可不图他们的什么回报,只要他们不要丢龙武卫的脸就好了,毕竟他们都是从龙武卫走出去的人,他们做不好,他这个龙武卫大将军也脸上无光的。

    乾元十八年正月初十,神策卫全部人选抵达宛城,在宛城外的神策卫驻地,张辽主持了第一次的军中会议。

    中军大帐中,张辽坐在主位,下面分别是军师法正,四大上将军王韶、李靖、关羽、单雄信。

    张辽在灵蛇卫待了好几年,在伐吴大战中有出色的表现,终于得偿所愿,当上了一卫之大将军了,有了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诸位,今日是神策卫组建的大日子,本将仅代表神策卫欢迎诸位加盟,今后我们就是军中同僚了,望诸位相互扶持!”张辽笑着对众人道。

    “大将军客气了!”众人笑着回道。

    张辽定了定,道:“神策卫五万兵马已经征集起来了,现在诸位已经到位了,大王的命令是让我神策卫前往九江驻防,与怒蛟卫共同防御淮南之地。”

    就在张辽召集神策卫众将的同时,另一边的神武卫驻地,慕容垂也召集麾下众将,神武卫军师鲁蒙,上将军凌嵘、马利、任评、谢逊,他们的任务是前往颖汝道驻防,与虎翼卫、鹰扬卫一同协防。

    加上新组建的神武卫、神策卫,邓国便有十卫精锐了,除了龙骧卫两万人之外,其余九卫各有五万人,精锐兵力达到四十七万,各卫军都在加紧训练,天下形势多变,虽然邓国还在休养生息中,但是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会降临。

    乾元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景泰殿中,邓昇宴请一众宗亲和朝臣,而邓昇的王长子邓灏也在一旁作陪,过了年,邓灏就十七岁了,邓昇已经有打算让他接触一下国家大事。

    当初邓尊出生的时候,由于系统发生错误,让邓尊植入了李世民的灵魂,使得邓昇五个儿子里面,老四邓尊成了最佳的王位继承人,邓昇也曾想过立老四为储君,但是现在邓灏已经十几岁了,而老四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屁孩,如果强行立邓尊的话,恐怕会引起朝局动荡,而且这样对邓灏也不公平,毕竟邓灏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文韬武略都是属于上乘的,朝野内外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如无意外将是一个守成之君,所以邓昇打算给邓灏一个机会,如果他能够在邓尊成长起来之前,独当一面,获得绝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江山给他也无妨。

    宴会上,在邓昇的授意下,邓灏给在座的所有宗室和朝臣敬酒,这些年,在皇甫嵩和慕容皝的教导下,邓灏无论是能力还是言谈举止都属于一流,在宗室和朝臣的某些问题上,答得有板有眼的,就连崔浩、苏弘、张宾、蒋琬这四个巨头也对他青睐有加。



    第二百五十四章 邓灏出仕

    

第二百五十四章:邓灏出仕

    除夕大宴中,邓灏的出色表现让一众宗室和朝臣都十分满意,所有人都在恭喜邓昇有一个麒麟儿,邓昇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有着担忧,毕竟邓灏越出色,邓昇废长立幼的心思就越来越动摇,因为邓灏还有一个更为出色的弟弟,虽然年纪还小,如果邓灏能够在邓尊成长起来之前坐上王位,或许一切都尘埃落定,但是邓昇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

    由于是后世之人,邓昇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的身体都十分的注重,该有的锻炼一点都没有少,而且邓昇也通过商务司和明镜,网罗了天下大批的名医,养于宫中,邓昇有信心,自己这个身体情况,活到七八十岁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样邓灏又如何早早的登基呢。

    邓昇第一次因为自己有那么多出色的儿子而感到忧愁,毕竟王位只有一个,能够坐上那一个位置的人就只有一个,日后兄弟之间恐怕也会有一场明争暗斗,邓昇所能做的,就只能尽力的缓和兄弟之间的矛盾呢。

    乾元十八年,元月元日,元旦大朝中,邓昇宣布,为王长子邓灏提前加冠,日子就定在了乾元十八年二月二日,龙抬头之日,并且,邓灏与苏弘幼女有婚约在身,过了年,也十六岁了,也是时候成婚了,虽然邓昇后世人的思想作祟,看不惯十六七岁就结婚,但是时代不一样,而且崔太后也一直在催促着,崔太后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了,太医已经看过了,恐怕也没几年时间了,崔太后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想要看到重孙儿的出生,因此邓昇为邓灏定下了婚期,乾元十八年三月初六。

    这个日子在别的人看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充其量可以说是一个吉日,但是在一众追随邓昇多年的老臣看来,这个日子很不简单,因为在十九年前,邓昇和王后蔡琰成婚就是在这一日,在加上邓灏年仅十七就提前加冠,日后必定要出入朝堂的,这让很多人觉得,这是邓昇打算立邓灏为储君的前兆。

    储君之论,在邓国已经沸沸扬扬的闹了很多年了,只不过是邓昇一直不松口,所以这才作罢,但是很多人暗地里都在盘算着,邓昇五子谁能坐上那个邓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五子里面,首先排除了老二邓瀚和老三邓浩,他们二人母族没什么势力,再加上是庶子,很难得到朝臣的支持的,最有希望登上储君之位的就只有王后蔡琰所生的两个儿子邓灏和邓尊,还有李师师所生的老五邓辅,邓辅虽然是庶子,但是人家是宛城李家的外孙,李家现在的的军中势力滔天,邓国十卫,有两卫在李家之手,还有两个上将军和一个太守,现在又出了一个李靖,可以说,邓国全国精锐里面,李家就掌握了十二三万人,再加上李天虎虽死,但是余威仍在,邓辅还是有机会的。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不过邓尊和邓辅都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年纪太小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看好王长子邓灏,邓灏是嫡长子,母族还是蔡家,虽然蔡封死后,蔡家的势力有所减弱,但是有一个一道刺史撑腰,再加上蔡家这么多年的门生故吏,论实力而言,蔡家并不比李家差,而现在邓昇为邓灏所做的一切,恰恰的说明了这一切了。

    乾元十八年二月二日,邓昇在太庙,当着邓国列代君王的灵位前,亲自为邓灏加冠,并让邓灏从此在三省六部行走,参与朝政,这一切的一切,在满朝文武的眼中,无疑是邓昇在为邓灏铺路,恐怕很快就要立邓灏为储君了,但是满朝文武不知道的是,这只不过是邓昇给邓灏的一个机会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邓灏真的能够达到邓昇预想的那样,太子之位,给他又有何妨。

    邓灏的出仕,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是那些投机分子,邓昇这么多年都不肯立储君,让很多人都觉得邓昇对邓灏不满,所以这些投机分子就在心中盘算着,拥立其他王子上位,捞一个从龙之功,日后平步青云不在话下,而邓昇现在的动作,却将他们心中的幻想给打破了,邓国毕竟是邓昇的,没有邓昇的支持,无论是谁也别想染指储君。

    欢喜之中的人,以荆北道此时蔡杰更为甚,蔡封死后,蔡杰便独自撑起蔡家门庭,但是他的威望毕竟不如蔡封,再加上邓昇迟迟不肯立储君和李家的咄咄逼人,让蔡杰不禁为蔡家的未来而担忧,不过邓昇的动作却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书省官署中,邓灏正在跟着中书令崔浩身后走走看看的,加冠之后,邓昇就直接将邓灏扔给了崔浩,怎么说崔浩也是邓灏的表伯,再加上有崔太后在,崔浩不敢不尽心。

    崔浩带着邓灏走了一圈之后,便回到办公房,崔浩对邓灏问道:“大王子不知对于中书省的办公流程可了解了?”

    邓灏回道:“回崔相,我已经了解了,中书省不愧是三省之首,所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我还需要一些时日慢慢了解。”

    对于邓灏的态度崔浩很满意,谦逊待人,没有一丝天横贵胄的傲气,笑了笑道:“那便好,那日后大王子你便跟着下面的官员帮忙着处理一些事务,同时,你还要多往门下省和尚书省走动,三省互相监督,同时也是互相协作的,缺一不可,你要多留心。”

    “喏!”邓灏应了一声便下去做事了。

    邓灏的一切都被邓昇看在眼里,自从邓灏去了中书省之后,邓昇便三头两日的把崔浩找过来,询问邓灏的情况,生怕邓灏出点什么纰漏一样,可幸的事,邓灏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崔浩也对邓灏大加赞赏。

    乾元十八年三月初六,邓昇亲自为邓灏和苏弘幼女苏晴卿举行大婚,那一天邓昇也是喝得伶仃大醉的,当夜,邓昇便在坤宁宫留宿。

    床上,蔡琰正为邓昇按摩头部,舒缓邓昇的酒劲,蔡琰一边按着,一边道:“大王今夜为何喝那么多,你看,都醉了。”

    “呵呵!”邓昇笑着道:“高兴嘛,就多喝了几杯,难道王后今夜不高兴吗?”

    蔡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是啊,高兴啊,一转眼灏儿也长大了,娶妻了,过几年有了孩子,大王和臣妾也是当祖父祖母的人了,臣妾也老了。”

    邓昇拍了拍蔡琰的小手,安慰道:“王后还是风采依旧,和当年寡人初见你之时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倾城动人,艳绝群芳。”

    蔡琰嗤笑道:“大王又在作弄臣妾了。”

    当夜,坤宁宫中一夜无话,邓昇和蔡琰就这么静静地躺在床上,回忆着当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就在宛城一片喜庆洋洋的时候,北边的赵齐魏之间的大战也再一次打起来了,自乾元十八年二月二日起,北地冰雪消融,黄河北岸的赵军再一次向黄河南岸发动进攻,但是齐魏两军防守得十分给力,赵军连续发动了好几次攻势,也没能攻上南岸,这让赵军统帅赵信十分的苦恼。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最起码,经过这几次的进攻,赵信很明显的感觉到,齐魏的南岸防线也并不是的牢不可破,现在只是还缺乏一个契机,只要这个契机一到,赵信有信心,能够一举突破黄河,杀进中原,到了一马平川的中原,赵军的无双铁骑能够将齐魏撕成碎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宋人倒戈

    

第二百五十五章:宋人倒戈

    平原城,赵军驻地,中军大帐中,赵信正在观察舆图,南下已经一年了,赵军进展并不大,虽然将齐魏赶过了黄河,但是一道黄河天堑却是将赵军挡住了,开春以来,赵信命令各路大军连续发动了几次登陆战,但是也没有什么进展,这让赵信十分的苦恼。

    “多少年了,我赵信还真是第一次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