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仁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他虽然嘴上说的漂亮,但一想到就要跟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说再见,他还是有些惧怕的。

    之前的愤怒已是荡然无存,只剩下恐惧。

    而高松宫也一样,双腿颤栗个不停。

    只一直沉默的良仁之子幸仁倒是颇有胆气地看着骆志杰问道:“贵国如此做,将仁道至于何地,还如何让天下人相信仁道?!”

    “灭不臣者,使外夷之民亦沐得皇恩,乃大仁也!”

    骆志杰回了一句。

    幸仁紧抿着嘴唇,在被押走时,依旧回头喊道:“你们这样做不是真正的仁道之举!不是!”

    骆志杰没再理会他。

    大明要夷灭倭国皇族的事很快也传到了许多大名耳朵里。

    一些不愿意看见自己倭国皇族就这么消失的大名自然非常愤怒,不少还毅然起兵要勤王。

    但幕府很快就传来命令,让所有大名不得妄动。

    这让一些大名自然非常愤怒,甚至有的大名直接起兵反叛幕府。

    幕府自然直接出兵镇压。

    虽然这些大名得到了不少保皇派势力的援助,但幕府在明廷帮助下,还是成功镇压了这些叛乱。

    而倭国皇族包括与皇族有关系的倭人已都被押上了去大明的船。

    朱由校已下旨将这些人全部押到南都孝陵行刑。

    朱由校给的理由是到时候行刑时,他还要顺便祭祀一下朱元璋,告诉朱元璋他大明要处决倭国皇族的理由是永绝倭患。

    但事实上,朱由校要在南都处决这些倭国皇族自然有不能告之于人的缘由。

    “跪下!”

    良仁和高松宫等倭国皇族成员被勒令跪在了孝陵前。

    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最为残酷的刑罚。

    朱由校冷着脸看着这些倭国皇族。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倭国皇族还没有多大的权势,但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他很清楚,这些人在另一个时空会给华夏带来多大的灾难。

    无论如何,他必须给予这些人最严酷的惩罚,而断绝某些可能的出现。

    良仁跪在冰冷的地板上,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朱由校。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夷灭倭国皇室十族

    “启禀陛下,锦衣卫点验完毕,倭国皇室十族成员除海上因病丧六人外,如今押至这里者,根据锦衣卫之前调查得知的倭国皇族之数,皆无缺少!”

    锦衣卫都督吴孟明这时候走上来向朱由校禀报道。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很好!还有多久到行刑时辰?”

    刑部尚书夏允彝这时候走过来禀道:“还有半个时辰。”

    朱由校听后就摸了摸手炉,只眯眼继续看着一排一排地跪在孝陵前的倭国皇族成员。

    时下正值寒冬。

    整个金陵城刚下了雪,如傅粉美人一样,正横卧在长江边。

    坐在高台上的朱由校眺望这一切时,只觉特别的美。

    朱由校特地选在了公历十二月十三日这一天处决这些人。

    但他没想到会在这一天会见到如此瑞雪,他总觉得这是上天也在告诉他,他这样做是对的。

    对待这种可能会成为人类灾难的潜伏病菌,就应该提前消除,而不能等其表现出威胁时才去铲除。

    “倭患一直是我大明海疆治理的难题,而这倭患的背后,皆来源于他们对王化的拒绝,他们拒绝王化其因就在于他们有自己的皇统!等将他们的皇统消灭,则我大明彻底禁绝倭患就迈出了重要一步!”

    朱由校此时不禁说了起来。

    “陛下说的是!据新派去倭国京都任东瀛总督的陈子龙奏报,京都确已成白地,再无任何倭人皇家之遗迹!且骆侯已让我大军将此地消毒!眼下就只等招募汉人百姓和流放汉人囚犯过去。”

    刘鸿训回道。

    朱由校已下旨设东瀛省,将原倭国京都、大阪、松阪、舞鹤这些地方通并为东瀛,作为大明在倭国的第二个统治区。

    第一任总督是陈子龙。

    虽然和长崎一样,在倭国的大明东瀛省面积也不算大,但对于大明而言,意义非凡。

    “陛下,时辰已到,请示下。”

    夏允彝这时候向朱由校请示起来。

    “行刑!”

    朱由校很严肃地回了一句。

    “行刑!”

    夏允彝因此立即疾步走到监斩台,将令箭投掷了出去。

    “是!”

    刑部执刑军士立即将良仁等倭国皇族成员往行刑架上拖去,锁脚的锁脚,锁手的锁手。

    倭国天·皇良仁也开始紧张起来。

    当他看见行刑军士穿着白大褂,拿出两把手术刀一样的小刀,且在酒精灯上烧着的时候,他还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不要!不要!”

    “啊!”

    没多久,惨叫声就传到了朱由校的耳朵里。

    朱由校坐得远,倒也看不真切,只得看得见鲜红的血已在粉白晶莹的金陵大地上流淌起来,如点状盛开的梅花一样。

    “这真是好景致!”

    朱由校因此对自己身旁的皇子们说了起来。

    朱慈炜和朱慈灿等都笑了起来:“父皇说的是,的确是好景致。”

    “你们得记住,以后整个天下,敢未经国朝同意而妄称王者,就当如此下场!不能只是本土之内!”

    朱由校回道。

    “是,儿臣等谨记!”

    朱由校继续说道:“朕听说西洋那边还有许多君主?将来也得如此!”

    ……

    此时,整个倭国继续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除了幕府这个作为大明帝国最大代理人外,还有多个充当大明代理人的大名。

    而不愿意做大明傀儡的倭国大名自然接下来都开始因为不服从大明圣皇统治,而被大明联合幕府以及服从自己的大名消灭。

    “我们的天·皇没了!”

    “可恶的明国人,残暴的明国君王!”

    “懦弱无耻的幕府,彻底成了明国的走狗!”

    还没有被抓到的许多护皇社的倭人士子因此悲怆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泪流满面,且不少人因此直接选择切腹自杀。

    当然,也有许多倭人士子对明国的仇恨更加的深,甚至图谋制造一些恐怖的事件出来。

    这也难以避免,倭人中总有一些极端者。

    于是,这些大明的沿海接下来发生了一些倭人偷渡过来袭扰大明百姓的事件。

    好在朱由校对此早有防备,早就下旨令地方各司防备有人作乱。

    “杀光你们!”

    几名极端的倭人留学生此时就持着不知从何处买来的长刀,在倭国皇族被诛时,冲到了秦淮河边的街上,对着汉人乱砍乱杀起来。

    一名汉人男子因此当场被砍死。

    而被其抱在怀里的小孩也被跟上来的倭人留学生砍死。

    “啊!”

    一时,整个街道上的人群都慌乱了起来,有女子还因此瘫倒在地,且捂着眼睛尖叫起来。

    很快,在这条街上巡防的三名巡防营兵立即循声走了来,且立即开枪打死了三名两眼血红的倭人留学生。

    其余倭人留学生因此直接逃窜。

    但这时候,巡按御史郭斌也因为正巧路过这里,且闻知这里发生骚乱,而带着自己的卫兵赶了来,且立即拦截住了这些倭人留学生。

    而剩下的五个倭人留学生因此立即各自抓了一个汉人百姓劫持起来,且大声扬言如果明兵如果杀他们,他们就杀了被他们劫持的汉人百姓。

    郭斌见此只得下令让所有明兵先别开枪。

    但这五个倭人因此冷冷一笑,突然把刀一抹,就还是把劫持的汉人当场杀掉,且一起朝郭斌杀了过来。

    砰!

    砰!

    砰!

    几声枪响过后,这些倭人留学生被全部杀掉。

    正处于呆滞状态的郭斌此时也回过神来,看着地上的尸骸,他不由得暗自想道:“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暴行导致的!真不明白,他为何要这么做,他是没想过自己百姓的安危吗?!这个暴君!”

    “去见陛下!”

    郭斌因此吩咐了一句。

    ……

    “臣冒死进谏陛下,请陛下下旨停止对还在行刑的倭国皇族成员行刑,并下诏放了他们,且对此事下诏表示悔恨!不然,亦不知会有多少百姓,会因此事而丧命于倭寇复仇之手且惶恐不安啊!陛下!”

    郭斌在朱由校面前激动地说道。

    朱由校这时候也才刚刚得知有极端的倭人留学生突然袭杀普通百姓的事,而他也没想到,郭斌来见他也正是为了此事,甚至让他停止对倭国皇族成员的行刑行为。

    因为倭国皇族成员比较多,且又是极刑,所以现在还有许多倭国皇族成员没有被处决。

    而郭斌也就想让朱由校放过这些还在行刑的倭国皇族成员。

    朱由校只回了两个字:“不纳!”

 第六百八十八章 流放西伯利亚永不准还乡(第二更求订阅)

    郭斌一愣。

    与此同时。

    他也颇为恼怒。

    因为皇帝竟然拒绝得这么干脆。

    不过,郭斌现在已抱定必死之心,也就继续言道:

    “陛下爱民甚厚,故敢废天下之田赋与徭役,使官吏难再巧立名目,以夺民利!乃至设官办医馆、立福利保障之制度,令鳏寡孤独者有所养,更令民持官营产业之本;”

    “是故,明白人皆知道,陛下虽执政严酷,却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上,甚至屡下诏令,强调生命之权,为此不惜处溺婴者死刑!”

    “陛下诚为爱民之主也!”

    “可为何,陛下能坐视因对倭人皇族之无情而使无辜汉人百姓将因此而丧命?!”

    “不仅仅是此事,陛下治国从来眼里只图国家强盛、民众富足,却从不听取民众心思,听民心愿!”

    “民所望者,不只是国强民富,亦有国泰民安啊!陛下!”

    “就说,陛下以朝廷官府之令严抓治安、管控商业,使许多交易不自由的事,陛下可知百姓之生活因此有多受影响?有百姓因家有变故而需变卖田产,却不能变卖,抵押手续又繁琐,因而只能被逼得只能以自杀的方式表达不满啊!”

    郭斌说到这里才开始说出自己的真正的目的,磕头在地道:“请陛下行无为之政,还民自由,而勿要再横生事端,徒使民不安啊!”

    “郭巡按!”

    刘鸿训这时候突然喊了一声,然后道:

    “陛下素来治国,并非我行我素,而全然不顾民情,所有政令,皆通过我等辅臣再三讨论后而后施行,甚至大凡内政民事,还多由我等辅臣提议!”

    “譬如,夷灭倭国皇族,即是卢阁老提议,盖因,倭国之皇族,乃倭人反我大明仇视大明之根!”

    “不灭其皇族,倭患将难以永绝!”

    “灭其皇族之前,岂无倭患?从国朝诞生至今,倭国浪人袭扰我平民之事迹就略见于史册!”

    “且因利益之争,倭国之食利者中,有许多本可食利者,却因我大明之扩张而损利,自然会有许多倭人对我明国不满,且不满者只会增多,不会减少,而倭人又素来本性残忍,若对我大明不满是会行极端手段的,即便没有灭他皇族,也不能避免!”

    “今日无非使倭人又多了个残害百姓的理由而已!”

    “但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