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田荣回道。

    “注意到了,和他们的老板一样好,不知道的,会以为是他的朋友,但这样的老板,当着也许会没意思吧,人赚钱不就是要显得比别人优越嘛,服装上体现不出来,如今看来地位上似乎也体现不出来,工人可以逼着老板去告状。”

    武藤正宗回道。

    “你说,明国是怎么做到的?”

    多田荣问道。

    “这就是我们来这里留学的原因,不过,我想可能跟他们的君主有关,以及跟明国人自身也有关系,我注意到了,他们的文化水平都普遍比我们倭人高。”

    武藤正宗回道。

    “自由是比生命还尊贵的东西,我们汉人既然是天朝之民,最应该拥有的权利就是自由的权利!”

    “可朝廷现在却不停地给我们戴紧箍咒,不准我们做自由交易,不准我们自由创造财富,一会儿说是为了民族利益,一会儿说是为了环境保护,一会儿又说是为了我们的健康!”

    “我们就像是一个巨婴,一个没有长大的娃娃,朝廷总是不放心我们,可我们想说,我们已经长大了,你们说,是也不是!”

    “胡扯!你对你很不满,我能自由的结果你的生命吗?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自由派士子包藏的什么祸心,无非就是想土地自由交易,能在关内开矿,甚至能重开青楼!毕竟去关外海外还是要麻烦一些,那里也没有这里的配套好!但你别忘了,一个人一旦自私到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他就离灭亡不远!”

    而当武藤正宗和多田荣来到京师最繁华的棋盘街时,竟还看见有许多士子集中在这里互相演讲或辩论着,甚至二人还听了一会儿。

    “武藤君,这明国果然是学风斐然之地,在大街上慷慨激昂讲说自己观点的士子竟这么多!你听见了吗,他们已经在争论自由、权利、义务这些,我听得不是很懂,但我知道,我们的士子大多数还在为如何恢复主权,怎么结束分裂而争论,而他们已经在争论思想上的事了!”

    “而且我发现,他们的士子好多!感觉满大街都是。”

    多田荣这时候说道。

    武藤正宗则道:“我看过他们翰林院自己出的数据,明国生员率已达百分之三,也就是说,有较高学识的读书人都近千万,识字人数也更加可怕,这应该也是他们强盛的原因吧,他们所争论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存,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论,我们来这里,是一定会学到东西的!”

    “首先要学到的就是,他们的君王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据我所知,他们接下来还要打算加大免费教育的力度,要增加免费教育年岁,甚至还要立法,要求适龄孩童必须读书!你说,这样的国度能不强盛吗,悲哀的是,我大和的人还在忍饥挨饿呢。”

    “你了解的真多。”

    多田荣回道。

    “要拯救我们自己的国家,就得详细了解明国,就得做足功课!”

    “据我通过各项资料分析,他们明国的巨大变化,是从现任皇帝天启即位后开始的,而且之前应该进入了衰退期,但就这么短短四十来年,这位铁血帝王,就让他的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虽然不是很清楚他具体说和做了什么,甚至按照某些文人笔记,他还做了什么不少恶政,但我认为他能让明国走到这一步,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武藤正宗说着就又道:“来这里,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不只是你一个人在这样想,我倭国很多士子都在这样想,但他们很多人认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全盘汉化,一切的失败皆是汉化的不够彻底。”

    多田荣回道。

    “不一定!明国强盛肯定与如今这位被他们自己的国人暗地里骂为暴君的大明圣皇有很大关系。”

    武藤正宗说道。

    武藤正宗和多田荣在来大明之前,就由自己学校的校长写了推荐信给先来大明留学的倭人士子滕野,托其照顾,且也给了二人这滕野在大明的地址。

    因此,两人也就按照其校长给他们的地址,找到了滕野。

    “滕野师兄,您好,我们是江户朱子学堂的儒学生,我叫武正宗,他叫多荣。”

    武藤正宗在见到滕野后就先自我介绍起了,并也介绍了一下多田荣。

    多田荣也立即伸展开手臂,叠手在前,行汉礼:“师兄好!”

    滕野回礼后,点了点头,问:“你们为何要来天朝留学?”

    “想在这里知道挽救我大和之道!”

    武藤正宗回道。

    “嗯嗯!”

    多田荣也点头。

    “跟我来吧。”

    滕野也就带着这二人一边往大明京师师范学堂里走,一边说道:“要想挽救大和,我大和首先就得彻底汉化!这是唯一办法!我大和之所以未能与中华一致,就在于我们在唐朝大化改新后,由野蛮步入文明时,未汉化得彻底,首先就在于我们只学了佛与儒,却差了道!这是我在明国留学多年后的想法,你们以后会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看的。”

 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们应该感激我大明

    武藤正宗也不好一来就反驳就点了点头。

    多田荣也一样。

    而滕野则继续说道:“来到早不如来得巧,你们今晚与我一同去为二皇子那里。”

    “二皇子?”

    “敢问师兄,去二皇子那里作甚?”

    武藤正宗这时候问道。

    “今日是二皇子的生辰,晚上,他会与自己的朋友们小庆一下,当然,去道贺的不只是他的朋友,我们这些读书人去,他也是欢迎的,有机会结交上,对你们将来会有不少好处。”

    滕野说道。

    多田荣因此忍不住问道:“敢问师兄,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你们应该清楚,在倭国,你如果认识一个自甘堕落为妓0女的汉人都能让别的倭人不敢惹你,而如果你能够认识天朝二皇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回倭国后,能在倭国横着走,就算是幕府,也得给你几分面子!”

    滕野很现实地说道。

    “这个除了二皇子外,其他皇子也可以,但师兄唯独选择结交二皇子,想必有别的原因。”

    武藤正宗要比多田荣聪明些,也就问到了重点。

    滕野也因此更加看重视了武藤正宗几分,相比于多田荣。

    于是,他也就回道:“你说的没错!二皇子自有别的皇子没有的魅力!宽仁就不必说了,其睿智之处,也当为众皇子之冠,尤其是善待读书人!”

    滕野说着就又道:“好教你们知道,如今天朝,文坛思想界,能执牛耳者,有四人,分别是昆山顾亭林、余姚黄梨洲、衡阳王船山(王夫之)、达县唐圃亭(唐甄),而这里面,除唐圃亭所有皇子都不支持外,顾亭林看重皇长子外,梨洲和船山二先生皆支持二皇子,如今天朝读书人,一大半皆认为二皇子将来能为天下仁主!”

    武藤正宗听后点了点头。

    接着,滕野又道:“当然,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二皇子笃信理学,提倡尊卑有序,相比于民族,他更重视阶层,将来若他即位,自然会将产业,他们叫生产资料,所产生的收益,飞配时以主要向从工人和普通农民飞配变成向权贵官僚分配,那样我们也可以因为阶层相同,而合作在一起,对内可为工人与农民之主,对外也能继续一起为他国之主,而不会因为民族不同,不能合作。”

    武藤正宗听后明白了过来:“如此倒也有必要见见这位二皇子!多谢师兄!”

    “不必客气!”

    ……

    一时,武藤正宗和多田荣就在滕野的带领下来了朱慈灿的府邸。

    三人是倭人留学生,虽然现在也是羽扇纶巾,但身份到底不够高,自然也站不到朱慈灿近前。

    但胜在滕野比较热情,已经在底下,喋喋不休地给武藤正宗和多田荣二人继续宣传起朱慈灿来,俨然就是朱慈灿的一迷弟。

    “二哥!”

    “五殿下驾到!”

    而正在这时候,五皇子朱慈灼走了来。

    朱慈灿见此忙和朱慈灺迎了过来,且笑道:“五弟,你倒是难得有空来我这里。”

    朱慈灼先将礼物递了过去:“既然我在京,还是要过来一趟的,顺便来喝点好酒!”

    “你也不怕大哥不高兴?”

    朱慈灿低声问了一句。

    “大哥是那样小气的人吗,他的生辰,我也不是没送过礼。”

    朱慈灼故作没听懂地回了一句。

    这边,滕野则给武藤正宗和多田荣二人低声嘀咕起来:“那边被卫兵围着的,刚刚来的那个五殿下,是天朝五皇子朱慈灼,刚刚从罗刹国那边回来,他和孙督师、和国公他们全歼二十多万罗刹主力,还率五万骑兵入侵罗刹国,逼罗刹国赔款一亿两,所割之地,抵得上很多个大和!”

    “原来是个入侵他国的强盗!”

    武藤正宗忍不住回了一句。

    而也不知是朱慈灼耳朵尖,还是武藤正宗刚才嘀咕的声音比较大,竟被朱慈灼注意到了。

    不过,朱慈灼倒是没有听清武藤正宗说的是什么,只指着他:“你过来!”

    武藤正宗颇为惊讶。

    滕野则已吓得忙退到了另一边。

    只多田荣傻傻地道:“这个五殿下叫你过去呢。”

    武藤正宗一时只得咬牙走了过来。

    “你刚才在嘀咕什么?”

    朱慈灼问道。

    武藤正宗回道:“没什么,就是看见殿下你品貌雄伟,感叹了一下。”

    “你不是在骂我?”

    朱慈灼问道。

    武藤正宗否认道:“没有!”

    “你在说谎,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说!婆婆妈妈的怕什么!”

    朱慈灼颇为威严地喝道。

    武藤正宗因此倒壮起胆子来:“在下武正宗,乃倭人,故想问五殿下,为何倭人不能自主,连铁路筑造权都要被天朝控制!”

    朱慈灼听后笑了起来。

    “原来是个倭人,既然是倭人,那应该知道感恩!”

    “如果不是天朝带着,你们能有去印度和西洋发财的机会?我资政院的有统计之数字证明,你们幕府和各地大名获利可不少!甚至吕宋都还要自己的殖民区。”

    而在朱慈灼说后,武藤正宗则情绪激动地反驳起来:“可这与倭人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贵国分的残羹剩汤,不过喂饱了那些卖国者!甚至让他们可以有更充沛的财力镇压起义者,底层百姓只能被他们继续压榨下去,尤其是幕府,如果没有贵国的支持,我们的君主不至于现在还被其死死压制着!”

    “放肆!”

    朱慈灿这时候忍不住先叱喝了一声,然后大声责问道:“这是谁带来的人!好不晓事。”

    滕野忙走上前来,把武藤正宗拉了下去,且训斥道:“好你个武正宗!麻烦你找死也别连累上我,我带你来是为二殿下道贺的,不是让你来闹事的,倭人老百姓过得如何,跟你有什么相干?你别忘了,你能来留学,都是幕府和天朝的恩惠!五殿下说的没错,但凡有良知的倭人士子,都应该为能够沐浴到圣皇的皇恩而感恩,而不是去一边受着恩惠,一边还要反对自己的恩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