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校在得知明军大胜俘虏十二万多罗刹兵后也很是高兴,并对自己的一众辅臣说了起来。

    “陛下说的是,罗刹国必须为自己的入侵付出代价!”

    刘鸿训点头说道。

    “现在不是已经付出代价了吗,十二多万罗刹人被俘,一大批罗刹将领被押解进京待审问罪。”

    皇次子这时候说话道。

    朱由校现在已年近花甲,也就有意进一步加强对皇族子弟的培养,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们的统治能力训练,故而要求在京的成年皇子们列席政事堂议政。

    但这些列席政事堂的皇子们只有议政的机会,没有执行的权力,本职工作依旧是自己所任官职所负责的事。

    所以,皇次子此时也就出现在了这政事堂。

    温体仁因此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且瞥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也瞅了自己这平时很恭顺温和的二儿子一眼。

    “这点代价够什么?!”

    卢象升倒是没忍住回了一句。

    接着,刘鸿训也道:“罗刹国这时候已元气大伤,我大明不在这个时候趁机取尽其利,就是对民族的不负责!”

    “阁辅这是要让朝廷继续用兵?”

    “可这次调动数十万大军,前前后后已耗费国帑达上千万元!照这样打下去,朝廷就算是一座金山也不够挖呀!”

    朱慈灿这时候忍不住问了一句,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朱慈灿说后就看向朱由校禀道:“父皇,不知儿臣说的可是有理,他国入侵,这战是不得不打,且是正义之战,这钱自然花得值得;但入侵他国,是不义之战,万一得不偿失的话,岂不有损朝廷名声?”

    “仔细听辅臣们分析,别抢着发言!”

    “真当他们都好战?”

    朱由校没好气地训了朱慈灿一顿。

    “是!”

    朱慈灿没想到自己父皇直接训斥自己,为辅臣们说话,倒也有些委屈,但还是谦卑地向刘鸿训等拱手道:“还请辅臣们赐教!”

    “若是皇长子在这里就不会这样说了。”

    刘鸿训这时候先说了这么一句。

    一时,朱慈灿更加下不来台。

    朱慈灺甚至都忍不住要站起来斥责刘鸿训。

    但因朱由校这时候瞅了朱慈灺一眼,朱慈灺才坐了下来,没有为自己的二哥出气。

    朱慈灿接下来倒是沉住了气,很耐心地问道:“敢问首辅,若是皇兄在此,会怎么说?”

    “既然殿下这么问,那老臣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若是皇长子在此,肯定会说,这次的一千多万元军费不能白花,得永绝后患!”

    刘鸿训回道。

    “永绝后患?”

    “首辅的意思是,谈判?”

    朱慈灿问道。

    “谈判能永绝后患?”

    刘鸿训直接回了一句,就又道:“我看殿下不但资质愚钝,还眼高手低!”

 第六百六十四章 朝廷为什么要对百姓越来越好

    “你!”

    朱慈灺这次是彻底忍不住了,直接站了起来:“姓刘的,你怎么能当着我父皇的面,这么说我二哥!”

    “老夫有说错吗,若老夫说错的话,七殿下可以直接驳斥。”

    刘鸿训似乎是对皇子议政的事本就不满,而特意在政事堂上毫不客气起来。

    对于他而言,反正自己都已经为了国家把宗族都舍弃了,功名利禄和性命都显得不重要,也就不用顾及什么了。

    当然,他也就因此更加明目张胆地支持起皇长子来。

    朱由校护犊子的本能心理还是有的,但他也知道,刘鸿训此刻说的也没错。

    另外,他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与刘鸿训计较,而就因为自己的辅臣直白地否定了自己一个儿子,就要换首辅,乃至杀掉。

    朱由校虽然强势,但并不是昏主。

    另外,朱由校内心里也对自己这个次子的觉悟能力很鄙夷,忍不住也想训斥几句。

    如今刘鸿训替他训了,他倒也不用再拉下脸来,破坏父子关系。

    所以,朱由校就直接训斥起朱慈灺来:“老七!你坐下!”

    “政事堂外,说话需遵守宣教纪律,但政事堂内,为使执政客观,是允许直言的;只要不是人格上的侮辱,批评是可以接受的,批评几句都受不了,那就别来议政!回自己府里去,府里的雇奴绝对不敢给你说一句重话!”

    朱由校接着又说了几句。

    “是!儿臣知错!”

    朱慈灺无奈地回了一句。

    朱慈灿这时候也乖乖地继续向刘鸿训回道:“还请首辅赐教!如何才能永绝后患?”

    “自然是斩草除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唯有彻底地消灭敌人,才能永绝后患!”

    “谈判就算谈的再好,也不过是数十年的和平。”

    刘鸿训回答起来。

    “元辅说的有理,就该是有这种想法,只有在无法消灭或者不愿意消灭别人时,才需要谈判。”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起来。

    “儿臣谨记!”

    朱慈灿颇为委屈地回了一句,又追问道:“刚才元辅言晚辈资质愚钝,晚辈自知非卓越之辈,不敢生恨!但言晚辈眼高手低,不知元辅可有根据,以使晚辈不惑?”

    刘鸿训回道:“二殿下现在翰林院任职,自当能接触到朝廷所有秘辛,只要殿下肯实心查阅,仔细总结,而不是一味只知在翰林谈古论今、辩才斗学,就当知晓眼下大明国民经济之实况。”

    “眼下大明对本土民众不征徭役、不征田赋,小商小贩亦不征其税费,但福利却只增不减,鳏寡孤独者有低保,还在实行五年免费教育,对卫生医疗的补贴也在增加,然后,还有两百多万国防兵和六十多万帝军及其家属要养,以致于国帑开支甚巨,所以要保障这些开支就全仰仗于贸易收入、殖民地之收入!”

    “可眼下大明的人口还在急速增长,近三十年年来,新增人口达六千万口,已相当于国初人口之数!这些人,总不能让他们过得比自己祖辈父辈还差吧,甚至要让他们过的更好才行,这样,他们才觉得帝国没有再衰退,而不会思乱!”

    “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朝廷开支又要增加不少,偏天不佑我中华,气候依旧未转暖,灾害还是存在,所以这对外收入还得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其实不等罗刹国来侵略我们,我们迟早也是需要去侵略他们的!”

    “这个,晚辈倒是没注意到。”

    朱慈灿回道。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解?”

    朱慈灺这时候主动问了起来。

    朱由校点头。

    朱慈灺便问道:“朝廷为什么要对百姓这么好?以致于增加朝廷开支,使国家财政越发困难!”

    众辅臣听后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也摇头一笑,问道:“难道朝廷不该对百姓越来越好?”

    “能使其无饥馁之患就足矣!何必要还要其永享富贵,甚至子孙要更富!富贵在于天,在于勤勉节俭,朝廷就算给每人送座金山,若不勤勉节俭也会败光的,自然就没什么富贵可言了。”

    朱慈灺回道。

    “但我们皇族要想一直做人上人,就得有此目标,不然就不能收买他们!”

    “如果执政者,不想着怎么对百姓越来越好,就只会想着对自己人越来越好,那样盛世迟早就会衰亡下去的。”

    朱由校回道。

    “陛下说的没错,黎民不饥不寒,就能王天下?此言谬也!圣人之言不能尽信,或当不能偏听一圣之言,保证老百姓衣食温饱仅仅是为政者之基本成就,真要使国家一直兴盛下去,就得使顺应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换了红袍想紫袍,吃了鱼肉想鹿茸,有了老婆孩子还想纳妾,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老百姓也是人,也会随着之前一些欲望的满足而产生新的欲望,而朝廷要想令其忠于朝廷,就得想方设法满足其欲望,也是利益需求,为政者,当民族利益至上,即一族之民众的利益至上。”

    卢象升这时候说了起来。

    “但若只使民温饱,他们也不会造反。”

    朱慈灺回道。

    “但不满足于温饱者,会逼反他们!”

    温体仁这时候忍不住笑着回了一句。

    “朝廷若不思进取,不为民族牟利,就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者不能依靠朝廷从外国获利,而只能对内剥削百姓,以致于一部分百姓返贫,进而民反!”

    刘鸿训回道。

    朱慈灺不好再言语,只得回道:“是!”

    “但若出兵罗刹国,又是一笔不小的军费,没准灭罗刹国之利不及军事之费!”

    朱慈灿这时候转移了话题。

    “灭罗刹国倒是不用我们自己花钱。”

    温体仁这时候回道。

    “次辅这话让人糊涂,怎么就不用我们自己花钱?”

    朱慈灿问道。

    “陛下刚才已经说过,接下来是理藩寺的事,即要派使臣去罗刹国,让罗刹国给大明一个交代,并扬言要教训他,甚至是灭其国,以作为对他擅自入侵我大明的报复。”

    温体仁说着就又道:“罗刹国现在元气大伤,在他西边又有波兰、瑞典与他为敌的强国,如果他不想被瓜分,甚至是被灭掉,就得老老实实地接受我们的一些要求,比如赔款,比如割地,以及其他要求,这样我们就能通过从他罗刹国威逼来的利益,作为接下来灭掉罗刹国的军费。”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为百姓富贵只能苦一苦外夷

    “陛下,臣建议,先让孙公继续统领骑兵北进到伏尔加河以西,摆出要灭其国的架势,然后我们再派大臣与之接触,要求罗刹国谈判。”

    “这样的话,罗刹国必会以为我大明来势汹汹,而不敢怠慢!”

    卢象升这时候建议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准!接下来,立即给安西都护府发报,将此想法转告给孙传庭。”

    “是!”

    接着,朱由校又道:“另外,工部部议好如何利用俘虏的十二万多罗刹人的事没有?”

    “部里已经拿出了方案。”

    刘鸿训回答后就又道:“这十二万多罗刹人在编号消毒后,会根据在罗刹国的籍贯打乱,先分别派到很缺苦工的官营矿区去。“

    “但这次孙督师他们俘虏的罗刹人太多,满足了各大官营矿区的苦力需求后还有不少剩余,工部这边初步统计还剩三万多人,除去补到一些新建的利民工程区外,还剩下一万来人。”

    温体仁这时候替刘鸿训补充起来,且道:“工部的想法是将这一万来罗刹人派去乌拉尔山修路,根据五殿下的奏报,那里矿藏丰富,工部这边认为,可以先派技术员去勘探一下,如果将来乌拉尔山一带的确矿藏丰富,那这一万来罗刹人修路后就留在那里挖矿,如果矿藏不丰富,也可以先用来修路,将来大军去乌拉尔山,也是需要更好的水泥路的。”

    “监工的话,我们廷议后,觉得还是征辟退伍官兵去充任监工,眼下各军退伍官兵很多,解决他们的职事非常重要,且让他们来管理这些被用来做奴隶的罗刹人也更有效些,一旦发生奴变,他们就是现成的镇压力量!”

    卢象升这时候跟着说了起来,且道:“但乌拉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