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朱由校没有打算一开始就恢复矿税以及加征商税,毕竟这需要大量专业的税收人员和一个完备的税收制度建立起来后才能实现征收到豪绅权贵的税而不是被豪绅权贵们借此机会盘剥百姓。

    所以,朱由校选择了第二种即搞官办商业。

    这也是孙承宗和徐光启所建议的一种。

    可见孙承宗和徐光启也知道加征商税的利弊,所以没有直接建言朱由校让朝廷加征商税。

    当然,至于孙承宗和徐光启是不是因为自己也是权贵士绅的一员,而不希望朝廷加征商税,只接受让朝廷和自己家族都跟着赚钱的方式,朱由校就不知道了。

    本来朱由校没打算让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些文官替自己搞官办商业,而是直接让太监和宗室勋贵来搞。

    不过,朱由校细想后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要搞官办商业,他还真只能让徐光启和孙承宗这些文官来做。

    因为太监们从小在内廷长大,哪里懂什么产业经营,即便有所涉及也是当别人保护伞然后参与分红或者请职业经理人给自己经营。

    宗室勋贵们也一样,大明的宗室勋贵因为有铁饭碗差不多也养废了。

    而孙承宗和徐光启这些文官就不一样,他们有以宗族师生等关系为纽带的人脉基础,可以招揽到善于经商的人才和组织招募到各种工匠,在江南沿海这些商业发动的地区也有自己的田地,而且自身智力和能力是经过各种考核筛选出来的。

    所以,朱由校想要搞好官办商业只能靠发动一些开明忠诚的文官来做。

    这和历史上洋务运动基本上都是汉族士大夫完成的一样。

    朱由校承认他不得不依靠一部分文官来和其他利益集团争夺利益。

    所以,朱由校在采纳了孙承宗搞官办商业开辟财源的建言后就还是让他来办这事。

    本来朱由校更加属意江南富商出身的徐光启,但因为徐光启有更重要的任务,他就只能让主动提出这个建言的孙承宗来。

    另外,朱由校也通过让魏忠贤加强东厂的力量而通过东厂调查到孙承宗家是种棉花和卖棉花的大户,所以,他便干脆直接让孙承宗去开办大明第一个官营棉纱厂。

    当然,朱由校要想要孙承宗和徐光启的人力资源和土地又想要让人家为自己忠心办事的话,自然不能直接抄其家,没收其家产。

    所以,朱由校就想了个赐少部分官营产业股份给徐光启和孙承宗的办法。

    让徐光启和孙承宗把自家的田地作为股本参与进来,这也算是革新大明社会的经商模式。

    同时,这也是朱由校把徐光启和孙承宗各自背后的家族和大明皇室绑在一起的阳谋。

    朱由校知道单靠他自己这个皇帝是不可能和整个既得利益集团斗争的,也不可能把大明改造成功。

    甚至说不定还没改革完成就闹得天下皆反甚至死都不知道死的。

    所以,在朱由校看来,他得需要拉拢一帮人有跟自己一起改革大明的动力。

    另外,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清朝的皇帝之所以比明朝的皇帝更舒服,想下江南就下江南,想建行宫就建行,对士绅们想杀就杀,甚至还能直接来个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因为清朝的皇帝是异族皇帝,他们背后有个满洲军事贵族集团因为自己要剥削所有汉人的利益与皇帝一致,所以就无条件支持皇帝,使得清朝的皇帝可以肆无忌惮地杀汉族官绅,而汉族官绅也就拿这些清朝皇帝完全没有办法。

    可朱由校不是异族皇帝,自然没有什么绝对支持自己却又和大多数人族别不一样的势力集团为基本盘,所以就没法像清朝皇帝一样那么有权。

    所以,朱由校决心自己组织一个对自己绝对忠诚的亲信集团,用利益捆绑和强化思想的方式,利益捆绑是基础,毕竟人的本性的就是趋利避害,思想是理论手段,毕竟要保证忠于自己的人都是品性与能力绝对优秀的人。

    而孙承宗和徐光启就是朱由校要拉拢捆绑的一类人。

    所以,朱由校主动赐给这两人家族富贵。

    朱由校希望有一天他也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帝党集团制衡其他势力集团,并维护他的权力。

    那样他这个皇帝也能想下江南就下江南,想去承德避暑就去承德避暑,或者去塞外打打猎也没谁敢阻止。

 第五十八章 上位

    “希望将来,朕能有真正绝对的权力,可以想怎么改革就怎么改革,想和谁打仗就和谁打仗,想打多久就打多久,成为真正的帝王,让这天下皆由自己主宰!”

    朱由校看着沿着红墙朱瓦纷纷下落的白雪,心里许下了如此宏愿。

    不过,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虽然他已掌生杀予夺之权,但他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权力。

    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亲信势力。

    他可以杀一两个甚至是一批不听话的文武官员,却还不能随意操控整个天下的既得利益集团。

    毕竟如果他这个皇帝要这样做的话也是在造整个天下的反。

    但朱由校是真心想成为历史上那种独掌乾坤、不被文官掣肘的帝王,就像永乐五征漠北一样,没人敢说个不字,就像满清打准噶尔死磕三代皇帝花费一百多年时间一样,也没文官敢说皇帝穷兵黩武。

    在朱由校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不然,就像两宋一样,因为皇帝被文官掣肘,而导致连一个本来不强的西夏都灭不了,最后地盘越来越小,直至灭亡。

    朱由校不知道自己的宏愿能不能实现,但他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并已开始在这个世界布下自己将来主宰天下的棋子。

    ……

    孙承宗接到被任命为苏淞巡抚的旨意后就带着朱由校让他办棉纱厂的密旨离开了京城。

    启动资金自然由朱由校从內帑拨予,毕竟他这个皇帝占据大部分股份,又是大明朝廷唯一的主人。

    而孙承宗南下开办官营棉纱厂的同时,大明讲武堂的军官生学习教材与训练操典也已编纂完成。

    教材内容涵盖了步兵、炮兵、骑兵的训练和指挥内容。

    而训练操典则涵盖了一个合格士兵的体能训练与队列训练的基本内容。

    这些教材和操典都是朱由校在根据自己前世入伍经验和当世老将们的实战经验与家学经验讨论总结出来的,既切合了实际也比现在的其他军队训练模式更加先进一些。

    可以说,大明讲武堂的教学内容已经开始接近于近代军事教育。

    大明讲武堂第一期的军官学员也在接下来不久全部入学,并开始在西苑接受大明讲武堂的训练。

    卢象升在徐光启的劝说下再加上朱由校承认从戎后功名保留将来依旧可以位列九卿甚至入阁,而他自己也喜欢带兵打仗,所以也就成为了第一期中少数是文举人出身的学员。

    而朱由校自己也决定亲自参与到训练中。

    原因主要是朱由校觉得自己才十六岁,也需要加强一下体育锻炼和军事技能。

    毕竟当有实权的皇帝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加班熬夜是常事。

    而且为了让皇嗣足够多和后宫安宁,以后加班之余也难免要雨露均沾努力造人。

    这些都离不了一个好身板为支撑。

    何况要完成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十年乃至数十年的事,而这些都需要皇帝的寿命足够长。

    所以,朱由校便决定自己也去参加训练。

    但朱由校不会经常去训练和学习军事,只会在有空的时候去。

    另外,朱由校也想通过亲自参与训练来增强与这些学员间的私人情谊。

    毕竟这第一期学员将来肯定是帝国手握重兵的将帅,而朱由校必须在他们未发迹前就得对其有了解,使其和自己有情感上的直接联系。

    不过,第一期学员只有五十来人。

    但作为朱由校将来的亲信势力的基本盘算是够了。

    朱由校亲自参见了大明讲武堂第一旗学员入学的开学典礼,且作了一番讲话,讲话内容则是徐光启提前替朱由校拟好由他自己修改好的,内容读来也颇为慷慨激昂,当朱由校念完后,底下学员倒也有些热血澎湃之感。

    不过。

    朱由校现在的年纪决定了他呈现出的气度最多算是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所以,除了底下一帮年轻的学员比较热血澎湃外,一同出席典礼的老将们则没有怎么上头,最多也只是觉得当今的皇帝陛下是有些英气,而让他们对天启朝的未来有些期待而已。

    但能让他们对朱由校这个皇帝有些期待,对于现在的朱由校而言就已经够了。

    第一期的五十名学员被朱由校分成了五个队。

    而朱由校还亲自确定了第一个队的学员名单,除了自己以外,皆是目前简在帝心的人。

    虽然彼此年龄不同,但朱由校希望自己这个皇帝能够驾驭住这些人。

    开学典礼结束后,朱由校就回宫换了他亲自设计的近卫军戎装,然后来了西苑与这些学员一同参与训练。

    不过,朱由校刚到第一队的营房就见陈新翘着二腿坐在一张长条桌的上位,神气十足地对其他进来的同队学员说道:“徐部堂说训练期间各队自己推选队正,这里面,老子当的官最大,正四品镇抚使,队正就是老子了,没意见吧?”

    “有意见!你陈新算什么货色,也好意思当队正,人家卢象升是读书人,举人出身,要当队正也该由他当!你一边去!”

    郭牧这时候说了起来,且一个劲地把陈新往外拉。

    但陈新就是不动,说道:“这里是军营,也不是翰林院,论什么功名,只论官阶!”

    朱由校这时候走了进来,一脸严肃地看着陈新,喝道:“起来!”

    陈新一见是天子朱由校,心里诧异之余就忙站了起来,老老实实地退到了一边,然后谄笑起来:“陛下,您来了,您请!”

    “还用你请?这上位就该朕来坐!”

    朱由校说着就大马金刀地坐了下去,并对颇为震惊的其他学员说道:“都坐好吧,按年龄序齿!”

    “遵旨!”

    卢象升回了一句,就主动对朱由校拱手说道:“臣万历二十八年生!”

    “那我比你大,我万历二十六年。”

    郭牧笑着说了一句。

    陈新不由得对一旁的骆志杰嘀咕道:“郭老将军挺厉害的,年过花甲也能搞出儿子来!”

    朱由校回头瞪了陈新一眼。

    陈新忙闭了嘴,正经起来,回道:“万历二十五年生!”

    接下来,其他人也开始纷纷报起自己的生辰。

    最后,朱由校发现只有他自己才是最小的。

 第五十九章 人头落地

    但这不妨碍朱由校在这些人面前摆老大的款。

    待所有人都按年龄序齿落座后,朱由校先认真审视了众人的神色,才开始说道:“接下来的日子,朕会和你们一起参与训练,但朕因为有其他政务不会常来这里训练。”

    说着,朱由校看向自己左手位的马祥麟:“马祥麟,这里你年龄最长,由你担任副队正,朕没在的时候,你履行队正的职责!”

    “臣遵旨!”

    马祥麟起身回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又道:“既然大家以后都是一个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