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李标还是清流出身,从中进士以来,就一直在京城当官,而且在利益诉求的争取上也没那么大,所以也就没有参与历次争斗,如今皇帝让他说些实际的政治目标,他也就答不出来。
袁可立在一旁看得有些着急,为剿东虏而增加的数十万骄兵悍将,当不当裁减,官道还当增建多少里程,边镇当增建多少边墙,朝廷税赋当增加多少,耕地当增加多少,眼下漕运压力增加,是不是该开海运,这么多亟需处理的政务,怎么就不知道回答呢。
朱由校则因此看向了刘鸿训:“刘爱卿,你且说说。”
“回陛下,若论臣有何谋国之策,那臣就只想可以通过臣,彻底根绝胥吏、生员、乡绅之害,这里面首推胥吏!
盖因地方涉及百姓之庶务皆由胥吏把控,而朝廷政令也靠胥吏推行,有奸滑之胥吏甚至能控制官员,陛下虽设西厂、虽开医馆设医官、虽在各地设东厂反贪司,但到底未彻底根绝胥吏之害!”
刘鸿训见皇帝陛下要听实际的,便直接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他虽也是翰林出身,但和李标不同的是,他不是只把目光聚焦在朝堂上,在泰昌年间,他还是翰林编修时,就在出使朝鲜回京的路上,收容难民同行,了解民情,大有为将来治国理政做准备的打算。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在御前议政的机会,也就干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下去!”
朱由校将堆在案前关于刘鸿训的履历寻了来,一边看着,一边颇为赞许点了点头。
历史上,明亡之后,一批汉人士大夫痛定思痛,如顾炎武便总结认为明朝的三大害是胥吏、生员、乡绅。
属于士子的顾炎武能说自己生员为三大害之一,甚至也说乡绅是三大害之一,明显在思想上是很有高度、很客观的。
而现在刘鸿训也主动提出这个,自然让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果然读书人里也是有脑袋没被屁股左右的人。
“还有生员,陛下虽取消了生员优免条例,禁止生员结社,但到底未禁止生员议政,故而民间鼓噪舆论者依旧多为这些生员,大凡刁民作乱,必有生员从中鼓动,且随着天下读书者越来越多,生员之数也越来越庞大,这些人不甘受清贫且又心高气傲,并因爱发言论而大量拥簇,故而最易生事,当严加管束,不然,长此下去,必使舆论不利朝廷官府。”
“臣冒死直言,若只是污蔑陛下,陛下自可无视,也无大碍,但若是彻底否定我大明立国之正统,彻底否定人君之必要,则必因其使国朝根基不保。”
刘鸿训回道。
“乡绅呢?”
朱由校继续问道。
“他们乡里之主宰,胥吏与生员多借其势,对抗官府,也与其勾结牟取民利官利!”
刘鸿训回道。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明社会现状与文官的局限
“爱卿有何处置之策?”
朱由校问道。
刘鸿训颇为惭愧地说道:“臣愚昧,臣尚未有良策。”
朱由校便道:“如果朕要通过你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你可愿意,甚至因此付出卿之性命?”
刘鸿训自思自己已年过花甲,在官场熬了快二十年不就是等到现在吗,命不命的已经不重要了,也就站出来道:“臣甘愿为社稷死。”
“现在拟旨,授刘爱卿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列于毕自严之后,另直入政事堂参预机要!”
朱由校即刻吩咐道。
“臣遵旨!”
袁可立和刘鸿训回了一句。
接下来,朱由校又开始面议了其他大臣,基本上倒满意,但真正十分满意的也不多。
除刘鸿训外,就是朱燮元进入了政事堂,其余人等皆不过是增补阁臣和枢密院大臣,只分管内政或军事诸事,而不参与军机决策。
朱由校已将负责军事的枢密院和负责内政的内阁的大臣们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细分。
譬如内阁中的阁臣们会分管某一类事,各部部堂有事只需向分管自己的阁臣商议汇报即可,而不必再直接面陈皇帝。
皇帝没那么多空,去直接理会各个部里的政务。
毕竟朱由校不是朱元璋,他可没那么爱工作。
而且现在东虏大患已除,朱由校的危机感算是彻底消失,只要他这个皇帝不乱来,亡国的事已经和他无关系。
再加上,他作为穿越者,没有那么强烈的家天下的思想。
他没想为了自己的子孙万代的千秋之业而累死。
何况,大明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
所以,他现在松懈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大的压力,也就想偷闲些,把管事的官员增多,这样自己就轻松点。
当然,这不是说,朱由校就打算得过且过。
他知道大明还有很多制度需要改革。
也有许多不安分的外部势力需要镇压。
因而,朱由校也没打算真的要过上退休生活。
只是,他要更多的退居于幕后,将军权和财权和官员铨叙的权力握在手里,又把治理内政的权力寻租出去,让一批敢做事的官员继续替他在内政改革上冲锋陷阵。
所以,朱由校先改了廷推的制度,让重臣的任用尽可能地符合他的意图。
现在的大明内部,各类势力都有,特别复杂。
王公贵族、乡绅显宦,自不必说。
因朱由校是靠官办工商业增加大量国库和內帑收入的,也是靠鼓励支持工商业发展而解决大量流民问题的缘故。
所以,现在的大明工人数量很庞大。
而且受益于朱由校大搞社学教育,到如今的天启十年,有文化的工人子弟更是不少。
另外,商人数量也比以前多不少。
还有,常备军数量增加。
羽林卫和勇卫军的官校数量就已达二十来万。
锦衣卫数量也达到了十五万多。
东厂也不必说,全国各地的东厂反贪司加上综合门市的人数,也已不下十万。
还有负责征税的西厂。
商税、关税比农业税征收要负责得多,所以,西厂的官校比锦衣卫和东厂的官校都多。
接着,就是读书人,朱由校虽然即为之初,杀读书人如麻,但架不住他一而再而三的扩招,再加上读得起书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些年,读书人的数量没有因为朱由校的严刑峻法而减少,反而还大幅度增加。
不少读书人依旧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如今朝廷的不满,一边依旧趋之若鹜地参加科考,老老实实地做八股文,然后成为有功名的士子。
毕竟,就算朱由校再怎么用各种方式,如锦衣卫、东厂、亲信官员密报、都察院御史监视所有官员,还严禁贪污,严禁吃拿卡要,但当官依旧是有不少特权的,自然也就依然有很多人想当官。
工人、商人、军人、读书人,还有一直大量存在的农民和地主。
这些不同阶层的人各有各的利益诉求。
而且所处的背景也各不相同。
因此,思想也不一样。
有因此想要限制君权、限制官府权力,想让被官营控制的产业利益让于民间的。
有依旧想让朝廷宽刑甚至刑不上大夫的。
有还是想让朝廷轻徭薄赋的。
也有想朝廷继续开疆拓土的。
更有想朝廷把欠薪的雇主大卸八块的。
对于袁可立、毕自严和新入政事堂的刘鸿训等大臣们而言,把现在的大明治理好还是很难的。
“毕阁老,织造局奏报,织造局经营已比去年少盈利三成,盖因纺纱机与织布机制造技艺被民间织造大户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且加以改进,后又因更高的俸银挖走织造局成熟工人,使得织造局利润大减,故织造局请旨,严格管束织造局工人自由选择雇主之事,以在下之见,工人自由选择雇主,是得多加干预,不然影响的是朝廷国帑,故在下票拟的是,今后织造局工人除非被解雇,而不得再换雇主,若无故不去织造局工作,便以玩忽职守罪,令有司拘押,轻则处以杖六十,重则处以流放,您看?”
协同毕自严处理经济类政务的新晋大学士李国普此时向毕自严汇报着这样一件事来。
毕自严虽说曾经主动建言安置流民,避免其生事,但也不是说,他真的在思想上先进到真的把无产者的利益放在心上的地步。
他更关系的是大明朝廷的利益。
所以,毕自严点头说道:“真是人心不足!织造局的俸银不够高吗,这些工人还朝情慕楚!就这样拟,准织造局所奏题本,织造局雇工不得申请解雇,也不得无故不回织造局工作,一旦违背,当令有司处置!”
虽说票拟不是圣旨,但因中枢政务繁多,很多时候,票拟最终就会成为圣旨。
毕自严现在又是朝廷管钱粮经济方面的权威,深得皇帝朱由校和首辅袁可立的信任。
所以,毕自严的看法最终也就成了圣旨。
不过,朱由校还是会抽空翻一翻这些因不涉及军国大事,而被他忽略的旨意。
这一天,朱由校就在闲暇之余,就恰巧翻到了这道存档以备皇帝抽查的谕旨。
朱由校看了后,不由得道:“好家伙,一点契约精神都没有!遇到这种问题,居然首先想到的是欺压雇工,而不是改良自己,我大明朝廷果然还不是为雇工们做主的朝廷!官员们就算再忠心有为,也不是真正以民为天的。”
朱由校因此敲了一下铜磬。
不多时,王承恩走了进来:“皇爷有何吩咐?”
“传毕辅臣来见朕!”
第四百七十章 工人暴乱亟需新思想的文官
“陛下容禀!得蒙陛下隆恩,织造局雇工之俸银已不低,然这些雇工犹不足厌,不知感念皇恩,只因私家织户以高薪相聘,便叛织造局而去,这实在是可恶!既不利正人心,也不利国帑增益,故臣认为当立律令管束之!”
毕自严在朱由校问他为何这样票拟后,他便有底气地回答起来。
作为一个自问忠心于朝廷和皇帝,对天下百姓怀有同情心的文臣,他真没觉得自己处理的这一件小小的政事又值得被皇帝亲自召见并责问的意义。
朱由校则在这时候说道:“但雇工是织造局聘用的,而不是织造局的官吏,更不是奴隶!你以律令的方式禁止他们离开织造局,是在把他们当成了是织造局的官吏,甚至是奴隶来处理,卿可明白?另外,雇工和织造局是签的工契,而非卖身契,他们离开织造局不算背叛织造局,最多是违背契约,最多按照契约所规定的处理,这种事,朝廷一旦以政令插手,只会使朕失威信于天下,立即改下一道旨意!”
“陛下,对民众轻视皇恩的行为而不加以惩戒,才会使皇威有损!”
毕自严回道。
“你觉得下这么一道旨意,百姓们就感念皇恩?”
“错!他们会开始恨朕,恨朝廷!人天生趋利避害,容易忘恩,但绝不容易忘掉仇恨,别看朕对他们之前降了不少恩德,但只要这次朕这么一做,他们就会直接忘了朕以为给他们的恩德,而骂朕昏聩,不是个好皇上,你信不信?”
“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不事生产的,是靠他们养活的,是强走他们所生产东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