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多久,明军步兵就开始冲锋,对八旗兵进行排队枪毙。
八旗兵因为武器落后于大明近卫军,再加上士气低落,且连日跋涉,后勤又得不到攻击,所以,很快败下阵来。
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人带着残部仓皇而逃。
但没多久,还是被追上来的近卫军所包围,三人俱被活捉。
济尔哈朗和阿敏这边则在听到明军连发两次大捷全歼的信号弹后,而不得不强行趁夜往外围突围。
结果,济尔哈朗等八旗兵直接震响了铁丝网上的铃铛,而使明军直接发射大量火炮和火箭,使得这些意图突围的八旗兵损失惨重。
最终,济尔哈朗等八旗兵只剩下数千人,并因为明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而最终没有多少八旗兵逃出去,大部分还是被活捉,或者饿死于山中。
其实,因为朱由校一开始就没急着去攻下满清的赫图阿拉,而是把大量边军主力通过大迂回战术,布置在外围扎口袋,并以步步为营的方式把口袋扎紧,所以,就使得八旗兵没法突围。
除少量的八旗兵能侥幸突围出去外,大部分只有被杀或被活捉的命。
“先将黄台吉、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属于努尔哈赤亲族子弟的全部阉割,然后分派至各大矿区服役,并等候接下来的法司审决治罪!其余八旗贵族全部斩立决!汉奸李永芳,直接凌迟!”
朱由校在见了黄台吉、济尔哈朗、多尔衮以及李永芳等人后直接下达了这样的旨令。
这些人对此已经没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知道朱由校不会饶恕了他们。
不过,黄台吉还是因此不由得仰天大吼了起来:“苍天无眼啊!这样的桀纣之君,竟也能得势,实在是有悖天道啊!”
朱由校只是淡淡一笑,挥了挥手道:“拖下去吧,由锦衣卫派重兵看守!”
“是!”
田尔耕回了一句。
而接下来,朱由校则看了熊廷弼、袁可立、孙传庭等人,并再次嘴角微扬了一下。
东虏之患现在算是被他给彻底剿除了。
可以说,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一个大转弯。
什么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不会再有了。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不会再有了。
不!
也许还会有。
只是不再是建奴做此事,而是其他外虏。
朱由校兴奋的眸光突然冷厉起来,且看向了地图的西北方向,又看了看海上。
外虏不尽亡,则外患终究不会彻底结束。
就算自己这个皇帝在任期间灭了东虏又如何,一旦后世之君因能力不济,使得帝国进入衰世,依旧会有蒙古、沙俄这些外患出现。
华夏这块宝地依旧有亡于外族之手的可能。
“朕当生命不息,杀虏不止!”
朱由校如此想道。
但眼下劳师远征已久,大军急需休整,所以,朱由校自然不能立即发动新的攻伐,而因此下旨道:“熊爱卿,安排好留守官兵后,就准备班师回朝!另,袁爱卿,拟旨吏部,着手准备选任流官,原建州卫加现辽东都司地,合并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
“遵旨!”
……
崇祯十年八月十六日,大明皇帝朱由校完成了对东虏的彻底清剿,并正式还朝。
但因这个时代的东虏还没有发展到历史上吞并蒙古诸部,乃至可以任意入关寇掠的地步,所以,除皇帝朱由校和少数有远见卓识的大臣外,天下人并没有多少人觉得彻底剿灭东虏,犁庭建州,是多么重要的一场大胜。
毕竟这个时代的东虏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其实不算大。
就如同成化朝的那次犁庭,正德朝的那次应州决战一样。
国内的大多数人没谁意识到这种在敌人未完全坐大前就被消灭会多么值得。
因为他们不知道国破家亡的大悲剧其实曾经离他们很近。
即便是直接参与这场征讨之战的官兵们也没有觉得这是一次伟大的征伐。
毕竟现在的大明官军还没到历史上见东虏就害怕的地步。
所以,没有人因此有多么兴奋。
除了朱由校和少数几个大臣。
做未雨绸缪的事就是这样,只有等到国破家亡真正到来的时刻,往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当时的执政者这么做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甚至现在不赞成穷兵黩武的人会觉得这不算是一件很值得讴歌的事。
“这次征讨总算是结束了,银子花的如流水一样,刚到的粮食还没放一夜就被运走,老夫是真担心陛下会继续兴兵,征讨漠北。”
崔景荣此时就因此对吏部左侍郎孙承宗、右侍郎王永光说起皇帝征讨东虏结束班师回朝的事来。
孙承宗先说道:“陛下素来英明,哪里不知兵戈不止、国耗不止的道理。”
“虽说陛下这次亲征结束,但国耗也没有减少多少,按照旨意,建州得派遣流官,驻扎官兵,而这依旧会损耗民财国力,要说,要想国耗减轻,不如干脆将这些蛮荒之地弃之!守也无益!”
王永光说道。
“此言有理!与其派去流官治理,不如弃之。”
崔景荣说着就看向了孙承宗:“孙部堂,你以为如何?”
孙承宗笑了笑道:“建州卫虽说是女真聚居之地,但早就是我皇明之疆,祖宗之地不可弃!这个弃土之罪,可担当不起。”
“可以依旧选一愿臣服大明的女真贵族为指挥使!依旧羁縻而治嘛!”
崔景荣说道。
孙承宗拱手道:“既然大冢宰有此意,就如此上题本,回驳下到吏部的旨也行,看内阁如何票拟便是。”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革职夺吏部之权
袁可立看见吏部的题本后,眉头不由得一皱,问着内阁的中书舍人何瑞征:“徐阁老和毕阁老是何意见?”
“两位阁老在私信里言,他们皆不懂军事,不知建州卫是否于守御上有用,故未敢善拟。”
何瑞征回道。
袁可立不由得在心里骂了一句“老滑头”,然后就带着题本来了朱由校这里。
朱由校正在山海关上看海景。
而且,此时李永芳正在停于此处海域的一艘战舰上被千刀万剐。
因为朱由校觉得李永芳这种大汉奸,而且是主动背叛大明的第一个汉奸,其肉身已不配留在华夏的陆地上,而只配落入鲨鱼口中吃掉。
朱由校现在正看着成群结队的鲨鱼在这艘战舰周围游弋。
但这时候,袁可立来到他身边,且向他递上了吏部的题本,且说了其内容后,他的眼神顿时就冷了下来。
“如果一地是否值得由朝廷直接统治,而当看其富庶与否、会不会损耗国力的话,那关外的领土干脆全弃守最好,甚至北方也只要河南、山东这些产量大省,如此漕粮都能省下来不少!”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袁可立:“但只要这些地方,守得住吗?自古关内膏腴之地,就不缺觊觎她的强盗!一味靠守住几处关隘,是守不住基业的,得时刻有主动进攻的能力乃至有主动进攻的态势,把边镇尽可能地往外移,才能保证更多的百姓免于战火!”
“把吏部尚书毕景荣革职,并驳回吏部所奏。”
接着,朱由校就直接回了一句。
袁可立没有替崔景荣求情,而是只回了一句:“是!”且问道:“那吏部尚书由谁接任?”
“吏部左侍郎孙承宗接替就是。”
朱由校回道。
十余日后,吏部就收到了朱由校的谕旨。
吏部尚书崔景荣被直接革职。
孙承宗正式接替崔景荣担任吏部尚书。
崔景荣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只向孙承宗与王永光说道:“老夫早已料到此结果,二公不必劝慰。”
王永光则故作不解地问道:“既如此,崔公当时又何必如此。”
崔景荣也没说都是孙承宗撺掇的自己,而是叹气回道:“只要天下民意能上达天听,没了乌纱帽又如何。”
“崔公真是爱民如子!”
王永光回了一句。
“告辞!”
崔景荣拱手而去。
孙承宗和王永光与其他吏部官员皆拱手送别了崔景荣。
孙承宗回头看了一眼属于吏部尚书的正堂,然后就径直走了过去。
此时的他不禁万分感叹,因为皇帝更喜武双全、敢做事的大臣,以至于他这种稳重不敢随便惹事的在仕途上慢了许多,如今才总算是熬到了吏部尚书。
孙承宗接任吏部尚书后的吏部自然没敢再违拗圣意,老老实实地选派起流官来。
而没多久,朱由校也回了京城。
“为灭一虏寇而已,竟兴兵数十万,耗费钱粮无数,这样的帝王非是社稷之福也!”
寓居京师的举人吴伟业看着因进城而络绎不绝的天子亲军,不由得对自己身边的同科好友赵进美说了起来。
“所以,君权当有所限制,因为,任由这样的话,这天下之利只会更多流到杀人如麻的屠夫手里,而不能藏富于民。”
赵进美说道。
历史上的明末已经开始出现限制君权的思想。
而朱由校在强征商税后,进一步刺激了商业型士绅,也就使得这类思想比历史上还要泛滥许多。
这也算是无法避免的事。
毕竟大明的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
富贾巨商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富有程度也是全球其他国家的富贾巨商不能比的。
因为大明帝国的富庶程度就不是其他国家能比的。
自然而然,这些富贾巨商在经济上拥有很多财富后,也会谋求政治上的权力。
以前皇权弱势时,可以通过收买官员或者让自己的子弟成为官员来实现这一权力。
但现在皇权强势,君主专制的更加明显,许多代表富贾巨商利益的士子也就更希望能限制一下君权。
“限制君王之权,哪有那么容易,以如今那位的性子,是不会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吴伟业苦笑着回道。
“是啊!以我看来,理想的制度就是,决策之权,当如以前一样,归于重臣廷议,以投豆投票的意思决议,而重臣则由天下人推之,帝王自当无为而治、从善如流即可!”
赵进美回道。
“熊爱卿心事已了,且加上年事已高,上本请求致仕还乡,朕自当允准,另,徐爱卿也上本言,年已老,疾病缠身,已不适应政事堂的繁琐事,有意想多活几年,潜行学问,朕也不能不准!毕爱卿又言,如今朝廷内外冗务激增,当添阁臣以及政事堂大臣,朕也得准予。”
朱由校这里正一回到京城就说起关于一些重臣致仕以及选用的事来,且又说道:“而这里面就涉及到新的重臣任命和决策之事,朕知道,你们大多最能接受廷推,而不怎么接受帝王特简,觉得后者有失公允,甚至可能不明,在多数臣士子们看来,朝臣们总是要比君王明智一点,但事实就是如此吗?”
“朕遍览诸先帝实录发现,以往廷推之大臣并非都能胜任廷推之职,所以,这重臣选用,当如何选用,还得有更合理的制度,朕不介意大臣荐举,毕竟朕虽是帝王,也不能尽知所有大臣才德如何,但朕可不认为让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