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没多久,奢崇明就被一支突然出现的官军给挡住了去路。

    这支兵马是张凤仪所率领的白杆兵,正对他列阵以待。

    奢崇明因此不得不和他身边的残兵游勇停了下来。

    奢崇明回头看了一眼,他发现他后面已经横尸遍野,而且后面佛图关里的官军也已经追了过来。

    一时,奢崇明的心情自然是万分复杂。

    嗖!

    嗖!

    嗖!

    而这时候,白杆兵已经开始放箭,大量弓箭射了来,将奢崇明身边的残兵游勇射得如刺猬。

    奢崇明自己也成了刺猬,倒在了地上。

    奢崇明之子奢寅久、妻子安氏、弟弟奢崇辉、以及他封的一干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此时依旧在往外面突围。

    但突围已经没用,因为四周皆是官军,甚至除了官军外,还有临时被组织起来的流民,这些流民也被袁可立以重金犒赏的方式动员起来,参与剿杀叛军。

    除此之外,连各地番民也被组织了起来。

    毕竟杀叛军能得赏银,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这年头民族意识也没那么强烈,何况,这些叛军对普通汉夷也没做什么好事。

    所以,很快,奢崇明妻子安氏和其弟奢崇辉一干人就被斩杀。

    紧接着,奢崇明其子奢寅久就被自己的番民所杀。

    奢崇明的一干大学士、经略、总督什么的也相继被杀。

    朱清贵也没能逃出去,而被乱兵所杀。

    无一活命。

    整个佛图关外,枕尸数万。

    至此。

    奢崇明的叛乱被完全镇压,历时不到两月。

    ……

    “报!启禀陛下,经略袁可立报,永宁土司奢崇明之叛乱已被镇压,奢崇明已于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死于官军张凤仪之手!其部叛军除招安者外,已全部被歼灭。”

    天启二年,正月初十日,朱由校收到了奢崇明部叛乱被平定的奏报。

    这让朱由校心情颇为愉悦。

    在朱由校看来,无论怎么说,这个时代的奢崇明叛乱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对于大明而言,相比于历史上的奢崇明之乱一直到崇祯元年才彻底剿灭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当然,朱由校也知道,历史上的奢崇明叛乱打这么久,除了和朝廷一开始应对不力有关外,和安邦彦在天启二年也起兵造反且和奢崇明联合起来有关。

    而这个时代,奢崇明已经于安邦彦起兵之前被歼灭。

    所以,朱由校觉得,接下来即便水西土司安邦彦依旧如历史上一样发动叛乱,明军要剿灭水西土司安邦彦的叛乱也要比原来历史上一样好对付得多。

    至少能少花不少钱粮。

    事实上,这次,剿灭奢崇明部叛乱所靡费钱粮也远没有历史上多,总计不过一百万石粮和五十万金花银。

    原因嘛,一是朱由校提前预判了奢崇明会叛乱,而让袁可立等四川官员有所准备;二是朱由校在对江南士绅狠狠催征了一波欠税后,朝廷有了不少钱粮库存,所以,他才得以可以直接先给了四川一百万石粮食为战备,然后又很轻松地拿出了五十万两,还能有钱对白杆兵等官军精锐的装备更换。

    而对于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安邦彦叛乱的平定,朱由校相信也能比历史上顺利许多。

    “传旨!再拨五十万金花银犒赏西南上下官兵,并令兵部上报有功官将名单与功绩,着四川巡抚徐可求对永宁土司改土归流,不再设土司!”

    在朱由校看来,打仗要想打得好,前期就要舍得在官兵身上砸钱,不然容易战事不顺,战事不顺,就容易靡费更多钱粮。

    为此,朱由校在得知此胜利的消息后,直接大手一挥,又拨了五十万两银子下去,以激励西南官兵士气,使其为接下来平定很有可能发生的安邦彦叛乱有更大的积极性。

    这也算是朱由校这个皇帝有钱后的好处,在奖掖官兵方面,可以随意拨出一笔钱来。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准备对孔家动武

    奢崇明叛乱被平定,也让方从哲松了一口气。

    因为方从哲其实是比较担心奢崇明的叛乱会引发一场大且持久的战乱,那样会给朝廷增加很大的财政压力,也容易给自己政敌以口实。

    毕竟方从哲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当今天子即位以后,对士绅尤其是江南士绅的打击太狠了,这已经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满。

    方从哲也就担心一旦西南的叛乱不可收拾,会使得许多原本不敢闹事的士大夫也开始兴风作浪,最后甚至会倾覆整个大明朝廷。

    但方从哲没有想到袁可立和徐可求、朱燮元等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了这场叛乱。

    所以,方从哲心中的忧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而也因此,方从哲也更加笃定地认为天命和人心的确还是在自己的陛下这边,所以这些叛乱才会这么快的被平定,自己和皇帝实行的新政并没有让大明国运往坏的方向转变。

    总之,奢崇明叛乱的平定让方从哲这个跟着皇帝一起向天下士大夫动刀的内阁首辅增加了不少底气。

    所以,在方从哲看到来自山东衍圣公孔贞宁的奏疏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孔贞宁颇不识抬举,还很是气恼地把这孔贞宁的奏疏摔在了案上:“这个衍圣公!仆建言皇帝下旨让他上本表明态度,是要给他孔家一个向天子表忠心的机会,他是真不知道仆的意思,还是假不知道,且仗着我大明天子是汉家天子,对汉人士大夫有同胞之谊,还仗着国朝尊儒,而没把陛下放在眼里,也没把朝廷放在眼里?!”

    “什么奏疏让元辅如此动怒?!竟摔桌子!”

    朱由校恰巧这时候走了进来。

    方从哲这时候也不好遮掩,只得把奏疏递了来:“回陛下,是山东来的,这衍圣公是老糊涂了,竟说孔闻謤素来品德贵重,颇有圣人遗风,不可能诽谤君父,而言这皆是叛奴构陷所致,所以,他还向陛下您伸冤,甚至要朝廷将李桂发还给孔家,让他孔府整肃家风。”

    朱由校听后剑眉微竖起来,把孔贞宁的奏疏从方从哲手里接了过来。

    待看了后,朱由校倒也没生气,只淡淡一笑,问道:“内阁怎么现在才把这奏本送到政事堂来?”

    “想必是因近来军务繁多,内阁没觉得这事很要紧,就拖后了些。”

    方从哲回道。

    “还不要紧?这都在对朕下旨令了,似乎这大明成了他孔家的了,这种大逆不道之言不早些说与朕,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朱由校厉声喝问起来。

    “陛下息怒!”

    方从哲立即匍匐在地,然后回道:“这孔家眼里没有陛下,是罪该万死!但这衍圣公府不比一般世家贵族,他们是圣人后裔,素来受许多儒士礼待,也事关圣人门风,故而朝臣们也就不敢擅自处置此事,且也知道陛下您现在忙于军机,也不敢以此事扰陛下心绪,也就未敢立即通禀。”

    朱由校听方从哲这么说后没有说话。

    良久后,朱由校才问了一句:“辽东现在战事如何?孙传庭和朕的近卫营第一千总部可有斩获。”

    方从哲听后大惊,心道:“陛下这是要对孔家直接动兵?如果近卫营第一千总部在辽东有所斩获,就会调回来,然后再调去山东?”

    方从哲清楚近卫营第一千总部的羽林卫皆是皇帝陛下的亲军,与普通官军不用文化训练不同,羽林卫从受训开始就被灌输绝对忠君的思想,如同学生在学堂读书会拜孔子像,而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一样,在羽林卫受训期间,会拜皇帝像,会从学习第一条道理时开始就在学习要以服从皇帝任何旨令为天职。

    所以,方从哲知道皇帝突然问近卫营的情况,肯定是要近卫营替他做一些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一时,方从哲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但方从哲没有反对朱由校这样做的想法。

    因为按照大明的制度,天下是皇帝说了算,所有人必须忠于皇帝,而方从哲也一样,忠于皇帝陛下的一切旨令,是他现在的唯一原则,他不可能要为什么圣人后裔而去阻止皇帝。

    所以,方从哲现在只如实回道:“启禀陛下,现在辽东还未有新的奏报传来。”

    朱由校“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只看了看窗外的阳光。

    ……

    辽东。

    因为努尔哈赤也摸清了大明的战略意图,所以,他现在也就老实了许多,基本上不敢随意地率大军来攻打沈阳和辽阳。

    除此之外,努尔哈赤也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后方留足兵力,以防备明军的袭扰。

    而也因此,努尔哈赤也只能派出小股兵马对明军进行袭扰。

    明军同样,也是采取的小股兵马出去对东虏进行袭扰。

    所以,这样一来,情报收集与侦察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毕竟一旦情报不准与侦察不到位,就容易扑个空,或者陷入人家预先设的口袋阵里。

    黄得功现在就带着一队羽林卫在柴河附近的一处山坡后哨探敌情。

    “头,你猜对了,前面果然有东虏在这里扎营,大约有一千人,估摸着,有三四个牛录。”

    此时,跟着黄得功一起来的一名夜不收出身的羽林卫小旗官铁峰披着一身雪走了过来,朝他咧嘴说了一句,然后就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黄得功。

    望远镜是朱由校特地让徐光启和传教士阳玛诺组织工匠制造的,而现在,这第一批望远镜自然也先列装了近卫营,作为哨探之用。

    黄得功则接过了望远镜,转了转镜筒,调整了一下焦距后,就也认真看了起来。

    一时,黄得功看见许多蓄着金钱鼠尾的建奴正在往北边方向指,也就说道:“他们似乎要走,要去北边,我们跟过去!”

    “跟过去?!不是,头儿,我们已经离东虏很近了,东虏的斥候随时会发现我们,我们再一路跟过去,会不会有事?”

    铁峰忙问了黄得功一句。

    “没错,现在这些东虏越发狡猾的很,我们来辽东这么久,还没打一场像样的战,说出去都丢人的狠,既然老子好不容易看见有这么多东虏在这大雪天里出动,老子就不可能放过他们!”

    黄得功点首,森然一笑后就收起望远镜,并在吹了一下口哨后,一匹白马就从林子里跑了出来。

    然后,黄得功立即翻身上马:“他们已经拔营,我们也慢慢跟过去!这天马上要黑了,吩咐下去,不准点火!”

 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得功

    于是,黄得功和铁峰等近卫营哨探悄悄跟了这支东虏兵一路。

    因为黄得功和铁峰有望远镜辅助的缘故,所以,两人不用跟得这些东虏兵太近,因此倒也减少了被东虏斥候发现的几率。

    毕竟这个时代,望远镜才刚刚传到大明,而且朱由校还下令封锁有关望远镜的消息。

    所以,努尔哈赤的东虏兵现在还没有这种东西,也就在哨探方面,比近卫营的哨探少了些优势。

    但这不代表,这些东虏兵的斥候就不厉害,作为渔猎民族出身的女真人,在野外潜伏数日,等待猎物出现,是家常便饭,所以,东虏兵在刺探敌情方便特别有天赋,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皇太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