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校点首:“元辅说的是,这种不是以直接谋害朕为目的,而是在朕身边布闲棋、暗中布局于将来的策略真乃权谋之上策,非眼光长运、老谋深算者不能为,朕几乎都猜到此事是谁所为了。”

    方从哲知道朱由校说的是谁,也颔首点头:“但这种人很可能是元老重臣,若无真凭实据,不好治罪。”

    “那就见招拆招!既然他在幕后布局,我们也布局!”

    朱由校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然后又道:“朕已如元辅所言,决定亲自教导皇弟,将来朕的皇嗣也得如此,但这只是开始,布局还得更长远,兵政、民政、外事都得有所布局,而要有长远的布局!”

    “臣恭聆圣谕!”

    方从哲回了一句。

    他实在是不知道对于权贵士绅的不满,以及权贵士绅们想在后世之君身上布局的行为,朝廷除了加强对皇室成员的教导和后宫管控外,还能如何谋篇布局,所以,方从哲只能请皇帝朱由校明示。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朕即天下

    朱由校知道方从哲虽然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

    但受限于时代,他不可能像自己一样,可以看得到在这个时代看上去不可能实现,但在将来却会成为现实的情况。

    所以,朱由校理解方从哲现在所表现出来的疑惑,也就明示起来。

    “首先是有明确的目的,朕不惜以霹雳手段实施新政,其目的事实上不是要‘劫富济贫’,而是使得我大明国强民富!”

    “何谓国强民富?”

    “即外无战事,内无流民,天下久安!”

    “但所谓国强民富不是说这样就够了,国强之后还要更强!灭了东虏,还得除掉其他外患,乃至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民富不是说流民消失就够了,还得让大明子民将来人人都可以不饥不寒,甚至最后都能顿顿食肉糜乃至读书作文,其心境精神也能富裕!”

    人人都能顿顿食肉糜乃至读书?

    方从哲听后震撼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陛下会有如此野心。

    这只怕即便把天下权贵士绅都杀完也完成不了吧。

    陛下何时有了这样不切实际的大志?

    是谁教的陛下有这样空泛的抱负!

    现在经筵讲官就只有徐光启,难道是徐光启教的?

    这个徐光启!这是要让陛下走王莽之路吗?!

    方从哲一想到此,内心恨不得现在就去教训徐光启几句。

    但现在,方从哲知道自己在这件事必须劝谏陛下,毕竟这有关皇帝陛下和自己这些皇帝亲信的未来命运。

    在方从哲看来,适当打击一下豪强,再创一个纲纪严明、国富民殷如永乐一样的盛世,使得大明中兴,就已经算是最好的成就了!

    而要想大明更富庶,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不是方从哲真的不愿意这样。

    作为帝国首辅,他现在也会站在非阶级立场来看待问题的。

    而是因为方从哲知道,天下粮食有限肉食有限,就算皇帝和官员士民均平富也是不够的。

    所以,方从哲不得不说道:“陛下!以臣之见,自古以来,庶民不饿死,不曝尸荒野,便已算是盛世之朝,若真要人人顿顿食肉糜,且可读书作文,则实在是难为之事!

    所以,饶是隋文帝、唐太宗乃至我大明太祖等英主也皆未敢有其志,陛下之英明自然是远迈前朝历代之君的,但要想做成此事,依旧很难,毕竟天下钱谷有限,即便均田均财,也难矣,因要实现此事,非仅仅靠人事,实则也奈天命!故请陛下慎思之。”

    方从哲说着就匍匐在地,有些紧张起来。

    他担心年少气盛的皇帝陛下会因此大怒而处罚他。

    朱由校倒是没有生气,而且很淡然地道:“这个不用你提醒!朕知道的,就算朕和你这个首辅也亲自种田,全天下的人都务农养牲畜,也难以实现人人顿顿食肉,现在让人人读书也不可能,一个人读书,全家就少一个壮劳力,还得拿更多的口粮去养他,即便朕让社学免费教孩童读书,很多百姓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书而使家里少个干活的人!”

    方从哲大松一口气,心想陛下原来是明白的。

    朱由校则继续说道:“但不能因此就不敢这样想!”

    不可能发生的事为何要想?

    方从哲有些不解,但他不好直接问,只得继续说道:“请陛下谕示!”

    朱由校便耐心地说道:“而且,朕相信只要你我君臣朝着这方面努力,就有这一天的到来!朕是天子,天命在朕,而朕只有这样布局,才算是顺应天命,若不如此,则天命就会与朕无关!

    你刚才说,要实现人人皆富,非仅靠人事,也奈天命,这句话是对的。

    要想人人皆富,非仅靠人事,也得靠朕这个皇帝才行,甚至一代帝王可能不够,得数代乃至十几代帝王,而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开始这样想,然后因此谋篇布局,他们以为朕只是要夺他们的利,实现大明中兴之治,但事实上,朕只是要造更大的富!而要造更大的富,只能先集更大的权,让所有人,无论权贵士绅还是黎民百姓,都得听从朕的旨令。”

    方从哲听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心想只要陛下不是想着靠自己一代人完成这样的抱负就好,不然到时候只怕到时候真要逼得天下皆反了。

    但方从哲还是有些担心皇帝陛下真要教导的后世之君真要继续这样做。

    方从哲倒不是真的反对让大明子民越来越富,而是担心后世之君继续这样做的话,只能继续打击权贵士绅,但关键是,按照现实情况,哪怕后世之君杀完所有肉食者,甚至亲自也下田耕种不要俸禄的话,也不可能实现人人皆富的局面。

    所以,方从哲只得再次询问道:“陛下,臣斗胆请问,如此下去,是否还是必须要均田均富,而使我大明无一豪门望族乎?”

    “不是!天下权贵士绅,不少也是拥戴朝廷的,朕也不是真视他们为仇敌,毕竟朕是天子,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去当流匪,所以,朕的本意也不是要把他们斩尽杀绝,甚至朕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可以更有雄才大略一些!去开疆辟土!

    隆万以后,朝廷已经开关,他们还可以去外面赚取更多钱粮回来!

    但他们很让朕失望,开疆辟土不必说,连守个辽东都怕花银子!

    对外靠走私也赚了不少银子,结果不是埋土里就是拿去兼并田地、行贿官员,也就是说,他们有钱后没有想着如何靠这笔钱去外面赚更多的钱,而是两眼只盯着百姓手里那几亩田几亩地,盯着朝廷那丁点税收,恨不得把给朝廷的钱粮全吞了,他们好闷声发大财!

    总之一句话,他们现在,一是眼里没朕这个君王,忘了忠君之道;二是目光短浅,只因国内百姓与朝廷好欺好骗,而一味想着从百姓和朝廷身上取利,甚至帮着外敌取百姓与朝廷之利,恨不得资助外敌搞一次改朝换代的把戏,好得个从龙之功!

    如果他们但凡眼里朕这个君王,心里有我大明社稷,对外凶狠,极尽敛财之能事,对内只需分对外所得之一点利给朝廷给天下百姓,哪怕他们比现在富足十倍乃至百倍,朕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甚至还会鼓励他们对外夺利!

    可他们现在是没打算让朕和他们一起分利,甚至还要挖朕的墙脚,而朕即天下,他们这样做只会亡了天下!

    所以,朕就只能消灭这些眼里没朕的权贵,扶持忠于朕且更有远见卓识的新权贵,让这些新权贵和朕一起造福天下!”

    方从哲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明接下来要做的事

    方从哲松了一口气。

    他不禁暗想:“陛下原来没有打算像太祖那样恨不得把天下除朱家以外的权贵斩尽杀绝,而是不满现在许多权贵士绅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方从哲自己对天下权贵士绅越发的不忠于君父忠于朝廷的现象也是承认的。

    他也赞同天下权贵士绅不能太自私,不能不忠的观点。

    而且,方从哲现在也清晰地知道皇帝陛下想要实现大明人人皆富想要采取的真正方式的确不是“劫富济贫”,而是要让自己这些权贵和皇帝一起对外掠夺,行霸道,而非王道。

    方从哲也不是拘泥于儒家正道的保守之人,所以,他倒不反对皇帝陛下这样的主张。

    但方从哲不得不承认的是,大明所占据的已是天下最富之地,且已经是地大物博,无论是对外掠夺还是对外赚取大量银子,都对改善国内百姓生活没有意义。

    因为外面的土地没多少富饶的。

    人的话,国内的流民都还有很多没有安置好,抢回来只会白添张吃饭的嘴。

    至于金银,无论是抢回来还是赚回来,也不能吃不能穿,最后还是会变成首饰器物进入富贵人家,于百姓无益。

    而且方从哲也不得不承认的是,真的要鼓励对外扩张,难保不会有藩镇之祸,出现朝廷不能控制的地方势力。

    所以,方从哲不得不再次说道:“陛下之意,臣已明白,但臣想说的是,事实上,除我大明之外,诸番之地实为蛮荒,如同鸡肋,哪怕夺尽诸番之利,也难以再实现使我大明子民人人皆富,反而要为治其地方,而不得不靡费大量钱粮。”

    “你说的没错,但要实现大明子民人人皆富不是只靠对外取利,还要革新耕作、治水等技艺!

    铁器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耕种,而使得华夏可以一统,不然何必当时还称得上蛮荒的一些地方又何必入中华之地呢?

    还有,如这曲辕犁出现后就让南方许多丘陵与山地里的小田有了精耕细作的机会,使得江南、湖广等本是南方偏僻地渐渐富庶;

    可见若我大明相应技艺革新,是能让蛮荒地变富庶地的。”

    朱由校说着又道:“另外事实上,朕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大明人人皆富,但朝廷必须朝这方面去努力,必须把实现大明人人皆富,实现大明为大同之世为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再对朝廷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治政制定明确的小目标;

    否则,只要天下太平,无内忧外患后,天子与士大夫包括天下百姓就都会懒怠,进而使得整个大明上下都在坐吃山空!

    所以,我们这些肉食者得有这么一个目标!要么对外取利,要么想办法革新技艺以提高粮食产量,这才是朕这个天子和你们这些权贵士绅于社稷该做的事,而不是竭民之田,刮民之财!”

    朱由校说了起来。

    方从哲听后这才如醍醐灌顶起来。

    作为这个时代最精明的官员之一,他到这时自然听明白了朱由校要实现大明人人皆富的真正目的。

    甚至方从哲有种领悟真味的感觉。

    方从哲作为大明多年的内阁首辅,甚至还独掌内阁多年,深得万历信任,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在于他虽然也是官,但还是有对社稷的责任感,不是只顾着自己士大夫利益的人。

    而且,方从哲也是有自己政治抱负的人,要不然,他在万历朝就任首辅期间也不会提出过一些增税的改革措施。

    另外,方从哲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