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明朝当暴君-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们被收买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而因为想到这,朱由校的眉头拧得更紧了些,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就算他是大明皇帝,拥有着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

    但是,真论起金钱实力来,他这个大明皇帝不是大明最富有的财阀。

    因为谁也不清楚暗地里走私货物去南洋和东洋贸易上百年的江南士族世家们到底积攒了多少财富。

    朱由校清楚记得他抄没一个晋商,而且还是没到历史上崇祯时期发育到最鼎盛状态的晋商,就高达数千万两白银。

    所以,江南这些士绅到底可以拿出多少金钱收买腐蚀自己的“忠臣良将”,不是朱由校可以估量的。

    但朱由校知道,糖衣炮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比任何炮弹都要厉害的武器。

    自己不可能只指望着靠“忠臣良将”们的道德情操来维持皇权来改革大明。

    因为情操高尚的人往往是少数,如同情操卑劣的人也是少数一样。

    大多数人都是在涉及自己的利益面前讲利益,在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面前讲情操。

    所以,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自己得堤防这些江南士绅在金钱上的手段,而不能因为觉得他们钱多怕死就轻视他们。

    为此,朱由校立即问着魏忠贤:“他们是怎么应对被收买这事的?”

    “据东厂的人密报说,南直隶巡抚萧近高对宗和的回复是需要再看看,他说他不确定许显纯会不会真的因为自己这个巡抚的介入而放弃抓捕行动。”

    魏忠贤说了起来。

    “老奸巨猾的东西!倒也谨慎,没有被五十万两白银和每年二十万两白银收入的巨贿冲昏了头脑。”

    朱由校暗自说了一句,又问道:“赵率教和满桂呢?”

    赵率教部和满桂部算是朱由校派在南直隶最有战斗力的朝廷官军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朱由校敢在江南大刀阔斧改革的底气。

    所以,朱由校很在乎这两人的表现。

    “赵率教也说再考虑考虑,但他在宗和派来的人离开后,就直接写了奏本,让人加急递解进京!”

    魏忠贤说了起来。

    朱由校听后点头:“继续说下去。”

    “满桂大骂了来人,还要砍了来人,说宗和派来的人是要让他对不起皇爷您,宗和派来的人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魏忠贤回道。

    “朕知道了,这件事先不要传出去,只在萧近高身边加强监视!尤其是,他在江南这段时间。”

    朱由校说了一句,赵率教和满桂的表现没有让他失望,当然他也知道,这跟历史上这两人就表现忠诚有关系。

    “奴婢遵旨!”

    魏忠贤因此回了一句。

    魏忠贤回了一句后就离开了乾清宫。

    而朱由校则驻足站在原地没有动,看着满庭白雪,拧眉深思起来,且暗自心道:“还好我煌煌大明不全是两眼只有钱的人,即便在乎利益,大部分也识趣不敢不计后果,自己这个皇帝也不用惧怕这些富可敌国的江南士绅!结局最坏也不会比原来的历史差很多!”

    一想到历史上的自己只有七年帝王生涯,而大明只有二十四年国运,朱由校就不禁苦笑了起来。

    接着,朱由校仰天看向了紫禁城外灰蒙蒙的长空,因见临墙绽放的红梅很是娇艳,就走过来折下一支来,然后,头戴翼善冠、身着曳撒帝王装的他飞跃上汉白玉石阶,回了乾清宫内。

    “皇后!”

    因天色还算早,所以朱由校回乾清宫后发现皇后还在睡,只得放轻了脚步声,没再像上次一样叫醒她。

    王承恩识趣地取来了一空瓷瓶,放在了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将红梅插进了瓷瓶内对王承恩吩咐道:“等皇后醒后,你让她带回乾清宫。”

    “奴婢遵旨!”

    王承恩回了一句。

    而朱由校则在接下来到了政事堂。

    方从哲自然早已到政事堂,虽然他年龄比朱由校大不少,但他可不敢比朱由校晚到,如同他不敢比朱由校早走一样。

    “陛下!”

    方从哲见朱由校进来,立即起身喊了一声。

    “元辅请坐。”

    朱由校说了一句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问:“有哪些重要的题奏?”

    方从哲人还没坐下就忙站了起来,回道:“回陛下,眼下有西厂赵参将与满参将的奏疏送达,皆参劾南京户部右侍郎宗和行贿于他们的事,说是要让他们出兵阻止东厂,这倒是我朝少有的武臣弹劾官的事例,内阁不敢擅拟,故送到了政事堂。”

    朱由校已经先知道了赵率教和满桂参劾宗和的事情经过,所以,也只是“嗯”了一声,并道:“那就先等东厂许显纯的奏报!”

    没多久,魏忠贤就急忙来了政事堂,神色有些不安地看了朱由校一眼。

    但他没有急着说是什么事,因为方从哲在这里。

    朱由校见此,只吩咐道:“什么事?”

    “是!”

    魏忠贤这才回道:“启禀皇爷,东厂许显纯的加急奏报到了,许显纯在奏报里说,他因查明南京户部右侍郎宗和涉嫌在崇寺和东厂安插眼线、图谋不轨而决定对宗和先抓后审,结果被南京兵部尚书王洽和临淮侯李祖述、定远侯邓囿、安远侯柳祚昌带兵阻止,企图违抗皇命,故他不得已对这些人杀无赦!并向皇爷您参劾这些人目中无朝廷、结党抗旨之罪!”

    “杀得好!”

    朱由校当即说了一句,道:“这个许显纯到底没让朕失望!”

 第一百六十九章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管控

    方从哲听后倒是心里一颤,心道:“自陛下施严政以后,连其身边的厂卫也这么强硬起来,三个侯,一个南京兵部尚书,就这么被杀了!以后,这天下权贵士绅要想不被陛下压制,就只有造反了,而一旦这些权贵士绅造反成功,那自己肯定会是第一个被千刀万剐的,毕竟陛下到底还是天下之主,只要权贵士绅们还想用大明的国号做人上人,还是得给陛下几分颜面,就像隋炀帝也只是被勒死一样。”

    因为这样想,所以,方从哲不由得暗自发誓一定不要让有反意的人造反成功。

    魏忠贤此时也是和方从哲一样的想法。

    即便他也不是很愿意看见这样的局面出现,但魏忠贤知道,他已经是皇帝的附庸,他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自己的皇爷。

    所以,魏忠贤没有因为朱由校说许显纯杀得好,而心生反对之意,只继续淡然地禀报道:“启禀皇爷,许指挥使还上奏报说他已抓捕涉嫌非法结社、抨击朝政的士子达六百七十余人。”

    “拟旨,入社非法社者全部革除功名,组建非法社者,革除功名,罚没其产,归地方藩库,为助学济民之费,并流放三千里!”

    朱由校这时候对方从哲吩咐了起来。

    “臣遵旨!”

    方从哲没有谏阻,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必须从严。

    而且,方从哲也将崇寺送抵的题本递向了朱由校:“陛下,崇寺也来了奏报,他们已查处书铺三百四十九处,抓捕出售妖书禁书、诽谤朝政之反书之人达一千三百零七人。”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吩咐道:“拟旨,出售妖书禁书之人,有功名者全部革除功名,然后流放戍边,并罚没其产,归地方藩库为助学济民之用!吩咐地方巡抚拿这笔钱多开官办社学而减少私立书院,多建官办医馆与公用旱厕以及水渠,而惠民且增强地方抵抗时疫的能力;无功名者,流放戍边,罚没其产,归地方藩库为助学济民之用,也与朕刚才所说的一样,增加官府收税后反哺百姓的功能,不要再只靠个别有良知的乡绅建设地方!出售诽谤朝廷之反书者,撰写者与出售者,皆斩!”

    因为和皇后闲谈得知地方上,大地主大乡绅破坏性很强,但一些有良知的小地主小乡绅对基层维稳又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朱由校没打算把通过查抄违法出书与讲学的钱财收归朝廷中央,这样做一是现在朝廷国库充盈了不少,不需要这笔不是很大的钱财,而且,运进京又徒然增加更多运费;

    二是朱由校希望增强官府在基层的管控能力,所以就觉得还不如把这笔钱留在地方开社学医馆和公共厕所以及公用水渠等,以这种方式在得罪江南大乡绅大地主的同时,拉拢江南小地主和庶民,这叫做打一帮拉一帮。

    “陛下圣明!臣这就拟旨!”

    方从哲颇为讶然于皇帝这手段,忙真心实意地奉承了一句。

    接着,方从哲又道:“陛下,东南总督冯铨奏报,钱谦益、叶茂才、陈于泰、张溥等哭孔庙,祭祀因抗税和煽动乡民闹事且袭杀朝廷钦差而死的徐元庆、董祖和、顾永成的人,且哭喊先帝,欲要让先帝为他们伸冤,其用心险恶,明显有诽谤朝廷、对圣上不满且有谋逆之心,故请予以严惩。”

    哭庙?

    朱由校听后直接说道:“所奏主犯全部斩立决,籍没家产,另外,据朕所知,这钱谦益乃探花出身,竟也如此目无国法、对朕大不敬,特处其溺死之刑!”

    “是!”

    方从哲回了一句。

    “东厂和崇寺对在南直隶禁止私自结社讲学乃至出书的行动执行的很不错,传旨,东厂大小官员皆加赏五年俸禄,崇寺大小官员皆赏五年俸禄!许显纯加太子少保,冯铨加太子少保,方世鸿升授崇寺卿加礼部右侍郎,阮大铖升授崇寺少卿兼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这次南京部分勋贵的表现让朕很失望,着许显纯会晤南京各勋贵,立即上本表明对朝廷新政的态度!另外,阻挠皇差之王洽等人皆以谋逆罪论处,包括临淮侯、定远侯、安远侯这三勋贵!爵位革除!还有南京户部右侍郎宗和也以谋逆罪论处!”

    朱由校继续宣起旨来。

    “遵旨!”

    方从哲继续拟旨。

    一时间,一道道严旨从政事堂发了出来。

    朱由校用强硬的手段镇压着反对朝廷新政的权贵和江南士绅们。

    而这也自然在江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整个江南的权贵士绅们对朝廷的不满之心可以说越来越强烈。

    但和历史上满清这样做了以后一样,依旧没有人敢真的第一个挑头造反。

    这些权贵士绅们和活不下去的流民不同,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不得不在这种风险投资上更加谨慎。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他们现在自然是更加期待有人可以揭竿而起,甚至是天下大乱,有更强大的势力可以压制朱明政权,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朱由校对他们的统治,而重新站队。

    但目前而言,天下还没有发生大的战乱。

    东北的努尔哈赤被熊廷弼制约得只能欺负蒙古诸部和东南边的朝鲜。

    西南的奢崇明因为朱由校没有答应他率兵赴辽使得他一时还没法找到造反的理由。

    而内地的百姓们,也因为辽饷的取缔,再加上考成法实行后对吏治的整饬,所以他们的负担不增反减,流民增加的趋势得到遏制。

    九边边军也因为朝廷有了钱再加上吏治整肃所以军饷得到及时发放,自然也就没有大规模士兵哗变和军户逃亡。

    因此,在天启元年年底,虽然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和他的重臣们在把江南搞得天翻地覆、沸反盈天,全国其他地区却突然很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