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近代国士-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安部那里,从姐夫那里挖过来的王贵、李穷、田福分别是总监和两个副监。他们在二个月前从五十营经过了短期的军事培训后便被派到了江宁来。凭借在上海滩混江湖的经验、精良的军械武器和充足的银子,他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收买吞并了制造局附近区域的大小地痞流氓,把其中尚堪一用的百余人整合成了‘护厂卫队’,用军事化的训练方式来狠狠操练这些人。其余的喽罗则作为外围组织分散在江宁城各地,以备将来的需要。

    作为工厂最高职位的总经理,目前在没有合适人选之前,依然是刘裕代任。平常工厂运作主要由沈允文代理,需要的时候才通过电报联系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杭州的刘裕。这样自然带来了管理上的很多不便,所以刘裕已经在考虑寻找一个合适的总经理人选了。

    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有时间过多去管制造局的事项,让开这个位置是迟早的事情。他平常都呆在军营里,将来更是不可能有时间去管理工厂。所谓的‘总经理办公室’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空衙门罢了。

    制造局的规模目前只是恢复了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所需的管理人员也远远低于当初所预计的。而且吸取了官僚臃肿所造成的很多问题,刘裕也没有扩充管理人员的考虑。因此,很多部门都从原来的二名副监下调到一名副监(保安部除外),而原本计划中的五名经理在总经理办公室形同虚设的时候,位置也是空着的。

    更改了规划后,刘裕在制造局里继续呆了一个星期,期间大致理解了工厂的运作方式,人员的管理程序以及生产方面的一些常识。

    技术部在努力安装机械,生产部在全力培养员工熟悉机械的操作方式以及生产流程,营销部开始练习驻扎地在江宁的南洋新军第八镇,以及即将换装由张勋指挥的巡防营。制造局将来的目标是提供整个南洋新军的军火,为了满足这一点,营销部汇通其余部门现在就已经开始制订起收购汉阳兵工厂的设想。

    金陵制造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上了轨道,这一切都归功于老爷子的鼎力支持。没有这么一大批有经验又可靠的刘氏人员进入制造局,刘裕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局面整顿清楚。

    就连日常的管理,也都是老爷子的旧部在进行着。

    刘裕反而成了厂里面最闲的人。

    不过如此一来,刘裕便可放心的处理其他事务了。有老爷子在幕后把关,实在不必太过担心。

    接下来还要去拜见孙文、黄兴等同盟会大佬们,与姐夫苏恭之间的合作进入了最后的筹备时刻,需要自己去商讨、与穆勒一家开设的银行业务方面的很多事宜也需要自己到场……最后,自己的老哥被老爷子的敦促催的在美国实在撑不下去了,无奈只得回国。预计会在三月底的时候抵达上海,到时候自己也得去迎接一番。

    是去上海的时候了。
………………………………

第七十六章 上海行(一)

    第七十六章上海行(一)

    或许是因为刘裕的到来,以及七十九步兵标成功投入革命的怀抱,使得原本历史上生在七月份的事件提前四个月生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历史上,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于7月31日的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学。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章程和宣言,选出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潘祖彝、杨谱笙五人为总务会干事,分掌党务、文事、庶务、财务、会计各部事务。后来,总务会干事又公推谭人凤为总务会议长。

    当时孙文与黄兴把精力投放在华南地区的起义中,并没有参加会议。此外,中部总会在其《章程》表现出对同盟会的改组倾向,反对孙文等人在广州起事的策略。

    不过在这个时间轴里,同盟会内部分歧似乎相比原本历史小了一些。

    目前同盟会南部分会在孙黄二人的领导下正全力策划广州新军起事,为了在起义成功后得到长江流域同志们的配合,以及由于刘裕这支地处浙江却‘忠于’孙文的武装部队的存在,才让孙文与黄兴毅然北上参加了总会的成立大会。

    刘裕抵达上海的那一天,离大会开始还有三天,但同盟会的大佬们大都已经抵达了法租界,开始陆陆续续商讨大会召开前必须解决的事项。

    所以当刘裕走进同盟会在上海支部的小楼后,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在前往二楼孙文的房间的路上,刘裕不知道路过了多少历史名人;章太炎、宋教仁、谭人凤、胡瑛……只不过历史知识并不丰富的刘裕自己没有认出来罢了。

    上楼时忍不住恶意的想如此巨头云集的时候,只要满清派人往屋子里来一炮,或者扔几个炸弹,那可就把革命党的领导干部一锅端了!

    不过这种行动对于满清而言,似乎是高难度的任务了。而且革命党也不是没有任何警戒,来小楼的路上就看到了不少闲杂人员用审视的眼光看着行人。还是自己胸前的那枚青天白日章才避免了被人询问。入楼房的时候门口的保安人员更是详细地察看了自己的档案,对照了一些知识才放行。

    走廊处就可以听到房间里的交谈声音,似乎里面的气氛非常融洽。

    走到门前咳嗽了一声,顺了顺嗓子,轻轻地敲了下去。

    三声一过,

    “进来。”

    推开门走了进去,迎面四道目光就射了过来;

    坐在书桌后一脸和善见面露出了惊喜的孙文,旁边身材福的中年人目光中带着感兴趣和好奇,二人旁边一个带着眼镜的清秀年轻人的态度让人猜摸不透,而三人身后的一名年轻人,则露出了惊讶的眼神。(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孙文第一个站了起来,笑道:“如松啊!你也到上海了。”

    刘裕先向四人敬了一个军礼,回话道:“自上海一别有半年余未见先生一面了,今有幸得知先生抵达上海,我自然要赶来了。”

    “哈哈,来来来,我为各位介绍一下;这就是新军二十一镇七十九标的标统,创立革命党的革命军的倡导者与指挥官;刘裕,刘如松。他在德意志留学军事时加入的革命,而且在德意志上层也有着很不错的关系,更难得还是一个名扬欧洲的音乐家啊!”

    胖胖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先站了起来,友好地伸出了手笑道:“呵呵,可是从逸仙那里听到了很多有关如松的故事啊!我是革命者黄克强。”

    眼镜男也伸出了手,热情道:“久仰大名!在下陈其美,以后还请多多关照了!”

    最后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与孙文一起回国的那个青年,何厥。半年不见他没有半点变化,只是由于几名大佬都在场才忍住了恶心与刘裕握了握手,道了声幸会。

    这个胖胖的男子就是黄兴了。是同盟会中与孙文起名的人物,被世人称为‘孙黄’,满清通缉榜上的头号乱党头子。

    自同盟会成立以来曾生过数次“倒孙”风波,这当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一直坚持支持孙文,无数次拒绝了代替孙文成为总理的建议。辛亥后,更是在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退让为陆军总长,把总统位让给了孙文。如此人品,真可谓是大公无私了。

    有关孙黄二人,袁世凯曾经这样评价道:““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卓,但非实行家,徙居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

    黄兴确实是实干家,他在历次起义当中大都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冲锋,黄花岗起义时更是在率领敢死队的时候被冷枪打断了两根手指。武昌起义他也是紧急赶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指挥起义军死守阵地。

    为革命奔赴为革命操劳,完全耗尽了他的元气,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这位革命的领导者、元勋最后年仅42岁于1916年病逝。

    革命党中,若论人品最优者,推黄克强!

    相比之下,同样在坐,被孙文推为左膀右臂的陈其美在人品方面,却是要差远了。

    革命党人同时又是青帮头目的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是为了私欲令人指地暗杀了革命同志。

    不过客观的讲,虽然他的小人品相和卑劣行径令人不齿,所作的不少事情更是人神共愤,但毕竟还是做了一些利于革命的事项,最后也可以说为革命而死。

    或许是由于久混于市井的原因,陈其美比普通革命党人更热衷于暗杀,不仅暗杀满清官吏,还暗杀与他作对的革命党人,当然也暗杀了不少北洋军的将领。暗杀与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最后连死也是因暗杀而死的;暗杀了袁世凯爱将郑汝成后,最终也死于刺客的枪下。

    不过他更传奇的一面却是他死后才表露的;曾经是委员长的师傅,两个侄子日后更是组建了国民党内最大的势力;bsp;这样一个人可是自己暗定的潜在敌人,将来更是自己掌控上海的最主要对手。

    不过现在嘛……似乎还只能称之为同志了。
………………………………

第七十七章 上海行(二)

    第七十七章上海行(二)

    脸上表露出了最有感染力的笑容,恭敬的向黄兴问好,对陈其美的态度也是透着热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任谁都想不到此人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如何除掉眼前笑眯眯,与自己打成一片的‘同志’了。

    不知道已经被对方当成了敌人,陈其美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对方。毕竟也是军校毕业生,对方那种军人的气息让他感到很强烈。他在同盟会里也听说过七十九标的事情,见了标统后自觉确实有几分模样。但此人目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威胁感,毕竟陈其美的志向并不在军中,自认为与一个纯粹的军人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

    相反,他心里却是打算与刘裕交好,以备将来成为上海都督后,能够在浙江有一个相对稳固的盟友。

    在他眼里,这上海都督自己是十拿九稳了;自己在上海的势力那在革命党里都算是最大的!19o7年秋女侠被捕,上海革命陷入危情的时候,正是自己出面收拾的残局。可以说上海革命局势完全是自己一手打造的!他对自己的势力是如此的自信,从不曾想过会有人打起上海的主意。

    正是因为这样的打算,他对刘裕才表示出了平常不曾有的示好,却被对方误解为试图麻痹自己……

    四个人坐下来随意聊了一下,说到刘裕德**校毕业生的身份时,陈其美笑道:

    “想不到如松兄还是从德意志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相比我这个只入过成班的留学生,在军事才华自然是无法与弟比拟了,哈哈!”陈其美自嘲一笑,说话中竟是与刘裕兄弟称呼了。刘裕自然借着机会跟他虚与委蛇,套套近乎了。

    两人聊的很投机,一直在观察对方的黄兴开口说话了:“如松,听逸仙说你在杭州已经组建了一支忠于革命的革命军?是七十九标吧?说说这支军队;战斗力、人员、编制、革命热情。这些都对将来的革命是很重要的。”

    一直都是主管军事的黄兴,感兴趣关心的自然是那支被孙文称道的革命军了。虽然之前一直都不认为相比普通新军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认为不过是老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