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近代国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有请特雷莎·冯·穆勒,和裕·刘上台!”
(诸位可以去听一下yiruma的kisstherain,和riverf1osinyou)
………………………………
第二十章 nge
第二十章enge1
轰动!头条!
‘昨天在柏林音乐厅举行的每年一度的音乐新人介绍会,那历年来都显得平平无奇的惯例活动,却在昨天晚上演变成了两个人的独奏。一男一女,用那委婉优美的钢琴曲,和之后震撼人心的小提琴独奏征服了在座的所有人。没有疑问,这是自进入新世纪来难得的好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演奏的一人,同时也是那钢琴曲的编曲者,居然是一名中国人……’
‘悠扬、深邃、灵魂!’
‘那是来自天堂的乐曲,由两名最美的enge1带给世人!’
‘中国人用小提琴征服了柏林!’
‘科隆的小姐与东方的留学生共奏嘉乐。’
在一瞬间,几乎是所有的报纸都争先报道了昨晚的那一场演奏会;当时在场的音乐评论家无一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无论是那‘雨的印记’,还是之后的那‘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在此刻德国人、或者说欧洲人对艺术和音乐的狂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在西方人的货币上,头像绝大部分是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等,而非那些因政治而出名的。比如1oo美元上的头像是美国国父之一,科学家、文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而不是开国总统华盛顿。
德国人除了在战场以近乎无敌的军势震撼世界外,在音乐、思想、艺术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底蕴,以至于几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是思想家。所以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对德国人的影响力而言,不下于帝国又扩充了新的殖民地,或者又战胜了一次可恶的法国佬。
只不过这一次,主角似乎却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来自那个遥远的未知远东;中国。
这更是让德国人惊讶;那个愚昧的中国不就是在八年前悍然向世界十三个最强的国家宣战,然后被打得屁滚尿流么?那个连文明也不通的国度,又怎么可能诞生真正的音乐家?
无数种族歧视者跌落了眼镜;不少报纸上,中国人第一次不是以黄皮、斜眼、鼠须、瘦小、满服的猥琐形象出现;画面中由画师画出的刘裕;长相逼真,穿着燕尾服手持小提琴站在台上的模样完全颠覆了欧洲人对中国人的感知。
要知道在那个白人至上的时代,就连大英帝国的盟友,日本,也是欧洲人嘲讽的对象。日俄战争的胜利只不过是让俄国这头北极熊丢光了面子,而获胜者日本人在大众媒体中却依然是那副猴子的模样。
应该说刘裕是第一个以平民的身份在欧洲被完全真实的素描了下来;大部分德国人这才是第一次‘真正’的见识到了中国人的长相。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中国人居然懂音乐!
一时间柏林洛阳纸贵,报社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若是刘裕站在他面前,说不得就会被他强吻一番。
###############################################################
主角,刘裕此刻已经踏上了前往维也纳的路途。
与特蕾莎一起,坐在火车上。原因倒不是因为昨天的出名,而是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行程。
坐在刘裕旁边的特蕾莎靠在他的肩上,正香香地睡着。微微抖动的嘴唇惹得刘裕一阵心跳。自从昨天的大成功后,特蕾莎兴奋地几乎一个晚上没有睡,也难怪她一上车就死死地靠在刘裕的肩上了。
坐在二人对面的,则是被刘裕捡来的阿芙。小女孩漂漂亮亮的,根本看不出几天前的落魄和脏兮兮。
她张着那双蓝宝石,一动不动的望着刘裕,穿着白袜的小脚左右摇摆着。
同一车厢的一位老太正一脸喜欢地看着她,又看了看被当作是阿芙姐夫的刘裕和姐姐特蕾莎,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孩子,吃糖么?”
老太太操着西里西亚口音,从包中取出了一颗水果糖,微笑地看着阿芙。对此阿芙望了刘裕一眼,得到一个点头后很乖巧地接过糖果,道了声谢谢后很淑女的吃了起来。
“我的孙女比你大上些,但是和你一样可爱。”老太太又从包中拿出了她孙女的照片,给阿芙看了起来。
“好漂亮的姐姐。”阿芙童稚的声音让老太太又是一阵欢喜。
“你再看看,这是我那五岁的孙子……”
望着眼前的一老一小,刘裕不由得欣慰的笑了。
阿芙洛狄特·普洛茨基,不仅是波兰人,而且是波兰的犹太人。虽然此时的德国并没有三十年后那么疯狂,但犹太人依然是属于不招人待见的人群。
普洛茨基先生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帮父亲的同事修补衣服,小阿芙和她的哥哥约阿希姆则帮着略有余钱的家庭带小孩。一家子虽然艰苦,但日子勉强也过得去。
但是当父亲一天被反犹者活活打死,母亲则感病去世后,一切都变了。
阿芙洛狄特与约阿希姆二人便开始在德国流浪;哥哥寻找着体力活,妹妹在路边采摘鲜花贩卖……兄妹二人是犹太人,是没有公民权的人;国家即不会要求你服役务,也不会丝毫地关心你。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二年,直到一个月前哥哥在搬运货物时被马车撞倒,肋骨刺入了肺部,再也没有办法工作了。
艰难的环境迫使阿芙只得一人挑起担子;卖花的那一点钱又要买食物,还要买药品,她很快就花光了那点可怜的积蓄。甚至在那时,她考虑到了卖身。
但是冬季来了,缺乏药物又一直处于寒冷中的哥哥最终没有摆脱病魔,死了。不仅如此,那从小与她一起成长的狗托比也在三天后老死了。
剧烈的变化,让早已不堪重负的特蕾莎崩溃了;她在那个大雪天一个人坐在墙角,任凭雪花的寒冷刺痛着她的肌肤。手中只是死死地握着一朵红玫瑰,因为那是她哥哥最后看见的东西。
已经二天没有吃饭,又在零下十三度的寒冷下,她的体温迅地流逝,她渐渐感到了死亡的逼近……也好,真的如此自己就再也不用痛苦了,可以和家人见面了。
在最后的时段,她已经几乎失去了意识。闭着的双眼看到了天使。‘来吧,来带我离开这个绝望的世界吧!’
然后,天使出现了,他的头是黑色的。阿芙认出了他,是那个在火车上买了她的花,给她很深印象的年轻军官。
或许是上帝真的派出了他的天使,来接阿芙了。
也就是在那一秒,在阿芙的心中,年轻的军官多了一个绰号;‘enge1’。
火车呼啸而过,随行的还有少女心中最深的秘密。
&1t;ahref=。》。
………………………………
第二十一章 阿道夫
(不好意思,晚了点……明天七点半还要上班啊……纠结中)
第二十一章阿道夫
一切都与柏林一样;当刘裕与特蕾莎在人员爆满的演奏厅内分别演奏出‘雨的印记’、‘心中之河’和‘梁祝’后,整个维也纳也随之沸腾了。
短短的三天时间将刘裕从默默无闻的小卒变成了名动欧洲的当红音乐家。能达到如此高度除了那几来自后世的曲目确实出类拔萃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主角恰恰是中国人。何解?一个精通音乐的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能够最大限度的激人们的兴趣,成为谈论的话题,也是报社畅销的保证。
如此一来,刘裕等于是得到了报社和社会舆论大规模的免费宣传,在初期便积累了大批的知名度。
或许这就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媒体炒作了。
如此拔地而起的出名也自然引起了一些种族至上者的敌视,特别是在维也纳这个二十世纪初欧洲种族、宗教极端者的集中地。他们认为刘裕,一个个区区中国人在‘文明’方面的成就是全世界所有白人的耻辱,一部分极端者甚至在一些小报中公然宣称要干掉刘裕。
但无论如何,刘裕也算是第一个名扬欧洲的中国人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入海如潮般,来自四面八方的邀请信;巴黎、马德里、伦敦、马赛、鹿特丹、哥本哈根、雅典…………
于是原本准备在维也纳过上一个星期的渡假时间的特蕾莎,也不得不准备提前离开了;下一站,天后!
至于怎么去处理这么多的邀请,则归特蕾莎负责了。她也乐在其中。至于刘裕,则在演出的第二天后一个人悄悄地从酒店的后门溜了出去。
为什么溜出去?因为刘裕忽然想起了一个在未来将会震撼全世界的人,现在正落魄的住在维也纳的贫民窟。
大清晨的,明媚的阳光照射在雪地上,泛出阵阵刺眼的白光。刘裕穿着牛皮高领大衣和里面的黑色西装,那一米八三的个子配上这套衣服显得颇为英武。此时的街上人员稀少,刘裕的步伐缓慢地朝维也纳的市政厅走去。
踏上高高的台阶,走进了富丽堂皇的大厅,维也纳的一切建筑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其中更是以市政厅为最。
刘裕顺着牌子左拐右拐,上楼下楼终于来到了档案部的门前。
“请问能否为我查询一个叫ado1f·hied1er的年轻人,应该在二十余岁左右。”
坐在台后的金中年妇女淡淡地看了正微笑的刘裕一眼,语气生硬道:“没有。”
“不好意思,女士,什么叫没有?”刘裕皱了皱眉头,站在一旁的一个年轻人在听到阿道夫的名字后,露出了好奇的眼神。
“就是没有这个人!”中年妇女的态度恶劣了很多,言语中明显透着不耐烦和鄙视。
“你还没有查看档案就知道没有,你是上帝么?”
这一次中年大妈干脆把头扭到了一边,那恐怕有一百公斤重的肥硕身材压得椅子吱吱作响。她那胖手随意地翻看着桌上的杂志,完全把刘裕晾在一旁。
刘裕一时有些气急,但却还真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大妈。这时,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朋友,你认识阿道夫?”
侧身一看,一个瘦长挺鼻的年轻人正对着他友善笑着。
“你是……?”
看到刘裕困惑的眼神,年轻人收回了自己的手:“不好意思先生,我是奥古斯都·库俾泽(august·kubizek),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在读生。如果您要找阿道夫的话,我可以帮到您。”
“哦?ado1f·hied1er,林茨的阿道夫?”
“是的,我也是林茨人,是阿道夫的童年好友。”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裕不得不感叹世间的巧合,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出了市政厅大门,两人便在路上随意地聊着。得知刘裕是一名绘画收藏家,而且是听说了阿道夫的画后,库俾泽热情地肯定了刘裕的眼光。在他看来阿道夫虽然没能考上维也纳美术学院,但是他的画风还是相当不错的,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当二人来到维也纳的一处流浪汉聚集点门前,却见库俾泽并没有进去的打算:“我和阿道夫有了点小误会……”
刘裕理解的点了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